郄素会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宫颈癌疫苗用于18~25岁中国女性预防宫颈癌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郄素会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
目的为18~25岁中国女性预防宫颈癌使用的宫颈癌疫苗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基于Markov模型,选择18~25岁的的中国健康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计算其宫颈癌疫苗注射的长期成本与健康产出,并结合研究对象的意愿支付水平,对宫颈癌疫苗的使用经济性进行判断。同时,对贴现率、成本以及有效率等若干指标采取敏感性分析与判断。结果观察组具有低成本、高效果的绝对优势,增量成本效用比达到43490/QALY,与对照组相比,疫苗组的经济有效性临界标准低于对照组,这意味着宫颈癌疫苗的使用经济有效。结论为18~25岁的中国女性使用宫颈癌疫苗来预防宫颈癌,此方案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但是模型假设、数据来源等有一定的局限,因此最终仍需要通过临床试验来获得更加准确的研究结果。
宫颈癌疫苗;18~25岁;中国女性;预防;药物经济学
宫颈癌是危害紧随乳腺癌之后的第二大女性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率极高,如何预防宫颈癌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研究重点。目前,关于HPV感染、宫颈癌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了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以及临床研究资料等多个方面的证实,因此采用HPV疫苗来预防宫颈癌成为各国医学工作者研究的主要方向[1]。但是宫颈癌疫苗的使用对于处于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癌变程度的女性健康人士或女性患者具有着不同的药物经济学价值,而宫颈癌疫苗的使用应该具有经济性与有效性。本文基于Markov模型对18~25岁的中国女性进行宫颈癌疫苗预防宫颈癌的药物经济学价值进行探究。
本文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源于知网、万方、维普、龙源等常见文献网站中收入的各种文献资料,采用决策树模型及Markov模型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测算。选择第一个于中国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宫颈癌疫苗Ⅱ/Ⅲ为基础,以来自中国浙江的无疫苗注射史、无HPV病毒感染史的18~25岁健康女性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在宫颈癌筛查方面主要使用巴氏涂片检查进行细胞学检测,本文将“HPV二价疫苗注射加巴氏涂片法”作为观察组,将常规的“巴氏涂片法”作为对照组,为两组进行比照分析。
研究中所涉及的Markov模型其结构示意图如下:
(1)有效率:从相关文献中获取宫颈癌疫苗及筛查方案有效率的相关数据。
(2)结局指标:①成本信息:基于医疗系统角度,计算直接医疗成本与宫颈癌治疗成本,以及与不良反应治疗相关的费用。本研究所研究的筛查方案与疫苗均是仅有轻微不良反应,如局部疼痛,因此可以将研究成本简化为直接医疗成本,即疫苗注射成本及宫颈癌筛查费用。②效用信息:每一例受检对象根据其健康状态均可以得到0~1分的效用值,其中0分为死亡,1分为完全健康[2]。
(3)健康状态的转移概率:这一指标在Markov模型中非常重要,特指患者由其中一个状态转变为另一个状态或是停留在原有状态的概率,此指标结果同样取自相关文献。针对临床试验周期和模型循环周期并不相同的问题,应该对临床试验的事件发生率给予转换处理,获得单一循环周期的转移概率。在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相关计算公式为:①事件发生率=-[ln(1-临床试验在随访期间的事件发生概率]/时间期限;②转移概率=1-e-事件发生率*时间期限[3]。
(4)贴现率:若是疾病治疗时间在1年以上,便需要“贴现”,即:净贴现值=某时点时的价值/(1+贴现率)某时点。而本文选择的贴现率为3%[4]。
参与实验的患者其临床数据均行决策树模型分析软件包Treeage Pro 2011分析药物经济学价值。在软件中设定成本效用的相关参数可以自动获得平均与增强两个成本效用比;若将参数范围进行改变,则可以根据结果的变化分析出敏感性。
宫颈癌疫苗和巴氏检测法的有效率见表1。
表1 有效率(%)
效用信息和成本信息见表2。
表2 效用信息和成本信息
转移概率见表3。
表3 转移概率
观察组采用的宫颈癌疫苗加巴氏涂片法具有更高的效用与更低的成本,增量成本效用比达到43490/QALY,与对照组相比,疫苗组的经济有效性临界标准低于对照组,这意味着宫颈癌疫苗的使用经济有效。见表4。
表4 成本效用比(元)
本研究选择来自中国浙江的无HPV感染史、无宫颈癌疫苗注射史的18~25岁女性进行研究,构建Markov模型,对国产二价HPV疫苗进行经济有效性的分析。鉴于国内目前关于宫颈癌预防疫苗经济有效性的分析较少,因此选择了来源于临床的试验资料与来源于各种权威期刊网站的文献,然而由于数据不够全面、所涉及的指标并非源自同一对象,模型中进行的一些假设本身也存在许多限制,因此本文研究结果在可推广性与决策适用上仍有一定不足,需要通过更多的试验与文献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5]。而从上述研究结果可以发现,观察组所选用的方案具有43490/QALY的增量效用比值,其高效用与低成本的特点使其具有绝对的优势,基于我国在2015年人均52000元的GDP,将1~3倍的人均GDP设为意愿支付的标准,那么观察组的增量效用比值将会低于对照组的经济有效性临街标准,即代表疫苗注射具有经济有效性。
宫颈癌疫苗可以预防和减缓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与发展,临床应在加强筛查的基础上,加强对宫颈癌疫苗的普及,为女性健康提供强大的保障。
[1] 孙雨欣,刘永军,刘 通,等.宫颈癌疫苗用于18~25岁中国女性预防宫颈癌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7,17(01):102-107.
[2] 朱 彦,李从铸,周 莉,等.进口紫杉醇和国产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疗效和药物经济学评价[J].肿瘤学杂志,2014,20(11):962-964.
[3] 刘彩念,余 正,唐守胜,等.疫苗药物经济学评价中有关成本和效果的测算方法探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1,05:6-11.
[4] 张立娜,周志祥,盛 望,等.宫颈癌治疗性疫苗的临床研究现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05):1246-1250.
[5] 孙玲玲,陈 伟,张松灵,等.HPV相关性宫颈癌治疗性疫苗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06):1008-1009.
R186
B
ISSN.2095-8242.2017.48.9342.03
本文编辑:赵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