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句”的价值与标准

2017-11-01 11:37范康熙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9期
关键词:陈述句八路军主干

一、由“缩句”引起的争论

老师们对于“缩句”的争论由来已久。争论的焦点,表面看来似乎是缩句的方法,实质上,却是对缩句价值的认识,即为什么要缩句。为什么要缩句呢?主要有两种意见:第一种,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句意,我们不妨称之为“句意说”。第二种,是为了快速把握句子的结构,我们可以称之为“主干说”。

前段时间,在群中聊起缩句问题,结果引来了许多人的围观,七嘴八舌,很是热闹。讨论的句子是“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主干说”认为,应该缩成“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是队伍”。此言一出,便引来持“句意说”的强烈反对:

有的说,应该改成“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革命的”不能去,去了,队伍的性质就变了,并拿出“于福的老婆是小芹的娘。”予以證明。

有的说,应该改成“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因为“共产党”不应该和“八路军”“新四军”并列在一起,它们是从属关系……

你看,同是“句意说”,意见也不一致了。

二、由“争论”引起的思考

两种意见,似乎各有道理。

“句意说”认为,“缩句”,就是把一个长句通过剪枝去叶,让原句的意思一目了然。比如,原来的一个很长的句子,去掉部分“枝叶”之后,主要的意思就显露出来了。

这种观点引发人们争议的原因,主要有两条:

一,就是不好操作。既要“剪枝”“去叶”,又要保持基本意思不变,哪些“枝叶”可以去?哪些不能?难以跟学生说明白。

二,不实用。人们在阅读时,一般不会通过“剪枝去叶”来理解句子内容,而习惯于通过反复的阅读来抓出主要意思的。有老师对搞“缩句”的必要性持怀疑态度,原因多在于此。

“主干”说认为,缩句,就是“语法分析句子成分”,就是通过分析句子成分,就是寻找句子的“主干”。如此缩句的目的大概有三个:

第一,用起来方便,也便于操作。

第二,抓“主干”可以快速判断句子在结构上是否完整,增强句子的完整性意识,建立“完整句子”的语感。

第三,“完整句子意识”对于完整的表达,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说话时,经常会遇到需要两三口气才能说完一句话的时候,如果没有“完整句子”的意识,很可能说着说着,就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句子了。如“一会儿的功夫,阿成就从姑姑家旁边的那个很少有人敢进去的河里,摸到了一条一尺来长活蹦乱跳、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句话,不完整,但是,说话前,只要“阿成摸到鱼”这个“主干”是清楚的,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但是,“主干”缩句给人的最大质疑,就是句子的“主干”与原句子意思会有差距,有时甚至会出现完全相反的意思。例如上面的那个例子:“于福的老婆是小芹的娘。”缩句后就成了“老婆是娘。”歧意很大。再比如“被”字句,“把”字句等等,若按“主干说”缩然,意思就完全相反了。有些老师为解决“被”字句缩句问题,还提出这样的建议:先把“被”字句改成一般的陈述句,再缩句。凡此种种,这一定不会是“缩句”训练的本意。

三、儿童“缩句”的价值

两种说法难以融合,但我们到可以梳理出一些“缩句”的价值来:“句意说”虽不好操作,但能保留原意,不至于发生误解;“主干说”能快速抓住句子的结构,有利于句子“完整性”意识的建立。但是,面对正在学习语言的小学生,缩句肯定不会是“句子成分的分析”。若各取所长,综合分析,缩句的价值,应该体现在促进儿童语言理解和语言发展上。

第一,儿童“缩句”在语言理解上的价值。

对儿童而言,缩句,对于理解句子意思一定是有帮助的。“句意说”缩句,虽不好操作,但“枝叶”去了,句子短了,主要的意思就容易抓住了。正如上面在群中讨论的那个句子,许多孩子对“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员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这个句子理解有困难。但是,如果通过“剪枝去叶”,意思就清楚了:“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它们都是革命的队伍,只是“八路军”和“新四军”是“共产党员”领导之下的。

第二,儿童“缩句”在语言发展上的价值。

缩句对于儿童语言的影响,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完整句子”的意识,有利于克服“说话不完整”的毛病,也有利于克服某些词语(特指谓语与宾语)搭配不恰当的毛病。另一个影响也不得不提,那就是培养语感。通过对不同形式的句子进行缩句训练,各种句式的特征,也会随之建构在儿童的语言系统之中,有利于丰富他们的语感。

这样想来,“缩句”应该像“扩句”一样,在儿童语言训练上担负着自己的使命,有着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

四、儿童“缩句”的标准

缩句的价值弄明白了之后,对于如何缩句,缩到什么程度,应该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标准和要求,以便于指导操作。

制定儿童缩句标准,要以充分体现缩句的价值功能为原则,为此,可以制定如下两条标准:

第一,是“最简句式”标准,即缩到最简,直至“最简句式”。其意义是:无论什么句子,缩句时,都要保持原来的基本句式不变。如陈述句式缩句后一定还是陈述句式,疑问句式缩句后一定还是疑问句式等等。就是说,这个“最简”,绝不等同于语法分析句子而产生的“主干”。缩句后,最能显示句式特点的词语要一律保留的。

第二,是“本意不变”标准,即保持原句最基本的意思不变。为此,凡是引起基本意思改变的关键词语,都要予以保留。

五、严格缩句标准,规范操作步骤

1、要想在缩句中严格落实“最简句式”和“本意不变”这两个标准,须要按规范的步骤进行操作:

第一步,阅读原句,分析句式,理解本意。

第二步,提炼各类句式的模型,按句式模型缩至“最简句式”。

小学生缩句常见句式有:陈述句、否定句、被字句、把字句、问句和比喻句等几大类。每一类句子,都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并提炼出句子的模型。如陈述句,可以根据原句提炼出“谁干什么”“什么是什么”“什么怎么样”三个句式模型;否定句有“谁不(没)干什么”“什么不是什么”“什么不(没有)怎么样”等模型;“把”字句和“被”字句,可建立“什么把什么怎么样”、“什么被什么怎么样”等模型。endprint

“比喻句”类,情况比较复杂,但,对儿童语言的发展、丰富想象、增强语言表达效果意义很大,所以,对比喻句的缩句,还是尽量考虑到此类句式的特点,提炼出几个最常见的比喻句句式模型让孩子们掌握,并照模型缩句。

整个句子就是一个比喻句。像“天上的乌云像黑色的幔子”“星星像一颗颗明亮的眼睛”等等。可以提炼出“谁(什么)+比喻词+什么(或怎么样)”的句式,用这个模型缩句,上面两个比喻句的最简句式就是“乌云像幔子。”“星星像眼睛。”

“比喻部分”在某些句式的句中。整个句子是一个陈述句或其它句式,但在句中有比喻,此时,可先用其它句式模型缩句。如“同学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飞出校园。”“它的圆茎上缀满了像细珠似的小颗粒。”这两个句子完全可以按“什么怎么样”的陈述句式模型来缩句,缩成“同学们飞出校园”和“圆茎上缀满小颗粒”两个最简句式。

“比喻部分”在句末。这类句子的句式模型类似于“其它句式+比喻”。这类句子,比喻部分先去掉,然后按照陈述句的缩句方法来缩句。如“我们怎么能像小鸟那样飞呢?”这是个“反问”加“比喻”的句式,缩句时把比喻去掉,就缩成了反问句的最简句式:“我们怎么能飞呢?”

第三步,为保持“本意不变”,作适当调整。如前面的那个比喻句缩成了“同学们飞出校园。”人,怎么会飞呢?产生了歧意,通过调整,把“像小鸟”这个比喻词添加进去,歧意消除,缩句完成。其它几个,无歧意,不用调整。

当然,还有一些更复杂的句子,虽然一般不会遇到,但如果遇到了,也可以先套用其它句形式模型進行缩句,然后再适当调整。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2、下面举两个缩句案例,来说明缩句的过程,供大家参考:

例句1:“我们的共产党员,和共产党员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第一步,读句子,分析句式。这是一个作出判断的陈述句式。

第二步,提炼句式模型,缩至最简句式。它的句式模型可以分析为“什么是什么”。那么,它的最简句式就是“共产党员和八路军、新四军是队伍。”

第三步,适当调整。“革命的”一词去掉,虽然与本意相比有些含糊,还未到产生严重歧意的程度,所以,可以不作调整。缩句最终结果就是“共产党员和八路军、新四军是队伍。”

例句2:“天安门广场变成了一片乐的海洋。”整个句子是个比喻句,比喻词是“变成”。

第一步,可先按照“谁(什么)+比喻词+什么(或怎么样)”缩成“天安门广场变成了海洋。”

比较句意是否改变:广场怎么变成了海洋呢?“本意”变了,而且歧意很大。

适当调整:歧意是由“欢乐的”一词去掉造成了,所以,可以添加回去。变成“天安门广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所有知识的学习,都不是为了单纯的掌握一种知识,一门技术,而是为了能够运用所学为自己的学习与工作服务。儿童缩句练习也是一样,如果仅仅是为了让孩子掌握方法而学习,那还是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学得枯燥,学了也不会有用。

范康熙,浙江湘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陈述句八路军主干
全球首条1.2T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
抓主干,简化简单句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西夏语陈述句到一般疑问句的转换方式
附加疑问句要点搜索
整合内容 构建高效课堂——开展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模式
全国主干公路网交通安全监控信息共享平台构建研究
言者信息疑问句与听者信息陈述句
忻口会战中的八路军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