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误诊的儿童坏疽性脓皮病一例

2017-11-01 21:58曹国秀任发亮杨欢甘立强倪思利黎灿王华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7年8期
关键词:前臂分泌物粒细胞

曹国秀 任发亮 杨欢 甘立强 倪思利 黎灿 王华

40001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临床病例分析·

多次误诊的儿童坏疽性脓皮病一例

曹国秀 任发亮 杨欢 甘立强 倪思利 黎灿 王华

40001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患儿男,3岁,因双上肢及胸壁反复溃疡5月余入院。5个月前(2015⁃12⁃9)患儿因重症肺炎于当地医院行右颈内静脉穿刺。1周后穿刺部位皮肤出现2 cm×1.5 cm红斑、溃烂、疼痛,伴高热,最高体温39.5℃。血细菌培养阴性。右颈部溃烂处分泌物培养:多重耐药表皮葡萄球菌生长,真菌阴性。血常规白细胞18.93×109/L。考虑局部软组织感染。经反复外科清创、抗感染治疗,稍好转,但效果不佳。右肩部溃疡面积逐渐增大至约13 cm×12 cm,部分溃疡深达皮下脂肪层,触痛明显。2个月前(2016⁃4⁃10)患儿左前臂无明显诱因出现类似溃疡,且原有溃疡潜行性扩大。检查示前胸、右上臂、左前臂创面大小分别约15 cm×3 cm、20 cm×2 cm、10 cm×3 cm,再次入住烧伤整形科,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29.74×109/L,血小板576×109/L,红细胞4.62×1012/L,血红蛋白97 g/L,C反应蛋白161 mg/L,降钙素原0.084mg/L(参考值<0.05mg/L,下同),红细胞沉降率94mm/1h。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产酸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骨髓检查:刺激性骨髓象。血IgA 411 mg/L(560~3 430 mg/L),IgM 3 060 mg/L(430 ~1 630 mg/L),余正常。白细胞吞噬功能、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均正常。予负压封闭引流手术、清创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23 d后,创面缩小,但创面周围反复有新发脓疱,难愈合。复查创面分泌物细菌及真菌培养阴性,血常规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善。病程中患儿无腹痛、腹泻,无双下肢关节肿痛或皮肤溃疡。2016年5月17日于我科就诊,门诊以皮肤溃疡原因待查收入院。发病以来食欲差,体重减轻,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足月因脐带绕颈行剖宫产,按时预防接种,家族无类似疾病及传染性疾病病史。

入院体检:体温36.4℃,心率90次,体重13 kg。颈部、腋下、腹股沟可触及多个淋巴结,活动,无压痛。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胸颈部及右上臂可见大片淡红色、皮色瘢痕,右上臂可见散在糜烂及褐色结痂;双前臂屈侧均可见5 cm×7 cm溃疡面,其上有渗液、脓性分泌物、结痂,溃疡边缘隆起,周围皮肤发红(图1A)。

诊疗经过:入院后查血常规示白细胞20×109/L、红细胞4.37×1012/L、血小板1 105×109/L、血红蛋白93 g/L、淋巴细胞0.42、中性粒细胞0.55,C反应蛋白36 mg/L。尿粪常规、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抗HIV抗体和梅毒螺旋体抗体、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4 h尿蛋白定量、2次分泌物细菌及真菌培养、肝肾功能、电解质、腹部超声均未见异常。X线胸部平片:双肺纹理增多。左前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及真皮浅层散在中性粒细胞,真皮中层向下至脂肪层可见弥漫性中性粒细胞浸润,部分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管腔堵塞(图2);未见干酪样坏死及肉芽肿,未见真菌孢子及菌丝。抗酸染色、PAS染色及银染色均阴性。诊断:坏疽性脓皮病(PG)。

图1 患儿前臂潜行性溃疡 1A:治疗前;1B:治疗11 d后,溃疡基本愈合,浅表结痂

图2 左前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2A:HE×40;2B:HE×100) 真皮中下层至脂肪层见弥漫性中性粒细胞浸润,部分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

2016年5月20日予口服甲泼尼龙20 mg/d,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2次/d,补充白蛋白对症支持治疗。治疗8 d后改为口服泼尼松15 mg/d,10 d后右上臂糜烂面基本愈合,右前臂皮肤溃疡面积较前缩小,溃疡边缘已结痂,部分痂壳脱落,溃疡隆起较前变平;左前臂结痂基本脱落,仍有少量糜烂面(图1B)。于2016年5月29日出院后继续口服泼尼松、双嘧达莫、钙片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目前仍在治疗随访中。

分析与讨论PG是一种少见皮肤病,可发生于不同年龄,以20~50岁最多见,女性略多于男性,儿童和青少年约占 PG的 4%[1],儿童病例少有报道[2]。皮损常好发于下肢,有时多发,可以累及任何部位。病初表现为疼痛性红斑、结节、无菌性脓疱;数天后进展为坏死性溃疡且潜行性扩大,溃疡边缘呈紫红色,周围皮肤发红,严重时可深达肌肉层;愈合后可遗留筛状萎缩性瘢痕,病情易反复。约25%~50%的患者发生在创伤部位。

目前PG因为无特异性病理组织学和实验室检查改变,故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Su等[3]提出了PG诊断标准,主要标准:显著疼痛的不规则、紫红色边缘的溃疡,并排除其他因素相关溃疡;次要标准:针刺反应阳性,合并全身性疾病,皮损组织病理可见真皮内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只有符合2项主要标准和至少2项次要标准方能诊断PG。总结本例患者病史、实验室检查、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提示真皮浅层至皮下组织有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样坏死,特殊染色阴性),除外感染性、肿瘤性、血管炎性疾病所致溃疡可能,结合抗感染及清创治疗效果差、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诊断PG。患者自发病以来体重明显减轻,中度贫血,双肺纹理增多,需警惕合并其他疾病,应完善肠镜、胸部CT等检查,但患者家属因经济原因拒绝。

回顾本例患者诊治经过,早期临床表现与皮肤软组织感染类似,伴有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院外多次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误诊为皮肤软组织感染而反复予以抗感染、外科清创等治疗,病情难以控制且进展迅速。坏死性筋膜炎是累及皮下脂肪层及筋膜层的急性坏死性软组织感染,常伴有全身中毒性休克表现,细菌感染沿着筋膜组织迅速广泛地潜行蔓延,引起感染组织广泛炎症充血、水肿,继而皮肤和皮下的小血管网发生炎性栓塞,发展为中心暗红色斑块、溃疡,边缘更锋利,压痛剧烈,常伴有发热;早期可以与蜂窝织炎相似,但蜂窝织炎无紫色溃疡边缘,血培养及分泌物培养常为阳性,早期抗感染、及时外科手术治疗有效,免疫抑制剂治疗使病情恶化。该患儿入院后微生物学检查阴性,院外反复抗感染及外科清创治疗无效,均不支持皮肤软组织感染。PG为嗜中性皮肤病,常合并白细胞升高,患儿受累面积大、炎症反应重,故继发血小板明显升高。但患儿贫血原因可能与合并消化道疾病或其他系统疾病有关,因患儿家长拒绝做进一步检查,具体原因尚不明确。

PG的治疗包括局部创面护理,局部及全身用药治疗。虽然PG应尽量避免手术及清创治疗,但当溃疡坏死广泛且累及肌腱或韧带时,外科干预不可避免。为迅速控制病情,口服泼尼松起始剂量0.5 ~ 1.5 mg·kg⁃1·d⁃1,必要时可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若疾病进展或糖皮质激素不能迅速缓解病情,可加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环孢素、硫唑嘌呤等[4]。疼痛消失、红斑减少和溃疡底部肉芽肿形成提示疾病控制。但本病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患,易复发,故糖皮质激素至少4~6周减至小剂量后,需长期维持治疗。局部外用他克莫司或糖皮质激素软膏,可单独用于治疗局限性PG,或与系统性免疫抑制剂结合治疗广泛性PG。一项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30例PG患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表明,英夫利西单抗的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对照组,英夫利西单抗可作为难治性PG治疗的备选方案[5]。

本例患者虽然早期血常规及分泌物培养均提示细菌感染,但之后治疗过程中对抗生素治疗及外科干预反应均差,提醒临床医生应该对患者诊断进行重新评估。当遇见难治性溃疡时,皮肤活检及特殊染色必不可少,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急性皮肤溃疡,特别是感染和坏死性血管炎。

[1]Gade M,Studstrup F,Andersen AK,et al.Pulmonary manifes⁃tations of pyoderma gangrenosum:2 cases and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Respir Med,2015,109(4):443⁃450.DOI:10.1016/j.rmed.2014.12.016.

[2]申小平,蒋燕萍,李鹏,等.儿童坏疽性脓皮病二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3,46(4):288⁃289.DOI: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3.04.022.

[3]Su WP,Davis MD,Weenig RH,et al.Pyoderma gangrenosum:clinicopathologic correlation and proposed diagnostic criteria[J].Int J Dermatol,2004,43(11):790 ⁃800.DOI:10.1111/j.1365⁃4632.2004.02128.x.

[4]陈传杰,陆春.坏疽性脓皮病治疗现状与进展[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2):175⁃177.

[5]Brooklyn TN,Dunnill MG,Shetty A,et al.Infliximab for the treatment of pyoderma gangrenosum:a randomised,double blind,placebo controlled trial[J].Gut,2006,55(4):505 ⁃509.DOI:10.1136/gut.2005.074815.

王华,Email:huawang63@hotmail.com

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7.08.016

2016⁃07⁃25)

(本文编辑:颜艳)

猜你喜欢
前臂分泌物粒细胞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假性粒细胞减少是怎么回事
前臂长度测量值偏差对前臂骨密度值的影响
化肥有机肥配施对油菜营养生长期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作用研究
褐色分泌物一直不干净是怎么回事
银河系“吃”麦哲伦云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