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明科
摘 要:2015 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提及“政治生态”一词,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总书记两次提及政治生态,具有很强现实针对性。全面从严治党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必然途径;同时,良好的政治生态也是推动和保障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条件,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如何认识政治生态的基本内涵,如何把握当前基层政治生态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这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政治生态;构建
“塔西佗陷阱”是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提出的一个政治观点,即当权力失去公信力时,政府无论是讲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公众都会给出负面评价。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一旦政治生态遭到恶化,地方就会深陷“塔西佗陷阱”。
一、政治生态的基本内涵
“政治生态”是以生态学的思维、方法分析和研究政治现象的一种新视角,“探求的是政治系统内部和外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动、相互影响的生态联动规律”,集中反映的是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活现状和政治发展环境,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政治生态具有系统性、稳定性、变动性、差异性等特点。
二、基层政治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表现
在十八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任务艰巨繁重”。这是总书记基于现实问题的理性判断。当前基层政治生态建设存在问题和表现如下:
(一)管党治党不严格,“一把手”监督缺位,导致本单位窝案易发多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所查处的一批党政“一把手”腐败案例表明,“一把手”权利过于集中,缺少监督制约,极为容易引发腐败行为,如果不认真解决这个问题,必然导致“一把手”腐败“前赴后继”,“一把手”变成“高风险岗位”,。如果领导干部本身不廉洁,带头腐败,管不好配偶、子女和身边的人,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没有说服力、感染力,单位的政治生态也逐步趋于腐化。
(二)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党组织作用得不到正常发挥
当前,不少党员干部置党性原则和法纪道德于不顾,把“多栽花少栽刺、不栽刺”当做处世哲学,不讲党性讲关系、不讲原则讲感情、不讲政治讲和气;对于违反原则的事,无底线的迁就退让,甚至不辨是非、包庇纵容。
(三)政商关系不分明,官商勾结
當前,很多腐败官员往往以人情往来为由与特定关系人同谋共犯,主动或被动结成利益同盟,形成了官商勾结、利益共沾的现象。
(四)“四风”问题树倒根存
“四风”问题直接关系到党风政风,影响社会风气,是影响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方面。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八项规定为切入点,在全党范围内整治“四风”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是“四风”问题依然存在。“四风”问题看似很小,很多问题都是与它有关,或是由它衍生出来的。
三、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的对策建议
(一)关键:抓好领导干部,牵住“一把手”这个牛鼻子
1.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要肩负起第一责任,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分内之事,勇于担责、认真履责、扎实尽责;班子其他成员要严格履行“一岗双责”,认真落实党建工作部署,肩负起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一级管一级,层层传导压力,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各级党组织、延伸到基层。
2.强化权力监督。加强对“一把手”监督,加强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知敬畏、守纪律、讲规矩;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按照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原则,形成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防止“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
3.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推行和完善重大决策票决制,探索强化党内监督的有效途径,保证各项纪律政策严格执行。同时,“一把手”也必须当好表率,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坚守法律、纪律、政策、道德底线,养成在监督下工作生活的习惯。
(二)核心:加强制度建设
1.健全权力监督和权力责任制度
历史证明,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将权力置于监督之下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权力的异化使用。
(1)健全权力监督机制。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审计监督、巡视监督,形成监督大合力。
(2)健全权力责任制度。霍菲尔德权力责任关系理论认为权责相等,有权必有责,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建立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明确业务部门的管理监督责任,科学设置岗位权限,逐级明确责任、细化管理措施,层层传递压力,形成完整的责任链条。
2.完善和优化干部制度
(1)把握入口关。严格落实中央办公厅《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着重强化任前把关环节,前移审核关口,做到动议即审,做到干部档案“凡提必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凡提必核”,纪检监察机关“凡提必听”,反映违规违纪问题线索具体、有可查性的信访举报“凡提必查”。推行“带病提拔”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责任倒查”,对未按规定用人或发现“带病”上岗和出现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干部时,不仅要处理当事人,还要按“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严肃追究责任人。
(2)把握出口关。建立干部淘汰制度,对那些不胜任现职且缺乏工作能力、工作热情的领导干部,要适时进行降职、免职、转岗、待岗和离岗培训等惩罚性调整。通过建立干部能上能下的常态调整机制,旗帜鲜明地支持实干者,惩治腐败者,鞭挞空谈者,使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既治贪,也治庸、治懒。
(三)重点:加大执纪监督问责力度
1.运用好执纪监督“四种形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要抓早抓小,对干部职工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谈话提醒、诫勉、函询,防止小错酿成大错。
2.利用好《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这个利剑,对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的,严格问责追责,使党员领导干部真正扛起责任。
3.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持“严”字当头,对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政治生态恶化、自身又不能纠正的,一律从严问责;对为官不为、慢作为、乱作为、不善为,不接受监督、不回应群众关切、不认真整改突出问题的,一律从严问责。
(四)突破:纠正“四风”,防止反弹
1.建立“四风”惩戒零容忍机制。不论“四风”问题大小,对其一律零容忍,做到老虎、苍蝇一起打,形成完整的懲处链条;建立“四风”案件举报和查处奖惩制度,凡是举报“四风”问题经查实和认真查处“四风”问题给予奖励。
2.建立作风建设的激励机制。要改变传统的以物质激励为主的激励机制,建立和强化以目标发展为导向的激励机制,积极引导实干促发展良好氛围的形成。
(五)净化政商关系:把握“亲”“清”两个关键字
1.推行领导干部个人事项申报制度。坦诚如实申报婚姻、房产、投资、配偶子女从业和移居国(镜)外等情况,既是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忠诚体现,也利于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同时加大抽查比例,做好核实工作;进一步落实烟草行业领导干部亲属经商办企业有关禁止性规定,严肃查处违纪违规人员。
2.严格执行“应招尽照”、“真招实招”,强化“制度+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防止官商勾结、利益输送。建立完善细化专家库、供应商库、招标代理机构库“三库”管理办法,有效遏制负责问题滋生。
四、结语
净化、重构政治生态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全盘考虑、多角度分析,通过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清除各类“污染源”,打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参考文献
[1] 宇文利.如何塑造一个勤廉高效的现代政党——学习习近平关于重构政治生态的论述[J].人民论坛,2015(15):44-47.
[2] 方涛.论重构政治生态的路径选择[J].蚌埠党校学报,2016(1).
[3] 朱颜.规避“塔西佗陷阱”——从重构政治生态的视角分析[J].才智,2015(34).
(作者单位:云南省普洱市烟草专卖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