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路相连 群众开颜

2017-11-03 19:21冉阿建
当代贵州 2017年43期
关键词:瓮安县农村公路公交

文/图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冉阿建

路路相连 群众开颜

文/图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冉阿建

一条条农村公路穿越千山万水,“出门有油路,出行有公交”的农村道路运输格局正在形成。

“年年五谷丰,就是路不通;有货卖不出,致富一场空。”“人走山路猪坐轿,人在流汗猪在笑;不是肥猪要坐轿,而是山中没有道。”

过去,这些流传在黔地广大农村的顺口溜,真实反映了贵州长期以来不通公路,经济社会的发展困境。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路行动计划、高速公路建设三年会战、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的相继实施,贵州交通取得了里程碑式的发展。

当前,贵州农村公路总里程超过16万公里,截至8月底,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率达到98.4%,通客运行政村20853个,通客运率达95.58%。到年底,将实现村村通沥青(水泥)路、村村通客运的目标。

一条条农村公路已穿越千山万水,纵横田野阡陌,“绿色”黔货出了山,规模产业进了寨,偏远的深山正在变成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

出行因路而变

“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公交。”如今,随着农村公路网络的逐步完善,这幅场景已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属。

在瓮安县汽车南站监控大厅,瓮安汽车有限责任公司GPS监控员唐昱龙正在监控着公司的55辆农村公交。他说:“我们24小时对营运的农村公交实行监控,随时掌握公交的位置、车速、车内情况、驾驶员是否违规驾驶等情况。”

近年来,随着农村公路里程、路况的大幅度提升,瓮安县大胆探索农村客运发展新思路,形成了城市公交、城乡公交、农村客运、农村区域客运多格局的运营模式,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

“城乡公交车缩短了城乡差距,让乡镇群众出门有路、搭脚上车、踏脚进城的愿望变成现实。”瓮安县道路运输管理局局长唐国春介绍,城乡公交开通后,城乡公交票价在原来的价格上下调了30%至40%,20公里内实行2元统一票价,有效降低群众出行成本。

据不完全统计,瓮安县城乡公交车每年为珠藏、中坪偏远等乡镇群众节约出行成本约600万元。

“以前都是搭乘私家面包车,票价贵不说,还非常不安全,发车时间又不固定,一大堆人挤在一起,特别难受。”瓮安县草塘镇下司社区农民卢艳霞高兴地说,城乡公交开通后,票价只要两元,20分钟一趟车,随时都可以进城了。

同时,为打造“便捷、高效、安全、舒适”的城乡公交车,瓮安县政府出资约400万元,对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线路所涉及班线客运车辆退出营运市场,按经营权期限给予一次性补偿,重新购置新公交车投放市场。

目前,瓮安县已投放74辆城乡公交车运营,乡镇覆盖率达77%。今年底,将新开通4条城乡公交线路,再投放57辆城乡公交车运营。届时,瓮安县将实现城乡公交通乡镇率达100%。

产业因路而兴

走近福泉市金山街道双谷村,阵阵果香随风而来。乘车沿着观光公路驶入村里的万亩果园 ,只见成片的“金谷福梨”“巨峰葡萄”等水果挂满枝头,村民三五成群采摘,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年头年尾包谷饭,几年难买新衣裳,满寨都是茅草房,肩挑背驮去赶场,水果产业做不强,有女不嫁双谷郎。”说起过去因交通不便而造成的贫困,双谷村村主任姚其学不禁摇头。

他说,双谷村有种植水果的传统,距离福泉市区仅6公里,以前只有一条泥巴路勉强通车,进一次城要来回折腾四个小时,“我们拉水果出去卖,一路颠簸,至少三分之一的水果会被损坏,品相不好卖价太低。”

后来,随着贵州农村公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沥青(水泥)路进了双谷村,产业发展迎来了春天。目前,双谷村拥有果园近2.2万亩,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

姚其学自豪地说:“现在到福泉市区不到一个小时,客商和游客络绎不绝,全村人均年收入超过万元。”

一路通,百业兴。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激活了农村发展活力,改变了农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

“以前路不好,只敢种植50亩蓝莓,后来通村水泥路修通,运输方便了,我就又扩种了150亩。现在我自己买了两台冷链车,蓝莓卖到广州、深圳等地,供不应求。”麻江县宣威镇光明村蓝莓种植户王庆说。

近年来,麻江县先后实施5张骨干产业路网建设,带动了东部片区蓝莓、烤烟、葡萄、卡乌桔子等产业和西部片区高山冷凉蔬菜、畜牧业生产和风力发电等产业以及中部片区优质米、红蒜种植,实现了通村油路(水泥路)建设效益的最大化。

农民因路而富

“闭塞之地,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是过去贵州农村的真实写照,交通不便,成为农村地区贫困的第一因素。

“难、累、穷”,石阡县五德镇小鸡公村村民邹雨池用这三个字形容过去的日子,他说,以前通村路是一条毛石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自家60亩桃子丰收后难以运出去,坑洼的路面,水果碰得到处是疤,“六毛一斤都没人要,外来的客商都被这条路吓跑了。”

要想富,先修路。五德镇党委书记周胜说,为了摆脱贫困,当地投资600万元,于2015年修通了小鸡公至凉水井9.5公里的通村水泥路,有效改善小鸡公村、团结村1200名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路好了,邹雨池的水果卖上了好价钱,“今年桃子最高卖到5元一斤,初算下来,我挣了几十万元嘞。”

据统计,依托这条公路,当地700余户农户种植桃子,总面积2.4万亩,同步带动了李子、猕猴桃、烤烟等产业发展,并以此创建了农业园区,被评为全省100个现代高效农业园区之一,还开办起了“桃花节”。

“今年的桃花节,超过10万游客来赏花游玩,我的餐馆几天就挣了近20万元。”五德桃园农庄的老板潘大兵乐得合不拢嘴。

因公路畅通而带来改变的场景,也在五德镇新华村上演。

走进新华村,两排易地搬迁新房,整齐划一地立在公路两旁。虽然是石阡苔茶发源地,但长期以来因交通不便,产业做不强,村民长期挣扎在贫困线上。

2016年,石阡县“四好农村路”项目之一,全长29公里的五德至坪山公路改造工程完工,使得包括新华村在内的14个行政村共1.8万人直接受益,沿线茶产业、木材加工产业以及魔芋种植产业得到快速发展,4000余名村民致富。

“以前路很烂,运一车砂石1000元,一天只能运两趟,车子损耗很大。”村民龚思喜是易地搬迁户,从事砂石运输工作。

他说,通村沥青路修好后,运砂石价格虽然降为600元一车,但每天可以运6趟,车子损耗小了,收入大幅度增加。

“交通+产业”“交通+扶贫”……如今,“修成一条公路、带动一片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循环效应正在黔中大地遍地开花。

通村沥青(水泥)路穿过石阡县五德镇新华村。

(责任编辑 / 顾海凇)

猜你喜欢
瓮安县农村公路公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等公交
瓮安县召开2017年离退休干部、老年教育和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
浅谈瓮安县委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党性修养
瓮安县关工委开展法治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
城镇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探讨
公交Ⅱ个股表现
农村公路建设今明两年将增加454亿元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