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宏烈
岭南园林动物景观艺术的审美特征
杨宏烈
古代哲人“究天人之际”,倡导戒杀爱物之精神、培育“民胞物与”之情怀,产生了早期朴实的生态伦理意识。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董仲舒云:“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春秋繁露·仁义法》)。”英国科学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十分赞颂中国人,认定自然动植物“不是意志和暴力征服的具有敌意和邪恶的东西,天人和谐才是人类生命存在的永恒追求”[1]。持生态伦理学的基本观点,我们在道德上不仅要关爱人,而且要把这种人伦精神扩展到地球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中去。按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敬畏生命、保护动植物,欣赏动植物,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
自古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也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审美对象。岭南具有热带、亚热带、中亚热带3种气候,境内地质构成多样,地貌特殊,生物物种起源悠久,种类繁多。众多河流、港湾和辽阔的海域,成为国际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据统计,仅广东省野生动物便多达720种,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35种、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151种,分别占全国的23%和40%[2],这为创造岭南园林动物景观提供了先决条件。可见很有必要探讨动物景观艺术原理,总结实践经验,积极保护和发展园林动物景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培育全民族的生态伦理精神。
人类的生产活动首先是从牧业开始的,后进入农业时代。人类最初的图腾就是动物。广州“五羊含穗”的传说可反映“牧—农”时代的转型。园林起源于“囿”,而后有“圃”。《说文》:“囿,养禽兽也。”《周礼地官》中:“囿人,掌囿游之兽禁,牧百兽。[3]”岭南地区“囿”的发展可能比北方中原要晚,但园林动物造景艺术在汉初就已出现在皇家园林之中。自古至今,在众多的诗词歌赋、书画雕刻作品中关于动物景观的描写,常常紧扣主人翁的“物与”情怀和审美心理活动,生发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人类后期的动物审美活动,还表现在“舞龙”、“舞狮”、“舞凤”、“舞麒麟”、“舞蚌舞虾”等文娱活动之中。经过漫长的演化发展,动物景观的审美价值有了全面的提升。
南越王宫苑是秦汉时期的皇家园林。从出土的宫苑遗址可以发现当时的南越国人热衷于对水生龟鳖动物的欣赏(图1)。150m长的水渠连接有弯月形的鼋室、一个“斜口”、两个“渠陂”,供宫苑蓄养的龟鳖活动。联系到广州花木盆景市场常常摆卖小龟小鳖,不难得知亚热带人自古喜玩水族小宠物,寓意健康长寿,乐于静观细赏。
1 南越国御花图遗址The ruins of the imperial garden of Nanyue country
南粤野生飞禽白鹭景观极富诗情画意。明末岭南学者屈大均曾有“白鹭天留一片霜”的绝句。那些挂在古典亭榭檐下的鹦鹉、游弋在荷塘水面的天鹅、近身与人共舞的阶前白鹤,早已是中国古代庭院中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图2),岭南人对此更有生动的记述①。
2 人与动物关系和谐的庭院景观(汉砖画像)The courtyard landscape with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animal (portrait of Han brick)
海南岛有个著名的东山岭自然风景区,源于“东山三绝”之首的东山羊故名。东山岭自然条件独特,山上怪石嶙峋,且多“鹧鸪草”。羊日间跳跃岩石之间、登高采食,夜间栖息山上,故肉质鲜美无膻味;自唐就有人工饲养,宋后为历朝历代皇宫贡品[4]。
岭南固珍禽之薮也,而五色雀尤异。学名子弟雀,俗称精致者为子弟;又以此雀从其长者如师,尊卑有序,如子弟之恂恂也。据载:明代常有数千百同巢共哺,每岁于博罗城隍庙树上翔集,一春中不窠不雏,既去,他时不再来,很有规律[5]。这种人鸟通性的园林动物景观现象与“爱鸟赏鸟”的地方习俗不无关系。
广州行商园林海山仙馆是岭南近代早期富含西方文化艺术,保持传统古典园林风格的最大水景园。其中动物景观也特别丰富,在浓荫绿水之间,构筑有白鹿洞,豢鹿(当时为野生动物)数头。还养有孔雀、鹳鸟、鸳鸯等鸟类[6]。从海山仙馆长卷图画中,我们还能观赏到养殖飞禽动物的鸟笼,造型颇有风趣,成为园中一处醒目的建筑小品。美国动物学家、作家及博物学家莫士(Edward·S·Morse,1838—1925)曾以行商伍家花园为例,研究中国园林的动物景观特色[7]。
清末岭南四大名园均有著名的动物景观。观赏鱼类和鸟类是人工饲养直接造景运用最多的园林动物。因种植植物和安置设备引诱动物构景则是一种间接手法。不论人工蓄养的动物,还是野生虫鸟都常被园林中的花木招引入园,并随着季节的更迭而产生不同的景致。相传“可园孔雀,公为凤、雌为凰,栖梧桐,引金凤凰”。如广州明清古典名园中的养鸟观赏亭一景(图3)。
3 广州翠林花园赏鸟亭(图片中部)Bird-watching pavilions of Cuilin garden in Guangzhou (in the middle of the picture)
20世纪20—30年代,华侨投资家乡建设,同时也建造了供自己居住的园林化庄园。五邑开平立园的养鱼池外罩一栋穹顶式的空透格架建筑小品,所有格架均为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小巧玲珑的尺度和整体协调的造型比例,十分完美。在绿化茂密的背景衬托下,不愧一处令人惬怀的景点(图4)。
4 立园金鱼池The goldfish pond in Liyuan garden
与“金鱼池”相毗邻的还有一座特殊的鸟笼:屋面高3m、占地25m2,四面设门,具有大小五座袖珍穹顶塔楼的中西风格结合式建筑。“五亭塔”寓意“五子登科”。通体都是由纤细钢筋混凝土笼架组合而成的空透屋体,其手法显然与观鱼亭相似。该鸟笼 “上下三段式,左右五开间”,横披匾额装饰细部都用“线条”勾画,裙墙刻有佛山剪影纸图案。室内水池一泓,孔雀、八哥、蜡嘴鸟等鸟类住上了高级漂亮的“别墅”[8](图5),欢歌一片。
5 立园“鸟巢”The "bird's nest" in Liyuan garden
捕杀野生动物谋取暴利的行为是野蛮愚昧自私的丑恶行为,保护动物景观则是生态伦理的文明进步。南粤大地,珠江鹅潭白鹅营救英雄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海南岛开辟有寓意美好爱情的“鹿回头”自然山体风景区,从广西到福建沿海广布热带生猛海鲜及培育珍珠蚌贝等观赏动物的养殖场。以观赏动物景观为主的一些新型风景园林如鳄鱼岛、鸵鸟区、野生动物园,长期深受游人喜爱,为许多城市平添了生气活力与浪漫情调。
早期岭南园林余荫山房设有饲养南亚孔雀的“孔雀亭”一景,近期公园引进喜欢倒悬树杈睡觉的禽类兽类小动物,都已成为小朋友的最爱。当今广州白云山常有老外喜爱与市鸟画眉游戏互动;岭南“白鸽”已获得超越国界、超越民族的“广场鸽”专有雅称。这些都表达了人类企望安宁和平的心愿。可见岭南地区具备条件培养出更多有地方特色的园林动物景观。
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的广州同其他的城市一样,自20世纪中叶已建有相当规模的动物园,20世纪末又建有民办性质的“人在笼里”看动物的大型“长隆野生动物园”,至今均已取得可喜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本文所言园林中的动物景观艺术,并非专业意义上的动物园,可泛指广义上的中国园林。其实动物园也是一种园林,“园子”设计同样应讲究景观尺度、比例、层次、构图和意境,保证整体游赏空间序列的节律完美。作为造园的第五要素—动物,在此应注意发挥重要的动态景观视觉焦点作用。
人也是一种动物。岭南人自身的仪态也是园林中一道自然和人文风景,体现出国民的五大素质状况:身体素质、智力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和角色素质。作为世界文化名城当然更要求市民特别注意自身(观赏者、也是被观赏者)的行为美、仪态美、素质美,体现社会的文明进步。“素质”作为一种功能性“活力”、“能力”及其状态特征,是与人的特质和获取特质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人的自身仪表形于外,素质表现藏于内。优良的国民仪表折射出社会生活的整体进步和人文环境的真善美。
作为中国园林重要景观要素的动物,在物质和精神的领域都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而深受大众喜爱。了解动物景观艺术对现代园林建设大有好处。园林花木馥郁繁茂、山水生机盎然,因而成为良禽栖息之所、瑞兽活动依托之处。不论是栽花植木,招蜂引蝶飞鸣其间,还是精心饲养,训练有素趣味表演,无不构成一道道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
人类对动物景观的审美有一个从俗到雅、从物质到精神的不断提升的过程。最初的“囿,养禽兽也”(《说文》),只为生存所需。其次“掌囿……牧百兽”(《周礼地官》),为的是狩猎活动。再次的“灵圃”,方始进入游乐阶段。后来的“上林苑”为展览收藏而畜 养动物,再后来为娱情享受,追求诗情画意,陶冶情操之美。
动物的物理性之美包括色彩美、姿态美、音乐美。文明在于冠带,岭南多冠带之鸟。古典园林中常养各种类似鹤的动物,其身姿、比例、色彩堪比美丽的白天鹅。有人赞赏: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分则嫌白,黛之一分则嫌黑。客至,主人呼之舞蹈,无论是“单人舞”还是“双人舞”,均令人快活不已。园林中的动物,不论无腿的、二腿的,还是多腿的,大自然都赋予它们值得欣赏的美:体形色彩、饮啄憨态、步履姿势,时常令人愉悦、惊叹捧腹。孔雀者,炎方之伟鸟也。孔,大也。鸾之大者曰孔鸾,凤之大者曰孔凤。故雀之大者曰孔雀也。孔雀生乔木上,高三四尺,隆背细颈,口丹黄辅,翘翘然若顺风扬麾[9]。动物的驯化,更为营造园林动物景观创造了先决性的条件。
《南山经》言:罗浮山有凤凰峰、凤浴潭。有异鸟五采而头大,名大头凤,实若青鸾、碧鸡、五色雀、山喜鹊、红裙、白练之属,飞则羽声震山谷。南海鸟多赤,皆凤之族。师旷《禽经》言:赤凤谓之鹑,南方取象鹑火。五色雀羽仪四时鲜明。一雀二色或五色,其大绛者君也,朱蓝相间若朝服者大臣也(鸟儿也有等级制)。澳门有西洋鹦母,大红者内绒毛黄,大绿者内绒毛赤。每抖擞其羽,则赤者为黄,绿者为赤,表里俱变。有纯白者,五色者,翅尾作翠缥者,黄里白腹者,皆来自海舶[5]。广州自古海上门户,海舶不仅带来物质商品,也带来海外的动植物景观。
广东五邑侨乡新会有个“小鸟天堂”景区,一个岛、岛上只有一棵树,树冠覆盖全岛,树上生活着成千上万只鹤鸟。白鹤白天外出,黑鹤在林中栖息;晚上黑鹤外出,白鹤林中睡觉。换班时间你来我往,煞是好看。树、水、鸟、岛了构成一幅人间天堂和谐生态图。有些动物还是园林植物虫害的天敌,如此构成一圈良性循环的生态平衡。
南粤桐花凤,丹碧成文,羽毛珍异,其居不离桐花,饮不离露。桐花开则出,落则藏,盖以桐花为胎,以露为命者也。词云:“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谓此奇特禽鸟绿衣黄里,色甚姣丽。常倒悬架上,屈体如环,东西相穿,转旋不已,一名倒挂子。惠州梅花村多有之,倒挂梅花枝上,人至不去以为常[5]。这种有趣的动物栖居模式完全可以引入园林设计之中,给人相生相依之美。
动物造景是园林造景的重要手段及不可缺少的生态要素。所谓“枝头好鸟,林下文禽,皆足以鼓吹名园,针砭俗耳”,平添生机勃勃、陡增意趣盎然,极大地丰富了园林的文化内涵。金学智先生提示:花间叶底蝶舞蜂忙,不类似“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意境吗?这类生趣景观是园林昆虫禽鸟小动物带给我们的,呖呖圆润的莺歌燕语、明月清风夜半蝉鸣、稻花香里一片蛙声,动物的乐音之美令人心醉。
《庄子》云:“雏发南海,飞于北海。”岭南人的感受又何尚不是如此。杨孚《异物志》云:“罗浮有红翠,每更则鸣,响彻山谷。日出时,碧鸡先鸣,红翠以次相应。”东莞可园有一个欣赏鱼跃之声的景点,让静态的可湖出现动态的景观。鱼动、水动、莲动、鱼鹰动、小船之动,可构成多种乐音联动之美,从而体验岭南鱼米之乡内在之美。这种“方言园林景观”是用动物景观表达出来的,让人“心随鱼鸟闲”。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梁·王籍《入若耶溪》)既是一道景观,又是一条哲理。动物景观的闹趣可以转换成一种人的审美情趣。枝头树梢,蝉噪鸟鸣,正好从反面让人们“直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王勃《春庄》)。这种现象在中国传统美学中称“反常合道为趣”,西方心理学称此为“同时反衬现象”[10]。古代常将鹄鸿、白鹭、白鹤等归为“白鸟洁白肥泽”(《诗经》)的天鹅类。清代翁方纲咏南汉药州诗:“静景浑一碧,白鹭忽点破。”飞鸟点破静止水面的“一声”景观都被诗人敏感地“抓拍”到了,说明人们是十分注重这一有声景观。“石栏试晚色,月下已蛙鸣。”晚色蛙鸣又是“静中有声”之美景[11]。南粤翠鸟常出现在园林之中,白乐天诗:“红翠数声瑶室静”,也是一种审美反衬之美。
园林动、植物属有机生命体“活”的要素。山石、水体属无机物类。林木葱郁、花果飘香,莺歌鱼跃、鹿鸣猿啼,则给山水园林无限生机。山活了、水活了,人们的精神情绪跟着就活跃了。观赏静物有观赏静物的妙趣,观赏“活物”更有观赏“活物”的美感。正如婴幼儿对“动物”敏感兴奋一样,因为“活物”让人印象深刻、精神振奋,能感受更多的信息量。园林有了动物的徜徉,才更具备返璞归真的意境。图6为19世纪广州十三行行商园林的外销画,生动细致地刻画了私家园林的一番盛景,水禽动物景观成为画面的视觉趣味中心。
动物景观还有测定视觉空间感的特征。园林空间多为自然景观空间。自然景观空间中因某些动物活动,往往给予人类某种距离美感。潜龙藏深潭,米虾戏浅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唐代王维的《鸟鸣涧》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使我们体验到有一种夜静春阑幽深旷远的空间感。仲夏之夜,促织低吟,我们可用儿时的心态感受到这样一个微观景物神秘而有趣的庭院空间。
岭南北江三峡,寺观隐现峡中山林,至今乃著名风景区。鹧鸪,其飞必向日,其志怀南,故谓之南客。飞行规律还跟月份气象有关,早暮有霜露则不飞。一雄常挟数雌,各占一岭,相呼相应以为娱:“行不得也哥哥。”古诗云:“山鹧鸪,尔本故乡鸟。不辞巢,不别群,何苦声声啼到晓。[12]”拟人手法的应用反映了民间羁旅之人的内心世界。
6 行商园林水禽动物景观Waterfowl animal landscape in the garden of hang merchants
人们常谓白鹤,“仙禽”也。“出间靖节性,孤高伯夷心”;“岳湛有仙姿,钧韶无俗音”。许多描写刻画白鹤的诗篇,都把对象人格化了,实际歌颂的是人类某种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行为姿态。将动物优良特性用以赏阅、御使而达到修身养性、比德励志的目的,至为审美的高级阶段。“梅妻鹤子”真乃天人合一的意境。清代避暑山庄至今还有鹿群,乾隆题诗:“鸟似有清依客语,鹿知天害向人亲”,传播了一种人鸟亲情的审美思想。
岭南有相思豆,还有相思鸟。鹪鹩,所谓桃虫也。性绝精巧,以茅苇羽毳为房,或一或二,若鸡卵大,以麻发悬系树枝,虽大风雨不断,亦名巧妇鸟,又曰相思仔。仔者,小也。身红黑相间如红豆,相思也。《杨柳枝词》云:“山禽最小是相思,隐花枝,钗头偷立已多时,未曾知。郎处不须红豆子,殷勤寄,双双取得系红丝,到天涯。”名传四海的比翼鸟,实为广府地区的鹣鹣,背青腹赤,一翼一目,相比而飞。《代闺人寄远曲》云:“鹣鹣一赤一青衣,比翼多年在翠微。南海有禽皆不北,如何夫婿不归飞。[5]”
中国园林的兴旺,必有动物世界的兴旺。反之亦然,动物的兴旺也使园林更具自然美,更有蓬勃生气与伦理情怀。营造园林动物景观,保护生态环境,须传承弘扬历史技艺,提高科技水平,建立“爱人(生物)”、“敬畏苍生”的生态伦理政策和法规体系。
动物的生存方式无非两种:野生与家养。从欣赏动物美的角度看,野生动物当以野生环境为好,即使家畜也不宜置于囚笼式的环境。按动物栖居生存的自然环境而言,可分为山居动物、水居动物、巢居动物、穴居动物、寄居动物、室居动物、崖居动物、草居动物等。因此,保护或营造好上述园林动物生存栖居的环境条件,这些动物就不会绝灭、逃离、减少或非正常性的异变。他们可能会世世代代成为人类的好邻居,成为园林艺术中一种有生命力的活态美学要素,连同他们的栖居环境,都会构成靓丽有趣的景观,为学生提供动物学实习基地。
广州濒临南海,自古多犀、象、玳瑁、珠玑等物产[13],培养水生动物景观可成为岭南的优势。玳瑁、仙蟹、蚌、蛤、白蚬、蚝、虾,莫多于粤水,种类甚繁。如丹虾产惠州西湖。其色青,煮熟丹红,绝鲜美。谚云“湖上渔家,白饭丹虾”。白饭者,水晶鱼也,长不盈寸,大不过分,其色白洁。发挥当地水生物的土特产声誉,可构成园林特色功能景区。“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情况也会贻误人们对动物的审美发现。如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下册卷二十的《禽语》中提到“粤产翠羽,而人不珍,妇女不以为首饰。故语曰:‘南海之羽,出疆始珍’”,可谓“墙内开花墙外香”。
园林植物的栽培应同时考虑动物景观的效果。长隆野生动物园以热带雨林风格来造景,火烈鸟岛四周浓密的绿化种植把中央浅浅的水滩围合成一片静谧的空间。水中小岛上一棵高大的榕树为火烈鸟提供了夏日的阴凉栖息地,也成为了该区的主景。火烈鸟岛西南向是一座塑石山, 塑石上点缀着肾蕨、春羽、鹤望兰、绿萝等各种形态不一的植物,宛若天开。
选用造景动物(一般多为本土动物),需保护并提供相应的环境。与动物造景配套的建筑设置本身就是园林建筑景观要素。如“海山仙馆”的鸣禽棚一景,很方便供游人观赏(图7)。多年来,动物造景的配置设计还不十分到位。因此现在的园林(且不谈人山人海的公园),即便是仿古典园林中,动物景观的成就不甚突出,也不够经典。我们应该多些如苏州艺圃的乳鱼亭、沧浪亭的观鱼处、天平山庄的鱼乐国、留园濠濮亭等观赏水生动物景观的园林小品;多些留园鹤所,艺圃鹤砦、拙政园卅六鸳鸯馆、退思园“闹红一舸”、艺圃的“浴鸥”池、网师园的射鸭廊,陆龟蒙墓园斗鸭池等园林建筑来组建动物景观。
7 “海山仙馆”鸟棚组景The group scene graph of birds shed in "Haishan xianguan" garden
为动物景观配置恰当的植物,既有技术性,也有艺术性。“流萤有情亦恋我,柳边尽日啼春风”(宋·陆游《对酒》),“日暮笛声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宋·吴维信《苏堤》)讲的是黄莺与柳浪的关系。所谓“花多招蜂蝶,树多惹流莺”,一定是苏堤的植物配置有方,才获得“莺啭乔木”、“柳浪闻莺”、“梧桐引凤”的景观空间艺术效果[14]。番禺珍禽园天鹅池,周边设有草亭,周围是各色植被。池中央是鹦鹉岛, 一些枯木做成的支架,使它们在栖息的同时能更好地享受阳光浴。营造好植物群落景观,才能集聚文禽益鸟。萤火虫的夜飞,“日暗夜明,群飞天半,犹若小星。”如黄埔古村将自然河涌、水塘全镶上汉白玉栏杆,全部铺砌不透水的硬质底板和护坡,没有丛生水草、一片荷尖,哪里还会有“轻罗小扇捕流萤”的景趣。
动物有一定的表演能力,它们可飞、可游、可走、可跑、可歌、可鸣、可跳、可爬、可舞、可游水、可采蜜、可哺虫、可喷水、可发光、可长时间吊挂树上睡觉(树懒)……如果人们有机会跟动物发生互动游戏,这一幅幅盎然生机图画中就有了“你我他”的靓影和情趣。最早的园囿第一使用功能就是狩猎活动,且余习延续至清代。人们利用雄性动物好斗天性,开展“斗鸡、斗蟋蟀、斗鹌鹑”等活动,有限制地开展动物斗赛游戏,但要注意政策界限文明操作,合乎生物伦理精神,有益于身心健康,娱悦于人,也要娱悦于动物,反对血腥行为。
广州长隆宾馆锦鲤池水清澈见底,白色的鹅卵石将各色锦鲤映衬得更加色彩斑斓。一座小石桥横过水面,鱼儿在这里穿游,客人随石桥进入观赏层内, 透过特色木栏杆可见锦鲤池的主水域,在黄蜡石堆叠的假山点缀下显得犹为雅致。
宋代花蕊夫人《宫词》写道:“钓线沉波漾彩舟,鱼争芳饵上龙钩;内人急捧金盆接,拨刺红鳞跃为休。”当年宫苑中垂钓的乐趣,写的何等绘声绘形。垂钓活动是一种文化,渔者也是其中的一个景观元素。“重把鱼竿坐钓矶,闲看溪鸟惊波飞。渔歌漫忆吴江水,绝胜鲈鱼秋后肥”(清·乾隆诗)。垂钓的石矶乃亲水设施,源自大自然,起钓鱼台作用。如造园缺此要素,“晚场渔歌傍石矶”之意境就无从而生了。“喂饲”则为另一种“造景赏景”方式。昆明翠湖公园一年一度的“鸥鸟节”便充分展示了人鸥文明友好互动的情景。
地域季相特色不仅可从气温、湿度、天象等方面得到体验,也可从动植物景观中获得共通共时之美。动植物都是有季节性感受或季节性生长特征的。植物静态季相之美和动物动态季相之美均可在园林中得到生动、完美的表现,使“地理位置或某个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15]。
广州沥滘古村华佗庙有首四季诗:“春映桃花隔岸红,夏日荷叶漫天中;秋香丹桂飘乡里,冬雪寒梅伴老松。[16]”相对植物的季相景观代表,动物也有相应的角色。鹧鸪、鸥鸽、鸭子、花燕②、黄莺、蜜蜂、蝴蝶等春的使者,它们分别用戏水、啼吟、呢喃、鸣叫、飞舞等行为方式来点缀春天的到来。青蛙、蜻蜓、蝉与萤火虫是夏天的玩者,它们通过蛙鼓成片、水面歇落、朗吟高噪、萤光拂度等行为方式点缀夏天的昼夜。蟋蟀、金钟儿、雁群多为秋的信使,它们以不同声调、断续的鸣声预告秋天的风、色、露、寒等气候特征的来临。《广东新语》收集了许多动物与天象关系的历史记载:如白鹭,其性通风雨,有风雨则鸣而上山,否则鸣而下海,寻常多在榕树。
为动物景观吟咏推敲传神点晴的景观命名,实乃提升景物人文思想意境的手法。类似植物中的“岁寒三友”、“富贵牡丹”等吉祥说辞一样,“良禽瑞兽”也常成为人民群众各种美德的象征。淳朴动物的精神属性美,表现了人类生物伦理的情怀和对真善美的理想追求。仙禽白鹤表情操的高洁自信,天马表寓志千里的寄托,啄木鸟、蜜蜂常为勤劳不歇的代表。“鹤寿、鹿禄、燕子”意为吉祥如意的追求、恋故报恩的赞美;“鸳鸯”象征爱情的专一;鹧鸪、大雁表示对离情乡愁的抒发。这些寓意内涵常在园林装饰、建筑匾额、碑刻牌坊中加以表现,也可创造条件使之真实再现。
保护道教罗浮山特有的大蝴蝶和大蝴蝶洞,构成了特色大自然景点;无论传播自然科学知识还是赋予某种精神象征意义,都能吸引游人。明清时“广州人士向有大胡蝶会”就是明证。岭南“天蚕”生物资源颇具神秘之感,禅宗六祖故里正结合“禅茶”开辟新兴天蚕风景区。寺观园林中“放生池”一景,常伴有积德放生行善活动。这对修身养性、保护生态、挽救濒临绝种生物具有积极意义[17]。但应注意:人与动物的关系是科学美学、生态文明的关系,有计划的平衡发展关系,不应该是宗教式的愚昧迷信关系。把动物当“神”奉养,任意繁殖,闹到“虫灾”、“蝗灾”,乌鸦漫天、牛粪满街(如印度),导致农作毁灭、瘟疫流行则为生物界的悲剧了。
园林之中某种禽鸟因其特殊的嗅觉功能,可监视空气质量是否达标、预报天象气候的变化、预测地震灾害的发生。早年广州珠江啤酒厂就饲养了数只孔雀,以随时监督厂内某些实验室和车间的环境质量,严格保证生产各个环节不受任何污染[18]。与此同时,这些动物的存在,也给“广州工业一日游”增添了一处富有环保意识的景观。此外,发挥动物的辅助功能也是一种积极的景观展示方式。训练动物做工、表演、与人类交朋友,培育某些特异功能,让人体验某种环境氛围,更是一种人性化的景观宣传教育活动。
正如岭南一些地方荔枝树的退化与消失,说明地理气候变迁一样,动物的退化、异化或灭亡亦反映环境恶化。许多南粤城市的“市鸟”不能普遍健康繁衍,海滨红树林中金丝猴难于觅食生存,岭南燕都怀集“岩燕纷飞”一景难得保护……,均需发展动物园林景观克服其生态危机。
动物雕塑是取材动物形态特征的一种造景艺术,中国园林建筑中动物造型的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嵌瓷(潮州)等构件大量存在,有时并赋予强烈的政治色彩。动物雕塑的设计除了考虑选址、取材、立意、背景等因素外,还有恐吓园圃天敌的作用,如林中布置某种“苍鹰”模型,用以驱赶破坏植株、偷吃果实的麻雀。这种“稻草人”雕塑作为一种园林动物审美的虚拟手法,颇具功能意义。
广州省南部恩平市的“铜铸动物”公园,院内125只“猛兽”不住铁笼、不吃草,全放养于大自然,实乃紫铜铸造的动物雕塑也。蛇斗蠓、蜥爬树,“狼狈为奸”、河马霸(水)道等显示了人民群众喜爱动物,欣赏动物的情怀。
相比植物造景,动物造景难于掌控,维护费用高,评价标准也非园林一个专业所制订,因此往往为设计者回避。事实证明从古到今,园林中有没有动物景观,给人的感受是大不一样的。没有动物的景观是不完美的。动物景观对植物山水生态环境的相互依恋性、互补性也是不容置疑的。须批判那种园林硬质非生态化、极端平面化的设计手法,造成水体、土壤、草丛、树阴、空中各种动物生存空间的消失。坚持生态伦理学精神,制定相应的地域性动物造景指导规范。人们可谨记古代“天地之大德曰生”(《周易·系辞》),“天地以生物为心”(理学《河南程氏外书》卷三)的警言,当今业界的“人与动物平等论”、“人物双向交流论”都是世间的真理[19]。以满足景观生态系统的环境服务、生物生产及文化支持三大基础功能为目的,以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己任的造园活动,不仅是园林工作者的人生境界、艺术手法和审美观念,还应该是全人类的高尚德行。
注释:
①(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下·卷二十·禽语)中对南粤鹤、雀游戏有如下描写。南方之鹤皆灰色,白者则小,去顶二寸许毛始丹,亦能鸣舞。有水鹤,亦以其顶丹可贵,故曰丹歌。有诗:“丹歌时引舞。”粤人尝畜其二,朝则飞向人家取食,暮则归宿榕树。宾至,使童子呼之,翩然俱下,徘徊轩翥,顾影自矜。芳时媚景,歌管杂陈,辄喜而舒张秀毛,盼睐以舞。性好采色,喜与美人相狎。美人鼓掌或弹指,则应节起舞。儿童衣锦绮与戏,或拍其尾,则与儿童对舞。儿童不舞,辄趁而啄之。敝衣垢面者尤啄之,恶其不类己也。性解人语,能周旋宾客。以之珥门户焉,代童子焉,所以增长其聪明也。另粤人谓其舞曰开屏,凡宾至而孔雀开屏,是为敬客。故唐诗云:“屏开金孔雀。”
②雷州西湖,每夜有紫燕数万巢荷花中,州人呼曰花燕。谣曰:“燕燕燕,飞入荷花寻不见。荷花落尽燕无依,归去犹衔花一片。明年花发莫东西,还向荷花深处栖。人间不似荷花好,莫使空梁有燕泥。”
③图1来自广州历史博物馆,图2 摘自刘敦桢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图3由深圳刘志刚先生提供,图4~5为作者自摄,图6为清代广州十三行外销画,图7为清代夏銮《海山仙馆图》长卷局部。
[1]曹瑞娟.宋代哲学生态观与宋诗中的生态伦理精神[J].学术论坛,2010(6):136.
Cao Ruijuan. The ecology view of philosophy in Song dynasty and ecological ethics spirit in Song poetry[J]. Academic Forum, 2010 (6): 136.
[2]刘幸,陈穗华.广州13种野生动物首次发现调查结果昨公布[EB/OL].(2008-10-08).http://news.QQ.com.
Liu Xing, Chen Sui-hua.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 of 13 kinds of wild animal firstly found in Guangzhou published yesterday[EB/OL].(2008-10-08).http://news.QQ.com.
[3]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6.
Zhou Weiquan. The history of traditional garden in China[M].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1999: 26.
[4]岭南文化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岭南文化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91.
The compiling committee of Lingnan cultural encyclopedia, Lingnan cultural encyclopedia[M]. Beijing: Encyclopedia of China publishing house, 2006: 91.
[5](清)屈大均.广东新语[M]. 上海:中华书局,1997. (Qing dynasty) Qv Dajun. Guangdong new language[M]. Shanghai: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97.
[6]亨特.广州“番鬼”录[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88.
Hunter. Guangzhou "ghost" record[M]. Guangzhou: Guangdong people' s publishing house, 1993: 88.
[7]彭长钦. 清末广州十三行行商伍氏浩官造园史录[J].中国园林,2010(5):34.
Peng Chang-qin, the garden making history of Wu hong merchants of Guangzhou in the end of Qing dynasty[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0(5):134.
[8] 杨宏烈.中国华侨园林的奇葩[J].中国园林,2000(6):24.
Yang Honglie. The miracle of China's overseas botanical garden[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00(6): 24.
[9] 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313-314.
Jin Xuezhi. The aesthetics of China's botanical garden[M]. Nanjing: Jiangsu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 1990: 313-314.
[10]杨宏烈.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333.
Yang Honglie.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rban historical culture[M].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07: 333.
[11]陈以沛.羊城药州要览[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105.
Chen Yipei. The key of medicine state in Guangzhou[M]. Beijing: China drama press, 2004: 105.
[12] 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314.
Jin Xuezhi. The aesthetics of China's botanical garden[M]. Nanjing: Jiangsu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 1990: 314.
[13]冼庆彬.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M].香港:中国学术评论出版社,2007:5.
Xian Qingbin. Guangzhou as the birthplace of maritime silk road[M]. Hong kong: Chinese academic comment press, 2007: 5.
[14] 章采烈. 中国园林艺术通论[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70-282.
Zhang Cailie. The general theory of Chinese garden art[M]. Shanghai: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ing house, 2004: 270-282.
[15] 凯文·莱恩·凯勒.战略品牌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Kevin Ryan Keller.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M].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ublishing house, 2009.
[16]《卫氏族谱》卷十·宗祠 [M].广州:沥滘肇昌堂藏,(10):25.
Wei clan spectroscopy(Ancestral hall) [M]. Guangzhou: Zhao Chang Tang of Lijiao, (10): 25.
[17]金荷仙.寺庙园林意境的表现手法[J]. 中国园林,1998(6):29.
Jin Hexian. The expression technique of temple botanical garden[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1998 (6): 29.
[18]杨宏烈.关于工业旅游发展战略的规划—从“广州工业名企一日游”谈起[J].工业建筑,2006(1):67.
Yang Honglie. The strategic planning about the industry tourism development—the one-day tour of famous enterprise in Guangzhou[J]. Industry Construction, 2006 (1): 67.
[19] 金学智.白萍红蓼,鸥盟同结矶边[J].人文园林,2016,2(9):21-27.
Jin Xuezhi. Gulls on Waterside Rocks with White & Red Duckweed Flowing Under[J].Journal of humanities landscape, 2016, 2(9): 21-27.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imal Landscape Art in Lingnan Gardens
YANG Hong-lie
岭南园林动物景观艺术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具有多样的审美功能,深受广大民众喜爱。然而多年来这一造景艺术日益衰落,理论上与实践中都有被遗忘的危险。对此,必须坚持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的理念,采取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园林化手法,保护生物群落体系的完整、稳定和美丽,营造丰富多彩的地域性动物景观,实现人与动物的共生共荣与和谐发展,方为正道。
风景园林;动物景观;岭南园林;历史渊源;审美价值;营造方略
The art of animal landscape in Lingnan gardens has a long history with multiple aesthetic functions and wide public acceptance. However, after the continuous declining for many years, the unique piece of art is on the fringe of being forgotten. We hope that with cross-discipline research and cooperation, upholding ecological ethics and promoting rules in animal landscape, we will be able to create an effective mechanism in protect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animal landscape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imal landscape; Lingnan botanical gardens; historic origin;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 building strategy
国家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编号12CJY090);广州市属高校科研计划项目(编号2012B142):广州市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部分成果
Fund Items: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youth project(NO. 12CJY090): the research on social change of cultural destination by institution; Guangzhou city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NO. 2012B142): the 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tourism economy and tourism ecological environment
杨宏烈/1946生/男/湖北人/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广州十三行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与环境艺术设计(广州 510006)
YANG Hong-lie, who was born in 1946 in Hubei province, is a professor in the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in Guangzhou University, vice director in the institute for 13-hang research center in Guangzhou, andgraduate tutor.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 environment art(Guangzhou 510006).
TU986
A
1673-1530(2017)07-0117-08
10.14085/j.fjyl.2017.07.0117.08
2016-09-24
修回日期:2017-03-16
(编辑/刘昱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