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7-11-02 03:25孙勇
保健文汇 2017年10期
关键词:胆囊炎开腹胆囊

●孙勇

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孙勇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7年3月因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40例则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排便时间、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更早,P<0.05;术后第3天时C反应蛋白(CRP)升高,白细胞(WBC)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WB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效果显著,创伤小,胃肠功能恢复快,值得推广。

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胃肠功能恢复;炎症指标

高蛋白高脂食物已成为我国民众主要的膳食来源,进而使胆结石发病率逐渐升高,胆结石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诱发胆囊炎。作为临床常见的急腹症,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与饮食不节、酗酒关系密切,是由结石堵塞胆囊管,导致胆汁排泄障碍所致,严重者可引起感染性休克而危及生命。手术是本病的首选方案,但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可对胃肠功能恢复造成一定影响,临床适应症反应较窄[1]。腹腔镜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两种方案的疗效进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8月至2017年3月因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数据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年龄(32~70)岁,平均(51.92±9.83)岁。病程(2~24)h,平均(8.73±1.26)h;观察组40例,年龄(36~73)岁,平均(52.02±9.63)岁。病程(3~26)h,平均(8.46±1.34)h。两组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诊断标准[2]:胆结石病史,出现发热,厌油腻,恶心欲呕,腹痛,墨菲征阳性,均行上腹部CT或彩超确诊。纳入标准:①确诊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且知情同意者;②经医学伦理会审核;③年龄18-75岁者。排除标准:①以往存在腹部手术史者;②肝肾及凝血功能障碍者;③孕妇等不便纳入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嘱患者取舒适平卧位,麻醉方案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于右侧肋缘下做长约10cm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充分暴露腹腔,寻找到胆囊行胆囊切除,肝脏部位处常规放置引流管,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并吸净,对切口进行逐层缝合,术后常规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同对照组,建立CO2气腹,控制压力10~13mmHg。选定穿刺点,观察孔于肚脐部上缘,剑突下约2cm处设为第二个穿刺点,并将分离钩、手术剪及施夹器置入穿刺口,为主操作孔;在右侧肋缘交叉部及锁骨正中线右下方约2cm为第三穿刺点,置入无创伤牵引钳。提起胆囊颈部,结扎胆囊管后行切断处理,将胆囊三角充分暴露,胆囊动脉分离后行结扎处理,最后切除胆囊,术后处理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排便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情况;比较两组术前及手术第3天时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指标改善情况。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CRP离心处理后ELISA法,试剂盒由上海信裕生物公司提供,均同一批次。

1.4 统计方法

SPSS19.0统计分析,本研究炎症指标、手术效果等计量资料(±s)表示,均双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t检验。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出血量

表1 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出血量(±s)

表1 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出血量(±s)

组别 例数 肛门排气时间(h) 排便时间(h) 肠鸣音恢复时间(h) 术中出血量(ml)对照组 40 42.83±5.49 47.76±4.65 43.92±5.97 89.76±8.65观察组 40 34.59±4.63 39.26±3.63 36.68±3.76 51.68±4.76 t 15.492 12.965 16.375 26.980 P P<0.05 P<0.05 P<0.05 P<0.05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更早,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详见表1。

2.2 两组炎症指标改善情况

治疗前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WBC降低,CRP升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WBC、CRP更低,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炎症指标改善情况(±s)

表2 两组炎症指标改善情况(±s)

注:a:P<0.05,与治疗前比较。

组别 例数 WBC(×109/L) 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0 15.43±4.23 11.71±5.29a 1260.38±139.72 4381.57±386.82a观察组 40 15.28±4.26 9.36±3.41a 1273.46±140.19 2416.82±294.59a t 0.516 12.089 0.427 38.759 P P>0.05 P<0.05 P>0.05 P<0.05

3 讨论

传统开腹术具有操作简单,视野开阔的优势,对于急腹症的治疗有较大的优势。但传统开腹术手术切口大,术中为了获得更大的视野,腹腔脏器暴露要求也更高,加之术中手术器械对组织损伤大。同时,手术切口过大还可遗留疤痕,难以满足新时代下女性对美观的要求。微创概念自从引入外科手术以来已得到了长足发展,腹腔镜对切口要求低、且具有诊疗结合的优势,依据气腹形成,最大程度减少了腹腔脏器暴露机会,从而减少了腹腔组织损伤[3]。腹腔镜的应用还可使镇痛及麻醉药物的剂量药物的要求降低,促进了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更快,术中出血量更少,证实了其微创的优势。

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由于感染存在,各项炎症指标可显著升高。加之手术损伤及应激反应影响,可导致机体代谢变化和免疫抑制,使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CRP由肝脏分泌,在术后机体炎症反应时可显著升高,且CRP升幅与应激反应程度呈正相关[4]。WBC计数是诊断感染并评估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但单用时敏感性较差,可因诸多病理生理因素引起数值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对照组WBC均较前降低,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表明感染得到了快速控制,且腹腔镜效果更理想。我们认为这可能还与腹腔镜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密切相关。CRP改善方面,患者术后第3天时数值均升高,这很可能与手术引起的组织损伤相关,但观察组数值更低,进一步证实了其微创的优势。我们认为腹腔镜的应用弥补了传统开腹术的不足,具有诊疗结合优势,气腹形成下医师更方便操作,可在直视下操作以免盲目开腹;腹腔镜治疗肠功能恢复更快,对镇痛药物的剂量要求更低,从而降低了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腹腔镜减少了腹腔脏器暴露几率,从而减少了术后粘连的发生。综上,我们认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单位:贵州省望谟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1]韦德才,蒋邦好,胡耀锋,等.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炎的疗效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7):33-34.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80.

[3]李晓华.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疗效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3):55-56.

[4]宋磊,刘绥杰,梁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8):26.

孙勇,本科,普外科主治医师。

猜你喜欢
胆囊炎开腹胆囊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藏药六味能消散配大黄缓泻剂治疗胆囊炎106例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