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阿拉伯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2017-11-02 06:52:55
文化学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阿拉伯语阿拉伯跨文化

杨 华

(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兰州 甘肃 730030)

【责任编辑:周丹】

【语言与文化】

浅谈阿拉伯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杨 华

(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兰州 甘肃 730030)

在我国高校阿拉伯语专业教学中,注重文化知识传授的必要性已成为“阿语人”的共识。鉴于此,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浅谈了阿拉伯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原因、内容及导入的具体方法,旨在说明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必要性,从而提高阿拉伯语教学质量。

阿拉伯语;基础教学;文化导入

中国高校阿拉伯语专业的设立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它作为一门语言类专业,不仅开设有关听、说、读、写、译技能训练的课程,而且还传授有关语言、文学、文化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阿拉伯语还是一个有效的工具,通过它可以去了解阿拉伯国家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情况,对内能起到介绍、研究,对外则能起到沟通、交流的作用。中国的阿拉伯语本科教学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逐步意识到了文化渗透对阿拉伯语语言教学的重要作用,并纷纷开设了多种阿拉伯国情历史、文化交流概况等课程,而作为每天必授的基础阶段的阿拉伯语精读课便首当其冲地担当起了此项重任。

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语言可以说是一种初始文化,但它只是文化的一部分,而非其全部。语言与文化既相互包容,又相互制约。可以说,一切文化知识都需要依靠语言来记载和传播,所以人们通常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折射民族文化的镜子。

对语言和文化进行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能将语言与文化背景知识相结合,使语言成为有生命力的语言,并能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承载具体的文化内容,而这种研究对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阿拉伯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的原因

在全球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语言被视为一种社会实践,学习者通过学习语言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提高自身在语言和非语言方面出现问题的解决能力,培养善良、宽容、独立、具有洞察力的健全人格,并最终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双向互动的文化适应。鉴于此,笔者认为,外语教学应视为跨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是外语教学的必然趋势。因此,为了体现这种思想,以及实现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的目标,阿拉伯语精读课作为基础阶段的核心课程,应承担起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担。[1]

三、阿拉伯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

(一)语音与文化

(二)句法与文化

阿拉伯语与汉语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差异,阿拉伯语句子简繁交替、长短交错,但形式并不松散,而是主次分明、层次清楚、结构严谨。阿拉伯语具有丰富的语法手段,可以借助连接虚词、关系名词、时空名词、条件名词、介词等连接成分来扩展句子,且句子中的附加、限定、并列成分也较多,还不乏有各种独立句、并列句、主从句、复合句及多项修饰语等。而汉语不受形态的约束,句与句之间没有明显的连接词。汉语中也不乏有“多重复句”,即把大量的情况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或逻辑事理顺序综合在一起进行连贯、有层次的描述。[2]例如:

译文:第十九届阿拉伯国家联盟理事会首脑会议已于公历2007年3月28日至29日(伊历1428年3月9日至10日)在沙特阿拉伯王国首都利雅得举行。

阿拉伯语与汉语都有各自的句型系统,许多句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或存有对应关系。句式结构的差异反映了阿汉两个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结构的不同,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在交际时,只有使用与阿拉伯人的心理定式和思维习惯相符的句式和词类,才能顺利进行交际。

(三)词汇与文化

通过学习阿拉伯语,我们可以了解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进而深入认识阿拉伯民族,而在学习阿拉伯语的过程中,弄清楚阿拉伯语所表现出的阿拉伯民族的文化特征及其与汉文化的差异,有助于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从而帮助我们真正掌握阿拉伯语。[4]

(四)语篇与文化

语篇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不仅被认为是交际中语言的基本单位,而且还能以不同的语篇样式反映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如《新编阿拉伯语》第二册第二课课文《阿拉伯家庭》,通过对该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阿拉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的结构及家庭成员,以及亲戚朋友间的关系;同册书第五课《服装的故事》,旨在了解着装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根据场合穿着服装的意识。因此,语篇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学习者在学习中应格外注意的。[5]

四、阿拉伯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

(一)文化导入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

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文化教学也不例外。由于基础阶段的阿语专业学生对阿拉伯语的认知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粗到精的过程,其思维及思辨能力的发展也要经历一个由初期的形象思维到中期的逻辑思维,再到成熟的辩证思维的过程。因此,要根据学生对阿拉伯语由片面到全面、由抽象到具体的认知特点和实际的思维发展规律合理地安排不同学习阶段文化内容的教学,即从简单的、具体的文化事件入手,逐步向概括性的文化主题过渡,最后才是对所学语言的社会文化的全面理解。

2.对比性原则

在开展阿拉伯语文化教学时,采用对比性原则就是将中国文化与阿拉伯语言文化进行对照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两种文化间的异同。该原则可以加深学生对阿拉伯语言文化的认知,并了解不同阿拉伯国家的文化取向,从而培养阿拉伯语学习者容纳百川、开拓自我的开放态度,进一步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6]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在阿拉伯语言文化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关文化知识,还要努力给学生创造实践练习的机会。例如,在学习了阿拉伯人见面时如何寒暄这个话题后,除了让学生模仿相关句型并组织情景对话进行表演外,还要向学生讲授阿拉伯人一些惯用的寒暄语背景文化,以使学生真正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文化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

阿拉伯语基础阶段的精读课培养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具备基础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功,而且还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要具备正确的语言观、文化观,从而实现理想的跨文化交际目标。作为一名合格的阿拉伯语教师,更应该注重开展“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其包含三个阶段。

第一,基础阶段。这一阶段以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敏感性和打好语言应用基础为目的。学生通过学习阿拉伯语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修辞等,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逐步提高自身的语言技能。

第二,中级阶段。这一阶段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提高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目的。可通过对中阿文化进行比较,鼓励学生广泛了解阿拉伯民族文化,并尝试用阿拉伯语表达。

第三,高级阶段。此阶段以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塑造学习者的完美人格为目的。只有学习者具备了对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了解,才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各种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

总之,在阿拉伯语专业教学中,基础阶段精读教学仅仅以教授阿拉伯语的语音、语法、词汇是远远不够的,阿拉伯语教师必须具备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意识和素养,并在教学中导入文化要素,激发学生了解、学习阿拉伯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从而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复合型实用人才。

[1]劳凌玲.论阿拉伯语精读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语文学刊,2011,(4):118-120.

[2]刘凤华.阿汉语言研究: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84.

[3]周烈,蒋传瑛.阿拉伯语与阿拉伯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35.

[4]国少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201.

[5]叶良英.阿拉伯语基础阶段精读教材编写中的文化导人[J].当代阿拉伯研究,2011,(3):232-239.

[6]肖世琼.跨文化视域下的外语教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161.

H37

A

1673-7725(2017)10-0179-03

2017-08-01

本文系西北民族大学2016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跨文化视角下阿拉伯语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导入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6XJJG-16-10019130)的阶段性成果。

杨华(1983-),女,陕西西安人,讲师,主要从事阿拉伯语语言与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阿拉伯语阿拉伯跨文化
科技阿拉伯语词汇的构成及翻译方法探析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来自阿拉伯的奇思妙想
网络资源在阿拉伯语教学中的应用及成效分析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电影(2018年8期)2018-09-21 08:00:00
阿拉伯小镇的露天集市
浅析阿拉伯语语音学习难点及解决方法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8
阿拉伯语留学生汉语语音习得难点探析
现代语文(2016年21期)2016-05-25 13:13:49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现代企业(2015年1期)2015-02-28 18: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