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礼豹 (广东海大集团 )
黄颡鱼标苗技术总结
■ 方礼豹 (广东海大集团 )
黄颡鱼标苗集中在每年的4~8月,5~6月是放苗高峰期,黄颡鱼水花经过1个月左右的标粗,再过塘进入成鱼养殖或出售。一直以来,黄颡鱼的标苗成活率难以保证,低的1成左右,甚至排塘,平均水平2~3成左右,也有成数在7~8成的,但是不能持续成功,不可控因素多,难以复制。
黄颡鱼标苗技术一直是客户关心的问题,也是技术服务人员的必修课。那么技术从哪里产生?从客户中来,再用到客户那里去,即向优秀的养殖户学习,再将好的技术经验推广复制给更多的养殖户,应该是一种比较贴合实际的方法。我们在这样操作的时候,发现技术方案大而全,一般养殖户很难执行到位,而且受环境条件的变化影响大,成活率依然有高有底,难以把握其中要点。从技术角度,黄颡鱼标苗还存在成活率不稳定、关键点把握不准,成数高的,说不出为什么高,低的也说不清为什么低。
鉴于市场上对黄颡鱼标粗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说法不一,难以辨别孰对孰错。如:肥水下苗好,还是瘦水下苗好?水花多大下塘合适?一天当中什么时间放苗合适?水蛛(浮游动物)多了到底需不需要杀?什么时候开始训食好?投喂量如何控制?针对这些问题,在下文中均有阐述,有些观点可能和市场上主流观点相左,见仁见智,仅供参考。
为了验证黄颡鱼标粗过程中的技术关键点,先后在公司基地进行了5批次的土塘标粗验证,结果见表1。
目标成活率4成,在其中两塘发病的情况下,均达成目标。而且过程中,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验证,强化了对黄颡鱼标苗阶段养殖问题的理解。下文将重点讨论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图1 轮虫和丰富的藻类
图2 轮虫和剑水蚤
图3 黄颡鱼水花下塘
图4 黄颡鱼水花
图5 刚出膜处于内源营养期的黄颡鱼卵黄苗
图6 内源营养期的黄颡鱼卵黄苗
图7 混合营养期的黄颡鱼水花
图8 黄颡鱼苗的肠胃解剖图
关于池塘准备的操作流程,不同养殖品种间虽有所差异,但目的大同小异。无非是使底泥充分氧化、杀菌、培水等,使水体稳定,饵料丰富,以使鱼虾下塘后保证成活率。对于成鱼,要求没那么高,对于鱼苗、虾苗,不仅对水质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对天然饵料(开口饵料)还有较高的要求,所以经常有人说,放苗前把水做好,就成功了一半。
不同的养殖对象,应该根据其生物特性,有针对性的做水。黄颡鱼水花全长7mm左右,其口裂相对于其它鱼苗较宽,在自然状态下就能够吞食较大的浮游动物。因此,在培水时,要保证水花下塘时,有合适丰度的浮游动物供其摄食。
pH值的较大波动无论是对虾苗还是各种鱼苗都是不利因素,因此,培水时,不能使水质过肥,避免pH值过高、气泡病等。
水温无疑是影响鱼苗生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土池培苗,在不同的月份可以通过控制水深来影响水温。比如在4月份,气温较低,水深控制在80cm左右,5~6月份,水深1~1.2m左右,高温期,水深再加深。
这里提供一个南海区域常用的池塘准备流程如下:如果有条件,标粗池塘最好提前进行晒塘操作。晒塘的好处不做赘述;天气较好,放苗前7d,水深50cm,漂白粉塘底消毒。相比生石灰,省时省力,对水体pH值影响也不大;放苗前5d,水深80cm,茶麸毒塘;放苗前2d,杀虫除敌害;放苗前1d放苗试水。
经过以上准备,水质清爽,藻类丰富,水蛛以轮虫和小型桡足类为主(见图1和图2),水蛛数量多少判断至关重要,可通过以下方式判断:在放苗前,晚上用电筒照射水面,10s左右时间,有少量水蛛聚集较好,白天在岸边直接用肉眼观察,很难看到水蛛,而用手捧起池水,可见少量水蛛为好。这样的浮游动物丰度,在鱼苗下塘后,既能保证有足够的水蛛供其摄食,也能保证水蛛高峰期不会提前到来。
对于虾苗的质量判断有很多标准和方法,而对于鱼苗质量判断,很多还只停留在经验上。这里也只谈一下黄颡鱼水花质量判断的经验。
2.2.1 去苗场拿苗时,什么样的苗是健康的苗?
首先,观察在吊网中的鱼苗,如果水花沉底聚集,则好,如果长时间散开,四处乱游,则不好。然后,可以取少量苗放置于盆中,观察苗是否聚集在底部,大小是否整齐,是否有畸形苗,用手搅动水体,看苗顶水游动的活力等。短途运输一般选择鱼桶运输,不论是运输途中还是到达池塘后,如果鱼苗沉底,状态较好,如果鱼苗浮起,应该注意,是否增氧不足、或者密度太大、水太少等。
表1 黄颡鱼标粗结果
2.2.2 黄颡鱼水花采取什么运输方法合适?
一般有两种方式,鱼桶和氧气包。鱼桶适合短途、量大的运输。氧气包更适合空运、长途运输。短途和长途运输对苗的大小的要求也不同,短途运输,苗需要大一些,已经开口为好,可直接下塘。下塘时一定不能急,要先后分批加入一些池塘水,平衡水温,再将鱼苗放入池塘(见图3)。
空运等长途运输,一般运输卵黄苗,等到达目的地时,苗不至于太老。用氧气包运输下塘时要注意,由于氧气包数量较多,解开较慢,会耗费较长时间,如果有大太阳,氧气袋内的空气升温很快,鱼苗将十分危险。
2.2.3 黄颡鱼水花多大下塘较好?
12万~14万尾/500g(见图4),这是优质户的经验。从鱼苗生物学发育上判断,也是如此。这种大小的水花,出苗1~2d左右,视水温而定。黄颡鱼苗刚出膜时为卵黄苗,此时鱼苗聚集在水泥池底部,尾部会不停的摆动,鱼苗聚在一起不停的朝同一方向摆动,这样不仅可以使鱼苗聚集在一起,还可以使水流动,防止局部缺氧。卵黄苗的能量来源,完全依靠卵黄,处于内源营养期(见图5和图6),随着鱼苗慢慢长大,卵黄逐渐缩小,鱼苗身体黑色素增加,身体变黑,此时鱼苗开始散开,会沿着池壁向上游动,俗称“爬墙”。鱼苗开始爬墙表示已近开口,可以摄食外源饵料,而卵黄还未吸收完全,还可以利用内源营养进行活动、摄食。此时,鱼苗处于混合营养期(见图7)。当卵黄耗尽,进入外源营养期(见图8,鱼苗肠胃解剖图)。正是处于这一时期的水花适合下塘,大小在11万~15万尾/500g左右。这就解释了养殖户所说的水花太老或太嫩下塘成活率都不好的原因。
2.2.4 黄颡鱼开花放多大密度合适?
25万~35万尾/亩。密度太低,池塘利用率太低,而且存活率也不一定高。密度太高,水质变化快,疾病不好控制,成活率同样不好保证,而且鱼苗大小分化较大。但也有个别水平高的养殖户,放苗密度100万/亩,由于池塘条件和个人管理水平的原因,成数也在4成以上。放苗密度有一个安全范围,但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做一些挑战。
2.2.5 一天当中什么时间放苗最合适?
考虑什么时间放苗,无非是避免或减小各种应激源对鱼苗造成的应激。主要应激源有温差、pH值波动、暴雨等。提前试水成功的情况下,通常最需要考虑的是水温,所以养殖户一般选择在清晨放苗,避免运输、放苗过程中水温波动太大。但是如果天气合适,没有太阳直射,无论是清晨还是晚上放苗均可。
2.2.6 清水放苗好,还是肥水放苗好?
清水放苗,pH值不容易偏高,溶氧不会太高从而引起气泡病,水蛛不会增长过快,减少过量摄食风险。但是,水蛛数量可能不够,需要过早切入饲料投喂,鱼苗摄食不均,规格分化。
肥水放苗,水蛛丰富,适口,鱼苗摄食压力小,营养合适,长速快。注意pH值波动和气泡病。我会选择天然饵料丰富,水质稳定的水质放苗,毕竟鱼苗有充足、适口的饵料是最关键的。
2.2.7 其他放苗注意事项
放苗位置,上风口还是下风口,对于黄颡鱼苗来说均可,可根据方便性决定;放苗前4h左右全塘泼洒解毒抗应激药品;放苗之前,增氧机开足,充分搅匀水体;可在岸边放置一些草堆,为鱼苗提供躲避场所,也可便于观察鱼苗活动。
放苗之后,前10d非常关键,鱼苗全靠天然饵料生长,全长可以从0.7cm长到2cm左右,若水质波动大,天然饵料数量会受到较大影响。放苗之后,由于鱼苗的摄食,以及水体缺少持续的营养补充,水质变化较快,应掌握其规律,提前做处理。
比如水体营养(氨氮、亚盐等)的快速下降,水质快速变瘦,要及时补充营养或添加新水。水蛛数量快速减少,要根据鱼苗的摄食状况,决定是否肥水培水蛛,或提前投喂饲料。
图9 轮虫、剑水蚤和蓝藻颗粒
图10 剑水蚤和枝角类
图11 黄颡鱼胃内含有各种浮游动物
图12 黄颡鱼胃内含有各种浮游动物
图13 腹水黄颡鱼苗
图14 红头黄颡鱼苗
pH值和溶氧对早期鱼苗影响较大。连续高温或阴晴交替变换,都会对水质造成较大影响,对鱼苗也造成较大应激。连续晴天,可能造成溶氧快速上升,造成气泡病。高温导致水体分层,上热下冷,温差可达4℃以上,会造成鱼苗应激。水温高,鱼苗摄食旺盛,有害菌繁殖速度也快,做好疾病预防至关重要。暴雨导致表层水温快速下降,上下水层对流,易造成泛底,底部易缺氧,鱼苗上游,加剧恶劣天气对鱼苗伤害。
晴雨交替变化,水温波动大,直接造成浮游动物形态、数量和种类上的变化,影响鱼苗摄食,图2为暴雨之前,水蛛以轮虫为主,个体饱满,生长良好。图9和图10为暴雨之后,轮虫形态发生了一些变化,内脏团缩小,轮虫数量减少很快,之后剑水蚤和枝角类取代轮虫成为优势种群。
可以通过以下操作保持水质的稳定、减少鱼苗应激。遇到天气突变,可以及时用抗应激的药物全池泼洒;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及时补充营养,防治水体失去平衡;条件允许的话,每2d补充一些新水,以补充新鲜藻种和营养盐等,保持水体活力;常开增氧机,提前偿还底部氧债,避免鱼苗在恶劣天气上浮,同时使水体流转起来,避免水体分层,减少应激。
放苗初期水蛛数量多好,还是少好?这是个存在争议的问题。市场上多数养殖户认为水蛛一定不能多,不然肯定会发病死鱼。究其原因,是多数人简单的将鱼苗发病死亡和水蛛多这一现象简单的联系到了一起。其实,这两者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黄颡鱼苗在自然状态下就是靠摄食各种浮游动物(水蛛)、底栖动物等生长的,它怎么会怕水蛛呢?大水蛛(枝角类)又怎么会把鱼苗肠胃扎破,引起死鱼呢?为了证明这一点,在基地对这一观点进行了验证,水体中水蛛丰富的情况下,鱼苗生长良好。取鱼苗,解剖观察肠胃中食物组成,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均有(见图11和图12鱼苗胃内的水蛛),池塘中什么是优势种类,鱼苗肠胃中该种类就最多。
另外做了小水体实验,将鱼苗放于水桶中,捞取过量水蛛放入水桶中,进行饱食投喂,经过几天的测试,鱼苗生长良好,而且长速较快。
再用水泥池测试,数量和空间都上了一个等级。同样用水蛛饱食投喂,而且大部分都是大水蛛,相比池塘中水蛛丰度要大,这样的结果怎样呢?成活率可以达到8成以上。结果再次证明,水蛛多少与鱼苗发病死亡没有直接因果关系。
由于放苗之前进行过培水,正常情况下,前10d水体中有充足的天然饵料供鱼苗摄食。但还是需要每天巡塘,观察鱼苗摄食状况。由于黄颡鱼晚上是其摄食高峰,所以晚上巡塘更加重要。可以打起一些鱼苗,观察鱼苗腹部,判断其饱食程度,再结合水质变化和浮游动物数量,来决定下一步操作。最好的状态是,通过补肥或加新水等操作,使藻类生长、浮游动物生长和鱼苗生长达到一种平衡,这样水体稳定,饵料充足,鱼苗生长有保障。但是这种状态往往很难达到,所以需要补肥、补新水等操作,以尽量维持。如果天然饵料严重不足,就需要投料,可以提前发酵好破碎料,既可以直接供鱼苗摄食,也可以肥水、培水蛛。
什么时候开始训食、投喂?这也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市场上,开始训食的时间7~30d不等,饲料选择也多样。部分养殖户坚持越早训食越好,部分养殖户坚持越晚训食越好。我认为时间不是问题的本质,投喂时机应根据水中天然饵料的数量和鱼苗肠胃中食物组成而定,即:从天然饵料供应情况和鱼苗本身的需求出发。
在之前的标苗过程中,对黄颡鱼鱼苗的食物组成和食性转换进行了观察。前期轮虫为主,然后是桡足类(剑水蚤为主),然后是枝角类为主,鱼苗长到1.5~2cm左右时,开始摄食大型水生昆虫和底栖动物。这个时候,水中浮游动物已经基本被消耗完,鱼苗的摄食范围更宽,食物组成更杂,再完全依赖池塘中的天然饵料已经不能保证鱼苗的健康生长,此时就可以驯食、投喂了。
投喂量如何确定?常用的做法是,通过料罾里饲料的消耗时间,以及鱼苗肠胃的饱食程度来判断。投喂的前期(2cm左右),料罾内饲料40min内吃完为好。中期(3cm左右)时,30min以内。后期,10min以内吃完为好。再者,根据鱼苗的饱食程度,适量增减投喂量。
投喂方法?由于市场上饵料的选择多样,这里推荐安全、可控、方便的鱼苗专用料。开始训食时,将饲料化水沿边泼洒,2d后,将饲料捏团沿边均匀投喂,鱼苗3cm以上时,可以开始向池塘一边驯食,并且饲料也可以不用再捏团投喂,直接泼洒即可。每天投喂餐数2~3餐,在早上、傍晚阳光不强烈的时间投喂。
一般认为,苗塘是不会缺氧的,但是,黄颡鱼属于底层鱼类,大部分时间都在塘底活动,只是在晚上才会集中游到中上层觅食。即使是在水体溶氧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池塘底部也可能处于低溶氧水平,因此,加强水体流转很重要,增氧机需要常开。增氧机在不同时期,作用也有分别。
2.6.1 放苗之前
开足增氧机,充分搅动水体。目的是由于前期处理池塘用药,避免底部局部药物浓度偏高等对鱼苗的伤害,如生石灰等。
2.6.2 放苗后1周
经常性间歇性开增氧机。目的是促进水体流转,提高池塘底部溶氧,打破水体分层,减少应激;促进浮游动物卵的萌发为鱼苗提供适口饵料。
2.6.3 发病期间
开足增氧机。目的是疾病高发期,避免因摄食过量导致生理性缺氧;发病期间,开足增氧,可保证消毒无死角,抑制有害病原,促进鱼苗恢复健康。
另外,搅动水体可以促进藻类稳定生长,较高溶氧也有利于有益菌群的生长繁殖,对有害病菌也是一种抑制,达到防病的目的。
影响黄颡鱼标苗成活率的最主要疾病是腹水和红头。而这两种疾病的发生也不是毫无规律可循,一旦疾病爆发,也不是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总体来说,还是可防可控的。
规律是腹水病一般在1.5~2cm左右高发(图13),红头病在2~3cm高发(图14),很多时候,是两个病症并发。在基地标苗的5个池塘中,其中有一个发病较严重:投喂1周左右,大部分鱼长到3cm以上,开始出现红头和部分腹水,死亡的数量剧增。发病之前4d左右,氨氮、亚盐都接近0,由于没能及时补肥或加新水,使得水体失去稳定。此时,连日高温,水温上升到31℃以上,细菌繁殖加快,且在水体不稳定的情况之下,有害菌的治病性更强。因此,在3d内,死鱼数量从上百尾→几千尾→数万尾增加,损失较大。
治病要对症下药,可是池塘中鱼苗疾病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要准确找到病因不那么简单。但是,有几个方向可供参考。
2.7.1 病原分析
从已报道的文献可知,导致黄颡鱼腹水和红头的病原主要是嗜水气单胞菌和爱德华氏菌,均是细菌性疾病。让很多人头疼的问题来了,知道病原又怎么样呢!按照病原的特性,使用敏感药物,依然止不住鱼苗的死亡,水质越来越坏,死鱼越来越多。但是,注重减少有害病原菌的数量,对于防治疾病绝对是有利的。
2.7.2 病从口入
我一直坚信,病都是吃出来的。对于黄颡鱼苗来说,贪食,更容易导致摄食过量,给机体带来较大负荷。如果此时天气突变,或水质状况不好,或是病原大量滋生,都可能导致鱼苗疾病的发生。对于黄颡鱼标苗,无论是前期摄食天然饵料,还是中后期摄食饲料,过量摄食,又不能提供优良的水体环境的话,发病、死亡不可避免。这也可能是很多人将水蛛多和发病联系起来的原因。
2.7.3 水体失去平衡
疾病爆发前,水质往往都出现较大的波动。对于苗塘,往往是缺乏营养,导致水质急剧下降,有益藻类丰度降低。疾病的发生往往又和天气变化联系在一起,连续高温或阴晴突变,都极易导致死鱼。
关注的方向有了,面对疾病至少有方案可用。
鱼苗长至3cm左右时,经过20d左右的时间,此时正是鱼苗免疫器官形成的时期,前期鱼苗有来自母体传下来的抗体抵抗病原侵袭,有效时间在10d左右,故放苗7d、15d左右时应注重保持水质稳定,同时配以消毒预防发病。
一旦有发病征兆,应立即控制投喂,同时配以改底、消毒处理。可加注新水并开足增氧机。消毒很关键,用量要足,不然达不到杀菌效果。
若死亡继续增加,应停料,戊二醛+苯扎溴铵,与二氧化氯交替消毒,同时配以泡腾片底部消毒,之后再优化水质。
在基地标粗实验证明,通过以上操作,基本上可以控制疾病,最差的一塘存活率也有4成。
对于现在的粗放式养殖,所有经验只能借鉴和参考,技术方案、管理操作可以复制,但是天气、苗种、池塘环境等诸多因素无法复制,所以,只能找准关键环节,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这也是为什么这篇技术总结多文字、少数据,多解释、少方案的原因,旨在为对黄颡鱼标苗有兴趣的人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