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内侧联合前外侧手术入路治疗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2017-11-01 15:15魏延辉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1期
关键词:后柱髌骨入路

马 利,魏延辉

(太原市中心医院骨科,山西 太原 030009)

后内侧联合前外侧手术入路治疗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马 利,魏延辉

(太原市中心医院骨科,山西 太原 030009)

目的探讨后内侧联合前外侧手术入路对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5例临床资料,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45例均获得为期12~25个月的随访,经膝关节功能评分法(HSS)评估,疗效为优者26例,中者15例,差者4例;术后12个月PA角和TPA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内侧联合前外侧手术入路在治疗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方面效果较好,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累及后柱;复杂胫骨平台;后内侧;外侧手术入路

随着国内建筑行业和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高能量损伤引起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病率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由于该类骨折疾病手术治疗挑战性较高,目前临床上缺乏一个统一的治疗方式[1]。临床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目标为确保还原胫骨平台宽度以及关节面平整,尽量恢复下肢力线。本研究探讨后内侧联合前外侧手术入路治疗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旨在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数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5例进行分析,其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32~62)岁,平均(58.2±2.3)岁,受伤原因包括摔伤者15例、交通伤这25例、高处坠落伤者5例,左侧胫骨骨折者38例、右侧胫骨骨折者7例,骨折Schatzker分型包括V型者35例、IV型者10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后内侧联合前外侧手术入路,具体手术方法如下:患者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将跟骨结节牵引拔除后,取健侧卧位体位,绑上下肢气压止血带,本次手术复位顺序依次为复位前外侧骨折-克氏针临床固定-显露后内侧切口-复位后柱骨折-内固定;后内侧手术入路为后内侧“倒L”型切口,该切口从胫骨内后侧缘于腓肠肌内侧头间进入,使得胫骨平台处的后内侧部分显露,前外侧切口开始于股四头肌腱的外侧缘髌骨上方约7 cm处,以弧形方式从髌骨外侧缘绕过,顺着髌骨、股四头肌腱和髌韧带外缘向远方延伸,最终止于胫骨结节远处约2.5 cm处,解剖至深层,顺着髌骨、股四头肌和髌骨韧带外缘将滑膜和关节囊切开,朝上将半月板翻起,牵拉髌骨向内侧并予以屈膝,使外侧平台关节面显露;一般情况下先对内侧骨折予以复位,对于多个骨折块按照从后至前、从内至外的顺序予以复位,先将内侧平台间的对应关系予以回复,并将内侧作为标志,逐步对外侧进行复位。在C臂X线透视下观察复位理想后,后内侧予以T型钢板固定,预防内侧平台发生后移,外侧平台则在胫骨近端进行钢板固定,手术中需对半月板和前后交叉韧带予以探查,同时经X线片机检查骨折对位和关节面恢复是否满意。内外侧切开置入负压引流管,术后对伤口进行加压包扎,将患侧肢体抬高并予以冷敷,术后第三天进行被动活动,对股四头肌进行力量练习,手术后14 d采取主动屈膝功能练习,6周后患者可拄拐负重行走,定时予以X线片复查,未发现胫骨平台高度丢失以及后倾角和内翻角变化,则缓缓提高负重重量,直至胫骨平台骨折愈合。

1.3 观察指标

通过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提出的膝关节评分标准(HSS)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所有患者均予以术后为期(12~25)个月的随访,记录并比较术前和术后12个月患者胫骨平台后倾角(PA)和胫骨平台翻角(TPA)。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45例患者均获得为期(12~25)个月的随访,经膝关节功能评分法(HSS)评估,疗效为优者26例,中者15例,差者4例;术后12个月PA角和TPA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组别(例数) 内侧PA角(°) 外侧PA角(°) TPA角(°)

表1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前后PA角和TPA角比较(±s)

表1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前后PA角和TPA角比较(±s)

注:与术前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术前(45例) 8.7±2.6 7.3±2.5 84.3±2.3术后(45例) 9.2±2.5# 7.2±2.2# 85.0±2.6#t-0.930 0.201 -1.353 P 0.177 0.420 0.090

3 讨 论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骨科较为多见的一种骨折疾病,多数患者具有严重关节面增宽、塌陷、劈裂以及骨折块难以复位和固定现象,且其内固定失败率较高,较易发生膝关节内翻或外翻,晚期胫骨创伤性关节炎预后效果较差,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一直是临床骨科医生关注的焦点[2]。临床上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目标是尽量恢复胫骨平台平整,力争恢复下肢力线,预防膝关节内翻或外翻出现。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入路种类较多,但临床上未获得统一。早前多数学者认为膝前正中或者内外联合入路切口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进行治疗,然而对于胫骨平台后踝骨折因手术视野影响难以有效获得解剖复位,无法采取钢板支撑固定[3]。Luo等根据术前CT三维重建以及解剖学等提出“三柱”理念,即胫骨平台分为外侧柱、内侧柱和后柱,其中尤其强调后柱复位的重要性。由于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粉碎严重,未有对位解剖标志,手术具有较大难度,选取后柱入路进行钢板支撑固定是临床治疗后柱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关键[4]。高宏斌[5]等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取前外侧联内侧入路进行治疗,发现后柱骨折块具有满意复位效果,能有效减少内固定失败率。本研究结果显示,45例患者均获得为期(12~25)个月的随访,经膝关节功能评分法(HSS)评估,疗效为优者26例,中者15例,差者4例;术后12个月PA角和TPA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后内侧联合前外侧手术入路在治疗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方面临床效果较好,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1] 丁浩亮,薛子超,胡传真,等.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复位固定治疗后外侧关节面塌陷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5,17(7):559-564.

[2] 张 磊,孔德明,王浩军,等.后内侧入路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和疗效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5,22(7):648-650,651.

[3] 尹广政.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5,28(3):30-31.

[4] 刘明军.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7):1165-1167.

[5] 高宏斌,丁青华,胡祥怀,等.膝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安徽医药.2014,18(12):2339-2340.

R687

B

ISSN.2095-8242.2017.051.9984.02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后柱髌骨入路
一例犬髌骨内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累及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手术疗效和并发症分析
应用MIMICS软件对髋臼后柱顺行螺钉骨性通道参数的测量
髌骨钢板治疗髌骨骨折
前外侧入路结合Kocher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疗效观察
不置换髌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去神经化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研究
探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46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