朱如安
今年,我有幸參加了市人大内司委组织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执法检查,对其形式的创新、内容的务实、参与的多元和快速的响应均有深刻的体会。
为了便于执法检查,市人大内司委建立了一个52人的工作微信群,群员有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领导、政府职能部门领导和一线执法者,真正做到了:线下认真观察、实地调研,线上真实反映、热闹讨论,充分彰显了“互联网+”的快速高效。
比如有一次,我在微信群里看到“衡山路上车辆左拐进入宛平路被处罚而不服”的反映,就去现场实地了解。我发现半个小时内有八辆车因左拐而受到处罚且均提出意见,认为地面左拐标识与道路上面悬挂的分时段禁行标志很容易误导,亟待改进。于是我就在群里提出改进优化、避免或减少处罚的建议,市交通委和市公安局及时响应,很快就在该路段增设了提醒标识。
此次新修订的道交条例,着重增设了优化完善上海慢行系统的条款,执法检查群里的人大代表们纷纷建议以骑行方式实地了解上海的骑行环境。在7月盛夏37摄氏度的高温下,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薛潮与人大代表、市交通委的同志们从人民大道出发,沿威海路—成都路—长乐路—老重庆北路—淮海路—雁荡路—南昌路—重庆南路—徐家汇路—斜徐路—丽园路至打浦路,短短不到四公里的骑行,大家经历了禁行段的推车行、绕路行,骑不通而遇天桥的肩扛行,对慢行系统的现状有了更接地气的体验。
通过参与执法检查,我深切地感受到:1.应将上海的慢行交通发展放在城市交通中的重要位置,形成完善的城市慢行交通体系,并作为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公交优先发展的基础上体现慢行交通发展的优先,释放城市紧张的生活压力,感受城市精彩生活。3.通过营造环境优美、出行宜人、高度人性化的慢行环境,促进市民创造力的发挥,支持城市休闲购物、旅游观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黄浦区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