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张健旺 之栋 阎雪峰
师友评论三则
文_张健旺 之栋 阎雪峰
人之相遇,贵在交心。我与王兄,神理相契。王兄为人,降心顺俗;王兄为书,谦而又谦。故王兄为人之性情,谦顺而情和;为书之风格,温润而内敛。顺俗情和,无理傲之习气;谦而内敛,无狂肆之丑态。
时趋为人理傲之风尚,个个是显智启愚之狂人,而世少顺俗情和之人;时趋为书狂肆之风气,人人是炫丑惊俗之斗士,而世少温润内敛之书风。时风所尚,并非为人为书之正道。故为人真正之节操,必秉持优美之价值观;故为书真正之风骨,必绽放优美之艺术观。顺俗情和,乃是我国传统所激赏之优美性情;温润内敛,乃是我国传统为书所崇尚之优美书风。
人之处世,有所为不难,有所不为则难矣。有所不为者必有骨气与节操,而有骨气与节操者则必有所为。王兄有如此优美性情,又苛守如此优美书风,若能照孤灯,少间辍,必能名重书林,立不朽之域。这又有何难哉,又有何难哉!
文字的书写变成一种艺术样式,在世界各大文明体系中只有中国汉字和伊斯兰文字。后者更多的是宗教功能的延展,前者是建立在强大的以儒学伦理为主体的中国文化形态中。
在中国文字起源传说中,“六书”是文字书法的原始分类形态,“六书”皆是圣人观天察地所作,中国文化中的“圣人”多指道德意义的完人,“圣人”所作的文字天生即具有道德功能和意义。因此,书法从起源和书写即与历代士大夫的修身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脱离开士大夫的修身方式来讨论中国的书法,书法本身就变得没有意义。
王谦兄在功成名就且知天命之年,能潜心艺事,血战墨池,除了精神自我圆善的更高追求之外,我暂找不到其他自洽的解释。所以,书法对于王谦不只是博士学位专业,更是修身方式。道即远即近,苦乐自知,唯愿王谦兄能自得其道,自乐其道。这不仅是书法研学的正道,也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自我成就与文脉传承之道。
王谦是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博士研究生同窗,更是令人敬佩的兄长。他的专业是书法创作与技法研究,师从李一先生。
五旬自况歌
王 谦
上天颇厚我,生长孔子里。
早岁到海上,复旦曾负笈。
著述二十年,作品堪过膝。
人生过半百,恍然思奋起。
五十以学艺,为时应未迟。
奋戟竞场屋,京华随名师。
常惊时光逝,夜半仍临池。
笔濡魏晋墨,十指松烟气。
读帖入三分,视物辄成字。
人生自有涯,艺途当无期。
身既许书艺,孟晋曷可止?
悠哉为三观,寄怀河汉里。
1.王谦 日知录 夜航船109cm×26cm×22017
2.王谦 李白草书歌行132cm×34cm2017
3.王谦 王国维人间词话节录139cm×43cm2017
5.王谦 坐花醉月70cm×138cm2017
6.王谦 老子摘句(一)35cm×80cm2017
俗话说“字如其人”,王谦兄的字给人的感觉,正如他所作打油诗中所标示的“年过半百,重新起航”的坚忍心志一般。清代刘熙载有论:“有果敢之力,骨也;有含忍之力,筋也。”王谦兄的草书即有一种阳刚谦和之美。观其运笔,圆中带方,锋不外露,内含遒劲,用墨浓淡干湿互见。观其结构、布局,纵横聚散不离法度,正中求奇,平中求变。尤其是章草结体承续李一先生法脉,自创一格,亦见硬朗,稚拙又具童趣,正是“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
五旬之人,时常夜半挑灯,浸淫笔墨,研习传统诗词碑帖,笔耕不辍。此等心志情怀,吾辈望尘莫及。王谦兄长的书风神采,是其精神品格的体现,更是其后天孜孜不倦,游艺近道于笔墨之硕果。唯愿兄长早日修成正果。
7.王谦 心经138cm×69cm2017
王 谦 Wang Qian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书法创作研究方向博士,师从李一先生。现为孔子艺术研究院院长、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1965年生于山东曲阜,198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30年前曾在复旦大学举办“王谦书画展”。迄今出版个人著述 30 余部,发表文章逾千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文章 150 余篇。
约稿、责编:史春霖、徐琳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