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妍 指导老师:王光林
艾灸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研究进展
艾灸;白细胞减少;研究进展
白细胞减少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外周血白细胞持续低于4×109/L的一组综合征。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原因主要为肿瘤、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引起骨髓抑制,导致白细胞减少,或应用治疗肝炎、甲亢及精神病药物等亦能引起白细胞减少,从而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发生感染等多种并发症,影响疾病后续治疗。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及升白药,但前者价格昂贵、维持时间短,引起骨痛等副作用,同时升白药作用缓慢,疗效多不佳,使西医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受到制约。近年来,艾灸疗法以其操作简便、不加重肝肾代谢负荷、患者依从性好等优势,在治疗白细胞减少症上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显著而稳定的疗效。
灸法具有2 000多年的历史,是将灸料(艾绒或其他药物)在穴位上灼烧、熨烫,借助灸火的热力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达到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引热外行、防病保健的一种中医外治法[1]。《本草纲目》载:“(艾叶)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珂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
1.艾条灸。田欢等[2]将68例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给予鲨肝醇片和利血生片治疗,观察组取关元、气海及足三里艾灸治疗,采用温和灸法,每次15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艾灸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与常用升高白细胞药物的疗效近似,且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邓宏等[3]对化疗患者进行艾灸治疗,取穴足三里(双)与三阴交(双),Ⅲ度以上白细胞减少症者两组均给予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GSF)治疗。结果表明,艾灸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显著(P<0.05),并且能减少患者住院天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费用低,无毒副作用。范明文等[4]采用艾灸背俞穴防治白细胞减少,观察226例化疗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变化情况,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取穴脾俞、膈俞、肝俞、肾俞艾灸,每次10~15 min,每日1次,所有患者在白细胞总数<3.0×109/L时均使用G-CSF。结果显示,化疗4周后两组白细胞计数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G-CSF用量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钟莉等[5]将80例放疗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采用温和灸法对关元、气海及足三里施灸,每次10~15 min,每日1次,治疗7 d。对照组注射GM-GSF。结果发现治疗组白细胞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疗法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元琳等[6]和刘从秀等[7]也运用温和灸的方法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得出类似结论。
2.艾炷灸。赵喜新等[8]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隔姜灸组113例采用隔姜灸大椎、膈俞、脾俞,中药组108例口服参花片、强力升白片,观察治疗后10 d及15 d的白细胞计数。结果显示,10 d后两组自身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5 d后随访隔姜灸组优于中药组。刘琨等[9]应用隔蒜灸腹部外治法配合皮下注射G-CSF5/kg·d治疗肿瘤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0.5×109/L,对照组单纯使用同剂量G-CSF。两组骨髓造血恢复时间显示,治疗组骨髓恢复至增生活跃时间为9~21 d,平均(14.41±5.16)d;对照组骨髓恢复至增生活跃时间为14~35 d,平均(17.32±6.21)d。两组骨髓造血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李培红[10]治疗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对照组应用立生素,治疗组应用隔姜灸法,取大椎、脾俞、胃俞、膈俞,配穴肝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等,7壮/次,每日1次,连续灸9 d。结果表明治疗组白细胞升高平稳、持久且无并发症。
3.温针灸。杨嘉恩[11]将57例化疗后Ⅰ、Ⅱ度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G-CSF治疗,温针灸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治疗,选取气海、关元、膈俞(双)及足三里(双)等穴位,每次灸2~3壮,每日1次,治疗7 d。结果显示,温针灸组的显效率为74.07%,总有效率为96.2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该研究表明温针灸能够升高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数,疗效可靠。马国俊[12]治疗干扰素引起的骨髓抑制,对照组给予鲨肝醇片及利血生片治疗,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取穴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每次灸1~2壮,每日1次,灸15 d。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王利新等[13]采用温针灸联合利可君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对照组常规口服利可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治疗,取穴足三里、关元、三阴交,每日灸1~2壮,每日1次,治疗10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总有效率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温灸器灸。成兰等[14]采用温灸器灸的疗法防治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对照组常规口服利血生片,观察组使用温灸器灸疗法,于足三里施灸,每次15 min,每日1次,治疗1周。所有患者在白细胞总数<2.0×109/L或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109/L时,均皮下注射G-CSF。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3.3%,对照组为61.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灸法能激发人体正气,明显升高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
崔瑾等[15]对环磷酰胺所致骨髓造血抑制大鼠进行实验研究,证明艾灸膈俞穴能明显增加化疗大鼠的白细胞数,并显著提高脾质量,尽快恢复化疗大鼠骨髓造血功能,同时促进髓外造血功能。推测其机制可能为艾灸能增加淋巴细胞D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以及抗凋亡、促进脾内T、B淋巴细胞增殖,从而起到调节免疫的作用。实验还证明艾灸膈俞穴能使血清GM-GSF水平提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拮抗环磷酰胺对免疫细胞及骨髓微环境的损伤,修复其损伤细胞,进而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
杨志新等[16]研究表明,艾灸大椎能显著增强免疫低下的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而对正常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不大。
黄畅等[17]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检测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小鼠的血细胞变化,观察小鼠脾脏及胸腺组织病理变化,计算小鼠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证明艾灸及艾烟均能升高模型小鼠白细胞数,同时能发挥保护脾脏及胸腺的作用,从而减少化疗引起的免疫抑制,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
路玫等[18]通过研究环磷酰胺所致骨髓抑制的小鼠,证实针刺和艾灸均可促进骨髓细胞cyclin D1的表达,加速细胞从G1期向S期转化,增强细胞DNA的合成能力,同时修复受损细胞DNA,加速细胞有丝分裂,进入细胞增殖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细胞的抗损伤和修复能力,改善骨髓抑制。
综上所述,艾灸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灸法有多种,包括艾条灸(温和灸)、艾炷灸(直接灸、隔姜灸、隔蒜灸)、温针灸、温灸器灸等,所取穴位有足三里、关元、气海、三阴交、背俞等,有单穴治疗,亦有多穴治疗。但是不同灸法之间疗效比较的研究甚少,且灸量、穴位选取、治疗时间不统一,无明确的对照疗效。因此,艾灸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尚未确定统一的治疗标准,同时,其治疗机制研究不透彻,缺乏有力的科学依据。因此,今后的研究有待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再结合循证医学总结出具有科学依据的统一规范的治疗标准,同时加强动物实验的研究,在治疗机制方面得到更深层次的阐述,使艾灸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这种简单方便、费用低廉的治疗手段更好地运用于临床。
[1]刘建新,吴雪梅.中医灸法概述[J].光明中医,2004.19(3):33-34.
[2]田欢,林洪,张莉,等.艾灸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0):35,38.
[3]邓宏,龙顺钦,吴万垠,等.艾灸防治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症46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7,39(6):90-91.
[4]范明文,江瑜,靳振伟,等.艾灸背俞穴防治化疗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2,27(7):1391-1392.
[5]钟莉,李晨.艾灸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40例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4):3451.
[6]元琳,葛凤华,周沛慧.艾灸穴位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12):1252-1253.
[7]刘从秀,王艳,陈琴,等.穴位艾灸对肝豆状核变性伴白细胞减少症的作用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11):1118-1119.
[8]赵喜新,路玫,朱霞.隔姜灸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07,27(10):715-720.
[9]刘琨,李达,张宏业,等.隔蒜铺灸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5):145-146.
[10]李培红.隔姜灸治疗癌症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27(10):1244-1245.
[11]杨嘉恩.温针灸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
[12]马国俊.温针灸对干扰素所致骨髓抑制副作用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1,19(11):21-22.
[13]王利新,崔德利.温针灸联合利可君治疗恶心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32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4,46(4):69.
[14]成兰,徐国英.艾灸疗法防治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6,51(8):600.
[15]崔瑾,严洁.艾灸或针刺膈俞穴对环磷酰胺致白细胞减少大鼠诱生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28):5473-5476.
[16]杨志新,乔跃兵,赵粹英.艾灸对荷瘤小鼠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2,19(2):97-99.
[17]黄畅,蒋洁,刘钧天,等.艾灸及艾烟对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小鼠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8):3220-3223.
[18]路玫,曹大明,赵喜新,等.针灸对环磷酰胺所致骨髓抑制小鼠骨髓细胞周期调节蛋白cyclin D1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动态影像[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2):238-243.
2016-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