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逸文
剑道在中国,超小众运动的生存术
文/逸文
现代剑道的发源地被认为是日本,但是“剑道”一词最早源于中国先秦时期古籍《吴越春秋》一书里越王“勾践”和剑客“越女”的对话中。古代中国曾经有过将剑的修行称为剑道的时代,比如在《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了《剑道·三十八编》。早在两汉时期,中日即有兵器及冶炼铸造技术的交流往来。同时中国一脉相承的双手刀法经过日本官方派遣遣隋使和遣唐使与中国大陆之间的官方往来,以及朝鲜半岛和大陆沿海周边地区和日本群岛的民间交流,于隋唐时期流传到了日本。当时在日本流行使用“唐太刀”,对中国刀剑的仿制也很普遍。在刀剑技术上,也受到中国刀剑武术的本质性影响。传至日本的刀法经过日本长年的战争岁月不断演变,经日本人的研习修改,扬长补短,形成独特的刀法技术,用来保家卫国,防御外敌的侵犯及维护社会秩序与和平。在日趋稳定的日本江户时期,模仿日本盔甲的样式,制作了剑道护具与竹剑的基本形制,确立了日后体育剑道的雏形。直到十九世纪末科技日益发达后,才渐渐成为一项武术运动,改用竹刀、穿着护具的对打演变成为现今的剑道运动。
大导演吴宇森在拍摄《剑雨》时曾感慨:“剑道起源在中国,但在中国已经失传,日本人在唐代的时候学了我们的剑道,将其发扬光大,我现在只能向日本人请教剑道,这种传统文化的失传,让我痛心。”
目前全世界约有500多万人热衷于练习剑道,普及最为广泛的是日本和韩国。韩国有50万至60万人从事剑道。在日本,练习剑道的人数则已达到了150万人,它在学校中普遍开展,除此之外,企业的道场部以及地区道场也遍布日本的各个角落。日本剑道的兴盛也影响到国外,每年日本有许多指导者出国担任指导和普及的工作。国外也有许多人到日本参加讲习,有的人还长期留在道场学习。1970年成立的国际剑道联盟(IKF)在每年都会举办国际比赛,努力于剑道国际性的普及和发展。而在中国,剑道的练习人群流动量很大,多是通过日本动漫及影视作品对剑道产生兴趣,能够坚持下来的不多。但现在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地都成立了剑道团体,剑道爱好者也在逐渐增加,据说现在全中国的剑道习练者人数在两千左右。
“几年前我跟一位日本老师对打,他前一天刚过了80岁的生日,然而我丝毫近不了身。”刘浩说,原因在于“剑道不是比谁力气大,也不是比谁速度快。”
学习剑道12年的刘浩来自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如今他是北京剑道友会炼津馆的教学总监。
剑道在中国是一项相当小众的运动,以至于还有人会把剑道和击剑混淆在一起。
2015年,剑道运动最高级别的世界大赛——第十六届世界剑道锦标赛上,中国队分别与蒙古,黑山两队对战并连续取得胜利。最终在男子团体与西班牙队的比赛中取得历史性突破,首次在这项比赛中进入世界八强。这次逆转性的胜利少有地吸引了国内媒体的关注。
“好多地区发展几十年一百年也不一定有这么好的成绩,作为业余的选手打到这么好的成绩已经很不一般了。”刘浩告诉笔者。
2000年初,在互联网和一系列宣传的影响下,有一部分中国人开始学习剑道。在那时,来自瑞士的炼津高迪(时年剑道三段,2001年升五段)和他的伙伴们用一年的时间,在北京师范大学体育馆,每周进行三次义务教学。
这个一开始只是朋友们一起练习的北京剑道友会,到2005年开始与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合作,并设立了炼津剑道馆。
至今炼津馆的注册会员已经达到上万人,正常情况下每年的续费率能在60%-70%左右,每个星期一定能到场训练的学员超过了200人。这些剑道爱好者80%以上都是年龄在25-35岁之间的年轻白领。
“大部分的一线城市都有不少道馆。北京有二十几家,上海会更多。”刘浩介绍说。按照FIK(国际剑道联盟)中国事务部CKOU正式认证的道场数量看,最多的是华东地区,有43家,华南地区其次有39家,华北27家,此外就是东北和华西各拥有十多家。
目前北京的剑道馆基本都有自己的全天候道馆和定时定点分部,除了全天候道馆是一周7天无休开放以外,其余定时定点的分部都仅在教学时间开放,时间多为下午和晚上。
不同剑道馆之间的学费也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差距很大。以北京为例,除了护具和装备需要另外购买以外,他所在的炼津馆的学费一年在2500元左右,而另一家知名道馆北京五轮馆,全年剑道会员的价位在7850元。
不同道馆间学费为什么有这么大差距,刘浩认为像五轮馆这种更像是一个偏商业的道馆,其中高额的场租与不同的推广模式是最主要的区别之一。
五轮馆作为北京地区唯一一个全日式装修的道场,付出的装修费用以及日常的维护费用不菲。据五轮馆的销售人员介绍,他们的场馆里是四季恒温的,而且用的是剑道振足专门定制的地板。
从进门到离开都有专门的销售接待,被誉为“VIP道馆”的五轮馆除了硬件上的开销,在推广方面也投入很多。在百度搜索“剑道”词条,第一个出来的结果就是五轮剑道馆。除此之外,五轮馆在微信、微博以及大众点评上也进行过多次推广。
对此,刘浩表示他们在场地和广告投入上远不及五轮馆。由于有着国家体育总局的合作关系,炼津馆使用的是国家体育总局的羽毛球和篮球场馆,既能同时容纳超过100人的训练和比赛,也能在固定的时间段进行教学活动,因此在场租方面没有这么大的压力。“我们没有什么广告费,也没有专门的销售人员。可以说推广主要是依靠口碑,相当于比其他场馆节约了很多场租和推广方面的成本。所以我们的学费是比较‘亲民’的价格。”
炼津馆的师资方面由刘浩作为专职教练员和同场馆的高段位选手组成的代课老师组成,正式领工资的只有刘浩一个。让自己道馆里的前辈指导后辈,基本上是目前剑道场馆的教学传统。
“基本功特别重要,这个在任何体育运动都是这样。所以刘浩老师作为教学总监会负责每一个新人的启蒙教学,而其他的代课老师也都是自己场馆里的高段位选手,其中包括中国的第一个女子五段选手。教小孩子的教学方法没有什么不同,用的也都是段位最高的老师。”负责炼津馆招生和考试的王丹介绍说,“剑道的理念就是,水平高不是自己的本事,而是剑友给你的帮助。把学习剑道的学员逐渐培养出来,然后去反哺别人,把好的经验传授给别人,这是一种传承的方式。”
与炼津馆的课程设置不同的是,五轮馆还设有馆长一对一指导的私教课,以方便不同需求会员的选择。同样设立了全天候道馆和多个定时定点分部的北京剑道会则是开设了每周两次的针对不同年龄人群的成人班和儿童班。而北京剑元上至剑道俱乐部则是针对不同水平的会员开设了初、中、高级训练班。尽管课程设置不同,但各道馆的教学方式基本都在按照国际剑道联盟的系统教学,并常年进行全球认证的段/级位考试。
对于道馆的选择上,曾经在中国留学的日本剑道爱好者村中智哉对笔者说:“除了距离远近,也需要考虑到道馆是否能提供训练前后的洗澡换装和护具存放的服务,还要考虑自己的交通方式。我常常和朋友一起开着一辆车去训练,但对于坐公共交通的学员来说能否存放装备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在运营模式和课程设置都不同的情况下,国内的剑道道馆却都面临着同一个难题。由于剑道是一个“超小众”的体育项目,想要获得盈利比较困难,尤其是在道馆运营的早期。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作为一个源自日本的武道运动,剑道在国内大众的接受度普遍不高。
“这不是一个能来‘快钱’的运动,刚开始的时候都是我们自己搭钱在运营。钓鱼岛事件闹得最严重的时候,练习剑道的人数就开始急剧下降。但近几年喜欢日本文化的人越来越多了,特别是年轻一代。目前我们的会员80%以上都是年轻人。”刘浩说,从2005年开始,用了三年的时间才真正实现盈利。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后,才开始走向了逐渐盈利并稳固的过程。
同样是三年的时间,在日本开剑道用品商店的东海林一义就有完全不一样的经历。2010年,他的东海林武道具店在创业第三年的时候,年间营业额就超过了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00万元)。
作为剑道七段的高手,东海林一义在日本一个论坛上曾袒露创业做剑道用品而不是开道馆的原因:“日本剑道道场行业已经发展成熟,水平也已非常稳定,没有太多上升的空间。而剑道用品市场仍然有大量的需求。”
据日本矢野经济研究所的2016年运动产业白皮书,2016年剑道用品的市场规模为约5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亿元)。虽然由于受到日本社会的少子化影响,学习剑道的人数有下降的趋势,但市场规模仍然处于一个理想状态。
作为日本自古以来就有的一项运动,剑道对日本人而言,可以说是匹敌棒球和足球等“国民运动”的人气项目。据统计在日本,登记在册的剑士达到了166万人,大约是柔道项目人数的10倍。其中学校的学生和警视厅等公务员是这项运动的最主要人群。
同时,在日本政府对剑道的支持下,剑道这项运动能为优秀选手的未来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从小开始训练,在高中和大学的大赛中打出优异成绩后就能直接被日本警政厅相中成为警察或公务员。“在日本,练习剑道会有一个最终的出口。只要有竞争,就会有市场。”刘浩说。
尽管剑道在日本是最受欢迎的体育赛事之一,但它在日本以外的地区取得的发展却相当有限。
根据国际剑道联盟的数据,2014年全世界的剑道人口大约为250万人,其中来自日本的剑士占了约70%。
另一方面,全日本剑道联盟的宣传负责人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世界剑道锦标赛作为最高水准的剑道赛事,每3年才举办一次,(这对于剑道国际化来说)是非常困难的。”
相比来说,同样是日本起源的柔道在进入奥运会后,以“JUDO”为名一眨眼的功夫就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开来。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同样来自日本的剑道无疑陌生得多。
刘浩认为难以大众化和国际化最主要的原因,是剑道与商业相悖的“武士道”精神以及其复杂的规则判定方法。
“剑道和很多项目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胜利,更重要是培养人的心性。很多练习剑道的日本人更愿意把剑道称为一种修行,更像是练习太极拳一样,而不是一项竞技运动。”他说。
例如在剑道比赛中,选手如果取得胜利,为了尊重对手和秉持剑道修行中的“平常心”,是不能当场欢呼雀跃的,否则会被取消成绩;另一方面,剑道比赛中如果故意通过攻击对手无护具防护的地方,导致对手受伤,无力在继续比赛的情况下,也将被判为输掉比赛。
如果能入选成为奥运会的竞技项目,的确能给剑道这项运动带来很多好处,例如曝光度增加,提升知名度,增加剑道人口,得到赞助商的支持等等,对于剑道的普及和行业环境改善有很大的帮助。
然而在这样吸引人的好处下,剑道爱好者们仍然对“剑道国际化”和“剑道项目进入奥运会”抱有抵触的态度。其中对剑道走向国际化道路上反对声音最高的,正是全日本剑道联盟(AJKF)。
“(全日本剑道联盟)担心当成为成为大众的、国际化的项目以后,剑道就会失去作为武士道的特性。”日本体育名校星稜高校的剑道部顾问泽田真衣对笔者说。
“曾经在海外剑道赛场上发生过有观众往场内投掷易拉罐的事情,也有过国外选手因为不服判决结果而大声抗议。这些都是不应该发生在剑道场上的。因此如果走向国际化,那培养尊重对手的品格、重视礼仪的剑道精神,可能会被胜利至上主义和商业主义所影响。”泽田真衣说。
因此虽然剑道在日本运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但泽田真衣认识到,要想大幅提高其海外受欢迎程度并非易事。
同样,刘浩明白,在日本取得的成功的剑道行业也很难在中国得到复制,虽然慢但是稳的发展路线才是中国剑道行业内共同的目标。他最大的感受是“近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上来了,消费理念也转变了,会开始健身、跑步等等,也会送小孩子去进行体育培训。我们道馆里有10%的会员,都是家长送来培训的青少年。”
中国最早学习剑道的人多是日漫日影的爱好者。许多年轻人首次认识剑道靠的其实是日本的知名漫画《浪客剑心》。而最近一次在大量中国受众面前出现剑道场景,要算是2013年获得超高收视率甚至在中国都受到热捧的日本电视剧《半泽直树》,剧中的男主角半泽直树靠着剑道发泄工作压力,并完成了与好友之间的无言交流。在知乎一个关于剑道的问题下面,也可以看到不少类似“老子就是看了半泽直树之后觉得这玩意好帅啊才来学的”的评论。
这也使得目前剑道在中国的爱好者绝大多数为成年人,但随着这批爱好者的长大,他们有一部分也开始把自己的小孩送到类似的培训机构去。
外来运动进入中国,到最后要解决的仍然是文化问题。北美最风靡的四大体育联盟里,相对陌生的橄榄球、棒球和冰球在近年进入中国时遇到同样的处境,为了推广它们相关机构也会在招生时强调学习这项运动有助于小孩未来的留学——剑道就没有这个优势。但长远来看,同处东亚文化的中国或许能够比其他国家更好地开展这项运动。
“大学四年我们练了四年,毕业后只有我出来从事这个行业,一起的师兄再见面,说喝酒可以,但这辈子都不想再摸剑。”刘浩说,如今,他们也正在寻求既不违背剑道精神也能适合在中国发展的模式。“这是一个小众运动,我们必须要很有耐心。但首先还是要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和了解剑道,从喜欢上剑道的文化内涵和运动形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