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355)
张 昕 王文姮 崔国军 魏本征 孙慧明△
·名医经验·
国医大师张灿玾学术思想探讨*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355)
张昕王文姮崔国军魏本征孙慧明△
国医大师张灿玾在中医药学研究领域辛勤耕耘70余年,对内外妇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临床诊疗效果显著,寓经典医籍研究中提出新的学术见解,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张灿玾在治学上注重中医思维的培养,强调立足临床是研读中医理论的最高境界;在临证上强调辨证“多面化”、“一人一方,一时一方”,用药配伍注重双向及多向性,善于情志疏导,强调中医的“气化学说”,对中医的脏腑功能系统和病之标本的概念均有新的见解。
国医大师 张灿玾 学术思想
首批国医大师张灿玾是山东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著名中医药专家。张灿玾教授三代为医,从事中医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70余年,其医学功底深厚,医术精湛,对内外妇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临床诊疗效果显著,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
1.注重中医思维的培养
中医思维是在中医药学知识背景下对人类生命活动及其相关联问题的思考,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具有长久稳定而又普遍起作用的思维定势或思维惯性,是掌握和运用中医理论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态度[1]。中医思维的培养有利于中医人才树立坚定的中医信念。中医的教育、诊疗、科研均要以中医思维为指导。
中医思维的形成,需要建立在熟读中医经典的基础上。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是中医药名家成才的共性规律之一,是完整把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需要,是专业思想培养的需要[2]。张灿玾教授学医之初就以《四百味药性歌》、《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医宗金鉴》为中医启蒙读物,后又学习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陈修园医书》、《临证指南医案》、《石室秘录》等名家医著[3],为中医基本功的培养打下了良好基础。因此,张灿玾教授总结出,中医经典是记录几千年来医家实践经验及其理论成果的载体,学习中医经典可以开启心智,拓宽视野,是学好传统医学的根基,是提高和巩固中医基础理论水平和临床辨治能力的需要。只有熟悉中医经典,才能建立起整体观念、取象思维、辨证思维等中医思维方式,才能活用经方,于旧学中求新知,并在继承中有所创见,才能更好地加强中医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并为中医学的创新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立足临床是研读中医理论的最高境界
《素问·举痛论》中有“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揭示了中医理论研究必须联系临床实践。张灿玾教授认为中医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源于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反过来,又一直有效地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发展,促使中医疗效得以提高,这就是中医学发展的辩证法。所以,中医学术能存至于今,并且在近百年来各种思潮的冲击下,仍能传承到现在。作为中医学术的坚实基础,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医理论的学习与提高。“我们现在之所以有些疗效不高,正是由于理论基础的欠缺和削弱。故从事临床工作的同志,必须进一步强调理论方面的学习,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4]。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在实践中的运用,如果抛弃了中医理论,就等于没有了灵魂[5]。同时,疗效是关键,通过临床实践的检验方能体现传统医学的自身优势和价值。中医必须进一步强调、保持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才能进一步发挥中医优势,从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创新。
1.辨证强调“多面化”
所谓“多面化”,是指学习前人的辨证方法,应当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扬长避短。张灿玾教授认为中医源远流长,造就了众多的中医学术流派,从而形成了种类繁多的辨证体系,每一派均有自己的长处与特点。中医治病重在辨证论治,而且不应固守一家思想。故学术可以分派,医者不可守派[6]。若某派擅长治疗某病,就选用该派的治法。同时,辨证也应注重灵活性,要根据具体病情的发展和病机的变化具体分析,进行具体治疗。无论内外妇儿,医理贯通,治病用药,贵在立法,理法方药得宜,则药到病除[7]。“中医大夫最好是全科医生,各科是一个整体,要用中医整体观去辨证。”
2.临证“一人一方,一时一方”
张灿玾教授认为医疗治则、治法非常广泛、丰富,法不胜数,方不胜多,后学者应当很好地加以继承和发扬。在诊疗中应注意个性差异,根据疾病和病体来正确制定治疗大法。同一种疾病,在不同体质的人身上发病,其症状表现、发展以及转归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治疗时,应因人而异,临证时要灵活运用。比如同是感受风寒之证,在阳盛与阳虚的人身上发病,在年老与壮年之人及小儿身上发病,其发病特点、转归均不同,不可固守一方[8]。即使是咳嗽这样的小病,也应因人因时而异。
3.用药配伍注重双向及多向性
张灿玾教授指出学习中医的关键是学老师用药组方的思路,辨证立法的原则。他认为:“人体健康是一种阴平阳秘的状态,此为阴气平和,阳气固密,阴阳平和协调保持相对平衡。病程演变是一个多变的过程,在治疗中必须注意矛盾的复杂性与多变性,才能理法详备,方药中的。”他用药注重药性辛苦升降的平衡,补中有泻、泻中有补,散中有敛,敛中有散,辛开苦降并用,寒热补泻兼施[9]。他组方配伍在传承基础上融入新知,既用经方,也用时方。其所用治疗高血压和肺脓疡方被收载于《当代名医证治荟萃》,保胎丸方被收录于《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
4.善于情志疏导
祖国医学特别重视人的精神活动对人体的影响,所以在辨证施治中注重情志疗法。如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是正常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如果七情过激过盛则会引起人的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故《内经》有“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之说。情志病症不但影响情绪以及精神状况,若长期得不到治疗,会诱发机体生理功能的改变。例如诱发乳腺疾病、月经失调等生理病变[10]。再如大怒之下常会引起头痛头晕、面赤等肝阳上亢的症状,思虑太过者常会出现食欲不振,食后脘闷腹胀等。张灿玾教授认为治病应详细询问病人的病情,决不可“相对斯须,便处汤药”。医生治疗疾病是一个双边活动,不仅医生应认真负责,还应善于做病人的思想工作,争取病人的合作。且有的病是由情志方面的原因引起的,此时更应注意对病人情志的疏导,情志因素解决了,病人甚至可不药而愈。
5.强调中医 “气化学说”
气化学说是以气的运动变化来论述人体生命过程的理论。气化是中国传统科学中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医的核心理论,是描述脏腑组织如何发挥其功能特点的重要依据[11]。气通过推动脏腑百骸的功能活动,维持机体生命存在和生长[12]。《内经》中确立了气化概念及升降出入的基本机制。刘完素以气化论病机和药性,张元素发挥为气化药性论,李东垣以脾胃为气化中枢, 孙一奎把气化原动力归于命门[13]。张灿玾教授强调中医“气化学说”在生理与病机方面的复杂性变化[5]。阴阳运动的变化,脏腑经络的形成, 都是精气在气化直接作用下激发的结果。食物的运化、血液的运行、精气津液的输布、糟粕的排泄等, 离不开气化作用。脏腑经络的升降出入,有序、协调、平衡, 也都依赖于气化运动。各脏腑、各阶段的气化衔接至关重要, 如果各环节的气化过程出现紊乱,脏腑功能就会失调。因此,诊疗疾病,探寻病机时,要考虑人体的气化作用。
6.中医脏腑功能系统新观点
张灿玾教授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长期致力于中医古籍的整理研究,并提出了关于中医理论的许多独到见解和新的观点。如张灿玾教授提出了中医的脏腑功能系统的新观点,其内容包括水谷传化之府、水液代谢之府、呼吸气化之府、营血循环之府、神志活动之府、生殖化育之府。其中“水谷传化之府”,包括口、咽、胃上脘、胃、胃下脘、小肠、大肠、魄门等脏器,其中之水液,部分渗入于三焦、膀胱,另外通过脾的作用,共同完成水谷的运化[14]。
7.“病之标本”概念新见
张灿玾教授对病之标本的概念有新的见解。他认为 “标本”是一个相对概念,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方面是指代“医患”双方的关系,与医生病人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存在主次标本关系,医生的诊治与患者的病情应合了,则为“标本已得”,否则为“标本不得”;另一方面 “标本”又可指代病变的本末,病因与症状,先病与后病,正气与邪气,病势的强弱、病之内伤与外感、十二经脉走向之远近端、六气为标,其运动变化过程可视为本[15]。
[1] 朱向东,梁永林,王燕.从中医思维角度探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问题[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152- 155.
[2] 李如辉.应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J].中医文献杂志,2008,26(1):26- 27.
[3] 柳长华,徐春波.张灿玾学术经验辑要[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
[4] 张灿玾.理论是基 人才是本 疗效是关键[N].中国中医药报,2010- 3- 11(003).
[5] 张灿玾.中医的十大诊疗原则[N].中国中医药报,2015- 6- 24(005).
[6] 张灿玾.感冒病证治浅见[J].天津中医药,2010,27(1):1- 4.
[7] 高新军.学贯古今 儒雅大医[N].中国中医药报,2009- 09- 14(004).
[8] 李玉清.张灿玾临证经验举要[J].山东中医杂志,2012,31(7):521- 522.
[9] 云中芹.国医大师张灿玾医案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4:38.
[10] 张震,乔明琦,高冬梅.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的发病机制探究[J].西部中医药,2015,28 (4):48- 50.
[11] 胡建平.论中医理论的系统化及气化学说的作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2):92- 95.
[12] 尚春生,闫晓明.试从阴阳气化规律探讨消渴之病机[J].甘肃中医,2001,14(4):1- 2.
[13] 孟庆云.论气化学说[J].中医杂志,2007,48(5):389- 391.
[14] 徐春波.张灿玾对经典医籍研究的贡献[J].中医文献杂志,2004,22(1):1- 3.
[15] 杨悦娅.走进张灿玾教授[J].中医文献杂志,2006,24(1):42- 44.
R249
A
1006-4737(2017)05-0036-03
2017- 06- 19)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当代齐鲁国医大师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及研究”(编号:16CSHJ12)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