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水产》 庞涛 陈莉莉 文/图 [ 微信公众号:tsfish ]
恒兴正式将总部迁入恒兴大厦,陈丹定下3~5年内在海外再造一个“恒兴”大战略
■ 《当代水产》 庞涛 陈莉莉 文/图 [ 微信公众号:tsfish ]
9月27日,广东恒兴正式将总部迁至广东湛江开发区恒兴大厦,结束了之前恒兴总部职能较为分散的局面。此次总部搬迁,对于恒兴来说,是其发展历程中又一值得铭记的里程碑,恒兴董事长陈丹也亲自参与了这一盛典。
回顾陈丹与恒兴的结缘,这是水产行业中广为流传的一段佳话,上世纪90年代,国内水产饲料行业尚属起步阶段,不少有着敏锐嗅觉的企业家都开始瞄准了这一领域,陈丹也是其中之一。
1992年,陈丹在湛江货运站经营着一家小门店,带领着仅有的6名员工进行着粮食贸易。陈丹的主要工作是到湖南、湖北卖大米和水稻以及到东北卖玉米。当时,陈丹将收购过来的粮食卖给饲料厂,再由饲料厂加工成为饲料。陈丹回忆,由于经常遭遇火车无座的情况,所以他每次去出差,都会携带一个纸皮箱,将纸皮铺在座位的底下睡觉。
通过粮食贸易,陈丹接触到了饲料行业,也从此对这个行业产生极为浓厚的兴趣。1995年,在陈丹的筹划下,恒兴第一家饲料厂在湛江开始建设。
1997年,陈丹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北京大学、广东省农科院等一批专家教授为恒兴做公司规划和发展战略。有专家当时就分析,在国内再发展畜禽料几乎成为不可能,因为当时已经有新希望、正大等企业。结合专家的分析后,恒兴将主业从畜禽料转型到水产料。于是,当年陈丹就在海南租赁了一家饲料厂,开始切入虾料板块,并在行业内连续10多年保持领先地位。
恒兴董事长陈丹
1998年,恒兴在湛江开工建设特种水产饲料厂,其中包括4条虾料线、两条膨化鱼料线,该厂年产为10万吨。接下来,恒兴在水产饲料行业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直至2002年,恒兴先后建成湛江、海南、北海、珠海、浙江等多家饲料厂等9家子公司,产能规模扩至到80万吨。此后,在饲料板块,恒兴除了继续稳固发展国内市场,还在海外建厂投产,目前,恒兴在国内外拥有22家饲料工厂。
2010年,恒兴进行企业重组,组建股份公司,并启动建设深水网箱产业园,布局冷链物流,打造从塘头到餐桌的水产食品产业链。据悉,除了饲料板块,恒兴已经建成20,000亩养殖示范区(包括1,000个大型深水网箱)、5家水产加工厂以及两家动保工厂,形成了集种苗、饲料、微生态制剂、养殖、水产加工、冷链物流为一体的食品产业链。
恒兴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这与陈丹的“先做市场,后建厂”的思想脱不了干系。在每个相对陌生的市场,恒兴首先会派养殖技术人员到当地驻扎,在充分了解当地养殖情况后,再为养殖户提供合理的养殖方案,并定时聘请一些专家免费为养殖户培训。在帮助养殖户养殖成功的同时,也为恒兴产品的推广培养市场。量的积累会发生质变,在适当的时机恒兴便会在成熟的区域市场建厂,更好地辐射当地。
陈丹曾经回忆过,在1997年,恒兴还未生产虾料的时候,就先请一些专家到养殖户塘头进行技术培训,甚至还补贴养殖户20元以及衣服,才让养殖户接受培训。在这个基础上,第二年恒兴推出虾料之际,很快就得到了养殖户的认可,并逐年以20%的增速上升。对此,陈丹认为,只有在打造完善的服务体系,大力推广养殖技术的基础上,饲料产品才有用武之地。
从仅有6名员工的不知名粮食贸易小门店,发展至如今国内水产饲料行业的巨头之一,如今,恒兴在水产领域已经达到专业化的水准:拥有“淡水养海虾”开创者名号、拥有院士级智囊团——“恒兴专家委员会”;此外,实现南美白对虾“中兴1号”等多个自主培育良种、深水网箱养殖——养殖的海洋牧场、石斑鱼、大黄鱼等多个特种水产饲料研发并规模化量产,实现“无病毒虾”等高端产品供应以及打造“鱼虾混养套养动态养殖模式”。目前,恒兴拥有6项国家标准起草人以及10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等。
2015年上半年,埃及政府找到了恒兴,双方开始就在埃及建设国家渔业产业园项目进行商讨。据悉,该项目由埃及政府军方牵头,为改善埃及当地的水产养殖业,埃及政府曾先找到了中国的农业部洽谈合作项目,通过农业部的推荐,埃及政府将视线投向了水产养殖业发达的湛江,并通过展会接触到了恒兴。
通过实地考察和反复的洽谈,埃及政府与恒兴初步签订了7,600万美金的合同项目,接下来还陆陆续续签订了几个合同,包括包装袋厂、增氧机制造等项目投入,最终合同总额达9,000万美金。在合同签订后,恒兴将帮助埃及建设国家渔业产业园。据悉,该项目集技术输出、对外贸易与工程承揽于一体,整体输出恒兴水产产业链的经验和技术。
恒兴总部乔迁揭幕仪式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埃及政府和恒兴的合作项目,可以说是我国首次水产产业链的经验和技术的海外整体输出。“这一举动,也是响应了国家政策‘一带一路’、互利互惠的倡议。 这证明了恒兴全产业的发展是正确的,更坚定了完善产业链的信心。”陈丹说。
“未来3~5年在海外再造一个‘恒兴’”,这是恒兴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战略规划,恒兴也在积极向海外进行投资,目前已经有两家海外工厂建成,有4家海外工厂在建过程中。
在国际渠道建设方面,恒兴已经向2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个大型分销商出口产品,并从8个国家进口优质产品。此外,恒兴还加强国际间的研发合作与交流,先后与14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科研机构有研发合作。
企业除了自身生存,还必须体现一定的社会价值,恒兴也在诠释着这一发展规律。据不完全统计,20多年来,恒兴累计投入农户培训经费逾1亿元,免费培训农民20多万人次,赠送养殖技术手册20多万册,无偿为养殖户防治病害,累计付出经费1,200多万元,提供扶持资金5亿元,接收北部湾300名转业渔民再就业。据悉,经陈丹扶持、帮助和带动的农户达100多万户,每户年均增加收入9,800多元。
2014~2015年,在国内水产市场行情大跌之际,恒兴斥资超过5,000万元风险金为养殖户保价收购他们手里养殖的金鲳鱼。其中在湛江特呈岛,恒兴廉价提供数百个大型深海网箱供养殖户生产,支持农户减负、提产增效。此外,恒兴还采用渔民合作社联营模式,由恒兴提供200多个深水网箱,与多个渔民合作社联合经营,共同承担风险,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社会公益方面,陈丹也一直乐在其中,以他个人和企业的名义为家乡修路、架桥、办学,在湛江的医疗、赈灾、扶贫、残疾人福利基金等领域上均有动作;此外,陈丹还为新疆的希望工程、广东陆丰人民医院和甲东大桥建设等捐款3,000多万元;为救活陷入困境的国有企业,陈丹投资近1亿元,收购或兼并了海口、北海、珠海等多家国有企业,为1,000多名下岗工人提供了再就业机会;多年来,累计慈善捐款近1.5亿元。
从白手起家,到成为饲料巨头,再到如今发展完善的水产产业链并成功输送到海外,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蜕变,恒兴王国在陈丹的带领下愈发成熟和全能。从农村出来,如今成为百亿级企业的掌舵人,陈丹对社会公益的热心和关注一直没有停歇,接近1.5亿元的慈善捐款足以说明,恒兴已经超出仅仅关注企业盈利的层面,而是达到了回馈大众、回馈社会的企业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