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彩云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昆明 650000)
·粮食安全·
云南省粮食主产区产量差异时间序列分析*
林彩云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昆明 650000)
目的通过对比及分析云南省四大粮食主产区2006~2015年的历年粮食产量,探讨粮食产量发展的趋势,以期为云南省粮食生产政策制定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方法文章采用统计法,对云南省四大粮食主产区(曲靖、昭通、红河及大理)2006~2015年的粮食产量展开调查,以此为基础,计算并研究各产区粮食产量年际增幅和历年地区间产量差异。结果2006年曲靖、昭通、红河、大理的粮食产量分别为: 20.5亿、26.97亿、25.8亿、25.59亿kg; 2015年曲靖、昭通、红河、大理的粮食产量分别增长为: 33.45亿、45.13亿、36.73亿、35.13亿kg; 昭通粮食产量整体涨幅最大,大理涨幅最小。2006年和2007年, 4个产区粮食产量:昭通>红河>大理>曲靖。2008年和2009年, 4个产区粮食产量:昭通>大理>红河>曲靖。2010年, 4个产区粮食产量:昭通>红河>曲靖>大理。2011年, 4个产区粮食产量:昭通>大理>红河>曲靖。2012年之后, 4个产区粮食产量:昭通>红河>大理>曲靖。曲靖2007~2008年和2011~2012年的粮食产量年际增幅达到11.4%和15.3%,远高于2006~2007年的0.7%。昭通和红河2011~2012年的粮食产量年际增幅远高于其他年份。大理的粮食产量年际最高增幅出现在2010~2011年,达到23.8%,其在2009~2010年出现粮食产量的负增长。10年间曲靖的历年粮食产量均低于昭通和红河,除2010年略高于大理外,其他9年也是低于大理的。昭通的粮食产量连年高于其他3地,近年来这种差距还有增大的趋势。红河与大理的历年粮食产量差异有正有负,其中2008年、2009年和2011年的产量低于大理,其他年份均高于大理。结论2006~2015年的10年间,云南省四大粮食主产区(曲靖、昭通、红河、大理)的粮食产量总体表现为连续增加的态势,仅在个别地方的个别年份出现下降; 粮食产量年际增幅差异较大,但总体均呈现为产量增加的趋势; 历年粮食产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昭通的粮食产量连年高于其他3地,近年来这种差距还表现为增大的趋势。随着政府扶持政策的推广,各种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现代化高产农业技术的推行,云南省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必定还会增加,会进一步促进整个云南省粮食产量的增收。
粮食产量 粮食主产区 粮食安全 时间序列 云南
粮食是国家的战略物质,是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国家把发展农业放在一切经济工作的首位。列宁说:“真正的经济基础是粮食储备,没有它社会主义制度只是一个愿望。”粮食安全,关系着社会全局的发展,是一切建设的基础。保障粮食安全即是促进国民经济优质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又是实现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基础,同时还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构成。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旱涝灾害的频繁发生以及水资源短缺等约束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1]。目前大量研究关注了中国的粮食生产格局[2-5]、粮食产量变化原因[6-7]、粮食生产能力[8-9]等相关领域。云南为典型的山区省份,山多坝少,地域辽阔,经济不发达,耕地资源总量较大,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资源占有量不高,且呈逐年减少趋势[10],农业生产水平不高,人均粮食占有量低,历史上就是缺粮省,粮食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虽然目前云南省粮食生产已经实现了多年连序增长,需求略大于供给,但粮食生产却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常态,并且粮食品种种植结构不合理,粮食单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云南省已经多年连续干旱,干旱效应的叠加使得水资源严重缺乏,作为粮食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水资源的匮乏使得粮食生产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云南省有上百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每年仍需从外省调入大量粮食。由于未来人口不断增长、粮食消费不断提高、供求不平衡的现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存在,保障云南省粮食安全具有很大压力。文章以云南省四大粮食主产区的产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和分析云南省四大粮食主产区2006~2015年的历年粮食产量,探讨粮食产量发展的趋势,以期为云南省粮食生产政策制定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1.1 研究区概况
云南省地处东经97°51′~106°18′,北纬21°13′~29°25′,东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北面是四川省,西北面是西藏自治区。面积39万km2,总人口468 4.6万(2013年),下辖8个市、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云南省气候兼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等7个温度带气候类型。年温差小,日变化大,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云南的粮食生产基地主要以坝子(盆地)为主,并一直延续至今。曲靖、昭通、红河和大理是云南省4个主要的粮食产区[11],共拥有全省539个面积大于1.0 km2的坝子,共计1.004 26万km2,占全省坝子总面积的39.1%。以下对这4个粮食主产区作简要介绍。
曲靖位于云南省东部,东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毗邻,南与文山州、红河州接壤,西与昆明市连接,北靠昭通市和贵州省毕节市,是边疆中的内地。曲靖主要为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冬春光照条件较好,夏无酷暑,降水集中,秋季降温快,阴雨多。曲靖有666.7 hm2以上的坝子34个,常用耕地面积28.11万km2,农业素有“滇东粮仓”之称。
图1 云南省四大粮食主产区分布
昭通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云、贵、川3省结合处,金沙江下游沿岸,坐落在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抬升的过渡地带,总面积2.3021万km2,常用耕地面积32.76万km2。昭通具有高原季风立体气候特征,降水比较丰富,但是南北分布不均,南干北湿,涝灾和旱灾时有发生。
红河位于中国云南省东南部,北连昆明,东接文山,西邻玉溪,北回归线横贯东西。红河州地处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区,在大气环流与错综复杂的地形条件下,气候类型多样,具有独特的高原型立体气候特征。州内四季不甚分明,但干、雨季节区分较为显著。面积3.293万km2,常用耕地面积26.44万km2,总人口456.1万人(2012年),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有10个世居民族,有241万少数民族人口。
大理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东邻楚雄州,南靠普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地跨东经98°52′~101°03′,北纬24°41′~26°42′之间。地处低纬高原,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以低纬高原季风气候为主。面积2.945 9万km2,常用耕地面积18.59万km2,总人口358.44万(2015年)。大理是典型的农业州,大理州山区面积占大理州国土面积的93.4%,山地农业是大理州农业的一大特点。
1.2 数据来源
该文历年粮食产量数据源自曲靖、昭通、红河和大理统计局2006~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云南省统计局官方数据; 云南省各行政区界限图来自云南省国土资源局; 云南省及其四大粮食主产区的概况来源于云南省及地方政府官方网站数据。
该文采用统计分析法,通过查阅官方统计资料对云南省四大粮食主产区(曲靖、昭通、红河和大理)2006年~2015年的粮食产量展开调查,以此为基础,计算并研究各产区粮食产量年际增幅和历年地区间产量差异。
3.1 2006~2015年云南省四大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状况
图2 2006~2015年云南省四大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
云南省四大粮食主产区2006~2015年的粮食产量总体呈现为上升的趋势(图2),其中,大理的粮食产量在2010年略有下降后又迅速回升, 2006年曲靖、昭通、红河、大理的粮食产量分别为: 20.5亿、26.97亿、25.8亿、25.59亿kg; 2015年曲靖、昭通、红河、大理的粮食产量分别增长为: 33.45亿、45.13亿、36.73亿、35.13亿kg; 昭通粮食产量整体涨幅最大,大理涨幅最小。从图3可以看出, 2006年和2007年, 4个产区粮食产量:昭通>红河>大理>曲靖。2008年和2009年, 4个产区粮食产量:昭通>大理>红河>曲靖。2010年, 4个产区粮食产量:昭通>红河>曲靖>大理。2011年, 4个产区粮食产量:昭通>大理>红河>曲靖。2012年之后, 4个产区粮食产量:昭通>红河>大理>曲靖。这10年间,昭通的粮食产量一直领先于其他3个地区,稳居榜首。由于受春旱影响, 2010年大理早春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致使全年粮食总产量降低,在一路增产的发展道路上出现了波折。昭通常用耕地面积大于其他3地,导致粮食产量也有较大差异; 曲靖市常用耕地面积虽小于昭通,但大于红河和大理,而粮食产量却不如大理和红河,是因为此地种植的油料作物占有相当大的耕地面积。
图3 2006~2015年云南省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比较
3.2 2006~2015年云南省四大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年际增幅状况
表1 2006~2015年云南省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年际增幅 %
云南省四大粮食主产区2006~2015年的粮食产量年际增幅差异较大(表1),但总体均呈现为产量增加的趋势。曲靖2007~2008年和2011~2012年的粮食产量年际增幅达到11.4%和15.3%,远高于2006~2007年的0.7%。昭通和红河2011~2012年的粮食产量年际增幅远高于其他年份。大理的粮食产量年际最高增幅出现在2010~2011年,达到23.8%,其在2009~2010年出现粮食产量的负增长。由于2012年云南采取了推广高产创建、间作套种、地膜覆盖、良种推广、集中育秧育苗、测土配方施肥等十大科技增粮措施,持续开展了大规模的中低产田改造和农田水利建设,大大提高了耕地的产出,是粮食产量在这一年得到较大提高。2010年大理旱情较其他3地严重,而且此地又以山地农业为主,导致粮食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故该年粮食产量急剧下降,出现负增长。
3.3 2006~2015年云南省四大粮食主产区历年粮食产量差异比较
表2 2006~2015年云南省粮食主产区历年粮食产量差异 亿kg
云南省四大粮食主产区2006~2015年历年粮食产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表2)。10年间曲靖的历年粮食产量均低于昭通和红河,除2010年略高于大理外,其他9年也是低于大理的。昭通的粮食产量连年高于其他3地,近年来这种差距还有增大的趋势。红河与大理的历年粮食产量差异有正有负,其中2008年、2009年和2011年的产量低于大理,其他年份均高于大理。昭通的常用耕地面积在4地当中最多,而且昭通的农机数量也高于其他3地,农业机械化水平高,相比于大理的山地农业,农业机械更能在盆地中发挥优势,既能简化劳动力还能提高生产力水平,提高粮食产出。曲靖农业旱灾严重,适应能力差,气候环境和水资源占有量不均衡,导致粮食产量低于其他3地,尤其是近年来旱灾更为严重,导致曲靖与其他3地的粮食产量差距进一步增大。
2006~2015年的10年间,云南省四大粮食主产区(曲靖、昭通、红河、大理)的粮食产量总体表现为连续增加的态势,只在个别地方的个别年份出现下降; 粮食产量年际增幅差异较大,但总体均呈现为产量增加的趋势; 历年粮食产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昭通的粮食产量连年高于其他三地,近年来这种差距还表现为增大的趋势。随着政府扶持政策的推广,各种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现代化高产农业技术的推行,云南省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必定还会增加,还会进一步促进整个云南省粮食产量的增收。
[1] 马永欢, 牛文元.基于粮食安全的中国粮食需求预测与耕地资源配置研究.中国软科学, 2009(3): 11~16
[2] 陈秧分, 李先德.中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20): 1~10
[3] 刘彦随, 王介勇,郭丽英.中国粮食生产与耕地变化的时空动态.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12): 4269~4274
[4] 刘东, 封志明,杨艳昭,等.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特征及土地资源承载力空间格局现状.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7): 1~6
[5] 翟荣新, 刘彦随.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动.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8, 29(6): 49~54
[6] 陆文聪, 梅燕,李元龙.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人地关系、非农就业与劳动报酬的影响效应.中国人口科学, 2008,(3): 20~28
[7] 陆文聪, 梅燕.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及其成因实证分析——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4(3): 140~152
[8] Xin LJ,Li XB,Zhu HY,et al.China′s Potential of Grain Production Due to Changes in Agricultural land Utilization in Recent Years.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 2009, 19(2): 97~103
[9] 张凤荣, 张晋科,张迪,等.1996~2004年中国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变化研究.中国土地科学, 2006, 20(2): 8~14
[10]陈君, 王建雄,刘辉,等.云南省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耕地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安徽农业科学, 2013, 41(9): 4101~4102
[11]郑宝华. 云南农村发展报告(2011~2012)——“桥头堡”战略下的云南农村发展.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2.106~107
TIMESERIESANALYSISOFYIELDDIFFERENCEINMAINGRAINPRODUCINGAREASOFYUNNANPROVINCE*
LinCaiyun
(Yunnan College of Business Management, Kunming 650000, China)
This paper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grain yield of the four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 (i.e., Qujing, Zhaotong, Honghe and Dali) in Yunnan from 2006 to 2015, and discussed the trend of grain production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grain production policy development and guarantee food security in Yunnan province. The official statistics data from 2006 to 2015 was used to calculate regional intercrossing of grain production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ain yields in Qujing, Zhaotong, Honghe and Dali in 2006 were 2.05, 2.69, 2.58, and 2.56 billion kg, respectively, which increased to 3.35, 4.51, 3.67 and 3.53 billion kg, respectively. The largest increase of grain output was in Zhaotong, while the smallest one was in Dali. 2006 and 2007, four producing areas of grain production: Zhaotong> Red River> Dali> Qujing. 2008 and 2009, four producing areas of grain production: Zhaotong> Dali> Red River> Qujing. 2010, four producing areas of grain production: Zhaotong> Red River> Qujing> Dali. In 2011, four producing areas of grain production: Zhaotong> Dali> Red River> Qujing. After 2012, four producing areas of grain production: Zhaotong> Red River> Dali> Qujing. For each area, the annual grain outputs were increased by 11.4% and 15.3% in Qujing from 2007 ~ 2008 and from 2011 ~ 2012. The annual grain output growth in Zhaotong and Honghe was much higher in 2011 ~ 2012 than that in other years. The grain output in Dali increased from 2010 to 2011, reaching 23.8%. The average grain production in Qujing was lower than that in Zhaotong and the Honghe. The grain output in Zhaotong was the highest than the other three regions. It concluded that the grain output in four main grain producing areas showed a continuous increase trend in the 10 years from 2006 to 2015, and only declined in individual years. The annual increase was quite different, but the overall trend was increasing; The food production in Zhaotong was the highest. The yield gap among these areas showed an increased trend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support of government policies, the construction of various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dern and high-yieldi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he grain production in the main grain producing areas of Yunnan province will continuously increase.
grain yield; main grain producing areas; food security; time series; Yunnan
F326.11
A
1005-9121[2017]07017-05
10.7621/cjarrp.1005-9121.20170703
2016-06-21
林彩云(1985—),女,福建福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Email: 412171873@qq.com
*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省景区失地农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2016ZZX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