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拉康话语交流理论的视野探析“艺术真实”

2017-11-01 22:30
关键词:合情合理歇斯底里文学艺术

厉 梅

(大连海事大学 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从拉康话语交流理论的视野探析“艺术真实”

厉 梅

(大连海事大学 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艺术真实是指通过假定性的情境来反映社会生活内蕴的真实,它与历史理性互为他者与动因,形成主人话语,这一话语中有一个恼人的剩余——小对形“不合情合理的可能”。在大众传媒语境中,“不合情合理的可能”在“新闻真实”中获得了自身的合理性。围绕着新闻真实,形成大学话语,塑造出强迫症似的“知晓”主体。主体“知晓”而不“相信”。知晓主体面对“超真实”造成的幻境追问质询,形成歇斯底里话语,其中生成了新的知识“交互被动性”。最终,一方面,“超真实”让人在幻象中乐不思蜀;另一方面,“新闻真实”又将主体紧紧压迫在坚硬的现实上,“艺术真实”中的历史理性终为“剩余快感”替代。但今天的大众仍然有自己的思考和成长,这为以价值理性反拨工具理性提供了可能。

拉康;艺术真实;新闻真实;超真实

在今天,一般意义上的真实似乎是触手可及的。大众传媒中生成的符号影像无孔不入,超级真实。从网状广布的监控到全民激情参入的人肉搜索,使得真实无所遁形。对于文学艺术来说,它们的界限不断被模糊和挑战,从照相写实主义到现成品艺术,再到网络上流行的梨花体、羊羔体等,这些文本不再讲究艺术光晕的营造,而是追求粗野实在。在这种语境中,新闻真实、超真实等成为文化的关键词,那么,艺术真实这个经典的范畴还能否阐释这些时代精神的症候呢?

艺术真实是指通过假定性的情境来反映社会生活内蕴的真实,是“合情合理的不可能”。它不同于生活真实和科学真实,是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艺术真实这一概念对文学艺术文本具有广泛的解释力。世易时移,面对日益更新的文本,艺术真实是否也要寻找自己新的理论生长点呢?借助于拉康的话语交流理论,一方面可以一窥艺术真实的内部脉络,另一方面,或许还可以为我们打开当今时代的文化地图。

拉康的话语交流理论包含动因、他者、原因、效应四个要素,形成四种话语类型:主人话语、大学话语、歇斯底里话语、分析者话语。在每种话语中主人能指(S1)、知识网络(S2)、主体($)、小对形(a)分占某位,形成各种可能的社会形态和调节主体间关系的网络连接。[1]210所以,当艺术真实成为其中某一因素,进行话语交流时,应该可以为我们呈现今天的社会形态以及主体的生成状态。

一、主人话语:“艺术真实”的意义交流模型

如图1所示,这一模型呈现的是艺术真实的叙事机制。艺术真实是广被接受的文学艺术之合理性的根据,是既有的知识网络(S2)。文学艺术之存在的价值是通过营造假定性的情境,在情理逻辑的支配下,去打开更多的存在可能性,让我们去发现更值得和更希望的一种生存状态,即社会生活内蕴的真实。而谁需要这一真实?开卷求益,渴望被知识启蒙的主体($),借助于打开的文本去实现自己意志的休歇或生命的激发。用拉康的理论来说,这一主体需要借助于艺术真实去弥合自己现实的与理想的、情感的与欲望的、意识的与无意识的等方面的分裂,去形成同一性的自我。这一主体构成了这个话语模型深层次的原因。另一方面,社会生活内蕴的真实由谁来决定或赋予?谁是这一话语的主人?由假定到真实,把不可能变成合情合理,这是如何发生的?显而易见,这一过程离不开接受者的参与,和经由文本的自我确认,而接受者基于自己语境的有限性,使得他们的阐释容易产生蔽见和误读。虽如耶鲁学派的布鲁姆所说,影响即误读,但要获得社会生活内蕴的真实,在正误与反误的二元对立中,误读只能是正误。再而,历史维度的存在,使得对社会生活内蕴之真实性的把握变得复杂起来。如何超越这一维度带来的盲点,恐怕只有使主体进入历史,以理性为引导,以实践为验证,即上升到历史理性的高度。

图1 主人话语:“艺术真实”的意义交流模型

关于历史理性,学界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有人认识到,“自从黑格尔以来,‘历史理性’常常被理解为这样一种观念:人类历史乃是一个同时具备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客观进程,历史规律是同自然规律一样不容违背的铁的法则,人在历史过程中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在于,在认识到此种规律之后自觉地顺应和推进它的实现”[2]。另一种观点认为,“在马克思看来,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只能是人的活动区别于动物本能活动的本质特征,社会历史根本不存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问题”[3]。两种相反的观点都有自己的合理性,但是对于主体而言,主体的认同需要投射出历史理性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这也是后现代主义理论盛行之前总体性叙事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历史理性并没有关于社会生活内蕴的真实的“知识”,它只是占据了那个貌似拥有“知识”的位置,它成为一个主人能指,以其为动因,生成意义交流模型中的主人话语。

基于历史理性作为主人能指的空洞性,历史理性显出了它诡辩或辩证的一面。当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被描述为血淋淋的时候,对于陈述的主体来说,那里积存着无以言说的烙在骨髓的创伤。但是对于历史进程来说,它似乎又是一个必经的能够自证的阶段。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真”与“善”在此是错位的。刘小枫已经捕捉到这一点,“历史说明一切,证明一切。历史哪怕制造了最野蛮、最荒唐的德行,都可以从历史自身得到合理说明。人们不敢质问历史理性的野蛮,因为历史理性是客观的,有自己的自然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4]。文学艺术之令人着迷的原因之一即在于它们对这种错位的敏感与呈现,这种错位是存在的创伤。另一方面,它如缓释剂一样,在不断的磨砺中导引调整着历史理性的方向。如萧红的《看风筝》所呈现出来的在“革命者为革命事业抛家舍业”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间的尖锐撕裂中,在“做大事不拘小节”的流行腔调中,仔细思来都深潜着一种“真”与“善”错位的悲哀,而文学艺术的呈现则让人们思考如何避免、超越这种错位,存在是否还有别样的可能性。

这种“真”与“善”的错位所带来的创伤性重负如刺在喉,成为渴望启蒙的主体难以圆满的a(小对形)。也就是说,在以“历史理性”为动因、以“艺术真实”为他者的意义交流中,有一个“剩余”——a(小对形)不能被缝合进去。如果说艺术真实指向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合情合理的不可能”,那么,这个a(小对形)可以称之为“不合情合理的可能”,是“艺术真实”这个概念所遮蔽和难以消除的内核。

二、大学话语:“新闻真实”的意义交流模型

图2中,“新闻真实”作为难以整合之残余(a),促成了“大学话语”之形成。大学话语是主人话语的一种“现代”形式,即它们都是一种用权力支撑起来的话语,只是权力发挥其效能的方式和位置发生了变化。[5]825在这一话语中,话语的发出者——动因是艺术真实(S2)。艺术真实在这里是知其所以然的知识,是纯粹中立的知识,对几乎所有的文学艺术文本具有不容置疑的阐释力,也是使得文学艺术在文化形态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所在。不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作品,也不论是中国或者是西方的文本,艺术真实都可以引导接受者从假定的情境中寻找到某种社会历史的、审美意蕴的、哲学意味的真实。从李白的《静夜思》到卡夫卡的《变形记》,从席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到达利的《带抽屉的维纳斯》等,莫不如是。

图2 大学话语:“新闻真实”的意义交流模型

在这一知识(S2)的背后,潜藏着它的支撑——历史理性(S1)。在此,历史理性不再是高调的颐指气使、发号施令,而是隐蔽地实施着它的规训的权力,它所指向的,是在主人话语中不能整合的小对形(a)。在主人话语中,小对形(a)是“不合情合理的可能”。在大学话语中,它变身为“新闻真实”。“不合情合理的可能”强调的是一种悖于目的性的存在,在大众传媒语境中,之所以冠之以“新闻真实”,是因为这种悖于目的性的存在经常出镜为新闻,而新闻报道的倾向性与客观性有着莫比乌斯带式的扭结,这又赋予了它某种真实性。另一方面,“不合情合理的可能”在某些文学艺术文本中的呈现与新闻真实无异。余华在作品《现实一种》中早有提醒,小说看似虚构,实则是一种现实。小说中亲人相残看似超出情理、夸张假定,实则此类真实,新闻中皆所常见,不必渲染,自成小说。新闻真实坚硬、粗糙,艺术想象无力企及。只能叠合现实与文本,小说、新闻泯然为一也。

由此可见,在大众传媒语境中,“不合情合理的可能”在“新闻真实”中获得了自身的合理性。历史理性借艺术真实之口对话他者——新闻真实,实际上是基于一腔前仆后继的豪迈情怀或者野心,即“艺术真实”给人以超越的快感,“新闻真实”给人以直面的痛感,故而,经由艺术真实去整合新闻真实之“不合情合理的可能”性,完成历史理性启蒙的大业。

这一整合的结果不尽如人意,因为产生了分裂主体($)——知晓主体。在艺术真实中,由假定到真实的跨越需要主体去相信,去形成自身同一性的认同。而在新闻真实中,不合情合理却又实在可能,这种矛盾不断折磨着渴望启蒙的主体,使其变成强迫性的主体,“不相信有什么用,现实就是这样子的”,“我知道了,让我知道更多点吧”。追求知晓,知晓却带来了更多的空无,主体的分裂醒目而惊心。大众传媒文化成为生成这一主体的温床。例如影视作品多版本结局的现象。电影《劳拉快跑》给我们呈现了三个结局,形式新颖。在香港TVB拍摄的许多电视剧中,也流行起了多版本结局。在播放结局之前,电视台会让观众在两个版本之间投票,哪个更得民意就播放哪个版本。从表面上看,这一举动给了观众更多的选择主动权,去熨帖自己的内心;实际上,它打破的是电视剧的真幻逻辑。电视剧本来在煞费苦心地讲述一个“为真”的故事,但是多版本的结局消解了它的“真实”,并凸显了它的虚幻性。这一举动暗示着,观众要想从其中获得形而上的教诲或享受,不过是把追问转向自身而已,他们从虚幻美妙的世界中跌落到了粗糙坚硬的土地上。

“去幻”成为这个时代文化的一种标记。对于传统审美文本而言,虚构假定常常是它们营造自己深度空间的法宝,而在今天,审美文本的作者时不时会跳出来跟接受者打个招呼,“嗨,不要当真,这是我虚构的”,如马原的《虚构》等。与此相关的照相写实主义、新写实主义等文艺创造的走向也暗示出这是时代集体无意识的一种显形。在今天,某些文学艺术文本与新闻、报道、生活日记,乃至科学研究之间的界限越渐模糊,其合法性焦虑也日益显明。例如,面对着玻尔斯坦的《两模特与弯线椅和奇勒姆地毯》这样超级写实的审美文本,接受者不得不去寻求反审美的蹊径。这意味着文学艺术已经无须浓妆淡抹,去营造那些比生活更高、更集中、更典型的美了。这也是信息开放时代主体强迫性的体现,借助于大众传媒可以发现一切如皇帝的新衣,揭之即现,何必再故作姿态,假装深沉。

三、歇斯底里话语:“超真实”的话语交流模型

如图3所示,在歇斯底里话语中,主体($)向主人(S1)发起追问,即我们接受了你的符号性委任,但你许诺给我们的呢?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个人是我?这一追问使主体陷入到一种歇斯底里的状态。在这个话语交流模型中,知晓主体($)知道得越多,失去的快感也越多,就像我们面对很多的新闻真实,不仅没有洞明真相的快意,反而滋生了无尽恐慌。这构成了主体之言说的原因——(a)信仰缺失,是主体知晓太多所付出的代价。从西方的文化发展来看,当上帝、理性、科学等被证明不必然宜于历史的连续发展时,人们陷入到了信仰缺失、价值虚无之中,如现成品艺术的流行反证了“怎么都行”的时代逻辑。于是,主体向他者——超真实(S1)寻求答案。超真实在此作为主人能指缝合起一套新的符号秩序。超真实是借助于大众传媒塑造出来的符号真实。按照鲍德里亚的说法,形象表面上是基本现实的反映,但实际上却掩盖了基本现实的缺失,最终成为与任何现实无关的纯粹的仿像而已。[6]超真实在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等方面给我们勾画了美好的愿景,塑造着我们的想象,同时又侵染着我们的无意识,将我们对时代、对现实的感知变成了如安迪·沃霍尔批量制作的符号记忆,将我们对生活不论是归顺还是叛离的选择都变成了二手货。

图3 歇斯底里话语:“超真实”的话语交流模型

“一切很美,为什么我却为幻象之奴?”大众传媒告诉我们可以拥有的生活,为什么我们却离它那么远?对此的回答是新的知识(S2)——交互被动性。这一知识是歇斯底里主体的发现,这一发现尽管不能解决信仰缺失(a)的问题,但毕竟是向真相迈近了一步。交互被动性,即主体不间断地主动行动着,同时把自己生命的根本被动性转移给另一人。[1]280这另一个人可以是小他者,也可以是大他者。如今天的艺术欣赏经验,人们走进影院,看完、笑完、骂完,离开影院,仅此而已。人们看似主动,尽享选择自由,实则可选为无,熬过时间罢了。伊沙的《等待戈多》对此有着精彩的点睛。在实验剧场,大家都在无聊看戏。大家都知道戈多不会来,但大家都在等。后来看门老头的傻儿子上场,他们兴奋,起立鼓掌。生命的根本被动性在这里表现为“知晓太多,提前剧透”,生命变成了一场没必要的等待,但大家依然在向他者进行着“等待”的表演,以对后者的遵从来转移自己的被动性。

这一交互被动性不仅发生在主体身上,歇斯底里的主体发现,这也是大他者,即符号秩序的一个强迫性行为,符号秩序通过对主体的阉割,使其认同其父法权威。但是它对主体的失信暴露了它内在的缺失和不完满,它不过也是围绕着某个(a)建立起来的象征秩序而已。它以不容置疑的父法的阉割,来掩盖自身的被动性罅隙。这就解释了超真实无论如何精美、如何表达关怀,都不能慰藉焦虑分裂的主体,因为画饼如何充饥?

四、结 语

从艺术真实、新闻真实到超真实,从主人话语、大学话语到歇斯底里话语,如一条幽长的小径,洒落了一些当今文化的斑驳倒影。一方面,“超真实”让人在幻象中乐不思蜀;另一方面,突然闯入的“新闻真实”又将主体紧紧压迫在坚硬的现实上,“艺术真实”中的历史理性终为“剩余快感”——能享受就享受吧——替代。在享受剩余快感之余,主体也会发出歇斯底里的追问,这种追问总是能够抵达某些真相,窥得人生的某些实在。“一当歇斯底里主体真的认同了他者指示给她的某个主能指,一当她真的从这个主能指中获得了自身同一性的幻觉,即让S1居于主导的位置,歇斯底里话语就转向了主人话语”[5]851,开始新的话语循环。或者,歇斯底里主体可以一直在言说的路上,追问、觉悟、判断,就像大众对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依然饱含期待一样,去发现知识,去寻找值得相信的可能性。

[1]齐泽克.实在界的面庞[M].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彭刚.历史理性与历史感[J].学术研究,2012(12):87.

[3]刘曙光.历史合规律性合目的性问题辨正[J].北方论丛,2006(6):102.

[4]刘小枫.拯救与逍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0.

[5]吴琼.雅克·拉康——阅读你的症状: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6]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42.

I0

A

2017-07-02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6BZW006)

厉 梅(1979-),女,博士,副教授;E-maillm_llm@163.com

1671-7031(2017)05-0125-04

猜你喜欢
合情合理歇斯底里文学艺术
期末抢座看我的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东海人龙舞喜获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
百年巨匠——访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向云驹
培养合情推理能力也要“合情合理”
星云大师的小说真实观
我总想起过去
作文教学要追求真善美
合情合理:现代人的安身立命之道
用核心目标引领课堂探究——以“璀璨的文学艺术”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