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时代高温报道的“三变”

2017-11-01 07:21何苏鸣王一伊
传媒 2017年19期
关键词:浙江日报三变可视化

文/何苏鸣 王一伊

融媒时代高温报道的“三变”

文/何苏鸣 王一伊

天气转凉,高温已远。对传统媒体而言,高温报道是“四季歌”,每逢酷暑,总会有这一系列的报道“应景”。

高温报道通常有三种类型:一是常规的气象报道,如今很多本地媒体通常都是“每日一报”;二为记者亲历报道(体验式报道),无论是纸质媒体还是广播电视类媒体,往往都会安排记者体验高温天里照常工作的职业岗位,比如,清洁工、交警、外卖小哥、快递员等;三是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送关爱的报道,给贫困家庭“送清凉”、向建筑工地工人送爱心等都属于此类。

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新媒体元素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这组“四季歌”的报道中,“老三篇”的高温报道有了新变化,在表达形态、表现内容及报道思路等方面做出了新探索,涌现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形态之变:可视化数据新闻、H 5、短视频等轮番上阵

对传统媒体而言,媒体融合带来的最大改变,无疑就是新闻产品的表达形态愈加丰富。面对传统的报道内容,无论是纸媒还是广播电视媒体,都在尝试着突破之前单一的文字或是视频报道模式,转而探索新的、更适合互联网传播的新闻作品。

具体到高温报道中则可以看到,上文中提到的天气报道、记者亲历以及领导慰问等内容,都有了新的报道形式。比如,2017年7月初的湖南高温中的洪灾,《新京报》微信公众号推出“图文+视频+可视化图表”的作品《雨量破1998年历史极值!湖南洪灾到底有多厉害?》,除了通过现场图片、视频、简单的文字告诉用户此次湖南洪灾的灾情外,还插入了《新京报》动新闻团队制作的科普视频,将专家的分析以动画形式表现出来,通俗易懂。此外,稿件中还加入了可视化长图《一张图看懂长沙本轮降水究竟有多强》,通过和灾情相关的各种数据,湘江长沙站水位、6月以来长沙降水量等图表,更加直观地说明了此次湖南洪灾的严重程度。

再如,浙江日报宁波分社推出的H 5《炙热24小时 致敬所有在烈日下的劳动者》,其内容也是常规的记者零距离亲历报道。但通过H 5的制作,他们以时间轴和温度的变化,记录每一个工种面临的不同温度,通过滑屏方式,展现一位位劳动者在烈日下的工作场景,显然更直观也更有画面感。

此外,央视新闻客户端制作的可视化长图《今年最强高温来袭 到底哪里最热?》,则让数据新闻有了更大信息量,从最高低温度排行、气温对比、火炉城市特点等多个纬度制作的可视化长图,配上了中国各地平均气温走势的GIF图等,让用户清晰了解不同城市的气候变化。

如上,形态之变,让高温报道更加接地气,传播效果更好。

内容之变:多了科普性、实用性、娱乐性

融媒体发展在给予传统媒体越来越多样报道形态的同时,无疑也拓展了各个媒体的报道内容视野。当技术与灵感擦出火花,高温报道可涉足的领域也变得多样;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加上互联网传播的新文风,以往偏“严肃”和“单一”的高温报道,在内容上也更加多彩。

将天气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高温报道可以是科普性的:2017年7月12日,中央气象局微信公众号推出视频《三伏天的热,你服不服?》。这个手绘系列视频,通过黑色签字笔作画,一边配以旁白,让用户在趣味十足的漫画中,增加对三伏天科普知识的了解,网友们在纷纷转发的同时,也不禁感叹的确增长了知识。

将天气与日常生活相结合,高温报道也可以很实用、很贴心:浙江日报全媒体文化新闻部推出的H 5《持续高温天,你需要这份防中暑自救指南》,就详细列举了中暑的原因、症状、如何预防等内容,科普知识准确提炼,表达到位,内容无累赘,使用户可直接抓住重点。很多用户愉快地点点手指的同时,更是选择了朋友圈转发和“一键收藏”,提醒自己和亲朋好友多留心,安全度夏。

炎炎夏日,如何抓住读者的兴趣点?增加报道的趣味性势在必行。《新京报》微信公众号的动图可视化作品《为啥说我们的命都是空调给的?》,根据英国气象局哈德利中心、中国国家气候中心、中国天气网等数据证明天气越来越热,添加了夏日元素,比如,西瓜棒冰、太阳等卡通图案,将2017年上半年全国高温日数排行榜、十大夜间火炉多个纬度用GIF图呈现,用户还可点击数值查看具体详情,集趣味性和交互性为一体。

新华社则将视线转到动物园,三分钟“动画+真人”结合的短视频《动物如何战高温:王铁柱夏日动物园游记》,以动画人物“王铁柱”为主人公,讲述他游动物园的经历,给用户介绍动物是如何抗高温的。动画给所有动物进行配音,用搞笑的方言和字幕呈现,给用户带来夏日里的一抹欢笑。

高温虽凶猛,而这些别开生面的报道,给广大读者和用户带来了一丝丝清凉。当然,对于媒体而言,也带来了更可观的流量和更好的用户黏性。

立意之变:“跳”出高温写高温报道

“四季歌”对于媒体来说,是规定动作,也是自选动作。如今,随着媒体融合深入推进,年年岁岁“歌”相似,岁岁年年“音”不同。

在以往的高温报道中,多数媒体主要把注意力放在“高温”两个字上,如高温有多高、一线岗位人员有多辛苦等,也有一些媒体“反弹琵琶”,“跳”出高温写高温报道,关注高温背后的细节和变化,新意盎然。比如,《浙江日报》在高温日策划了一组“技术变革吹来清凉风”系列报道,关注高温里的“清凉角落”,通过“车间比室外更凉快”“机器代劳 上工凉爽”“机器人巡视员上阵”“工艺革新 高温不再”等四个板块来反映酷暑下的车间劳作:人们固有观念中的车间是“热火朝天”的,可企业高度智能化的推进和发展理念的升级,却让记者看到了高温下不一样的凉爽风景。这一组报道另辟蹊径,不仅让读者看到了企业对员工的关爱,更折射了近年来浙江不断推进转型升级的成果,更有新意,也更有深意。

寻常的高温报道,人是最重要的主体。毕竟,气温之高,人的体验最为直接真实。在2017年的高温类报道中,有不少媒体视角一变,把目光聚焦到人工作的对象,人应得的待遇,人所处的环境,也取得了不俗的效果。比如,《浙江日报》的报道《一袋生活垃圾的酷暑旅程》,通过记者追踪一袋生活垃圾的分类、直运、处置全流程,在让大家明白垃圾分类大背景下,“我们的垃圾去哪了”,也见证了环卫工人在高温下的坚守。《高温作业,撑起“遮阳伞”了吗》,则聚焦户外劳动者的高温“休息令”、高温津贴,从制度落实层面关心劳动者的日常,更具人文关怀。

作者何苏鸣系浙江日报全媒体政治

新闻部主任助理

王一伊系浙江共产党员杂志社记者

猜你喜欢
浙江日报三变可视化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思维可视化
贵州黄平县:“三变”改革激发产业活力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凝聚七十载风云 镌刻永不磨灭的追求——浙江日报报史馆侧记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内容+”,为主流媒体赋能——浙江日报改版的实践与思考
打造舆论监督“升级版”——从浙江日报《一线调查》说起
重大主题报道的可视化探索——以浙江日报的实践为例
贵阳城乡“三变”了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