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护理在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的应用

2017-11-02 05:55刘子玉晏艳
保健文汇 2017年5期
关键词:心衰心功能病情

●刘子玉 晏艳

临床路径护理在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的应用

●刘子玉 晏艳

目的:探索临床路径护理在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9月17日至2016年9月17日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将其随机化分组,两组各有1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临床路径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LVEF(48.96±3.96)%、LVESD(46.52±1.32)mm、LVEDD(59.54±1.74)mm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在急性左心衰患者中效果显著。

临床路径护理;急性左心衰;应用

急性左心衰致病原因是心功能减弱或心排血量降低,属于多发性急性淤血综合征,常见临床症状为呼吸障碍、咳嗽、胸痛,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湿罗音、皮肤粘膜发绀,随着病情的恶化,还可出现肺水肿、低血氧症、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为了降低临床死亡率,应加强护理干预,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本文旨在探索临床路径护理在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具体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择3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随后实施抽签分组,分别为观察组(临床路径护理;15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15例),所有患者均在2015年9月17日至2016年9月17日期间收治。

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2.78±3.51)岁,8例为男性患者,7例为女性患者,诱发基础病:2例患者为扩张性心脏病,1例为急性心肌炎,2例为快速性房颤,6例为高血压,3例为风湿性心脏病,1例为冠心病。

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2.45±3.69)岁,7例为男性患者,8例为女性患者,诱发基础病:1例患者为扩张性心脏病,2例为急性心肌炎,2例为快速性房颤,6例为高血压,2例为风湿性心脏病,2例为冠心病。

两组急性左心衰患者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护、用药指导、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等。

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根据《心血管系统病种临床路径》各我院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路径,主要措施如下:

(1)在患者入院第一天,实施特级护理,加强患者病情观察和生命体征的监护,且保持高流量吸氧,绝对的卧床休息,建立相应的护理记录单,保持呼吸道通畅,随后抽取静脉血,进行各项常规检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加强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控制病房探访人数,且嘱咐患者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对于便秘者,可进行甘露醇、缓泻剂治疗,同时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负面情绪[2]。

(2)入院第二天:实施特级护理,完善第一天未完成的相关检查,持续吸氧,且建立心电监护仪,保持绝对卧床休息,加强口腔护理,实施静脉滴注治疗,维持水电平衡,且增加与患者交流次数,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3)入院第3~4天:实施特级护理,记录每日出入量,实施持续性吸氧,保证绝对的卧床休息,完善影像学检查,比如心脏彩超,且观察患者用药反应,是否出现过敏现象,保证病房的安静[2]。

(4)入院第6~13天:实施二级护理,嘱咐患者保持情绪稳定,若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后,可允许患者在床旁轻度活动,避免劳累引起心功能不全,且保持少量多餐、低脂、低盐等饮食规律,进行活动、休息指导,且加强病情恢复观察。

(5)出院指导:嘱咐患者进行体育锻炼,但不可过度疲劳,定期进行门诊复查,同时为患者讲解左心衰急性发作的应对措施,增加患者自我保健意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LVEF、LVESD、LVEDD含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以P<0.05代表对比值存在差异。

2 结果

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后,方可大幅度改善患者心功能(P<0.05)。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

3 讨论

急性左心衰具有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发病急骤等特点,主要临床特征为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等,若干预不及时,容易引起昏迷、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从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对此需加强患者病情干预,从而避免患者心功能加重,降低临床死亡率。

临床路径护理属于全新的护理模式,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促使护理工作更加标准化,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整体护理效果[4]。本次研究通过在各个时间段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指导,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之处,且及时处理,方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避免护理工作的盲目性,且能够促使护理工作更加具有原则性、规律性,从而能够改善以往紧张护患关系,提高患者配合度,增加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同时还可改善患者心功能,为良好护理效果奠定了更加稳固的基础,加快患者病情恢复速度[5]。

总而言之,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使患者保持乐观、健康心态面对治疗,改善患者心功能,促进病情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单位:黔西南州中医院)

[1]张小红,孙立琴.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对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315-317.

[2]金丽英,黄立华,赵雪文等.针对老年急性左心衰采用BiPAP无创机械通气法的护理[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54(z1):73-73.

[3]刘颖.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对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2):112-115.

[4]李毓娟.护理干预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96(22):3087-3089.

[5]贺敬.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对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救效果的观察与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47(6):769-771.

猜你喜欢
心衰心功能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