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惠
(新疆伊宁县妇幼保健院儿科,新疆 伊犁 835100)
间隙和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对比分析
李 惠
(新疆伊宁县妇幼保健院儿科,新疆 伊犁 835100)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新生儿黄疸患者时使用间隙和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的效果。方法 收集新生儿黄疸患者共130例,根据计算机简单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行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行间隙性蓝光照射治疗,将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38%和93.85%,x2=0.151,P=0.698;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08%,x2=5.873,P=0.015。结论 在新生儿黄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间隙性蓝光照射治疗能够确保理想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新生儿黄疸;间隙性蓝光照射治疗;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治疗效果
新生儿黄疸主要是由胆红素代谢异常引发,由于胆红素水平不断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因此新生儿的皮肤、巩膜、黏膜等都会出现黄疸特征[1]。值得注意的是,病理性黄疸可能损害新生儿的神经系统,诱发胆红素脑病,给患儿带来极大痛苦[2]。在本次研究中,对新生儿黄疸患者采用了间隙性和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新生儿黄疸患者共130例,根据计算机简单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其中,对照组男31例,女34例;日龄在1~26天之间,平均日龄为(8.1±2.5)天;49例为足月儿,13例为早产儿,3例为过期产儿。观察组男42例,女14例;日龄在1~27天之间,平均日龄为(8.0±2.6)天;48例为足月儿,14例为早产儿,3例为过期产儿。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对照组行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照射时间为12~18 h,灯光和患儿皮肤保持20~25 cm的距离。观察组行间隙性蓝光照射治疗,照射时间为8 h,在间隔4 h后再进行第二次照射。
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显效标准:患儿血清总胆红素降至正常范围,皮肤黏膜黄染消失;有效标准: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显著降低,全身黄染部分消退;无效标准:患而体征及胆红素水平仍然存在严重异常[3]。
SPSS 22.0处理数据,过程中计量资料由t检验,计数资料由x2检验,若P<0.05,则提示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n(%)]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n(%)]
相关的研究发现,大约有一半以上的足月新生儿会在出生1周内发生黄疸,若黄疸的指数过高,而新生儿的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善,因此可能对其中枢系统造成损伤,甚至引发胆红素脑病,对其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4]。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65例新生儿黄疸采用了间隙性蓝光照射治疗,经对比可知,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38%和93.85%,x2=0.151,P=0.698;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08%,x2=5.873,P=0.015。治疗中蓝光照射能够使脂溶性的胆红素得到转化,使其变为水溶性的异物体,进而促使胆汁通过尿液或汗液排出患儿体外,同时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5]。而间隙性的蓝光照射治疗能够减少对患儿生理节奏、体温波动的影响,不会对患儿肠道中的乳酸酶活性造成抑制,也不会由于长时间照射导致患儿出现皮疹、体温异常等不良反应,因此预后更加理想。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黄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间隙性蓝光照射治疗能够确保理想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1] 汪 微.观察比较间隙和持续性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47):105-106.
[2] 汤国军,王和平,黄生才,等.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比较[J].医疗装备,2016,29(24):87-88.
[3] 梁洁芳,曾碧仪,饶晓林,等.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2016,36(12):49-50.
[4] 宫 迪.间隙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效果对比[J].社区医学杂志,2016,14(20):50-51.
[5] 陈 岚.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J].母婴世界,2017,15(02):28-30.
R722.17
B
ISSN.2095-8242.2017.051.9952.02
本文编辑:吴 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