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4 月上)
医者仁术,无德不立。
我刚接手麻醉科主任的上世纪80 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 提出,“到20世纪末,要使世界癌症病人,无痛苦地走完生命的最后旅程”。当时国内学术方面尤其是疼痛学科方面的研究基础薄弱,对于癌痛病人的治疗水平有限。当时我从北京协和医院赵俊教授手里接过中华医学会疼痛分会组长的重担,因此我又拟定了一个新的科研方向——疼痛病理的研究与疼痛病人的治疗。这期间我们医院设立了疼痛门诊,和癌痛家庭病房。
我在主持科里工作的同时,也在首医担任麻醉学的教学工作。医院病人不断增加,医生也从上世纪80 年代的4 名大夫增加为上世纪90 年代的34 名专业医生。我有一个工作习惯,就是对每年新分配到本科室的大学生首先逐个进行家访,了解每位学生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所以,我了解科里每个同事的家庭情况,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我也会竭力帮助。到后来,这些学生交男女朋友恋爱的时候,或是最后步入结婚殿堂前,都会像拜见家长一样,主动带对象到我这里,让我帮忙把把关,这时我都会真诚地祝福他们。当然也少不了叮咛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要互相体谅,互相关心。因为,我一直认为,家庭和睦才能有很好的工作心情。
上世纪80 年代开始,社会迅速发展,国家急需大量专业人才,我就利用首医麻醉科研室这个平台,开展每年一期的麻醉进修班。每年招收10 到12 名从全国各地来的学生,为期一年。在学习上,我严格要求,并不断地考核,让学员们自我评价总结工作经验。在生活上,由于刚刚改革开放,当时有些学生的条件不是太好,我就拿出为数不多的工资来帮助他们。
▲李树人教授把毕生所学都无私地传授给了学生们
从上世纪60 年代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当时每个月北京麻醉的同行们都会有一次麻醉活动。由各个医院轮换主持,进行学术报告、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文化大革命后期,在谢荣教授和谭蕙英教授的倡导下,停滞多年的学术交流活动又再次开展,地点固定在北京友谊医院。学术讲义都由首医各附属医院的同仁们自己刻到印版上,整理后油印出来发给大家,时间是每个月初的第一个礼拜三下午。慢慢地,周边一些地区的麻醉同行知道这个活动后,也从天津、山东、河北等地赶来聆听学习,对大家临床业务知识的普及和提高有很大影响作用。
到上世纪80 年代末,北京麻醉学会已经成立,全国麻醉协会也已经成立,北京第一任主任委员是谢荣教授,第二任主任委员是谭蕙英教授,从第一届开始我就是委员和学会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