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把网络当做负面新闻放大器
朱春阳
在网民们把负面信息作为调侃社会问题的情绪来传播的当下,专业媒体需要对负面信息背后的社会问题予以关注,进而推动问题的解决,提高民众的生活舒适感。
又是一个“十一”假期。我提前回到老家,遇到好久不见的老友,他计划10月1日这天出发去外地度假。
我调侃他说,你这个假期恐怕要在高速公路上耗掉一天了!然后我就把微信上面关于高速公路拥堵的相关图片和段子不断地转发给他,劝诫他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但因为事前约好了,他和他的亲友两家人第二天还是硬着头皮上路了。
原计划要走一天的路程,结果比平时还要快很多,半天就到了。
后来他告诉我,自北向南的高速公路(大广高速)的确拥堵严重,但自南向北的高速公路却是一路畅通的。网上大家竞相传播的是拥堵的一侧,而对面通畅的一侧却很少见传播。由此,朋友感慨网络有意放大了现实生活中的负面消息,是负面信息的放大器。
但仅仅网络是负面信息的放大器吗?中国古谚有“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其实负面消息被优先传播并非是互联网时代的独创,只是社会既有传播偏好的放大而已。
就当下中国社会传播网络带来的变化而言,中国网民和世界网民相比也表现出对负面信息传播行为的偏爱。2010年,美国尼尔森公司发布的一份关于亚太各国网民用户习惯的报告中称,在整个亚太地区,只有中国网民发表负面评论的意愿超过了正面评论。约有62%的中国网民表示,他们更愿意分享负面评论。而全球网民的这一比例则为41%。
因此有专家称,中国不少网民患上了“坏消息综合症”。在此次“尼尔森调查”之后,《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进行了针对性再调查(共有11928人参与调查)。
其中对于尼尔森的结论“中国网民最喜欢在网络上发表和分享负面信息”的看法调查结果为:41.3%的中国网民明确“认同”,41.9%的网友认为批评性言论更有价值;35.6%的网友认为负面评论多表明中国网民维权意识增强。此外,33.6%的网友表示发表过批评意见;64.3%的人认为原因是“网络适合发泄情绪”;59.5%的人表示是“网络之外的现实渠道不通畅”。虽然上述调查只是将网民发表“负面评论”的习惯局限在商业消费领域,但是,我们也能从中看到网民正变得越来越挑剔,越来越有维权意识和批判精神。
就新闻专业机构而言,真实公正客观全面地呈现世界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规范。但是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平台上,人际之间、群体之间的传播则更多强调了新闻信息“反常”的特性,并借此表达社会情绪。
例如,“十一”假期期间晒得最多的除了高速公路拥堵信息外就是景区人口爆满,无论是西湖、长城,还是泰山,在网络空间传播的景象都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哪里还有一点点假期休闲徜徉美景的幸福感呢?假期中,我看到朋友圈有人晒游长城的照片,稀稀拉拉的人群,并没有被疯转的图片中呈现的可怕场面,我还忍不住调侃她是不是到了一个“假的”长城景区。
在这一切晒照片的同时,隐含的其实是对现实出行管理方案的调侃与无奈,是对社会问题的一种夸张式的放大。因此,与其说互联网是负面信息的放大器,倒不如说它是我们寻找社会问题的一枚放大镜,负面信息或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广为传播的负面信息背后的社会问题的冷漠和麻木。
因此,专业新闻机构,也就是官方媒体团队,在众声喧哗时代的作为就在于,在网民们仅仅把负面信息作为调侃社会问题的情绪来传播的当下,专业媒体需要对负面信息背后的社会问题予以关注,进而推动问题的解决,提高民众的生活舒适感,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责任编辑 / 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