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樟花
摘要:漢字是记录中华民族思维智慧和情感的书面符号系统,也是中华文化的符号。对刚开始接受系统学校教育的学生来说,小学低段的汉字识字教学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汉字开启学习的大门,体验生命成长,追寻人生意义,内化中华文化基因,传承中华文明。
关键词:汉字;识字教学;学习体验;文化基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2-0198-02
汉字是记录中华民族思维智慧和情感的书面符号系统。正确认识识字教学的价值和识字对生命个体的意义所在,对于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与发展,对于我国的语文教育的定位,乃至对于中华文化的复兴与传承,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开启全新的语文生活
儿童从婴幼儿阶段开始便沉浸在一个言语的环境里。然而,口语生活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只有口语生活的人的视野是狭隘、短浅的。如何将儿童的经验世界与广阔的社会、悠久的历史相连接,从而使儿童成长的生命更有广度和深度,这就需要识字教学引导儿童将学习的视野投向书面语的世界。识字对于儿童了解历史,认识客观、现实世界,构建内部世界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
1.走进历史世界。识字之前,儿童的认知视野仅限于个体生活的这个时代;识字之后,儿童能够凭借文字,站在过去与未来之间,了解自身所处的这个世界的来龙去脉。汉字作为一种象形表意文字,它形成过程本身就凝结着一段历史。此外,汉字使人类过去的生活得以记载、流传,成为凝结的历史。识字则使儿童得以走向人类的历史,从此,人类几千年的生存史、文明史便清楚地呈现在儿童眼前,儿童个体的生命也不再孤立地存在于这个世界,而是与过去紧密相连。
2.走向外部世界。识字之前,儿童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是有限的;识字之后,文字引领儿童进入到一个没有边界的书面语的世界,文字所触之处,便是儿童认知视野所到之处。识字使儿童超脱于他那口耳相传的日常生活环境,从而可以凭借文字阅读来认识、了解儿童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儿童生活范围以外的广阔无垠的世界。通过识字,儿童开始在书面语的世界里探索他的社会生活圈子之外的那个未知的世界。也正因为这样,生命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站在一个比较高的维度来认识、审视这个客观的、现实的世界。
3.构建内部世界。识字之前,儿童与他人、与这个社会的交流互动只能通过有声的言语活动和有形的身体动作来表达自我、理解他人;识字之后,儿童开始学会运用书面语言来进行自我表达以及与他人沟通。相对于以声音为载体的口头语言的情境性特点,以文字为载体的书面语言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从而更容易保存人们的自我表述以及与他人交流的相关信息。前人把自己的智慧凝结在文字之中,无论多少年过去,后代的人依然能够通过文字与他们进行有温度的、无距离的精神交往,受到他们的激发,从而更好地关注自我、表达自我。文字让人们的内心世界与历史、与整个社会紧紧连接在一起,通过文字表达和阅读,生命个体逐渐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认知世界。识字既是初进学校的儿童接受教育的逻辑起点,又是学生个体生命成长与发展的根基。识字之后,学生将真正与这个世界发生有意义的关联,他将意识到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生活在这个世界当中,“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鲁迅语),都与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形成积极的学习体验
汉字的形成来自于中华民族先民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体验,识字则是通过汉字,使识字者进入汉字的造字情境之中,以求得隔着时空的心灵从精神上获得神会。并且,对于个人的成长发展来说,识字是生命个体在人生早年接受学校系统教育时需要面对的第一关,更是儿童开始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初入校门的儿童在识字之初,如能对汉字产生好奇和兴趣,就能体验识字所带来的新奇感和神秘感,进而感受识字后的阅读与写作对个体身心所产生的难以言说的愉悦感。
1.连接生活经验。我们常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1]。在识字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汉字并不是孤立于日常生活以外、仅存在于书面语之中的事物,而是鲜活地存在于个体生活之中,与每一个个体的生命成长密切相关的。
小学低段儿童的认知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方式需要与具体事物相联系。另外学生在正式进入小学开始识字之前,就已经会说汉语,掌握了大部分汉字的读音,在生活中积累了许多语言因素,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和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并且这些经验和认知仍在不断地形成和积累。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些原初性的学习经验是儿童宝贵的学习资源。识字教学应该在学生的认知中建立起“说的汉语”和“写的汉语”之间的联系,将学生在识字前积累起来的大量语言生活材料与识字后所要习得的书面语言材料结合起来,将学生在广阔的世界中所获得的生活体验与在校的学习连接起来,让学生意识到汉字、语文与他的生活世界并不是彼此隔断的,学生所学的每一个汉字都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相联系。
2.转变学习方式。“人生识字忧患始”(苏轼语)。未识字之前,人尚未真正开智,识字之后,汉字将扮演引路者的角色,引领学生对引起他无意注意的刺激对象做进一步的探究,学生对外界的感知方式由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探索、积极体验。汉字的形成是先民们对世间万物主动探索的结果,“汉字的整个精神,是从人出发的。一切物质存在,是从人眼所见,耳所闻,手所触,鼻所嗅,舌所尝出的……总之,它是从人看事物,从人的官能看事物”。[2]识字的过程将会使识字者通过汉字转换察看世界的视角,从而以积极主动的方式来面对、探索未知。小学低段汉字识字教学要采取合适的方式,让学生把对汉字的学习与个体的生活实际相关联,转变原有、被动的学习方式和认知方式,从而使学生在人生学习的初始阶段获得积极的、愉快的学习体验。
3.培养审美观念。中国人常说“书画同源”,在识字教学中,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都将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中华美学的种子,汉字中所凝结的方正、稳重、平和等传统美学精神也将潜移默化到学生的认知观念之中。汉字之美也体现在听觉上。四声平仄,阴阳清浊,汉字独特的声调使汉语听起来抑扬顿挫,极富表现力。“一句之中,或多一字,或少一字;一字之中,或用平声,或用仄声;同一平字、仄字,或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则音节迥异。故字句为音节之矩。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3]中国是个诗的国度,有着悠久的歌诗传统,吟诵成诗,唱和成诗。小学低段的识字教学,便是要引导学生体会人们在汉字造字之初和用字之时的心理动态和生命形态,感受汉字蕴藏在声调中的情感与意境。汉字呈现给人们的既是记录情感与思维的书面符号,同时也是一种艺术。在识字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口、眼、耳、手、心的活动,感受、欣赏、书写、评判汉字,学生的心理结构和生理结构会受到感染、熏陶。识字教学如春风化雨般,通过汉字之美将中华民族的美学思想印在学生的心灵里。
三、传承悠久的中华文明
汉字凝结着前人智慧的结晶,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记录远古生活的画面,每一个字都蕴藏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期望。中华文化通过汉字“薪火相传,不知其尽也”。学生生活在由中华文化浸润的环境之中,学习汉字,了解汉字,尊敬汉字,领略汉字文化,从而生发出对汉字以及汉字承载的中华文明生出尊重、爱护之心。此外,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基因与载体,是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可或缺的一环。汉字的出现最初是中华民族先祖们与上帝、祖先沟通的方式,逐渐地,汉字又演变成“喻后世”的途径。通过文字,中华民族的祖辈们能够清晰地生活在后辈们的世界里,个体的生命不再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瞬间,而成为无尽血脉传递中的一个环节。
汉字是一条道路,一条中华民族及其个体成员体验生命成长与追寻人生意义的道路。儿童正是沿着这一道路不断走向成熟并建构、享受幸福人生,中华民族也正是沿着这一道路不断追溯传统、创造未来。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8.
[2]转引自唐兰.中国文字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75.
[3]刘大櫆.论文偶记[M].上海:上海文物出版社,1986: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