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明飞
2016年,在单通道干线客机市场中,除了波音、空客之外,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的CS300早已拿到欧美适航许可证,并进入了销售阶段。市场竞争将日渐残酷。
一个国家,想要把一款大型民用飞机成功商业化,必须满足6个条件,缺一不可:第一,有广阔的疆域;第二,有分散在疆域中的众多人口;第三,有充足的航空消费能力;第四,有先进科技与资金实力;第五,有坚定的国家意志;第六,有正确的产业政策。
5年后的国际单通道干线客机市场中,竞争选手至少将包括波音737、空中客车A320、庞巴迪CS300。即便MS-21和中国的C919如期拿到欧美的适航证,恐怕也得和强手一争到底。竞争将十分激烈。显然,市场先行者不会坐视后来者做强。就在前不久,波音指责庞巴迪向达美航空低价倾销CS系列客机,并准备提起相关诉讼。
大型民用飞机是人类最顶尖的工业品,除了美欧以外,加拿大与俄罗斯确实都能制造。但飞机生产出来以后还得有人用,因此还必须要有市场。这个市场首先必须是本国的市场。
放下空客、波音这样不可逾越的劲敌不谈,MS-21的几大竞争者中,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实力最为强大。加拿大有广大的疆域,人民富裕,科技资金实力都很强,国家意志与产业政策也很清晰,但唯独缺少足够数量的人口。所以庞巴迪CS300以及其他C系列客机的销售必须依赖海外市场。相比捉襟见肘的CS300,MS-21由于承担俄罗斯的国家意志,境況会好很多,但同样也面临着国内需求不足的问题。一旦国家意志与市场现实出现尖锐矛盾,MS-21将进退不得。
中国的C919则完全不同,上述6个条件基本全部符合。换句话说,即使C919不出中国,仅靠国内市场规模就可以实现与波音、空客鼎足而立。不过相比中国C919,MS-21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与中国大飞机之路不同,苏联在民机制造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推出过众多型号的优秀民机,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强大的航空工业基础。尤其是俄罗斯发动机技术实力很强,缺的只是钱而已。而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航空工业基本以模仿苏联为主,自主研发起步很晚,积累的经验十分有限。运10倒在实验阶段,MPC-75、AE100倒在立项阶段。C919让中国在资金、市场、政治层面掌握了主动,但唯一缺的是技术积累。这也是为何中俄联手成立中俄国际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的原因所在。在大型民用飞机市场,单凭中俄任何一国,都无法与欧美展开实力对等的竞争。至于中俄联手的效果如何,只能留给历史验证。
既然国内市场受限,MS-21就只能拼缝国际市场。仅以适航取证来说,中国可以用本国庞大的市场需求诱惑美欧进来,然后换取自己有限进入美欧市场的机遇。而俄罗斯本国市场有限,欧美可能不太愿意用自己的大市场去交换俄罗斯的小市场。
俄罗斯政府正试图通过国际合作,一方面满足西方市场的民机准入标准,同时还通过与西方公司合股(甚至让西方公司控股)等让利形式,增加进入国际市场的成功概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