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静波 吕翠田彭 鹏 田传敏 韩婷芬
(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6)
大学生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状况及其相关性研究※
黄静波 吕翠田*彭 鹏 田传敏 韩婷芬
(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6)
目的 探究大学生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状况及其相关性,为改善其睡眠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1020名大学生,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为评价工具,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大学生PSQI总分为(5.30±2.71)分,睡眠障碍发生率为28.98%,调查对象年级与专业性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86名有睡眠障碍的大学生中,24.48%存在焦虑情绪,48.60%存在抑郁情绪;有睡眠障碍的大学生PSQI总分与焦虑、抑郁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焦虑、抑郁情绪是大学生睡眠障碍的相关情绪。
大学生;睡眠质量;焦虑;抑郁
人的一生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同期在全球开展了睡眠流行病学调查,中国有1万名受试对象参与调查,结果显示43%的国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1]。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与半社会之间的尴尬群体,往往顶受着社会、学业、就业、情感等多重压力,其睡眠质量受到诸多学者关注与重视,据相关调查表明,41.06%的大学生存在睡眠障碍[2],本研究通过分析大学生睡眠质量、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的现状,探究睡眠障碍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为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102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1012份,有效问卷987份,有效率97.53%(25份问卷因被试者填写不完整或信息明显错误,影响结果的判定而剔除)。其中大一学生289名(29.28%),大二学生319名(32.32%),大三学生186名(18.84%),大四学生137名(13.88%),大五学生56名(5.67%);男生312名(31.61%),女生675名(68.39%);在专业性质上,医学类学生734名(74.37%),非医学类学生252名(25.53%)。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前期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筛选出有睡眠障碍的受试对象,中期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最后使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大学生睡眠质量现状
2.1.1 总体睡眠状况 987名调查对象PSQI总分均值为(5.30±2.71)分,其中日间功能障碍、入睡时间两大因子得分较高,分别是 (1.44±0.88) 分、 (1.02±0.92)分,将PSQI总分≥7分作为睡眠障碍的标准,结果显示有286人存在睡眠障碍,占总人数的28.98%。
2.1.2 不同性别、年级、专业性质大学生PSQI分布状况 表1显示,不同性别大学生PSQI各因子得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大学生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大四、大五学生各项因子得分均与大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二、大三学生各项因子得分相差无几;专业性质方面,医学类专业大学生相较非医学类在入睡时间、PSQI总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不同性别、年级、专业性质的大学生PSQI评分比较
2.2 睡眠障碍的大学生焦虑、抑郁分布状况 表2显示,286名睡眠障碍的大学生中,焦虑人数70名(55.09±4.14) 分,无焦虑人数216名 (43.64±4.24) 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抑郁人数为139名(10.15±4.72) 分,无抑郁人数为148名 (1.33±1.50) 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睡眠障碍的大学生焦虑、抑郁分布状况 (x±s,分)
2.3 大学生焦虑、抑郁与PSQI总分及各因子相关分析
表3 有睡眠障碍大学生SAS、BDI与PSQI相关分析(r值)
以286名睡眠障碍的大学生焦虑、抑郁状况与PSQI各因子作Spearman相关分析,如表3所示,大学生PSQI总分与焦虑、抑郁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焦虑总分与睡眠效率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催眠药物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睡眠质量得分呈正相关(P<0.05);抑郁总分与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因子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睡眠质量得分呈负相关(P<0.05)。
睡眠是在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下,机体在正常状态下处于最低代谢状态的一种周期性生理现象。据相关学者研究显示,睡眠障碍受多种因素影响[3]。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睡眠障碍发生率为28.98%,高于王道阳等[4]的调查结果,结果反映将近1/3的学生具有睡眠问题,可见大学生群体中睡眠问题的严重性,需要引起较高重视;不同性别大学生睡眠质量无明显差异;睡眠质量与年级差异较为显著,大一学生刚步入大学,不易受学业、生活、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的压力[5],睡眠质量较好,随着年龄的增加,大四、大五学生即将面临实习、毕业考试、考研、论文答辩、就业等问题,这些因素是影响其睡眠质量的重要原因;在专业性质方面,医学类与非医学类专业相比课程繁重、考研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睡眠质量较差,这种差异性不同程度反映出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可能比较复杂,有现实问题、未来压力等对心理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
回归分析表明,焦虑、抑郁情绪是大学生睡眠障碍的相关情绪,与睡眠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有临床研究表明,睡眠质量差者多数伴有抑郁、焦虑情绪或其他精神症状,如紧张、恼怒、敌对等[6-7],本研究中大学生睡眠障碍的相关情绪状态包括焦虑和抑郁,其中焦虑占24.48%,抑郁占48.60%,反映出大学生睡眠障碍人群中抑郁情绪更常见。这两种情绪状态与睡眠障碍容易形成恶性循环[8],提示临床治疗睡眠障碍需要针对患者的焦虑或者抑郁状态进行相应干预处理。
焦虑、抑郁情绪是大学生睡眠障碍的相关情绪,建议大学生在生活学习等问题上多进行自我疏导,情绪差时多与亲人朋友交流,增强心理素质。同时,学校应进一步完善心理辅导站软硬件建设,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和朋辈咨询员,注重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应用,切实做好班级心理动态监测。
[1]王小丹,高允锁.医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29(2):235-239.
[2]邓钧,郑鹏远,李晶.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1):31-34.
[3]于守臣,张忠山,宋彦,等.1072例睡眠障碍的流调资料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3):171-173,164.
[4]王道阳,戴丽华,殷欣.大学生的睡眠质量与抑郁、焦虑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30(3):226-230.
[5]杨文辉,吴多进,彭芳.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中文版在大一学生中的试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6):762-764.
[6]廖婷婷,邹枝玲,杨勋.大学生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关系的相关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5):2830-2831.
[7]张凤梅,陈建文,杜凤芹,等.大学生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状况及其相关性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21(5):574-575.
[8]贺旭,洪军.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与抑郁焦虑状态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2,24(8):500-501.
Study on Sleep Quality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ir Correlation
HUANG Jingbo,LYU Cuitian,PENG Peng,TIAN Chuanmin,HAN Tingfen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nan Province,Zhengzhou 450016,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quality of sleep,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ir correlation,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ir sleep quality.Methods A total of 1020 college students from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the"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Scale (PSQI)","Anxiety Self-Rating Scale (SAS)"and"Baker 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 (BDI)",and the spss19.0 software was used to carry out data analysis.Results The total score of PSQI was(5.30±2.71),the incidence of sleep disorder was 28.98%,the grade and professional nature of the survey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286 college students had sleep disorder,and 24.48%of them had anxiety (P<0.01).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SQI score an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college students with sleep disorder(P<0.01).Conclusi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re related emo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sleep disorders.
college students;sleep quality;anxiety;depression
10.3969/j.issn.1672-2779.2017.19.024
1672-2779(2017)-19-0058-03
河南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学习项目【No.CXXM[2016]0048】
*通讯作者:lvct-1971@163.com
2017-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