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说:“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既然毫无羡慕之意,为什么又给他们浓墨重彩的一笔呢?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璎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而写到自己求学之“艰”,他只用了“负箧曳屣”“缊袍敝衣”八个字,与对同舍生装扮描写的繁复相比,用语极简。在我们已有的认知习惯中,浓墨重彩意味着“细节描写突出”,而突出的细节描写不就来源于仔细的观察吗?“略无慕艳意”是不是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说到华服描写,最经典的莫过《红楼梦》,如宝玉出场的装扮: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紫金冠、二龙抢珠、二色金百蝶穿花、五彩丝攒花、石青起花、小朝靴……这些极为具体的描摹充分展示了宝玉服饰的考究。再看宋濂对同舍生的描写,跳入我们眼帘的是朱璎宝饰、白玉环、容臭,这些都是贵重饰品的泛称,把它们罗列在一起看似排场大,却缺少情感。因为罗列嘛,根据一定生活经验即可做到,无需用心的品味观察。
其实,从深层来看,“负箧曳屣”“缊袍敝衣”八个字用墨虽少,却能唤起人的联想和感同身受,一如国画中“留白”的艺术效果。因为它们是着眼于心理感受来写的。曳屣,即拖着鞋子,“拖”这个动作说明鞋很破,这既是作者的直观感受,也是读者根据生活经验很容易感悟出的言外之意。缊袍,缊,旧絮,缊袍即旧棉袍。棉絮的新旧,最主要差别在保暖性上,而这暖不暖,穿在身上的人最清楚。客观描述渗透出的主观感受,虽是无声,却最触动人心,共情的效果胜过千言万语。
其实,着眼于心理感受来写的,还有很多,比如同为写黄花与团圆节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陶渊明自不必说,“悠然”二字就是內在心境的一种投射。盛开的菊花,渡上夕阳余晖的庐山,都让人的心也跟着静下来,什么都不想,只停留在这一刻,做一个闲人。
李清照与秋瑾,实是一对隔着时空,未曾谋面的知音。晚年李清照那首字字血泪的《声声慢》,唱出了她哀彻千古的孤独。直到千余年后,秋瑾慨叹出那句“秋风秋雨愁杀人”,李清照作为一个女性,在男权社会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才得到了理解与诠释。
当然,李清照的忧国忧民并非一蹴而就,早年的她像大多数普通女孩子一样,对爱情有着不可抵抗的倾慕。新婚久别,她十分思念负笈远游的丈夫,又是一个黄花开遍的重阳节,缭绕在她心头的是绵绵不绝的相思之情。正因如此,她视觉、触觉感知到的一切,也都是缥缈朦胧的。薄雾浓云、黄昏、暗香盈袖,哪一个不是萦绕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相思之愁。而“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凉,透,是一种非常清醒纯粹的主观感受,孤独幽怨,溢于言表。
秋瑾,很难得,在她少女的年纪,便有了李清照晚年的思想境界。只不过因为激情正盛,她的是滚烫的衷肠,而晚年李清照则有杜甫“沉郁顿挫”的味道。秋容如拭,“拭”就是着眼于心理感受来写的。正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这个年华正好,对婚姻家庭满怀失望的少妇,看到眼前黄花开遍的秋景,觉得它像擦拭过一样纯净。“拭”的韵味,《满井游记》中的一些句子可作其注脚。“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始掠也”,刚刚被雪水洗净的山,刚刚梳好的发髻,都是十分庄重的(影视剧中晚宴上,女性都会着长礼服,盘起头发)。眼前景色映射在心里是这般庄重模样,那内心所生情愫,也绝不会是小儿女情长的风花雪月。该是胸中装有多少丘壑的女子,才有如此开阔的境界。
谢文衡,江西吉安一中教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