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禅诗”辑录品析

2017-10-31 03:16潘承健
名作欣赏·中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南怀瑾

潘承健

摘 要:南怀瑾先生广学博览,其好诗文,或随性而动,或有感而发,或率情而为……形式变化,情致灵动,赋予诗文更鲜活的生命气质。尤其是南怀瑾先生的“禅诗”,得益于其在佛教领域的修为涉略以及其对于人生的感悟和学术的专精,意蕴尤为浓厚,从中可以略微窥探南怀瑾先生的情致,亦不失为有益的窗口视角,以便对其诗文以及思想进行研究和认识。

关键词:南怀瑾 “禅诗” 心境智慧

南怀瑾先生之“禅诗”,当不是片面地从佛教层面上来理解,更多的是由其诗文所透显出来的思想气息,发人深省。南怀瑾先生所作“禅诗”,其词章不似讳莫高深,但以“稀松平常”,运用通俗的言语,将心中感悟予以抒发,品读起来,不觉生涩难懂,反而能够较为直观地领会到其诗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情致。诚如所言:“禅门重证悟,提持真参实悟,必须当人于一切时,一切处,锻炼纯熟,工夫深入,定力已稳,忽地‘的一声,涣然冰释。”{1}读者若认真品读,也能从中得到些许启示,以下拟就南怀瑾先生“禅诗”略辑,进行简要的赏析和品读,体当其中的诗文妙理、盎然易趣,同时也可从中粗略窥探南怀瑾先生的禅学功夫以及他丰富的思想智慧。

一、于斯寄情、应物无声

秋日四律·步傅真吾先生原韵

其一

漏夜浸寒不畏霜,临流看月泛溪长。迎人处处皆通路,卓杖山山是故乡。

陶令情囚三径菊,枯禅念系几茎香。分明亘古闲田地,何事敲空问断常。

彼时,南怀瑾先生闭关于峨眉山大坪,周遭木林茂密,寂静山青,小径难途,游人少见,环境清幽,尤适合闭关修学。适时正值三秋,峨眉本就高寒,其上山寺更早见霜至,因而有感“漏夜浸寒”,但既为问道修学,当毅力坚持,虽“漏夜浸寒”,却也“不畏霜”。晚间惯看“峨眉山月”,月映溪流,泛于其上,似乎也随着溪流越拉越长,胸中自生感慨。

虽然处境不同,但“志道”之心笃定显著,旨在寻求生命意义的追问和终极归宿,自然也就不再对外境执着分别。保持心常澄明,就是要逐渐破除各种物欲缧绁,且应当摒弃胸中的贪爱,无疑是既来则安,以“静”处之,即便身于此间,也能够淡然从容,即是“故乡”。在南怀瑾先生看来,虽然陶渊明开阔放达、悠然洒脱,却仍旧有所眷恋,钟情于“三径菊”;“枯禅”者则不甚透了,思绪执念于“几茎香”。以上两种都不能算是真正的达“道”,可见心中还是有所牵系而存留执着,不能全然彻明自心。当然,这既是对自己的告诫,同时也意在引起人的警醒,终究是要凭智慧觉解将胸中执着逐渐“放下”,以求通过自心觉知,能够实现自我精神的提升乃至对宇宙生命的体悟。

南怀瑾先生借由譬喻以表明人应该避免贪念执着而使自己落于断常之见,以至于生出种种烦恼障碍,寻觅不到生命的真实意义和归处,因此,人们需要回归自心的省思体当的正解之中,以见诸自性。

其二

云作锦屏雨作花,天饶富豪到僧家。住山自有安心药,问道人无泛海搓。

月下听经来虎豹,庵前伴坐侍桑麻。渴时或饮人间水,但汲清江不煮茶。

如果没有宽广的胸怀,豁达的胸襟,又怎能把“云”当作“锦屏”,把“雨”作为“花”呢?既然是为参禅悟道,当应“抛却”身份等外在执着和负累,安于平静。当然,这里所强调的“静”,并非流于“枯寂”,而是内含“觉性”的遍知体察,旨在缘“静”以收摄自心,实则,只有内心旷达,才能够达到此种境界,实现自心的安适。看待问题,当从自心着眼,倘若自心不安,就无法实现真正的平静,而且真正聪慧的人以及明智的做法,不是汲汲于外在的求取,而是从自心中获得,只有内心清净之后,才能对事物有清晰的洞察和觉知,假如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就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见解,也没有觉悟的可能,纵然千般寻觅,依然还只是在“理”之外,不能得入。

事实上,虽然佛理精深玄奥,其表现却在不同的宗林当中决然不同,而“寓理于事”恰成为禅宗易趣的色彩烙印,“禅宗的特点,是把最高深佛学,心法求证形而上道的复杂而详细分析的方法,归纳到最简捷形而下的人生日常生活,也就是说在平常事物之间,便可证得”{2}。可见,通过将妙趣义理喻于日常生活之中,弥合了佛教义理与日用常行之间的裂痕,为禅宗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和环境,同时也促使其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佛语有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南怀瑾先生深刻地领悟到此种真义,明白在自身所处时代环境中不应只是参学独善其身,仅求一己所得,或是遁迹山林,远离世事,而应“悲悯众生”,以化度众人,不过也要防止自身在这样的行事过程中堕于粗陋,应该心常坚定,保持自我本心。

二、往来自如、禅意随显

其三

崖■风细草惊秋,洞雅何須百尺楼。

月冷高梧垂玉露,花浮流水泛金瓯。

数声钟磬啼猿鹤,一席溪山笑冕旒。

闻道阎浮开木樨,几回游戏到神州。

南怀瑾先生善于通过浅显的语词将禅机道理呈现出来,使人能够直观地领悟到其中的意旨和精神,“禅宗也是以无境界为境界,摆脱宗教形式主义,而着重佛教修正的真正精神,升华人生的意境,而进入纯清绝点,空灵无相而无不是相的境界”{3}。通过对景物既至于细微又见于显盛的描写,表现出自然风物的娟美,这固然展现了静谧淡然的景象,亦增添了几分雅趣。然而,南怀瑾先生却又把笔触转向心智,表明人难免迫于世事的缠绕,因而更需要加强人的认识,以便能够对自我以及外物看得真切。联系当时的现实国家处境,虽说南怀瑾先生是志于问道参禅,但也不能免却时代的掣肘与影响。追求“志道”而立于实际并非意味着禅趣要旨的违反或背离,且这是所当有的悲心与对生命的关怀,也就不难理解南怀瑾对于当时国家形势、民族存亡的关注。

由此,南怀瑾先生也表达了对当时时政的警惕,虽在深山静谧之地能够看到“钟磬啼猿鹤”,但彼时的中国正遭受着巨大的困境和危机,家国破碎,多少志士仁人奋起抗争,反观那些“冕旒”,其所汲汲于事又岂是为了生民家国?所以,南怀瑾先生通过这样的描写,借以讽刺当时的“冕旒”,同时也希望这样的危急局面能够有所改变,以改变国家艰难的境况。endprint

因为自己所致力和追求的乃是修道参禅,所以,南怀瑾先生将心中所感、所悟予以抒发、流露,当中既可见其怡然心志,又兼具禅机智慧,恰在举手投足之间自然呈现。

其四

醉染霜林几树红,善来双鸟解巢空。

分明凡圣无优劣,妄指东西有异同。

扶杖人归天上月,呼群雁叫岭头风。

洞门偶一读黄老,谁在拈花微笑中。

时至深秋,山林尽染秋霜,远远望去,一片肃杀,少有生机,只有零星的几株树木,还泛出些许红色,给这肃杀的景象增添一抹生机。春去秋来,群鸟南飞,皆是生命的直观呈现,如何能够躲得过四季变化的自然规律和运行扭转的宇宙乾坤?这不得不引起人的深思。

人之所以存在不同的认识差别,是因为对外界境缘有迥异的觉知,而胸中所滋生的诸种弊病,却也契合传统而言的未能“见道”,没有真正领悟生命真义,是故生出种种思虑烦恼。南怀瑾先生感慨岁月的无痕和世事的变化,唯有彻悟佛理,常观自心,使自己不断努力精进,在功夫修养和见性悟道的路途中持续用功,才能扭转以往“蒙昧”的认识,破除自己胸中私弊,达到对人情世事的圆顿觉解。

当然,追求生命体悟并非心中空无一物,但还原其时代状况,诸多人情世事变化皆有所见,而傅真吾先生恰如其他人杰一样,表现出身处艰难时的挺立人格。彼时,傅真吾先生虽已年长,但仍然心系国家,鞠躬尽瘁,体现出其对于国家的深厚情感和甘心奉献的无私精神,因此,南怀瑾先生也不免为之心生感慨,故借以抒发。

最后,南怀瑾先生通过“黄老”“拈花微笑”的话头将道家与佛家二者联系起来,在丰富认识的同时也促使精神得以升华。其实,这也是南怀瑾先生自己修学的写照,既涉略道家之思想,又修习佛家之义理,且其对于儒家学问亦有深入研究,这也反映出其知识所涉甚广,广闻博学,也为后辈学人提供很好的示范,学问知识当努力精进,比之做人、做事,也当有坚定的“志道”追求,才能无愧于生命。南怀瑾先生通过对所涉真理知识的融汇,尤其是对佛理的理解和感悟,自然流露出其笃实的修习功夫以及人生智慧。

三、结语

既为“禅诗”,当中不仅透视出“诗”的风雅,还蕴藏着“禅”的韵味。南怀瑾先生将自身所学以及胸中所悟赋予诗文,就更加增添一分雅致、一分宁静、一分智慧……细细思量,更不乏一种“觉解”,通过身心智识的互渗交融,禅机易趣诉诸诗意的表达,“可以超脱现实环境,情绪和思想另有寄托,养成独立而不倚,可以安排自我的天地”{4}。进而观照自心,参究世事人生。所以,诗文意趣,不止于笔墨词章,更要有对生活的深度觉察和感悟,并对之加以凝练、升华,令诗文更具活力。南怀瑾先生的“禅诗”恰也为此提供了鲜活的示例,不失为行文作诗、增识添智的指引。

{1} 南怀瑾:《南怀瑾选集》(第五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2} 南怀瑾:《南怀瑾选集》(第六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33页。

{3}{4} 南怀瑾:《南怀瑾选集》(第四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2页,第101页。

参考文献:

[1] 王萌:禪者之思:现代科学在南怀瑾佛学思想中的回响[J].宗教学研究,2008(9).

[2] 邢东风:南怀瑾禅学思想评述[J].佛学研究.2000(6).endprint

猜你喜欢
南怀瑾
一般父亲
南怀瑾:忘记养生即养生
我看南怀瑾
南怀瑾做人的“双重标准”
我看南怀瑾
“一般父亲”南怀瑾
注重自己的仪态
“告密”也是慈悲
“告密”也是慈悲
南怀瑾的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