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游憩管理机制研究

2017-11-01 17:28贾倩郑月宁张玉钧
风景园林 2017年7期
关键词:公园国家活动

贾倩 郑月宁 张玉钧

国家公园游憩管理机制研究

贾倩 郑月宁 张玉钧*

1 引言

自1872年黄石国家公园建立至今,国家公园理念经历了10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同。对于国家公园的概念及功能,在国外已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认识。自国家公园设立以来,游憩活动便相伴而生,资源保护与游憩利用产生的冲突一直引发争议,国家公园游憩管理话题也成为了研究焦点。国家公园内的资源保护与游憩发展问题始终是规划和管理过程中的首要矛盾,如何坚持“保护第一、永续利用”的原则,通过有效管理来平衡国家公园发挥的多重功能,国外许多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应用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吸取国外国家公园游憩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经验,探讨国家公园游憩管理机制,对我国国家公园的游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2 游憩在国家公园内的发展

游憩是自由选择的、无强大的外部压力的内在有益体验,而户外游憩是在自然环境中发生的,依赖于自然环境进行的,游憩活动中产生的游憩体验。近年生态旅游逐渐与户外游憩融合,很多生态旅游活动即被认为是户外游憩[1]。普卢默(Ryan Plummer)在对已有的户外游憩概念进行辨析总结后,将户外游憩定义为在闲暇时间自愿参与,且位于户外的活动,并存在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2]。因此,户外游憩是游憩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完整的生态系统为户外游憩活动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2.1 游憩在国家公园里的作用

国家公园的生态系统通常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对公众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自国家公园创建以来,游憩便相伴而生[3]。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指出国家公园主要的管理目标是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游憩[4]。国家公园兼具保护、科研、教育、游憩和社区发展五大功能,游憩作为重要功能之一,世界各国也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了其在国家公园发展中的合法地位。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简称MA)项目将包括游憩和生态旅游在内的文化服务列为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5]。在国家公园内适当开展游憩活动,既满足了公众需求,体现全民共享性,也能为公园自身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如果游憩能够实现良性发展,甚至可将其作为国家公园的一种保护手段。

2.2 国家公园的游憩发展要进行有效管理

国家公园是开展户外游憩活动的重要场所。游憩活动的开展不可避免会对国家公园资源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最好的处理方式并不是禁止游憩活动的发生,而是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将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LAC,20世纪90年代)。户外游憩及资源管理涉及两种不同因素的互动:人与自然环境[1]。国家公园的游憩管理可以平衡国家公园资源有效管理与公众游憩需求之间的关系,为公众提供游憩机会,同时保护实现这些机会所依赖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其指导原则是通过管理人与自然环境,实现游憩影响最小化和游客满意度最大化(图1)。

1 国家公园游憩管理的指导原则Guiding principles of national park recreation management

3 国外国家公园游憩管理研究

吉本维拉把对户外游憩地的管理看作:整合资源管理,同时考虑游憩资源与游客间的互惠关系;游客管理,强化社会环境,提高游憩体验满意度;服务管理,把所需且优质的服务纳入游憩地的自然及社会环境中,供游客享用[6]。普卢默认为户外游憩管理者的主要作用包括:承担掌控作用或者防止自然环境改变的活动的资源管理,影响游客体验的社会环境的游客管理,以及包括为游客提供设施及服务的服务管理[2]。综合已有研究,本文从游憩资源管理、游客管理、游憩服务管理3个方面对国家公园游憩管理进行研究,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和重叠。

3.1 游憩资源管理

游憩资源管理主要通过划定游憩区范围及管理资源环境以提高生态系统的承受力及自我修复力。

国家公园以分区规划限制游憩空间,并实行相应的保护措施和进行不同程度的利用,部分区域允许游客直接进入,保护级别较高的区域限制或禁止游客进入,但可通过其他技术手段供游客间接欣赏。游憩区是首先出现在国家公园内的分区概念,为满足人们游憩需求以及公众教育的需要而设立,允许开展对环境没有显著负面影响的游憩活动,有适当的设施和服务[7]。国家公园分区规划对公园土地进行分类,赋予特定目标并进行管理[8],同时实现游客配置,依据保护利用的强度与层次,将游憩活动和资源保护分配到一定的地理空间[9]。

游憩资源影响是由资源场地的承受能力和游客的使用情况共同决定的[10]。游憩资源管理主要涉及技术和工程意义上的环境修复,利用环境技术、景观技术和教育策略,旨在维持和提高区域或场地对户外游憩活动的适应性[6]。环境修复是对游憩区域进行技术处理,以增加其持久耐用性和对影响的抵抗力,如土壤处理、地表改进的措施及利用更具环境修复力和抵抗力的植物品种等,旨在提高生态系统的承受力及自我修复力[6]。景观设计技术也可作为提高环境承载力的补充手段,如设计引导客流和保护资源的景观及设施。游憩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监测生态系统变化过程,根据影响指标的变化趋势,采取相应的措施,将环境变化的幅度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3.2 游客管理

游客管理大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经验积累,已经形成了多种游客管理模式和框架(表1)[6,9,11-14]。在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游客体验。在管理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游客管理模式不是由管理者直接决定的,而需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比较体系进行综合分析判断[15]。

表1 典型的游客管理模式比较Tab. 1 A comparison of typical visitors management frameworks

作为游憩管理的直接服务对象,游客能否在国家公园内实现游憩需求,直接影响其满意度的高低。因此,了解游客需求及使用特征对游憩规划和资源管理有重要意义。国家公园首先要对公园现有的资源和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得出该公园现有的资源可以吸引哪些游客群体前来参观,以及游客想要在该公园实现哪些游憩期望,以便规划满足游客需求的游憩项目[16]。游客使用特征,如使用量、使用分布、使用团体的类型、团体规模、旅行方式等方面,都会对生态干扰的程度、类型以及分布产生影响,必须对不同游客群体的使用和行为变化进行监测,以此来确定游憩使用对公园资源的影响[10],并制定相应的游客管理策略。一般分为直接管理策略和间接管理策略。直接管理策略分为7类,包括规章制度、团队人数的限制、停留时间的限制、对许可活动的限制、使用时间限制、使用地点限制和使用程度限制;间接管理策略主要通过游客自愿遵守法规而非强制性,常见的类型包括3种:场所的改变、信息传播和教育项目、费用或其他经济限制因素[1,6]。在实际应用中应试图理解造成游客不负责行为的原因[1,6,10],从而选择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表2)。

表2 国家公园游客问题行为类型及管理回应Tab. 2 Types and management responses of national park visitors' problematic behaviors

3.3 游憩服务管理

国家公园游憩服务管理是利用尽可能少的设施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主要分为以下4个方面:

1)游憩服务设施管理。国家公园在提供游憩服务的同时,要将游憩服务设施的开发限制在必要且适当的程度内,同时需要有合适的规划、设计、方案、施工运营和维护[17]。如新西兰保护部在设施的空间布局上充分针对市场细分,满足不同层次游客对设施和服务差异的需求,其国家公园的徒步道、自行车道、露营地等服务设施都具有明确的分级,提供多样化的游憩体验。游憩服务设施并不一定都要建设在国家公园内部,可结合处于国家公园外围的社区,以提供更广泛的服务并带动经济发展。如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鼓励在门户社区开发私营的游客服务,以促进社区发展、鼓励竞争、增加可供游客选择的服务和项目,并尽可能减少对公园内部设施的需求[17]。

2)游憩活动管理。国家公园的游憩活动管理就是通过资源分配为游客提供适当的、高品质的游憩体验,在游客行为及活动的研究基础上,决定允许开展的活动类型、游客的可利用程度、游憩活动的空间布局,并从游憩活动的质量与数量、动态与静态、时间与空间等维度来统筹考虑。新形式的游憩活动,只有确定其合理性且不会造成不可接受的影响后,才能批准在公园内开展[17],且特定游憩活动的开展需要申请许可证。如加拿大国家公园管理局提出42种允许开展的游憩活动类型,并对一些游憩活动提出了明确的限定条件[18]。

3)解说与教育服务管理。户外教育与解说是户外游憩的补充[2]。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主要通过开展解说与教育项目提供并鼓励满足以下4条标准的活动:与建立公园的目的相一致;适合公园环境且具有启发性、教育性;通过与公园资源建立直接联系、互动或关联,能够培养游客对公园资源和价值的认识和欣赏,或者提升游客的体验和享受;维持这种游客活动不会对公园的资源或价值造成不可接受的影响[17]。其目的是提供与公园相关的难忘、有意义和鼓舞人心的体验,加强公众对国家自然和文化资源的意义和联系的理解[19]。

4)经营管理服务。国家公园的经营管理是提供游憩服务的重要环节。伴随着“公民游憩权”思想的出现,国家公园以低门票或免门票的方式向全民开放[20]。如新西兰的国家公园对公众免费开放,不收取门票费用,但会收取合理的住宿费、设施使用费和服务费;澳大利亚卡卡杜国家公园的门票收入全部直接返还用于公园[21]。经管分离、特许经营成为国际上国家公园及其他保护地游憩发展普遍采取的经营管理模式[20]。通常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属于非盈利机构,公园的商业经营活动如餐饮、住宿、娱乐等游憩服务设施实行特许经营制度[22],并出台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如美国、加拿大国家公园。

4 中国国家公园游憩管理的策略

目前中国保护地的游憩发展较为无序,门票价格过高导致公益性缺失、游客量超载、设施大规模开发等问题都对资源造成较大的影响。国家公园的资源具有代表性,较其他保护地而言,重在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较小范围的适度利用实现大范围的有效保护。国家公园对现有保护地进行整合并设立管理机构,旅游相关机构作为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的下属职能部门,对国家公园的游憩发展进行规范化管理,维护公民游憩权,满足公众游憩需求,体现公益性、全民共享性的理念,同时控制游憩规模和游客利用程度。游憩资源是国家公园游憩管理的基础,但出于自然环境保护,也制约着游憩活动的开展。出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游憩资源也制约着游憩活动的开展。游客管理、游憩资源管理和游憩服务管理是国家公园游憩管理的核心,是实现游客满意度最大化和游憩影响最小化的途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解说与教育,利益相关者多方合作保障和推动游憩管理工作的实施。游憩管理资料库和游憩适应性管理系统在国家公园游憩管理中起到动态监测作用。多方共同实现国家公园游憩的可持续发展。

4.1 制定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应健全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等来规范国家公园的游憩发展。通过政策法规来明确国家公园的管理目标,确定游憩在国家公园建设中的合理地位。同时还应制定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对国家公园的游憩活动、游憩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及建设、游憩服务经营管理等方面做出详尽说明。如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通过管理政策在资源管理、解说与教育、游客对公园的使用、公园设施、商业性游客服务等方面对国家公园的管理作出了详细的规定[17]。

4.2 建立游憩管理资料库

国家公园游憩管理应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注重收集并整理公园基础资料、相关标准及规范、游客研究资料、监测数据等信息,形成完善的资料库管理系统,并根据研究成果及监测工作进行及时更新,帮助决策者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其中,监测工作可以提供可靠、翔实、实时反映变化趋势的数据,科学的游憩监测体系主要包括游憩影响和游憩体验质量两个方面。如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的资源管理和科学部门与游客使用和社会科学部门,提供关于公园游客需求和期望的重要信息[23],公园持续进行游客使用研究,以期为游客提升游憩体验。

4.3 进行游憩活动适宜性评价

国家公园允许的游憩活动并不一定是适宜的,通过对游憩活动进行适宜性评价,可确定为这项活动所提供的支持水平[19]。在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旅游环境质量评价和旅游承载力3项内容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确定适宜度评价因子并进行加权重赋值,计算出生态旅游适宜度指数,可对保护地的生态旅游适宜度进行分级[24]。国家公园可在对资源及环境评价的基础上,对游憩活动进行适宜性评价。首先选取游憩活动类型,明确各类活动对场地条件、设施、其他活动的配合程度及参与对象的要求,分析活动开展的决定因素,确定游憩活动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量化赋值。其次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运算或者专家打分法进行权重赋值,计算得出游憩活动的适宜度分级,让规划者更清楚规划区域最适宜开展的活动类型及其在空间上的匹配,最终形成梯度化的游憩产品和合理化的空间布局。如台湾省垦丁通过对游憩资源的特性及发展潜力、游憩活动的“原野—都市”偏向尺度及“静态—动态”偏向尺度、游憩功能相关性、各游憩点适合的活动设施等方面进行多维度分析,对公园内的游憩活动进行规划①。

4.4 建立游憩适应性管理系统

适应性管理是一种通过从管理过程和结果中学习知识,从而确定和优化管理战略的系统方法,其管理方案是动态的、不断调整的、反复的最优决策过程[25]。与管理相关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推动了适应性管理的发展[26]。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将适应性管理运用在生态保护领域,以过去可控的结果为基础,从而制定出适应新环境的最佳策略[27]。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同样不存在普适、静态、单一的最优管理模式,存在的只有与旅游地演化过程匹配与否的动态适应性管理模式[28]。游憩管理涉及人与自然环境互动关系的不确定性,通过建立循环可调适的国家公园游憩适应性管理系统,对国家公园进行动态监测、反馈和调整,减少游憩管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可提升管理成效。首先确定国家公园游憩管理目标体系,分为长期目标和细化的近期目标;其次根据目标,制定相应的游憩管理策略并采取行动;最后实施长期的动态监测,根据反馈信息追踪并评价管理的有效性,并相应地调整管理目标及策略。

4.5 重视环境解说与自然教育

国家公园提供环境解说和自然教育的活动,不仅可以作为游客在园内重要的游憩活动,同时能够帮助公众理解国家公园的重要价值和管理目标。解说与教育规划首先要对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价,结合公园管理目标,明确解说主题与重点,确定解说对象并分析得出解说内容;其次根据游客特征和需求,构建解说系统,创造高质量的游憩体验。国家公园还可建立自然学校,通过教育项目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将课堂教育与实践经验结合的学习机会。解说与教育服务应以全面的资源调查结果为基础,传递的信息必须确保其科学性及准确性,帮助公众了解国家公园诸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并发挥资源保护、环境教育、游憩服务等基本功能。解说与教育手段通常包括游客中心、博物馆、出版物(地图、手册、书籍等)、牌示系统、电子媒介及导游服务等方面,对保护公园资源和提升游憩体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6 建立利益相关者合作机制

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应搭建合作平台,建立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经营企业、游客、社区、政府等利益相关群体的多方合作机制,实现良性的沟通和互动,更好地发挥其游憩效益(图2)。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对游憩管理进行全面统筹,实现游憩管理目标;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可以完善游憩管理资料库,为国家公园游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管理有效性;经营企业从游憩发展中获利,同时受到管理机构的规范制约;游客作为游憩管理的直接服务对象,其信息反馈可用于提升国家公园的游憩发展规划;游憩管理能够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同时社区可提供游憩服务及设施;政府指导并监督国家公园游憩管理机构。总的来说,建立合作机制能拓展有限的资源,提高管理能力。

2 国家公园利益相关者与游憩管理的关系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park stakeholders and recreation management

5 结论与讨论

国家公园需坚持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同时为公众提供精神享受、科学研究、自然教育、游憩和参观的机会。为了更好地实现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必须对国家公园的游憩发展实行规范管理。面对公众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的需求和游憩需求,需要对游憩资源、游客、游憩服务进行适应性管理,尽可能的实现游憩影响最小化和游客满意度最大化。未来我国国家公园游憩管理机制建立的研究重点应包括以下4个方面:一是如何科学制定国家公园游憩相关的管理标准及技术规范,保障国家公园游憩发展的健康环境和正确方向;二是如何让游客参与到国家公园游憩规划及发展的过程,提供满足游客需求的高质量游憩体验;三是如何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对游憩产品进行合理化的时空布局;四是如何动态监测及科学评价游憩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对游憩进行适时调整的、多方参与的适应性共同管理。

注释:

①中国台湾省垦丁管理处内部资料:垦丁计划书(第三次通盘检讨)。

②图 1~2为作者自绘;表1~2根据文献整理。

[1] 摩尔,德莱维尔. 户外游憩—自然资源游憩机会的供给与管理[M] . 李健,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

Moore R L, Driver B L. Outdoor Recreation—Providing and Managing Natural Resource Based Opportunities[M]. Li Jian, translation. Tianjin: Nankai University Press, 2012.

[2] 普卢默. 户外娱乐[M]. 陈峰,刘勇,高景,译.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4.

Plummer R. Outdoor Recreation: an Introduction[M]. Chen Feng, Liu Yong, Gao Jing, translation. Beijing: China Tourism Press, 2014.

[3] 沃里克·弗罗斯特,迈克尔·霍尔. 旅游与国家公园:发展、历史与演进的国际视野[M].王连勇,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Frost W, Hall C M. Tourism and National Parks: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Development, Histories and change[M]. WANG Lianyong, et al., translation.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14.

[4] 菲利普斯. 保护区国家系统规划[M]. 王智,刘祥海,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Adrian Phillips. National System Planning for Protected Areas[M]. Wang Zhi, Liu Xianghai, translation.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2005.

[5]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ing: Synthesis[M].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 2005.

[6] 约翰·皮格拉姆,约翰·詹金斯. 户外游憩管理[M]. 高峻,朱璇,吴云,等,译.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Pigram J J, Jenkins J M. Outdoor Recreation Management[M]. Gao Jun, Zhu Xuan, Wu Yun, et al, translation. Chongq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Press, 2011.

[7] 黄丽玲,朱强,陈田. 国外自然保护地分区模式比较及启示[J]. 旅游学刊,2007,22(3):18-25.

HUANG Liling , ZHU Qiang , CHEN Tian. Comparison of Zoning Models in Protected Natural Areas Overseas and Its Enlightenment[J]. Tourism Tribune, 2007, 22(3): 18-25.

[8] 许学工,保罗·杰格,张茵. 加拿大的自然保护区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XU Xuegong, Eagles P, ZHANG Yin. Natural Protrcted Areas Management in Canada[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0.

[9] 保罗·伊格尔斯,斯蒂芬·麦库尔,克里斯·海恩斯.保护区旅游规划与管理指南[M]. 张朝枝,罗秋菊,译.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Eagles P, McCool S F, Haynes C D. Sustainable Tourism in Protected Areas Guildlines for Planning and Mangement[M]. Zhang Chaozhi, Luo Qiuju, translation. Beijing: China Tourism Press, 2005.

[10] 哈米特,科尔.游憩生态学[M]. 吴承照,张娜,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Hammitt W E, Cole D N. Wildland Recreation: Ecology and Management,second edition[M]. Wu Chengzhao, Zhang Na, translation.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1.

[11] 刘明丽,张玉钧.游憩机会谱(ROS)在游憩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世界林业研究,2008(3):28-33.

Liu Mingli, Zhang Yujun. Application of Recreation Opportunity Spectrum (ROS) in Recreational Resource Management[J]. World Forestry Research, 2008(3): 28-33.

[12] Nilsen P, Tayler G.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rotected Area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Frameworks[J]. Midland History, 1997, 14(1): 30-42.

[13] John J.Pigram, John M.Jenkins .Outdoor Recreation Management Second Edition[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14] 沈海琴. 美国国家公园游客体验指标评述 以ROS、LAC、VERP为例[J]. 风景园林,2013(5):86-91.

SHEN Haiqin. Review of National Park Visitor Experience Indicators A Case Study of ROS, LAC and VERP[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3(5): 86-91.

[15] 袁南果,杨锐. 国家公园现行游客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J]. 中国园林,2005(7):27-30.

YUAN Nanguo,YANG Rui. Comparative Study on Current Visitor Management Models for National Parks and Protected Areas[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05(7): 27-30.

[16] 王辉,张佳琛,刘小宇,等. 美国国家公园的解说与教育服务研究—以西奥多·罗斯福国家公园为例[J]. 旅游学刊,2016,31(5):119-126.

WANG Hui, ZHANG Jiachen, LIU Xiaoyu, et al. Interpretation and Education in the U.S. National Park: A Case Study of the Theodore Roosevelt National Park[J]. Tourism Tribune, 2016, 31(5): 119-126.

[17] 美国内政部国家公园管理局.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政策2006版[M]. 殷丽娜,张贤如,倪瑞峰,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5.

National Park Service U.S.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American National Park Management Policy 2006 [M]. Yin Lina, Zhang Xianru, Ni Ruifeng, et al,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ar East Publishers, 2015.

[18] 王维正. 国家公园[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WANG Weizheng. National Park [M]. Beijing: 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 2000.

[19] Yosemite National Park.Long-Range Interpretive Plan Yosemite National Park [EB/OL].[2017-04-07].https://www. nps.gov/yose/learn/management/lrip.

[20] 张一群. 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以云南为例[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ZHANG Yiqun. Tourism Eco-compensation of National Park—A Case Study of Yunan Province[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6.

[21] Where Your Park Fees Go [EB/OL].[2017-04-07].http:// www.environment.gov.au/node.

[22] 杨锐.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其经验教训[J].中国园林,2001(1):62-64.

YANG Rui. Evolution and Experience of the National Park System of the United States[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01(1): 62-64.

[23] Yosemite National Park Visitor Study[EB/OL]. [2017-01-07]. https://www.nps.gov/yose/learn/management/ statistics.

[24] 张玉钧. 提高生态旅游产业效率的边缘性思考[J]. 旅游学刊,2016(9):8-11.

ZHANG Yujun. Thinking at the Edge of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Ecotourism Industry [J]. Tourism Tribune, 2016(9): 8-11.

[25] 高林安. 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陕西省乡村旅游适应性管理研究[D]. 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4.

GAO Linan. A Study on Adaptive Manage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Shaanxi Province Based on Tourist Destination Life-circle Theory[D]. Jilin: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2014.

[26] Moore S A, Hockings M. Australian Protected Areas and Adaptive Management: Contributions by Visitor Planning Frameworks and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Assessments,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3, 20(4): 270-284.

[27] 大自然保护协会. 保护科学:适应性管理方法[EB/OL]. [2017-07-18].http://www.tnc.org.cn/#Science#function.

The Nature Conservancy. Protection science: Adaptive management [EB/OL].[2017-07-18].http://www.tnc.org. cn/#Science#function.

[28] 杨春宇. 旅游地适应性管理模式:一个演化博弈的视角[J]. 经济管理,2009(8):136-143.

YANG Chunyu. Tourism Area Adaptive Management Model: From Evolutionary Game Perspective[J]. Econom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9(8): 136-143.

Research on Recre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in National Parks

JIA Qian, ZHENG Yue-ning, ZHANG Yu-jun*

生态系统保护和游憩发展的矛盾始终存在于国家公园的规划与管理过程中。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游憩管理将游憩发展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实现资源有效保护与公众游憩需求之间的平衡。国外户外游憩管理理论日趋成熟,在国家公园的游憩发展中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教训。本文从游憩资源管理、游客管理、游憩服务管理三大方面对游憩管理内容展开研究,总结并吸取国外研究成果及经验,探讨中国国家公园游憩管理机制并提出管理策略,为中国国家公园的建设提供借鉴。

风景园林;国家公园;游憩;游憩管理;保护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cosystem conservation and recreation development has been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park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Recreational management could control the impact of recreational development on ecosystem within an acceptable range through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ethod, can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resources and public recreation demands. Foreign theories of outdoor recreation management, especially the national park recreation management are more mature, and have a lot of accumulated practical application experience that we can learn from.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tents of recreational management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recreational resource management, visitor management and recreational service management, which summarizes and absorbs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 to explore recre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the national park recreation management, which will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national park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national parks; recreation; recreation management; protection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编号2015ZCQ-YL-04)

Fund Item: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NO. 2015ZCQ-YL-04)

贾倩/1993年生/女/河南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态旅游与旅游规划(北京 100083)

JIA Qian, who was born in 1993 in Henan, is a master student in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ecotourism and tourism planning(Beijing 100083).

郑月宁/1993年生/女/北京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态旅游与旅游规划(北京 100083)

TU986

A

1673-1530(2017)03-0023-07

DOI 10.14085/j.fjyl.2017.03.0023.07

2017-04-14

修回日期:2017-06-20

ZHENG Yue-ning, who was born in 1993 in Beijing, is a master student in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ecotourism and tourism planning (Beijing 100083).

张玉钧/1965年生/男/内蒙古人/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北京 100083)

邮箱(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yjzhang622@foxmail.com

ZHANG Yu-jun, who was born in 1965 in Inner Mongolia, is a professor and doctoral supervisor in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national park and ecotourism (Beijing 100083).

(编辑/王金益)

猜你喜欢
公园国家活动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在公园里玩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