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忠英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幼儿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過程,传统的教学媒体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如:单调的画面不能较好的吸引幼儿,呆板的教具无法更好的表达教学的内容。一系列的遗憾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悄然走入中渐渐减少了。计算机集声、形、色为一身,它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能为幼儿展现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画面,符合幼儿喜好鲜艳画面的特点,吸引其注意,又符合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水平,便于幼儿掌握和了解演示的内容。总之,它为幼儿勾画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学习环境、为幼儿主动探索、学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一、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学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幼儿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时,教师也就掌握了教学的第一把钥匙。心理学家认为:兴趣具有动力的作用。也就是说人的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激发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推动力。但是兴趣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而引起的。因此,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创设新奇的学习情境,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例如:散文诗欣赏《春天的秘密》时,制作课件,为幼儿展示了一组组充满童趣的情景:诗歌中的小溪、柳树、桃花、麦苗等拟人化形象制作成动画的效果,再配上悦耳的立体声音、声像效果逼真,充分调动幼儿的视、听等多种感官。画面与声音一出现,幼儿们立刻被深深吸引了,对诗歌中的各个角色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于诗歌中一些优美的词语:飘荡、抿着小嘴、飞翔、蔚蓝等,通过动画中的动态演示,老师稍微一提示,幼儿就掌握了这些内容。这个过程就是激发了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丰富了幼儿对美的感受与体验。
二、调动已有经验、激发主动探索。
由于幼儿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在生活中掌握的健康知识是片面的、零碎的、甚至是错误的,而正确的知识的获得直接关系到行为的形成。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通过电脑动画等电教手段,使一些知识浅显易懂。让幼儿获得不易亲身感知或接触的经验,并将不能感知的事物放大、再现、模拟演示有关重要的过程。激发了幼儿对人体的探索愿望。如在“食物的旅行”活动中,为了让幼儿了解食物在身体里“旅行”经过的器官,利用投影式影片制成各种器官中的示意图,用波纹片移动,展现食物在各器官中的流动过程。这样就使幼儿很难掌握的知识,通过电教媒体清晰明了地再现,被幼儿轻而易举地获得了。
三、强化思维过程,主动获取新知。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与感性认识直接联系,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多媒体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强的特点,能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从而促使幼儿的思维始终处于自主而集中、兴奋而愉悦的状态,激发幼儿主动获取新知。
例如:数学活动《10以内的加减》,有这样一组动画:草地上有8只小狗,其中3只站着,5只蹲着,小黄狗有4只,小花狗也有4只。点击鼠标,又走来2只小黄狗。幼儿根据小狗的姿势、颜色的不同,列出了加减不同的算式:8+2=10,5+5=10,4+6=10等,每一个算式幼儿都能说出相应的理由。思维方式的不同,所得的结果也随之改变。如果将其出示的顺序改变一下,是否又会产生新的算式呢?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与探索,使之又有了新的发现。当幼儿做对了,计算机会发出"对啦!对啦!"的声音,使幼儿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主动探索下一题。如果做错了,就会听到"动动小脑筋,再来一次",促使幼儿积极的思维,独立的思考。
四、挖掘教育因素,寓教于乐。
在游戏中学习,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寓教于乐,能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而动画课件既有夸张的视觉造型,又有富于动感的声音形象;既有丰富的知识内容,又有鲜明的情感色彩。它以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孩子在观看课件时,会情不自禁地和故事中的主人公一齐欢呼,有时则一人喃喃自语,他们在和自然对话,在与自己的心灵交流。和幼儿的交谈中我发现,就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孩子一谈起动画片,也能亮着眼睛争着说自己看过的动画片的名字,讲着其中的故事。何不让动画片也走进幼儿的教学活动呢?选择内容健康、活泼的动画片,利用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可以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自主的学习。 例如:健康活动《保护牙齿》,枯燥的讲解,简单的图片,不能吸引幼儿,也无法让幼儿更好的了解龋齿的成因及带来的危害。课件中导入的动画片《蛀牙大王》形象逼真,情节生动。幼儿一看完动画片就告诉同伴“我可不想当蛀牙大王”“睡觉前不能吃零食”“小朋友每天都要刷牙”——在这里,没有乏味的大道理,没有空洞的说教,只有兴趣盎然的观看,幼儿理解了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因此,有选择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激活教学中的各个要素,全面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