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
『城乡发展一体化』屡次被习近平总书记提及,他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在“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第一个一百年日益临近。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时,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的召开,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绘就了蓝图,也开启了城乡发展的新征程。
全面小康,是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他还强调,“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也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
五年来,“城乡发展一体化”屡次被习近平总书记提及,他划出重点,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城乡居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发展成果,这已经成为共识。
谈城镇化:“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高频词:协调、城乡统筹发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是协调发展的题中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多地考察工作时都指出,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就要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成就可喜,但也面临诸多难题:上亿进城务工人员没有完全融入城市;一些地方城镇建设规模过快,盲目“攤大饼”问题突出;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等。在当前这样关键的路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再走粗放扩张的老路已经行不通了,必须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核心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的回答是“天地之大,黎元为先”,简言之,要以人为核心。
2013年底,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在会上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户籍制度,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总的政策要求是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开放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有什么好处?打个比方,一名农民工进城务工多年,属于城镇常住人口,计算城镇化率时得把他纳入,但他未上城市户口,不能在城镇平等地享受公共服务。这就容易造成一种现象:城镇化率虽然提高了,但农民工享受的权利却打了折扣。因此,只有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才能真正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人进来了,如何管理考量着城市管理者。这就需要加快培养一批懂城市、会管理的干部,着力打造智慧城市,提升市民素质。
“软件”配好了,还要装好“硬件”,坚持把提高城镇化质量摆在突出位置。
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同时,城镇建设还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谈农业现代化:“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高频词:脱贫、三权分置 、美丽乡村经济
“这两年,我去过中国很多贫困地区,看望了很多贫困家庭,他们渴望幸福生活的眼神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在2015年9月访美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西雅图欢迎晚宴上的演讲中也不忘中国7000万贫困人口。而当他在吉林考察,发现延边州和龙市光东村村民住上了新房、用上了自来水、通了网络、搞起了旅游时,他很高兴,表示看到这里安定祥和,心里踏实。
这样的心理起伏传达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的牵挂。在河北、湖北等地考察时,他一再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也在农村。正因如此,他才会多次讲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习近平总书记还说,即使将来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因此,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孟子有言:“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要走农业现代化道路,首先要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有地在手,心里不愁。由此,一场三权分置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全国铺展开来。
怎么分法?即农村土地所有权依然归集体所有,把承包经营权拆分开来,承包权归承包户,经营权归经营主体。如此一来,既落实了集体所有权,又稳定了农户承包权,还放活了土地经营权,有利于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但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在此过程中要尊重农民意愿,防止土地过度集中到少数人手里,防止土地用途发生根本性变化,造成农村贫富差距过大。也不要以土地改革之名,行增加城镇建设用地之实,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事不能干。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还应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坚持规划先行,注重补农村的短板、扬农村的长处,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和农民幸福家园。
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关键还是在人,因此,必须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确保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后继有人。
谈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高频词:共享、缩小城乡差距、关心困难群众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要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强调。
共享不仅是全民共享,还是渐进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对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的问题要辩证地看,城市和乡村、不同区域承担的主体功能不同。例如青海和西藏的主要区域是重点生态功能区,如果盲目开发造成破坏,花多少钱也补不回来。但在现行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体系下,这些地方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就越大。因此,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能仅仅看作是缩小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差距,而应该是缩小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如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习近平总书记表明,就是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统筹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使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要格外关注困难群众,让他们都能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中,这项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