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纵观当前高等教育在注重人的道德提升、知识应用于实际及提升人的素质等综合方面还没有很好地协调起来。本文对国贸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验教学和课堂教学互补共促从更新传统教学与学习思维惯式、厘定知识内容和内涵及理论与实验教学二者关系、创新和再造知识传递流程及合理拟定评价体系四个路径给予说明,以更好地促进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的互补共促完成对人的素质改善、知识传承与能力创新。
【关键词】实验教学;课堂教学;互补共促;路径实现
在当今知识易获得和学习偏好差异性的教学背景中,探寻合理方法和合适路径改革教学过程以突显教学活动的层次性和根本目的性,最终达到学生知识积累,技能提升素质提高的适应未来社会职业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此同时,也可达到教师教学教育能力也能不断改善、教学质量不断与时俱进的良好结果,需要在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互补共促的机制作用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1.文献回顾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研究者就课堂教学的相关理论及实验实践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探讨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陈小虎(2008)提出以应用为主导的人才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以“职业元素”为中介构建专业和课程设置、以产学融合为主特征的人才培养过程和以能力为主导的多元化考核评价制度与评价。丁玉梅,吕西萍(2010)等人都提到以应用知识技能为主线,以实验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使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优化并且全面协调发展,均提到了实验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有益做法。當然国内的很多研究者都提到了实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实验教学和课堂教学应该给予并行重视,许敖敖(2001)提到了实验教学和课堂教学是相互融合辩证统一的关系;徐荣华、宋亚男(2005)以工科学院的教学情况提出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思考;刘艳军(2007)提出课堂教学中的体验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差异与区别,二者并不能完全划等号;袁江云(2013)以会计教学为例说明了课堂教学应与实验教学进行有机整合的探讨,但对会计这类的社科特征和实践特征显著的课程专业的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互补和内容设计并没有涉及。
纵观相关研究,研究者都认为经管类专业进行实验实践教学是必要,在理论基础、实存的问题、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结构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关的研究成果,但目前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背景下,针对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如何相互促进教学培养目标实现还没有系统性地研究,特别是国贸专业实验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互促共生关系没有实质性内容的涉及和内涵探讨,对二者如何能形成互补共促的路径缺乏探讨。
2.国贸专业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互补共促的路径
根据之前研究的作用机理,实现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互补共促可以从四个路径进行推进。
2.1路径一:更新传统教学与学习思维惯式
思维惯式更新更多地强调对学校及其行政管理部门和实施教学的教师的要求。作为e时代的大学生其学习知识的思维和学习习惯已发生了变化,对于如国贸这类社科哲学属性的学科知识很容易获取,但学生的问题在于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如死记硬背的理解知识点,导致学生学习应用的迷茫和困惑,导致学习新知识没有动力和方向。而教师和学校管理部门应该在引导学生学习本专业知识时,首先应该注重体现知识的应用性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传承;其次应该在平时教育活动中注重学习专业知识所需要的素质与修养,通过学校、管理部门及教师的管理、言传身教等活动中体现出来;再者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所学专业知识可以验证或解决现实中所面临的问题,最后让学生也逐步培养出应用知识、探索和创新知识的思维习惯。所以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在平时的学校教育活动中及学生与老师们接触中逐渐融入到专业知识中,这就要求学校要有相关知识应用文化的熏陶,相关政策制度的鼓励和教师的言传身教感染等多个维度促进教育教学思维习惯的转变与更新。
2.2路径二:厘定知识内容和内涵及理论与实验教学二者关系
通过教育教学理念与思维方式的更新转变,以知识应用为核心的教学活动则应该重新厘定知识内容和设置教学内容,以服务于知识应用的实验教学为手段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厘定。针对国贸专业所开设的一些主要专业课程和实践活动把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按照实验教学目的而进行重新厘定。如计算机课程、会计学、统计学等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能在接触经济专业知识时有较好的理论工具和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就应体现边教边学边练习操作,通过操作进行知识的验证让学生以更强的动力掌握学习经济学的工具。同样如经济学原理、货币银行学等这类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则更多地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思考原理,借助案例分析、现实问题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能力和掌握经济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研究工具和原理应用的能力,此类偏向操作和偏向思考的验证型实验更多地奠定了学习后续专业知识的工具掌握和方法能力。所以授课教师围绕着所受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要边讲边练习,不能仅仅是传授知识点,而应该更多是让学生在验证过程中学会掌握学习工具、培养学习思维。
同样如经济数学、大学英语甚至思想道德修养类等课程也应该如此处理,这样学生就不会感觉课程枯燥无味,也不会对知识点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了。随着专业知识思维的培养和专业学习工具的掌握,再进一步系统化学生的知识体系,通过综合型实验的开设让学生在学习更核心专业知识的同时逐步理解应用这些工具,锻炼经济学思维,通过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国际结算等课程进行知识点的思考,通过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进出口贸易模拟实验等课程进行知识点间的连接,最终在经济学思维引导下,把专业知识形成一套完整的思考知识体系,这又将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及调研、商务谈判和国际业务运营管理等现实经济问题的思考提供了专业基础和探究视角,为研究型问题和实验提供了方向和内容。到了这个阶段学校也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或者学校举办的如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此类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参与到教师或学校组织的课题研究中,对社会经济问题、现象等进行观点、看法的表达沟通。这些研究型和综合应用型实验实践将在学校和老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提升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达到 “学为致用、学做合一”的培养目标。endprint
厘定课堂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关系确实需要学校(院)、系部、教研室、教师统一认识,具体有授课教师们承担课程知识点与实验内容的系统统一设定,达到教与学、学与做、做与验证和思考的统一,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而且这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3路径三:创新和再造知识传递流程
知识的传授不单纯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完成,是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协调配合下完成。课前教师对课程知识点的梳理整理,结合合适方法和方式,以知识被学生体验,能力在过程中逐步培育为学习知识的过程,这需要对知识传递流程进行重新的再造和创新。教师教学不单纯是在课堂过程中,更要体现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知识所带了的乐趣和不知不觉中的能力提升。
我们以国际贸易实务这类侧重于实践操作类课程和以国际贸易理论这类侧重思考探究类课程为例进行说明。
对于侧重于实践操作类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应该在了解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后,重点分解出各个知识点模块,主要有(1)贸易商品属性模块;(2)贸易术语模块;(3)贸易货物运输模块;(4)贸易结算模块;(5)货物保险模块;(6)贸易合同模块;(7)贸易方式模块等知识内容,而每一个模块中又包含了各个相互关联的知识点,这其中又要特别强调贸易术语模块,其他模块内容则是学习其他国贸专业实践类课程的基础,所以在讲解每一个模块内容时,重點是要通过案例教学法、思考探究法、模拟扮演法等各类方法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而只有通过不断地大量练习才能使得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内涵和应用。每一个模块和知识点从教师的课堂教学分解中再重新聚合,再应用与知识验证和实验教学与实际问题解决中,学生通过不断地大量训练得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这个过程中会使得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判断能力等得到提高,而且这个过程中的初级知识铺垫为后续更深入的课程如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货物运输与保险、进出口贸易模拟实验、市场调研与运营管理、国际贸易综合实训等课程学习奠定了基础,更进一步印证了之前所学,也为所学知识的应用找到了方向和出路。故侧重实验实践类的国贸专业课程需要对课程知识进行分解整合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体验知识点,通过验证、实验等方式为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提供学习目的出口,让知识点找到连接点,也让学生在体验实践中提升能力。
对于侧重于思考探究类的课程,重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考能力。以国际贸易理论为例,同样需要明白课程的知识体系和目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借助经济学思维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贸易利益的产生与分配、贸易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以及国际贸易组织等相关内容,每一个知识主题中包括着多种多样的贸易理论定律,也包括着多种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这类偏向思考推定类的研究课题需要用案例或者游戏等方式让学生自己体会贸易交换、分配和消费,只有让学生自己体验到才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兴趣,才会进一步地探索。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告知每个理论前提条件,通过教师设置合理的案例或者游戏活动让学生体会整个理论的推定过程,让学生演绎整个过程中感受理论所带来的思考启迪和理论思想精髓。而对于政策制定和实施更会使得学生有自身的切身体会,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利用案例、模拟、实验等方式方法让学生体会或体验整个理论过程,并可得到自己的理论结果。
无论是偏向实践类的还是偏向理论探究类的课程都可以在教师的合理教学设计下,通过知识点的体会、体验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体会体验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所以创新和再造梳理知识点,借助合理的方法手段以学生可接受的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掌握并应用,为解决现实问题奠定知识基础,思考能力和思维方式。
2.4路径四:合理拟定评价体系
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随着教学活动的逐步推进而降低,毕竟大多数学生的耐力、毅力和坚持力等需要一定的考核手段进行激励与督促。为了能更好地养成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独立性及合作性,需要对原有传统而单纯依托期末考试的考核监督方法进行再改造,要开发出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分享学习的激励与评价考核体系。该考评体系一定要和上面所提到的知识点掌握,实验积极性和团队协作及良好的品德素质综合设立,注重过程的考核和未来知识综合应用的考核,突出实验实践性和学生思考能力,本路径在以往的研究中多有研究者提到,本部分不再重复,但该路径将会对二者的互补共促机制发挥是否成功起到重要关键的作用。
3.总结
通过改变传统教学思维方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根据知识点恰当选择教学方法,设置合理评价体系为良好辅助的课堂教学活动,形成课堂教学是对实验实践教学的基础支撑与功能导向;实验教学又可为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检验提炼,促进对知识的创新与思考,通过四向路径必将形成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的良性互动,共同促进二者内涵与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詹晶.浅析KASO模式下国贸专业立体化教学模式[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9(1),P80-82.
[2]鲁启舟.国际贸易专业国贸综合大实验的教学模式浅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09(8),P.163-164.
[3]吴肖林.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学版) 2013(6),P151-153.
注:
本文是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5JGA41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朱振东(1980—)男,河南沈丘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合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