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双季稻+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试验示范

2017-11-02 02:15:40曾建新陈军燕周国强柳意能秦德忠胡敢
当代水产 2017年10期
关键词:双季稻晚稻早稻

■ 曾建新 陈军燕 周国强 柳意能 秦德忠 胡敢

(1 长沙县农业和林业局,湖南 长沙 410100;2 长沙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湖南 长沙 410008)

长沙县“双季稻+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试验示范

■ 曾建新1陈军燕1周国强1柳意能1秦德忠2胡敢1

(1 长沙县农业和林业局,湖南 长沙 410100;2 长沙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湖南 长沙 410008)

1 试验概况

1.1 基地与品种选择

试验示范设在长沙县青山铺镇,示范面积6.7hm2,其中处理1以养虾为主的双季稻+小龙虾示范面积2hm2,处理2以种稻为主的双季稻+小龙虾示范面积4.7hm2;两个处理示范水田都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不受旱涝影响,可保证水稻和养殖用水需求,耕作层深厚,田底不漏水,水质无污染,符合水稻和养虾生长需求;处理1选择水稻品种为吉良优819、株两优819、处理2选择水稻品种为A518和H优518。

1.2 生产时间安排

两个处理对小龙虾放养时间安排基本相同,但套种水稻品种和生产时间稍有差异,都是利用冬闲时间开挖虾沟、修整稻田;早稻都在3月20日播种,4月中旬抛秧移栽,4月下旬至5月上旬投放青虾种苗,5月10日左右晒田,7月中旬收割早稻;晚稻在中旬播种,7月中旬抛秧移栽,8月10日左右晒田,10月下旬收割晚稻;小龙虾放养2个月后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分批捕捞,以达到最好的经济效果(两个处理的生产时间安排见表1)。

2 田间改造与种养管理

2.1 田间改造

2.1.1 开挖虾沟

插秧前将田埂加高至50~70cm,宽40~50cm,夯实加固;沿着田埂开围沟宽1~2m、深1~1.5m,在田内挖0.4m宽、0.6m深的“十”字沟,田中间挖宽2m、长3m、高1.5m的鱼溜,鱼溜、渔沟与围沟联通,围沟总面积约是稻田面积的15%。

2.1.2 加固田埂

开挖环形沟的泥土可以垒在外围建设田埂并夯实、加高、加宽、加固,田埂高于田面0.6~0.8m,顶部宽约2m,田埂上种植瓜、豆、葫芦等,待藤蔓上架后,在炎热的夏季起到遮荫避暑的作用。

表1 生产时间安排

表2 双季稻+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试验产量产值分析

表3 双季稻+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试验成本分析

2.1.3 设置防逃网

在稻田进、排水口设置防逃网。在进、排水口安装密网(约20目),田埂上设置高40~50cm围栏材料用硬质铝塑板,田块拐角处设置成圆弧形,既避免成虾逃跑又防止天敌进入。

2.1.4 消毒与施肥

种养前15d左右用生石灰80~100kg/亩整田消毒,既可防病防虫,又调节土壤pH值,改良土壤土质结构,稳定有害重金属元素的活性;种养前1星期按照150kg/亩标准投施已发酵的有机肥,既肥田肥水又改良土壤;养殖沟内栽种水草,水草的生长面积控制在水面的1/4以内。

2.2 小龙虾养殖

2.2.1 虾苗的投放

4月下旬至5月上旬,根据稻田及虾沟内的水草情况投放每亩50~100kg的青虾种苗。虾苗要求健壮,附肢齐全,后腿敏捷,体表光亮无伤残,投放前用3%~5%盐水浸泡消毒5mm,其中处理1投放种苗1,500kg/hm2,处理2投放种苗750kg/hm2。

2.2.2 养殖管理

小龙虾是杂食性动物,食性在不同的发育阶段略有差异。稚虾和虾种阶段主食为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及水生昆虫幼体,通过施足基肥、适时追肥,培育浮游生物及水生昆虫幼体等虾饵,适时辅以人工投饵如丰年虫无节幼体、螺旋藻粉、小杂鱼和动物内脏等。8、9月是龙虾快速生长阶段,投喂麦麸、豆饼及嫩的青绿饲料、南瓜、山芋、瓜皮等为主,辅以动物性饵料。

龙虾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夜晚出来活动觅食,因而采取每天投喂2次,上午、傍晚各投喂1次,以傍晚1次为主,傍晚的投喂量要占全天投喂量的70%;另外,龙虾的游泳能力较差,活动范围较小,且具有占地的习性,故采取定质、定量、定时、定点的方法,投喂均匀,避免争食,促进均衡生长。两个处理都在稻田翻耕前施足有机肥,投饵根据稻田内水草供应情况适当辅以豆柏、油糠等。

2.2.3 病虫鸟害防治

每隔15~20d,泼洒1次生石灰水,每亩用生石灰10kg,一方面维持稻田pH值的弱碱性,另一方面促进小龙虾正常生长与蜕壳。按4×5m的密度间距吊挂光盘防治鸟害。

2.3 水稻栽培与管理

2.3.1 水稻栽培

试验田采取育苗移栽的方式种植。处理1选用早稻为吉良优819,3月20日播种,4月18日移栽,7月15日收割,晚稻选用品种为A518,6月17日播种,7月17日移栽,10月10日收割,密度:早、晚稻都是用软盘抛秧900片/hm2,24×8+23×7兜/片,实抛30万兜/hm2;处理2早稻选用的株两优819,3月20日播种4月18日移栽,7月17日收割,晚稻选用H优518,6月20日播种7月20日移栽,10月27日收割,早晚稻都是采用的机插,密度为14×25cm,实抛27万兜/hm2。

2.3.2 田间管理 (两个处理情况基本相同)

2.3.2.1 灌水

充分考虑田内水稻和虾的共同生长需求,前期灌水一般保持水深10~20cm,15~20d换水1次,每次换水1/3~1/2,水体透明度保持在40cm左右;到水稻分葉后期每兜苗达到20~30葉开始排水晒田,晒田时水位退至田面露出水面即可,退水时缓慢进行,等虾苗随着水位下降逐步随水退到虾沟内,保证田内虾苗不受影响,水沟水深保持在1m以上,晒田7d发现田内小龙虾有异常状况就迅速注新水,为防止野杂鱼及鱼卵随水流入影响龙虾成活率注入新水时必须进行过滤。

2.3.2.2 施肥

按照每亩500kg有机肥用量在水稻移栽前10d施用,随着水体加深和水稻生长,每月追施腐熟的有机肥10kg以保障水体肥度,保障稻田内生态空间里枝角类、桡足类等小龙虾食物链的浮游生物正常繁衍。

3 产量和效益

双季稻+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取得较好效果。处理1:小龙虾产量为3,450kg/hm2,早稻3,150kg/hm2,晚稻3,750kg/hm2,综合产值达到121,125元/hm2,除去成本可获得54,375元/hm2的利润。处理2:小龙虾产量1,650 kg/hm2,早稻3,750kg/hm2,晚稻6,000kg/hm2,综合产值达92,850元/hm2,除去成本可获得43,200元/hm2的利润。具体试验情况见表2和表3。

由于产出的农产品无污染、无药残,经过口口相传,在未做宣传情况下,稻虾米团购价达到19.6元/kg,最高销售价达到30元/kg,水稻虾价格最高达到80元/kg。这说明市场对生态农产品的需求旺盛,水稻+生态种养模式效益潜力巨大。

4 讨论

“双季稻+小龙虾”生态种养模式是稳粮增效的有效途径,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前提下对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丰富市场农产品品种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也是丰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进行生态种养的稻田与同样产量的稻田比,无论是以养虾为主还是以种稻为主由于其产品质量提升,其价格可达到普通农产品价格的2~3倍,目前由于稻虾价格较高导致以养虾为主的处理1稻田效益高于以种稻为主的处理2稻田,以种稻为主的处理2模式效益显得更稳定。

总之“双季稻+小龙虾”生态种养模式相对要求技术难度较高,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双季稻+”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相对技术要求较高,种养时间节点衔接性强,在早稻收割晚稻种植的“双抢”季节,由于时间紧,稻田中的虾种若不能随水跑到养殖沟中将导致稻虾会被农用机械损伤造成直接损失,若不用机械作业人工成本将直接大幅提升而使效益降低。解决办法:可于收割前在渔沟内适当投以虾饵引导稻虾入沟避免其受到机械损伤,但用法用量有待继续摸索。

双季稻+虾生态种养模式抗击水灾能力较弱,一场洪水可造成全军覆没,所以选择旱涝保收的稻田进行双季稻+的模式是保证其效益的重要保障。

在稻田开沟时,既要保证基本农田不被破坏又要达到稻田生态养殖的效果,所以既不能过度开挖又要保证稻田养殖水体的需要。为防止后续矛盾,建议以县为单位成立稻田生态种养行业协会,由政府指导协会,由协会管理主体,统一行业管理,规范行业行为,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搭建平台、统一品牌和价格,统一协调管理,用创新思维发展壮大稻田生态种养事业。

政府设立稻田生态种养专项扶持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安排,引导农户因地制宜地发展稻田生态种养项目,保证稻田生态种养项目实验、示范、推广所需经费,通过生态种养既提高农产品质量又达到改良农田土壤、稳粮增效的目的。双季稻稻田生态种养保证粮食产量的稻田种植密度不是越密越好,建议基本苗在18,000~20,000兜/亩,生产管理水平对产量影响很大,应重视消毒、施肥、水草栽培、水位控制及田间管理。(参考文献略)

猜你喜欢
双季稻晚稻早稻
早稻迎丰收
海南杂交水稻双季稻单产突破1500千克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1:28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增长2.7%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 比2020年增产72.3万吨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宋代早稻若干问题探讨
古今农业(2021年1期)2021-07-20 07:52:08
早熟莲藕-晚稻栽培技术
湖南农业(2017年1期)2017-03-20 14:04:41
2014年晚稻新品种生产试验
咨询台 要大力发展双季稻生产
湖南农业(2015年5期)2015-02-26 07:32:28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
作物研究(2014年6期)2014-03-01 03:39:13
安徽安福县:发放晚稻测土配方施肥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