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芹
(响水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 响水 224600)
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产科手术的临床分析
张耀芹
(响水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 响水 224600)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产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56例ASAⅠ~Ⅱ级足月待产无妊娠并发症,无重要脏器疾病并且需进行剖宫术的孕妇作为本次医学研究的对象。在将研究目的告知产妇的情况下,随机将产妇分为两个医学研究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均有28例产妇。对照组产妇采用单纯硬膜外腔麻醉,而观察组产妇则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来进行手术。手术结束后,查看并且对比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7.14%)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32.14%),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产科手术的临床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产科手术
分娩的过程中出现的疼痛在第一产程最为突出,该产程的疼痛感主要是源自宫颈极限扩张以及子宫收缩,产妇感觉到疼痛的部位通常为腰部以及下腹部,而产妇这两个部位的痛感主要源于T11~L1。产妇第二产程的疼痛感主要源自会阴部扩张以及盆底,产妇子宫的疼痛感与第一产程一致均来自T11~L1,而会阴部的疼痛感主要源于S2~S4。疼痛被称为第五生命体征,而生产疼痛在一定程度上对产妇以及胎儿均会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1-2]。其产生的不良影响一般包含产妇对分娩产生恐惧以及排斥感、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低氧血症的情况。因此,我院对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产科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医学研究成果,详细报告见下文。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6例ASAⅠ~Ⅱ足月待产无妊娠并发症,无重要脏器疾病并且需进行剖宫术的孕妇作为本次医学研究的对象。在将研究目的告知产妇的情况下,随机将产妇分为两个医学研究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均有28例产妇。其中对照组产妇的年龄范围在24~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20±15.61岁;孕周在36~42周,平均孕周为39.14±1.95周。观察组产妇的龄范围在23~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97±15.73岁;孕周在37~41周,平均孕周为39.22±2.02周。通过比较观察组产妇和对照组产妇的性别、年龄以及孕周的等一般资料发现,其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麻醉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单纯硬膜外腔麻醉,而观察组产妇则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来进行手术。两组产妇入室后常规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心电图、SPO2,同时做好相应的药物及急救设备的准备。开放左上肢静脉,输注林格氏液500毫升扩容,面罩吸氧3L/分。
1.2.1 对照组 在产妇的L2~3腰椎间进行硬膜外腔穿刺,在成功穿刺硬膜外腔之后,头向置管3.5厘米后平卧,取略向左侧倾斜30°体位,以防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经硬膜外导管注入试验剂量2%利多卡因3毫升,观察5分钟无局麻药毒性反应,也无误入蛛网膜下腔征象后追加浓度为0.75%盐酸左旋布比卡因12~16毫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为H20020570)。
1.2.2 观察组 在产妇的L2~3腰椎间隙处实施蛛网膜下腔穿刺,穿刺成功后注入0.75%盐酸左旋布比卡因1.2~1.6毫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为H20020570)。在将腰麻针拔出之后对产妇实施硬外膜置管,随后取略向左侧倾斜30°体位平卧,以防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注药后5至10分钟内调节麻醉平面达到T8水平,如若未达T8平面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小量分次的注入0.75%盐酸左旋布比卡因3~6毫升,同时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1.3 观察指标 手术结束后,查看并且对比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恶心、呕吐、皮肤瘙痒)。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 观察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两个小组产生的最终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n/%)
2.2 对比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概率为7.14%,对照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32.14%,观察组的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数据,两个小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n/%)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育龄产妇均会对自然分娩产生不同程度的畏惧,因此剖宫产已然成为育龄产妇生产的首选生产方法。一般情况下,剖宫产需要以良好的肌松为基础条件,由此可知,正确的麻醉方法成为产妇和医生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麻醉手段在产科剖宫产中被广泛应用[3-4],此种联合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比较显著,并且其具有麻醉效果持续时间较长、感觉以及运动阻滞效果起效较快、患者身体恢复正常所需要的时间相对较短,除此之外,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5]。蛛网膜下腔麻醉主要是将局部麻醉药物从产妇的腰椎间隙进行刺穿和推入,将部分的脊神经进行麻醉,而硬膜外麻醉就是将麻药注入硬膜外间隙,阻滞产妇的脊神经根,从而麻醉人体脊神经支配的区域。将二者联合使用的主要原因就是蛛网膜下腔麻醉具有操作方便快捷以及用药量少、起效快的优点,然而该种麻醉方法会对产妇的血流以及呼吸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其可控制性相对较差,以及麻醉的时间相对较短。而硬膜外麻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扬蛛网膜下腔麻醉的优点,避开其缺点。两种方法联合对产妇进行麻醉可确保麻醉的时间在合理范围之内,具有较好的可控性以及能够减少产妇术后的疼痛感。我院通过本次的医学研究发现,采用两种麻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产妇的镇痛效果,并且能够减少产妇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能够有效缓解产妇对生产的恐惧,加快产妇身体恢复正常的速度,以及提升产妇的生活质量,能够避免产妇因生产而患上生产抑郁症的情况。
通过本次的研究数据结果可知,观察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的镇痛效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概率为7.14%,对照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32.14%,观察组的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数据,两个小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产科手术的临床较为显著,能够有效减少产妇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1] 陶玉娟,吕小倩,张开.蛛网膜下腔注射左布比卡因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2015,24(11):902-903.
[2]康青乐.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03):86-88.
[3]边步荣,李继周,赵瑛,等.蛛网膜下腔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2014,9(06):852-854.
[4]陈卓.蛛网膜下腔外腔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对预防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21):3631-3632.
[5]杨威.小剂量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03):572-574.
10.3969/j.issn.2095-9559.2017.05.076
2095—9559(2017)05—3442—02
201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