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国
[提要] 安庆市已进入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需要因地制宜地构建适合自身特色的农村居家养老体系,才能有效缓解逐步加深的老龄化社会压力。本文分析当前安庆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选择适当的农村居家養老供给服务模式、加大对居家养老的宣传、极力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强化居家养老资源的整合、加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完善居家养老服务评估与监管体系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农村;养老;居家养老;模式
基金项目:2016年度安庆党校系统课题:“新形势下安庆市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及实践研究”(16AQDX12)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9月11日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农村老年人的数量也在不断攀升,导致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完善的养老服务,已经成为当前国家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目前,农村老年人能够选择的养老模式主要有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等三种。其中,传统的完全由家庭成员解决养老问题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机构养老又受传统文化与孝道观念的影响而遭遇相应的困境。相对而言,居家养老介于这二者之间,是一种传统养老与现代新型养老有机结合的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需要努力探索和推广适合当地农村特色的居家养老模式。
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安庆市早已进入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16年末,安庆市户籍人口529.1万人,老年人口93.27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7.63%,人口老龄化程度超过全国(16.7%)与全省(17.3%)的平均水平,接近深度老龄化。其中,农村老年人口76.04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81.53%。可见,安庆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任主要在农村,需要因地制宜地构建适合自身特色的农村居家养老体系,才能有效缓解逐步加深的老龄化社会压力,切实解决老有所养问题。(表1)
一、安庆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一)养老服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到目前为止,安庆市共建成养老机构167个,其中公办养老机构8个、民营养老机构37个、农村敬老院122个,床位29,515张,入住老人6,959人,入住率24%,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38张。全市农村五保供养对象35,159人,其中集中供养6,877人。市辖区175个城乡社区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站149个,覆盖面达86%;1,342个农村社区建成幸福院491个,覆盖率达37%。
全市250个居委会已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站170个,1,296个村实现了农村幸福院或居家养老服务站全覆盖。市城区178个城乡社区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站119个,年服务超过17万人次,其中20个站点由企业运营。
(二)地方性政策体系逐步建立。近年来,安庆市先后出台实施了《安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安庆市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公共服务若干政策》、《安庆市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公办养老机构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安庆市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关于安庆市城镇职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安庆市城区2017-2020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等政策文件,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和提供医养结合服务。
(三)以养老需求为目标的供给侧改革逐步推进。以社会福利院、农村敬老院为主体,对有需求的城市三无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实施集中供养;以社会办养老机构为依托,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全托护理、居家照料服务;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平台,为健康老年人提供文化娱乐、养生保健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市场化服务为手段,为老年人提供有偿的个性化服务;通过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为低收入老年人提供上门照料服务。
(四)以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市场格局逐步形成。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在投资主体上,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资本等各种投资主体全面进入,建成了多种性质、多种层次的养老服务设施。在经营模式上,公建公营、公建民营、民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并行发展。
安庆作为全国42个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经过近年来的多种努力,养老事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信息服务为辅助的服务体系。但是,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深度发展和养老保障服务需求的急剧增长,养老保障服务供给面临严重不足,急需通过合理的养老模式来化解供需失衡矛盾,缓解农村养老瓶颈。
二、安庆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设施建设层次有待提高。全市122个农村敬老院中仅35个办理了许可证,其他敬老院消防或餐饮服务设施均不达标,存在较大安全隐患。37个社会办养老机构多为60张床位以下的小型机构,服务设施配备不齐,卫生条件差。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配建不达标,截至2016年底,市城区户籍数25.78万户,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应配建面积不少于5.16万平方米,目前仅配建2.57万平方米,缺口2.59万平方米。
(二)管理服务能力有待加强。管理服务方面普遍面临专业护理人员较少、素质不高,护理人才严重缺失等,从业人员普遍年龄大,服务标准化、专业化水平低,社会认可度不高,导致机构特别是农村敬老院床位空置率高。对于居家老人需要的养老服务,诸如日常生活照料、维修服务、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精神慰藉等专业性的服务缺乏,与老年人的实际养老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
(三)服务主体品牌有待强化。虽然社会资本已全面进入安庆养老服务市场,并在推进养老机构建设和居家养老服务站运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机构仍以中小型为主,发展良莠不齐,居家养老服务的连锁化、规模化运营仍处在初期发展阶段,没有形成在全国和全省范围内拿得出、叫得响的养老服务品牌。endprint
(四)基本保障覆盖不足。2014年以来,安庆市城区实施的70周岁以上老年人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覆盖对象仅187人,仅占市城区城乡低保对象老年人的3.6%,远低于省政府目标考核要求的30%比例。
(五)社会参与氛围不够浓厚。当前,社会各界对养老关注度较高,但切身积极支持参与的良好氛围尚未形成。特别是部分群众对养老机构的接纳程度和认同感较低,甚至出现过社区居民阻挠在周边开办养老机构的情况,各级政府的引导作用还需加强。另外,养老机构建设的前置条件多,审批难。
三、新形势下安庆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几点建议
通过调查显示,目前农村养老存在家庭养老服务功能弱化、自我养老保障能力不足、机构养老接受度较低、市场化商业养老服务供给失衡等现象。居家养老服务具有亲情守望、邻里互助的特点,既不脱离老人熟悉的环境和社会关系网络,又能够充分发挥家庭的养老保障服务功能。因此,需要积极探索和推广适合安庆农村的居家养老模式,突破当前陷入的养老供需困境,以便更加有效地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一)选择适当的农村居家养老供给服务模式
1、注重打造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医养结合模式是立足资源整合,将独立分离的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通过相互之间的充分合作,实现老人(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基本生活需求与医疗、保健需求有机结合的养老模式。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可以通过社区开展医养结合卫生服务、医疗机构内开展养老服务、养老机构中增设医疗服务、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订协议来达成合作等形式,推进医养结合养老的快速发展。政府需要积极做好规划计划,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流入,补齐养老服务的短板,真正让农村老年人感受到有病治病、无病养老的红利。
2、因地制宜推行“嵌入式”养老模式。“嵌入式”养老模式是以资源嵌入、功能嵌入和运作方式嵌入为理念,在原有的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内,运用市场化机制引入专业化养老机构,依托大数据应用和智慧养老搭建小规模、多功能养老服务平台。“嵌入式”可以把养老院嵌入在居民小区,或在养老院内设立小居家,没有脱离老人原有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这一模式地理上、心理上的接近性让受助老人更觉方便和温馨,设施上、服务上的专业性又使养老服务比保姆帮佣更加多彩和有效。 “嵌入式”融合了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等三种养老模式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综合载体,应该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着力发展的方向。
3、着力构建智能化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引入互联网技术,构建政府、社区和养老机构三方共享的养老服务数据库系统,创新更多有价值的养老服务产品和养老服务方式,同时借助计算机、服务器和移动终端设备等,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安全管控、健康管理、医疗护理、精神关爱等方面的个性化服務。在这里,需要政府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扩大资金筹措渠道,激发并引导社会资本多方参与,同时加强老年人利用信息技术方面的教育培训,以推动智能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通过打造智能化的供给链、服务链,满足居家养老老人的个性化需求。
(二)具体的对策建议
1、加大对居家养老的宣传。首先,加大向农村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宣传力度,让他们逐步转变养老观念,提髙对居家养老的认识和认同;其次,创新宣传手段与内容,提高民众对居家养老的知晓度,增强民众居家养老服务的了解,为刺激居家养老服务消费奠定基础;再次,加强居家养老行业从业人员的宣传,不断提高其社会地位,增强职业荣誉感,为吸引专业人才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最后,加强传统孝道美德的宣传,积极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浓厚氛围,传递孝道文化的正能量。
2、极力拓宽资金筹集渠道。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发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包括对基础设施、居民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补贴补助以及对老年群体中的弱势群体资助等。同时,制定严格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强对资金的规划、安排、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其次,拓展多元化的筹资渠道,通过广泛宣传和政策优惠,鼓励、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立起长期有效的资金链;再次,鼓励和引导社会慈善家开展捐助活动,为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争取更多资金,以满足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最后,抓住政策机遇,引导更多的老年人购买商业保险,以提髙其规避风险能力和遭遇风险时购买相应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支付能力。
3、强化居家养老资源的整合。首先,充分利用和改造现有的基础设施,有效整合利用可改造的资源和部分闲置资源,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其次,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特点,对现有设施实施更加人性化的改造提升;再次,利用闲置房产、土地等资源,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各种养老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建设;最后,注重对各项集体公共设施的维护完善,加强定期检测检查,对于破损设施及时维修或更换,提高各项公共设施的使用寿命与利用率。
4、加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首先,加大对现有服务人员的专业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训,着力推进专业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的常态化。其次,通过社会招聘、农村自我选拔,充实专职服务人员;与高等院校采用订单式的合作方式等,引进专职服务人才,提高整体服务队伍的素质。再次,提高从业人员的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等,建立规范的服务考核激励制度,鼓励更多的人进入养老服务队伍,提高从业人员队伍的稳定性。最后,大力倡导志愿者加入养老服务队伍。成立以农村低龄老年人的互助组织,关怀照顾年长老人,开展各种相互照顾、相互服务的活动;借鉴国外“义工”制度,规范志愿者组织的制度性建设,鼓励社会慈善组织、爱心人士、农村义工、学生团体等加入到志愿者服务队伍。
5、完善居家养老服务评估与监管体系。首先,加强养老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养老服务需求数据库,为政府评估与监管养老服务提供数据依据;其次,成立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并推广实施,通过行业协会对养老服务的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再次,大力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服务供给方进行监管评估,以促进其提高服务的标准和质量;最后,建立多元化的评估与监管体系,包括服务供给方内部自评体系、老年人享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各服务供给方互评体系、行业协会评价体系等,逐步实现养老服务评估与监管的常态化、制度化。
主要参考文献:
[1]余璐.农村居家养老必然性探析[J].科技资讯,2017.20.
[2]袁雅莎.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实践困境和优化路径[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6.1.
[3]王克.江苏推行嵌入社区的居家养老[J].中国经济周刊,2017.31.
[4]徐美玲.“互联网+居家养老”智能化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探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
[5]郑玉红.成都市居家养老服务供给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7.
[6]常春辉.榆树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