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好课堂 善用动态资源

2017-11-01 21:45陈小美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10期
关键词:师生课堂教学课堂

周益民老师《无法预约的惊喜》一文在人民教育发表后激起教学的千层浪,探寻课堂的动态生成成为诸多教学研究的课题。文中小常的一问:“老师,我觉得课文有问题!你看,书上写鹬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你想呀,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学生“无中生有”的问题改变了整个课堂教学的动向,启动了全班同学的思维机车。课堂中我常“遭遇”学生这样的“无中生有”,如《牡丹的拒绝》一文:“老师,文章在第11自然段(第九届洛阳花会)前用的都是‘牡丹的称呼语,但是第12自然段就開始用‘你、‘你的人称,是为什么呢?”课堂从人称开始“变道”,转入作者对牡丹的感情、对文字运用的讨论,结合事例还引入了很多关于花的灵性与品位的内容,课堂生成了让师生兴奋且惊讶的丰厚动态资源。

这样的例子在一线的课堂教学中随时都可能偶遇,就看老师能否将教学的资源“交放”给学生,以追求课堂教学的诗意栖居,是否愿意用教学智慧实现“设计板块”之间的“无痕粘起”以实现教学的行云流水等。善用课堂教学资源要求教师考虑教学中留有空白的弹性问题带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也要求教师有充分的教学艺术去进一步“追问”学生,进而“驱动”学生和课堂向横向与纵深层发展,以增强课堂的宽度与厚度,提升师生对话交流的效益和高度。

一、重视课前设问

以《荷塘月色》为例,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请在朗读和听读的过程中,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你在文中所读到的感情是什么?具体体现在哪些文段或文句上?课堂采用“倒三角”的形式开启教程,学生的答案被整合成三类:悲伤、孤独和寂寞、不宁静;自由、喜悦和闲情雅致、宁静;留恋、不舍。然后进入对景色“荷塘”与“月色”的欣赏,再进入到对作者个人经历和写作背景的讲解,最后回到最初所读的感情问题上来,进入题眼及写作手法的分析,课堂一气呵成。重视课前设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问题设置的数量

课前问题设置尽量控制在三五个之内,尽量不超过三个,问题多于五个教师就得考虑对文本的研读是否不够深入或对知识的整合不够。这不是说一篇课文只有三五个问题,而是指课前问题尽量具有全篇驾驭性、关键性和特色性。教师课前设问超过五个容易导致课堂教程过于具体化、细化性和零碎化,无形中会“逼迫”学生在探究性和发展性学习过程中“散失”生疑和提问的思考能力。如果,个别善于思考问题的同学还产生问题的话,课堂就会呈现疲于应付问题而使文章呈“肢解”状。因此,教师在课前研读文本时尽量准确把握文章的关键点、文本产生的背景、写作特色或思想特点以及学生对接于文本的时代性和阶段性特征等,这样在问题的设置时能更具学科的专业性和课程的服务性魅力。

2.课前问题设置的质量

教师在研读课文时所设置的问题尽量留有一定的“空白”给学生去思考,留一定的“弹性”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同时这种“空白”与“弹性”要便于师生对话的互动和教学板块之间的衔接和对接。

留有“空白”的问题是有意识地设置“分支问题”,这种“分支”问题隐藏在学生对课文解读过程中对于语言的理解中,能力强的可以直接命中“靶心”,能力弱的可能在“周围”打转转,但这种“周围”其实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通过层层铺垫通往中心问题需细致解释的内容,只是换以学生的口头表达出来,但意义和作用却截然不同了。在教学小说文体时,我常采用“六要素法”概括文中的主要内容,这种很笨拙的做法是基于中职学生语言能力不够的情况下,又跳出了小学初中积累而来的“沉珂”(没理解文意而发号施令式的概括性表达)后,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去“抓握”文章主要内容,用自己的逻辑方式整理文章内容后同时解决了写作背景(有可能就是文章具体的时间和地点)、中心人物形象(有可能就是人物)、故事情节(很可能就是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经过)和人物的命运(可能是最后的结果)等。

3.课前问题设置应扣“最近可发展区域”

课堂教学要遵从教学的规律也要考虑受众的心理特点,无论是从马斯洛的需求论还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可发展区域论,师生要达成良好和谐的有效对话就要考虑到教学的层次性和功效的多样性。

从维果茨基的“最近可发展区域”论来看课前问题的设置应该遵循:忠于文本和作者写作背景,立足于学生学习已有知识水平,着眼于可发展和可激发实现的可塑空间,紧扣专业发展需求的角度,不脱离于现实社会生活等方面。不要求每篇课文的问题设置都面面俱到这几个方面,但每次提出的问题至少能够有所侧重地解决学生思维方式的创新培养、实际生活胶着的苦恼、学科专业知识、所在专业的服务型效能、学生语文能力或素养提升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还要考虑到同一问题在不同学生身上所体现的层次性问题。因此,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从容地实施教学计划,敏于感知学生所在的位置和善于调整教学视角,课堂中的“准”、“稳”、“新”和“得”,活用分层教学和“最近可发展区域”,尽可能在课堂中同时满足不同学生不同能力的锻炼与提升,进而生成不同层面的动态资源。

二、促成“空白”疑问

教师在课前问题设置时有意识地留有“弹性”和“空白”,然后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种做法的意图是帮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并试图达成“帮助鸡蛋由内而外打破孵出小鸡”的目的,教师有意识地促成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意识一旦形成,师生间的“促疑”和“生疑”对接就可能实现了。不同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里因思考而得到不同程度的自我满足,配以教师富有智慧的即时性评价,课堂的高潮和学生学习的兴致会一波波扑面而来,从而促成他们实现自我探究和自我满足后的成功感。

1.“空白”疑问有赖于深研文本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去触碰作者心灵的文字时所感知的内容是不一样的,相同的读者在不同时段阅读相同的文字也会有不同的心得和体验,教师唯有深入研读文本并在不同“空白”处生疑方能使课堂“堂堂生辉”。例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中,学生因为“你认为人的高贵在于内在还是外在”而吵得不可开交时,有学生表态:“或许也有内外都高贵的人吧!如果和一个仅仅是内在高贵的人或外在高贵的人站在一起,我可能更喜欢那个内外都高贵的人!”这个疑问把全班都“击”沉默了,于是大家结合生活实际开始寻找“内外都高贵的人”,我和学生一起滑入了沉思中。为了引导学生更健康、更平和地看待世事,不“仇富”、不“仇官”、不“仇权”而是悦纳社会的不均衡,用真正高贵的内心认可他人的了不起,我引用了坐拥21亿美元的80后超模伊万卡·特朗普和一位衣着华贵、妆容精致的“款女”走过地下通道时,因为左右手都是购物袋而蹲下身子让老乞丐黑乎乎的“爪子”从自己的名牌包里掏出钱来的故事与大家分享。endprint

促成“空白”疑问是促成课堂生成的重要手段,也是在预设之外意外精彩的重要体现。“空白”生成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一定程度上的教师幸福感。当然,“空白”疑问应该忠于文本,不能用现在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作者当初背景下创作的“想当然”。

2.“空白”疑问有赖于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能够帮助学生触类旁通,发散性思维能够让学生充分调动各类感官参与阅读和思考,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仅能够契合多元智能理论培养学生的潜显智能,还能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让课堂生成更多的意外惊喜。

如《項链》一文,作者在亮出“项链是假的,最多值五百法郎”之后教师问:“如果你是马蒂尔德,你会怎么办?”答案五彩纷呈,也有非常不错的学生这么质疑:“马蒂尔德为什么事先不去问自己的好朋友项链在哪里买的呢?”(她对丈夫的存款了然于胸,却不敢猜想好朋友首饰的购买处)“马蒂尔德在项链丢失时为什么不直接向好朋友坦白呢?”(找体现两人友情的文句)“教育局长都注意到了马蒂尔德,她可以去向教育局长求助啊!”(马蒂尔德的性格分析)“马蒂尔德这么势利和贪图享受又爱慕虚荣,她老公为什么还要和她在一起并且承担巨额借款呢?”“教育局长怎么那么肤浅啊?”……这些都是很好的问题,让课文不断深入,让人物形象分析更深刻,也能帮助师生更透彻地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

3.“空白”疑问离不开对作者和背景的思考

言为心声,所有文字的产出都来自于作者当时的心力情感,它因倾注了作者的全部心思而具有个性化的特色和灵性,还具备作者当初可能某个特别的“着力点”,触发了他的思想按钮并且灵感迸发,然后用特色化的语言将思想的河流引入理性的文字。如史铁生的《合欢树》一文中对于合欢树的传说故事以及作者突遭下半身瘫痪的人生境遇,如果在解读课文时遗漏了这点思考对文字的理解深度可能会受影响,而这些问题非得要“留白”让学生自己提出来或通过老师追问得来,课堂才能朝灵感迸发和智慧碰撞的方向发展。不过,不同的读者结合其独特的个人经历和领悟力在研读文本时会得出或细致入微或大开大合的结论也完全可能。那么,回顾作者人生和写作背景有助于师生在“空白”疑问时从自己处向作者对话。

4.“空白”疑问需要教师宽域的“点金”助

所谓宽域的“点金”助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自身对于文本知识深厚的研究力和宽阔的知识面互相作用后的碰壁“点拨”。教师无法预料学生在阅读思考的过程中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但仍须备有应对这一切问题的能力和知识面以及对生活的深切体验和解读能力,也需要有抛开心理顾忌和面子问题和学生共同进步的心态。如《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根本就没有涉及到列夫托尔斯泰的人生成就,若要求学生理解列夫的人格美是有难度的,教师无论如何都需要用教宽域的知识为学生化解各种困惑和疑点。

三、把握课中追问

追问是基于学生已答内容之中或者一问之后的教师对其中的不全或者不对之处的再次提问,追问是对课堂知识补充和深化的教学手段,具有极强的动态生成性,追问要有效就必须敏锐地把握稍纵即逝的学情。教师得运用有效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习状态”转化到教学操作层面上来,它是将瞬息变化的学情外显为教学资源的一种手段。

1.追问要立足于学习的起点

追问是在前一问题基础上的又一问,前一问中学生的回答能告诉教师他们已经知道了什么,还不知道什么,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哪里碰到了思维的结点。教师得在这个过程中敏捷地判断并将学生思维的结点打开,或者将其带入他表达中的“黑匣子”中去,让她自己或者和同学一起去寻找打开“黑匣子”的代码。当然,教师并不是游离问题之外冷眼旁观的那个人,要做到有足够的教学格局驾驭学生在问题的“黑匣子”中冲撞而不受伤害还真的有难度。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果断决策或放手或评价或帮助或直接提出与前一问题有联系且更明确的指向性问题。如《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中,一学生提问:“文章中‘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的‘特殊是指什么呢?”这个问题需要学生从托尔斯泰的生命起止时间才能解决的,放手就可以了。

2.追问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

学生的学习动态以其已有的知识储备基点开始,从进入课堂时的情绪状态指向于学习收获所得,跨越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中所呈现出来的“学”的水准,它包括了学生表现出的学习情怀、自我管理和自我掌控以及内隐其中的学习兴趣状态等。学生学习情绪的高涨与低迷会与他之前的人生体验、生活经历甚至临时发生的事件有很大的关系,学生的思维开阔性也会影响他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思考的深度;一个对语文学科一直感兴趣的学生他在课堂中对自我的管理和自控能力也会相对强,而游离在兴趣边缘的学生则需要通过教师教学的手段来获得自我管理的外力,这个时候教师敏锐的洞察能够及时帮助这部分学生比较持久地保持学习的兴趣。

王崧舟老师在教授《一片叶子》时文中的一句“我们是树叶,树叶是树最美的一部分,但是我们的生命有意义吗?”王老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大家热热闹闹地说出自己的理解时,一学生说自己是爸爸妈妈的一片树叶,可她觉得自己好像不是树最美的部分而是一种负担,因为爸爸妈妈离婚了,孩子为此哭得很悲伤。王老师走过去轻轻地抱着她,然后给她讲了珍珠和贝类的故事,鼓励她虽然爸妈不在一起如同贝壳揉进了一粒沙子,但她能够将沙子变成最美的珍珠。这是一个显现出来的关于学生学习情绪因触景生情而低迷悲伤的学习状态,若学生性格内向或者讷于言的话,教师若仔细观察也能看到他们写在脸上的情绪,这些动态的教学资源如果把握好了,追问的过程中用语会谨慎节制且精当。

3.追问之后要善于等待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师生真是互动的过程,是教学预设的动态推进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灵活地生成而具有不可预测性。因此,教师在追问学生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使课堂师生对话充满真实性和“不可预约的魅力”得给学生和自己留一个思考等待的时空:于由杂乱无章中选择最有价值的问题,适时暂停失控的疑问生成,伺机变道改变教学的预设问题,寻求帮助解决生成问题的资源等。话说“事缓则圆”,课堂节奏的从容与师生课堂中使力情况有赖于教师的“等功”,活得智慧才能静,爱得深沉才能等,课堂也如此。

课堂如矿藏,课堂如泉源,课堂也如天空海洋,师生有多宽的视野它便有多宽阔的境界,师生有多大的格局课堂边有多大的智慧力。

参考文献:

[1]周益民.无法预约的精彩.人民教育[M].2006.7

[2]姚红萍.学情视角关照下的追问.语文报[N].2015.1.1

[3]王应柏.浅谈有效利用生成资源的教学智慧.语文报[N].2015.1.1

陈小美,湖南株洲市幼儿师范学校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生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