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2017-11-02 05:55先丽萍
保健文汇 2017年5期
关键词:妇产科优质产妇

●先丽萍

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先丽萍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在2015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围绕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心理状况和生存质量的得分均要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二者对比差异十分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在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减少医患纠纷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价值,值得实现进一步的推广。

优质护理干预;妇产科;应用;效果

妇产科是医院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科室,由于患者的特殊性和病情的复杂性,使得护理工作的内容十分繁琐,特别是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背景之下,对于护理工作的开展更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相关研究发现,与常规护理相比,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对于减少医患纠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选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在复妇产科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现将具体的研究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妇产科在2015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产妇48例、手术患者36例和其他妇科病患者16例,年龄均在24—38岁之间;从治疗方式来看,有剖宫产28例、顺产20例、手术治疗37例和其他治疗方式15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且全部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包括对患者进行每天的日常检查,观察患者各项身体指标,了解患者状态,清扫病房,遵医嘱对患者进行药物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的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手术护理

当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应立即开放上肢静脉,对患者的ECG、NBP和SpO2进行严密的监测,并给予患者面罩吸氧4—6ml/min;在胎儿娩出结扎脐带之后,给予患者静脉注入1—2mg/kg的司克林和1—3μg/kg的芬太尼,将患者送入监护病房对其进行6h的严密监护,待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均稳定之后再将其转入到普通病房当中[1]。

1.2.2 饮食护理

对妇产科患者还应积极做好饮食护理,特别是对于处于分娩前几天的产妇而言,在饮食方面要更加注意。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应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多使用含有丰富蛋白质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如花生、豆浆和动物肝脏等;同时指导患者多饮水,避免食用海鲜和辛辣等刺激性较大的食物。

1.2.3 心理护理

妇产科的患者由于病情的特殊性,经常会出现情绪低落和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为了较好的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做好和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对其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还可以向其介绍其他成功的患者案例,以此来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

1.2.4 产妇护理

护理人员要通过抚摸和眼神等技巧对产妇进行安慰,消除产妇心中存在的恐惧心理,并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做好难产和大出血等突发事件的防护和准备工作,保证产妇的安全分娩;在产妇分娩之后,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坐月子”指导,避免发生产褥疮等并发症,防治产妇受风和受凉;同时指导产妇进行科学的哺乳等[2]。

1.3 观察指标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分,同时根据生存质量评价标准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3];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生存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记录统计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16.0数据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的计数资料用x2表示,使用t对其进行检验;计量资料率用%予以表示,用检验;当P<0.05时,表示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之后,如下表所示,观察组患者在抑郁评分、焦虑程度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从护理服务满意度来看,观察组有46例患者较为满意,仅有4例患者不满意;而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不满意;两组患者在各项指标的对比差异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结果对比分析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结果对比分析

组别 例数(n)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对照组 50 39.17±11.68 38.43±11.32 109.53±7.82 84.0观察组 50 31.25±9.86 29.44±10.12 134.42±8.96 92.0

3 讨论

优质护理干预是医学临床中新出现的一种护理理念,指的是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性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为了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了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结果显示,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在心理状况、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这三个方面的评分均要优于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说明,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不仅能够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而且显著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在临床实践中值得实现进一步的的推广。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城厢医院)

[1]艾比拜·麦提尼亚孜. 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06):1099+1102.

[2]吕贻柯.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4):55-57.

[3]魏晓丽.优质护理干预在提升妇产科护理质量中的作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0):227-228.

先丽萍(1971~),女,毕业于贵州省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为妇产科护理。

猜你喜欢
妇产科优质产妇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留学生妇产科学见习课全英教学探讨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