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陈代军
切实担负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
文_陈代军
脱贫攻坚是衡量政治责任感强弱的一把尺子,检验着党员干部是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是否具有高效的执行力和不折不扣贯彻执行上级方针政策的担当精神。
陈代军(右)在帮扶联系点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铜仁市委组织部供图)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光荣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新时期扶贫开发脱贫攻坚重要战略思想,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贫困不除,小康不达。打赢脱贫攻坚这场事关亿万民生福祉的战役,只争朝夕。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根本在人,核心在于强烈的政治责任。脱贫攻坚就是衡量政治责任感强弱的一把尺子,检验着党员干部是否树立牢固的“四个意识”,是否具有高效的执行能力和不折不扣贯彻执行上级方针政策的担当精神。
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这一宏伟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党组织必须加强对脱贫攻坚的组织领导,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定的政治立场,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构建坚强有力的脱贫作战体系。县级党委要发挥好“一线指挥部”作用,承担组织领导、督促推进和示范带动的责任。提高政治站位,用好主导权、指挥权,把牢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本地区发展方向,善于总揽全局、调兵遣将、协调各方,把各类资源整合到脱贫攻坚“决战”中来。乡镇党委要发挥好“主阵地”作用,聚焦贫困村、盯紧贫困户,紧紧围绕精准识别贫困对象、科学规划脱贫进度、精准实施脱贫项目、严格监管资金,全力保障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村干部要发挥“战斗员”作用,全力以赴、冲锋陷阵。
把群众组织起来,集中力量解决发展难题。强化服务意识,掌握脱贫攻坚相关知识技能,聚焦“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两率一度”和围绕“一户一策”要求,对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实施有针对性的精准扶贫。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要发挥“突击队”作用,发挥好自身和选派单位的双重优势,认真履行好“一宣六帮”职责,宣传好党的政策,帮助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经济发展,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推进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做好民生工作,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始终保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是如期实现脱贫目标的有效路径。
脱贫攻坚作为当下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关系着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面对这一历史性艰巨任务,只有具备浓浓的人本理念和民生情怀,才能倾注自己的心血、精力和情感,全身投入到各项扶贫工作中,把脱贫攻坚战进行到底。
要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从群众利益出发,把决战贫困、关心百姓疾苦、为民排忧解难作为体恤民情的具体举措,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在扶贫项目上多一些民生实事,少一些政绩“盆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脱贫攻坚时间越往后越紧,任务越往后越重,困难越往后越大,遇到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尤其是极贫乡镇、深度贫困村,基础设施不牢,产业薄弱,地理条件恶劣,是重点攻克的难题。
纵观我党一路走来的历程,路途同样荆棘遍布,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全面从严治党,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历史使命、艰巨的历史任务,但我们党始终都以不怕流汗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坚定决心取得了最后胜利。脱贫攻坚战役进入白热化阶段,必须树立流了血也要继续、脱一层皮也要做的大无畏精神,以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的坚定决心,众志成城,背水一战,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坚决不落下一个村寨、一户家庭、一名群众,全面完成党中央交付的光荣任务,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做到不愧对人民、不愧对历史,不愧对党组织。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脚踏大地,行稳致远。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实干精神是共产党人最朴实的作风和宝贵财富。
决战脱贫攻坚,是历史交给我们这代人的伟大任务,需要我们这代人去完成。我们要继续发扬脚踏大地的朴实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自己当成贫困户家庭的一员,经常与群众坐在一起,说在一起,劳在一起,从生活的细微处,家庭成员谈话间,邻里小事中,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情况,洞悉致贫原因,真正做到扶贫对象精准、制定措施精准、安排项目精准。
要解决好“扶持谁、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做到扶真贫、真扶贫,脱真贫、真脱贫,早日让脱贫攻坚“效果图”变成“实景图”,让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随着解决好“扶持谁、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铜仁市正在让脱贫攻坚“效果图”变成“实景图”。图为郭家湾秋景。(洪达山 田宇 / 摄)
(作者系铜仁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 / 哈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