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记念刘和珍君》教学有感

2017-11-01 09:59汪柳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9期
关键词:刘和珍斗争纪念

《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极具丰富情感的悼文,是一篇声讨反动派军阀主义的文章。但是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说,学生与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思想差距甚远,所以无法与文章产生适当的共鸣。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情感进行教学,把握感情这条线,拉近学生与文章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轻松地感受到刘和珍君坚毅但又不失和蔼温柔的人物形象。

一、描述细节,突出纪念之情

教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说现在将这篇文章拍成一个电影,那么由谁来演绎女主人公刘和珍比较合适?这个问题更能让学生深入到文章当时的真实情境之中,了解当时的状况,让学生燃起了学习文章的兴趣,更让学生自己去主动了解一些关于刘和珍君的生平事迹,去仔细思考一些对于刘和珍君细节方面的描述。学生在自己仔细阅读完文章,自己思考领会到文章的情感以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出一些自己心里感觉比较合适的人选,并且说出自己选择她的理由,再让班上的其他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以及文章中人物的事迹去比较一下是否合适,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比如,有学生提出了章子怡,一下子就被班上的学生否定了,因为她的气质较为凌厉,而刘和珍君是常常微笑着,态度比较温和的;大多数人也否定了刘亦菲,因为她看上去比较的柔弱,而刘和珍君是处变不惊,在大事发生的时候比较镇静的;张柏芝随即也被否定了,因为她比较的自由随性,而文章中的刘和珍君是一个极有远见的人,而且非常具有社会责任感,因为当她考虑到自己母校的前途之时就潸然泪下……最后在大家的热烈讨论之下,觉得董洁比较适合饰演刘和珍君,刚毅坚强但又不失柔和,这样就比较符合刘和珍的人物设定形象。在这样的预习之下,学生与文章之间的距离又近了许多,就能够更好地体会鲁迅先生对于刘和珍君的纪念之情。

二、着重分析,传达纪念之情

在文章的第一部分,教师需要学生去进行着重地分析和探究。在这一部分中前后出现了两次“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以及“我正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还有“我实在无话可说”等等的句子,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可以探究这些句子的意义。文章中第一次出现的我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出现的原意是因为程君的问题,让作者产生了深沉的深远的回忆,从而追述到刘和珍君在自己生活艰难的时刻仍然预定了《莽原》的全集系列。她在黑暗的年代里不畏艰难,坚持追求真理,同社会中的黑暗势力抵抗。而且她在社会的斗争中与“我”两人相互扶持。“我”为了纪念比较要好的同志,所以说觉得早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这就是文章中第一次出现这句话的意义所在。文章中第二次出现这句话,是作者觉得我们还生活在这样一个似人又非人的世界,我们必须要使这样一个世界走到尽头。我们要彻彻底底地揭露这个丑恶的社会!批判这个罪恶的社会。所以,这是第二次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而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是因为离三月十八日已经有两个星期了,已经忘却的救世主要来临了把。这是为了唤醒人们,要牢记自己的血债,振奋自己的精神。作者要奋起为社会而斗争,再也不能搁笔了。所以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作者在反复说自己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还插进了我已经无话可说这句话,这就把情感逮到了更深的悲痛之中,四十多个青年被害让人出离愤怒。作者在这种激愤之中,必须提笔写出自己对战友牺牲的悲痛、对敌人兇残秉性的愤怒之情。

三、宣扬理想,升华纪念之情

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叙述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文章的第二部分重点描述了刘和珍君的生平事迹以及她英勇就义的过程,是为了悼念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们,高昂歌颂了她们坚毅不屈的精神以及临危不惧的从容的气质,大力抨击了当时反动派势力的凶恶。而文章中最后的一个部分,就是写作者和刘和珍君之间的交情,重点去赞颂了刘和珍君积极斗争的精神。文章最后的部分就是重点去叙述烈士们牺牲的意义,以及激励倡导人们要用于直面面对鲜血,勇于用更有效的方法同敌人相斗争。鲁迅先生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坚定的革命者,他没有沉溺于悲痛之中无法自拔,而是从悲痛之情中抬起头来,总结鲜血的教训。他从革命者长期的斗争发现,统治者是没有仁义道德的,没有武器赤手空拳的斗争只会得到更大的损失。所以,鲁迅先生不愿人们去只身上阵做无意义的斗争,他认为革命需要保存势力,不要有无谓的损伤,他宣扬大家学习革命烈士们坚毅不屈的精神,吸取前辈血的教训,做更加有意义的斗争。

汪柳,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刘和珍斗争纪念
纪念九一八
特别的纪念
曲折盘旋 欲吐还吞——试析《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特色
为纪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忘不掉的纪念
《记念刘和珍君》反讽策略的运用
旧政协关于停战问题的斗争
建国初期剿匪斗争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