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根菇简易大棚地栽冬季高效生产技术要点
长根菇属于中温偏高型高档珍稀食用菌,商品名为黑皮鸡枞,经济价值很高,适宜在晚春至秋季大棚出菇,为了提高效益,山东省一些地方菇农在临近冬季时才将长根菇菌棒进棚栽培,采用燃炉加热以提高棚温和地温,使其反季节出菇。食用菌产业创新团队提出了长根菇简易大棚地栽冬季高效生产技术要点。
出菇前棚温控制在15~30℃,地温18~26℃,才利于菇蕾分化,空气相对湿度60%以上,晴天每天通风3次,每次5分钟,昼夜温差控制在10℃以内。出菇后棚温控制在20~30℃,地温22~26℃,空气相对湿度75%以上,阴天不通风,晴天在每天早上通风1次5分钟即可,昼夜温差控制在5℃以内,不宜过大。
长根菇大棚冬季生产除昼夜不同程度燃炉加热提高棚温和地温外,夜晚在菇棚外要加盖用薄膜包套的保温被,晴天见光增温时,棚顶覆盖双层薄膜,在棚内薄膜下方约50厘米处,横遮黑色薄膜,既提高吸热增温效果,又适度遮阳,防止菇畦表面蒸干。另外,在地面走道上撒石灰粉或草木灰,对改善地温有利,又能消毒防虫,也可在菇畦表面及走道上,均匀铺一层干麦秸,厚约4~5厘米,或覆盖草苫,以利于蓄热保温,也能缓冲出菇后昼夜温差过大。
冬季低温条件下出菇,菇畦应设置为凸床式,高出大棚地面,利于增温。覆土层土壤切勿湿黏,最好用壤土或沙壤土,如用黏性土壤,可加草木灰拌匀,减低黏性,提高透气性和渗水性,消除板结,但不宜用沙土。覆土表层可用炭化土或复合草炭土,土层含水量不宜过大,用雾化水适量微喷调湿,否则长根菇容易发黄、染霉、死蕾死菇或菇体发生量少,出菇不均匀不整齐。
低温季节与中高温季节水分管理方法不同,不能用浇大水的方式保湿,否则会降低地温。菇棚加温后可适当保湿,应在出菇前于晴天喷水,根据土下菌棒含水量和覆土的黏度来确定用水次数和剂量,天气晴好条件下一般一周喷施2次,每平方米的用水量每次不超过0.5千克,阴冷雨雪天气下不要随意浇水。应保持土层干干湿湿,水分管理适宜可有效防控病虫害的发生。
长根菇采收时将根部一起拔出清除,不要直接掰断菇根,菌床表面不能残留菇根和残菇、死菇,应保持棚内环境和土层清洁卫生。
(万鲁长山东省食用菌创新团队赵淑芳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