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在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的效果评价

2017-11-02 05:55田诚
保健文汇 2017年5期
关键词:芬太尼麻醉静脉

●田诚

舒芬太尼在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的效果评价

●田诚

目的:分析和探究在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过程中使用舒芬太尼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了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主导维持麻醉,而实验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主导维持麻醉,然后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5.34±0.54)分、清醒时间(28.95±5.67)mi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8.90±3.42)min及不良反应发生率(4.0%)等指标低于对照组(6.14±0.59)分、(37.39±8.64)min、(13.42±3.86)min、(22.0%),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应用舒芬太尼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效果和临床指标,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和治疗效果。

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临床麻醉;应用效果

舒芬太尼属于临床上应用比较多的人工合成阿片类镇痛药物,其具有心血管功能稳定、镇痛强度大、反复用药积蓄少、易透过细胞膜屏障等特点,从而实现对患者心肌的有效保护,降低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已经成为临床麻醉进而静脉术后镇痛的常用麻醉药物[1],取得了比较理想的麻醉和镇痛效果,现对其给予介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抽取了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在24-68岁,平均(38.5±1.6)岁,其中胆囊手术14例、子宫手术14例、结肠手术12例、脊柱手术9例、其他手术1例;实验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在23-69岁,平均(39.1±1.5)岁,其中胆囊手术15例、子宫手术13例、结肠手术12例、脊柱手术8例、其他手术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数据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均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检查,并于术前30 min为患者皮下注射0.5 mg阿托品,并对其进行静脉常规开放,以保证监护仪的有效连接。同时术前预留10 min的静息时间,对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同时借助0.1 mg/kg力月西+0.12 mg/kg维库溴铵作为麻醉诱导。随后,对照组患者给予2 μg/mg芬太尼。而实验组患者给予0.5 μg/kg舒芬太尼。在两组患者成功插管后选择丙泊酚持续泵入,将其泵入速度控制在30.0 mL/h。手术结束前30 min两组患者均停止给药,并按照要求开启镇痛泵,对患者开展持续静脉自控镇痛,实验组患者同样采用1 μg/m L舒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对照组患者给予吗啡常规镇痛[2]。

1.3 评价标准

(1)对两组患者麻醉干预前和干预后12h的VAS疼痛评分进行记录和对比;(2)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记录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对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临床指标改善数据借助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反之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干预前后VAS疼痛评分对比

统计发现,麻醉干预前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12h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麻醉干预前后VAS疼痛评分对比 [x±s ] 分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对比

统计发现,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对比

3 讨论

临床手术患者一般需要在麻醉的基础下开展手术治疗,静脉术后一般会诱发剧烈的疼痛感,然后导致患者体内儿茶酚胺[3]大量释放,这样不仅会对患者的器官组织产生影响,而且还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做好患者静脉术后镇痛工作尤为重要。

舒芬太尼属于芬太尼的衍生物,其是通过人工技术手段来合成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在临床手术麻醉和术后镇痛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舒芬太尼属于噻吩基类药物,因为其具有极强的脂溶性,因此镇痛强度达到了芬太尼的5-10倍,可以在短时间内透过细胞膜与血脑屏障,使脑内药物浓度达到理想状态,这样不仅可以使患者的临床指标得到有效的改善,降低患者的疼痛感,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定兴县医院麻醉科)

[1]龙凯,袁治辉,杨军. 舒芬太尼在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的效果评价[J].养生保健指南,2016,8(22):90-91.

[2]郑恩康.舒芬太尼在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5,11(6):144-145.

[3]井宝泉.舒芬太尼应用于静脉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5(14):67-68.

猜你喜欢
芬太尼麻醉静脉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腰静脉及腰升静脉变异一例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