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影自怜犹徘徊

2017-10-30 09:04陈永革
名作欣赏·下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复调顾城

摘 要:本文从生死观角度切入,构筑顾城自悼挽歌《墓床》的复调大厦,揭示唯灵诗人顾城在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中,深陷现代性的焦虑惶惑迷局,其思想、情感复调交响,不死不休,死也终难盖棺定论。

关键词:顾城 挽歌 《墓床》 复调

《墓床》是中国当代朦胧诗派三巨头之一的顾城1988年1月写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一首自悼诗,题咏的是诗人的梦幻新居南太平洋上的怀希基(waiheke)小岛(即小说《英儿》中的激流岛)上拟想中的墓地。远离尘世,返归自然,自由自在任逍遥是顾城这个以梦为马、以笔为旗的当代中国唯灵浪漫诗人的永世至爱。已得汪洋中桃花源的诗人死得其所,似大可生而无憾、死可瞑目了,但《墓床》这首从未来时间向度以死观生,预设、描摹诗人死亡场景和死亡意识的自悼挽歌却疑云密布,哀音频传,透露出诗人理想的脆弱和人格的复杂,隐现复调艺术的交响。在后革命时代资本全球运作的世俗化大潮中,越是专注追求理想的荣光,最后得到的大多只有永恒的不幸、痛苦。在历史的局限、时代的病痛、现实的缺失、人性的复杂境遇下,理想主义者的生活、命运往往注定是分外不幸的,抱持理想主义的诗人顾城惶惑痛苦的心灵咏唱也注定只能翻唱成复调艺术的样本。

一、思想的复调

1.怕死、不怕死的困扰——宗教死亡观的流风遗响

作为自悼诗的《墓床》,对待死亡的态度明暗交织,起伏跌宕,演奏出儒、道、佛、基督教诸种宗教死亡观的流风遗响。请看《墓床》原诗:

我知道永逝降临,并不悲伤/松林间安放着我的愿望/下边有海,远看像水池/一点点跟我的是下午的阳光/ 人时已尽,人世很长/我在中间应当休息/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

死亡给人类带来抑郁痛苦、虚无绝望的灰暗感受,人的本性都是贪生怕死、好生恶死,但诗作首句“我知道永逝降临,并不悲伤”却独作惊人之语:别人、普通人都怕死,总以为死亡是上天的惩罚,是人世间最大的恶,人人怕死而又终不免一死!只有诗作中的抒情主人公“我”才不惧死,明知自己要死了,也没有什么悲伤、痛苦之感,呈现出一派从容、安详、宁静、超脱的临终情怀。

为什么诗人死可瞑目,不用徒伤悲了?诗的第二句“松林间安放着我的愿望”明示了答案:因为诗人已把愿望、理想、信仰安放在海边松树林间的墓床里了。有了理想、愿望垫底,肉身虽死,精神、信念仍可永续长存,辉耀人间,泽润众生,遂使诗人起死回生、虽死犹生。

终年常青、年年返绿的松树林象征着蓬勃生机和复活再生,把墓地安放在靠山面海、绿色常青的松林间,预示诗人即使死后其理想、愿望仍会气贯长虹,满血复活,荫庇众生,造福世界。而返归自然大化,合天道,齐万物,等生死,自由自在任逍遥正是中国道教生死观的精髓,顾城的这首自悼诗《墓床》无疑就烙上了鲜明而浓厚的道教死亡意识。

在接下来的四行诗中,诗人叙写、感慨世象变幻、人生无常(第三句“下边有海,远看像水池”),流露困倦疲乏、仓皇无奈的末路情怀(第四句“一点点跟我的是下午的阳光”),渴盼回归自然大化,解脱安息(第五、六句“人时已尽,人世很长/我在中间应当休息”)。这些思绪感触契合佛教世事空幻、人生无常、生死皆苦、涅超脱的生死观主旨,展现出空灵妙悟的禅味。

诗作最后的第七、八行诗句(“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字面上明说是实模世人对诗人创作业绩的异说纷呈,深层心理意识上则暗示、呈现诗人的自我疑惑、焦虑,老担心自己的诗歌创作跟着感觉走,题域、格局偏窄小,简短浅显,太小儿科,缺乏精品杰作的大气范型而无力、无法青史留名。这种重事功、名声的死亡意识,明显属于中国儒家力争立功、立言,扬名立万以垂世正名的现实、实用传统生死观的套路,“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的中国传统生死意识特色展现无遗。

还好,诗作的结尾留下了光明的尾巴,诗人死了,墓旁的绿树枝叶仍在疯长,说明即使诗人死后,其诗歌精神依然健旺喷薄,发扬光大,泽被众生,荫庇后世,“在生命停止的地方,灵魂前进了”(《关于诗歌创作》){1}。顾城这种精神不死、灵魂永生的生死贯通执念喻示我们:人生不只有现实和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神性光彩,其神性荣光当来自基督教只要坚信上帝,灵魂就得永生的信念洗礼。不过,顾城一生以诗为生命,以生命为诗,他的上帝实早换为热爱、追求、记录真善美圣心迹的诗歌创作实绩了。阿门,愿天主与顾城同在!

2.凭借死亡的翅膀,逃离了地球——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纠结是顾城死亡情结的主导动因

中国人多属世俗实用主义者,传统的消极成因自不待言,近现代中国内忧外患不断,一直不能从外战内战、物质匮乏、经济落后的困境中解脱出来,精神、理想的高扬总是没有底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建设一个新天新地的理想新中国铺设了完形契机。

顾城那代人,也属“红旗下的蛋”(摇滚巨星崔健:《红旗下的蛋》),大多是立足理想、批判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与第一代新中国青年的纯理想主义绝对赤诚,高歌猛进相比有所微调,与之后的中国青年的泥足深陷于现实,怎样都行的世俗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做派相比,又更可亲可敬。畢竟顾城那一代中国青年心中仍葆有梦想,还遥祭理想,坚信未来,不像当下拟后现代的俗世物质、经济时代的我辈心神都无处醒来。

追求精神的成色,持守有灵魂的生活,以诗为生命,以生命为诗,这是顾城奋斗一生的理想、愿望,但这种空灵纯净的文艺范古今中外无论哪朝哪代都实难做好保全。世道的残酷、灰暗,引发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让顾城心痕累累,感慨万千:“我将被世界决定/却从不曾决定世界”(《也许,我不该写信》);“我在希望着/希望在破灭着/希望总把破灭宽恕/而破灭从不把希望放过”(《我的幻想》);“徒劳地要把泡影/带回现实的陆地”(《泡影》);“每次忽然升起的光明,都把我带入更深的黑暗”{2}(《答闵福德》);“我们克服异化的努力是不是另一种异化的继续”{3};“所有幻想在这个世界上的实现,都会变成现实的一部分而远离幻想本身”,“我所抓住的一切都在崩溃,这就是一个价值崩溃的时代”{4}(《从自我到自然》;“不能把希望当现实,其实希望大半是虚妄的”{5}(顾城1993年9月27日寄给爸爸顾工的最后一封家书)。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既然挖空现实也找不到,只好寻你到天上;现世无觅处,只好来世争先机。敏感而脆弱的诗人无力也不愿从现实实利上使劲、奋斗,就只能“去死的窗口望海”{6}(袁可嘉:《墓碑》),体味、探索、歌咏死亡的丰富意蕴和神秘感,把死亡作为自身梦幻生活的一部分,作为抵御残酷现实的利器、绝招,置之死地以求后生。诗人的寻死觅活时灵时不灵,平时可灵,真逼急了,最后就不灵了。

顾城几乎从会写诗开始,就开笔吟咏死亡,随着诗龄增长阅历洞开,愈演愈烈,很多诗作都关涉死亡母题。到移居海外的诗歌创作晚期,更是刀光剑影,死影弥漫,顾城真可谓歌咏死亡的新诗大师。可能想多了写多了,死亡的身影在顾城笔下大多很亲切、平和,死亡也成了顾城追梦生涯的摆渡石,精神新生,灵魂复活的场域、契机,这在具有终生总结性质的自悼诗《墓床》中也有着鲜明的体现。诗人死后,墓旁绿树枝叶仍在蓬勃生长,暗示其真善美圣的诗歌精神依然健旺喷薄,死亡正是促使精神新生,诗魂复活的良机,换得高洁亮色,贯通生死,行天彻地,普惠人间。

在《墓床》中,顾城的理想、愿望是自以为找到了海外的世外桃源,且其创作业绩正经天纬地,如日中天,自觉在怀希基小岛上身心已臻和谐,诗思泉涌,出口成章,深信“我的诗,就是我的孩子”“我去(死)了,它们还将生活下去”“有许多后代”“将生生不息”{7}。现实状况则是,在海外孤岛的拟诗城王国,顾城早成孤家寡人,情人英儿不远万里,只是利用了顾城的感情当跳板,出国尝洋荤罢了,最后嫁个英国老头,跑了。而顾城依凭以为天,以为地,像空气、水和阳光一日不可离缺的“贤妻、圣母”谢烨也移情别恋,暗地里早在策划、实施背夫叛逃。当顾城自以为找到海外的桃花源,如愿以偿,得其所哉,现实是耳边早响起霍霍磨刀声,诗人注定只有以墓当床,挨宰受死的份了。就像魔鬼靡菲斯特的掘坟声,在已目盲、心盲、昏盲的浮士德耳中竟幻听为填海造田伟业的动工破土声,其天真、痴谬、受死令人心疼——顾城本可“像伟人,至少像诗人”{8}(伊沙《车过黄河》),“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9},却终于泯然众人,像个后革命时代的伪诗人似的深陷生活泥沼,欲清何曾清,欲洁何曾洁地客死异国他乡,魂归大荒。至死还是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使诗人心好不甘,情何以堪,死难瞑目,无法安宁永息!人生受困极境至此,毅然赴死也算真解脱了。浮士德在世的最后一句话“你真美啊,请停一停”{10},如果换成中年顾城最清醒、正常状态时,一定会说“合上双眼,世界就与我无关”(《生命幻想曲》)。可惜顾城终生都半梦半醒,直把梦乡当故乡。“活着是疯子,死了是智者”{11},愿在天国的顾城终得安息。

二、情感的复调

“一串正负的感情,划成我生命的曲线”{12},《墓床》中多种情感流转,呈现欣慰、颓丧、无奈的情感流程,演奏出悲欣交集的情感复调。

诗作首联故作惊人之语,明知要死了,却声称并不悲伤、痛苦,因为诗人已把理想愿望安放在松林间的墓床中了。怕死是人的天性本能,硬说自己不怕死突显诗人极力为自我的人生寻找意义,美化、极化理想愿望只为使人之将死有所欣慰,显得自我崇高感而已。

第三句直接露底,死的焦虑、忧伤毕竟人所难免。以前动荡喧嚣的大海,现今变身温和宁静的小水池;自以为是辽阔汹涌的大海,别人也只把你看成池水之蛙的小打小闹自娱自乐,反差失落之感顿现。

第四句描画的是诗人的人生落日仓惶图:懒散、昏黄、亦步亦趋跟随我的,只有一点点的下午的阳光。不是如日初升,生机勃勃的朝阳,而是渐近日暮的没落的“下午的阳光”,令人悲从中来,不可断绝地展现诗人的末路,悲音骤起,预示诗人命运的悲剧结局,颓丧之态昭然若揭。

第五、六句诗人直白心迹:我在世间存活的日子已走到了尽头,但人类世代仍将长长久久地绵延永续下去。在有限的人生和人类世代长久延续流转的间歇,我已做好份内能做、該做的,管住自己,努力种好自家园地,尽了一个人的职责和能力,问心无愧,应当可以好好安息。其间,流露出诗人疲累困倦已极,渴望宁静长睡不愿醒的向死安息心愿,也表明诗人对待死亡的态度已幡然解悟,从起首的故作镇定,实仍对死亡愤然有所抗拒,终于满怀欣悦,渴望躺进死神怀抱长眠求解脱了。

诗作的最后两句,大发感慨,有些走过墓床的路人,看着墓旁树枝说“太低了”,让人死难瞑目;另一些走过墓床的路人,看着墓旁树枝则说“还在长”,聊可自慰。诗人毕竟是以文艺立身者,顾城又处于中国当代社会、文化转型时期,每个人当时都在惶惑找寻自身的定位,确立自我的价值,对诗人文艺成就的差评或好评的纷纭、落差既是社会公议的显现,也是诗人心中焦虑隐忧的自说自话。顾城一生最怕的就是“只有我,不会萌芽/不能用生命的影子覆盖大地”(《化石》)的籍籍无名,尾句正体现了顾城死前处于当代中国现代性社会狂躁转型期,双眼一抹黑,生死两茫茫的仓皇没落的焦虑、无奈、虚无心态。

概而言之,《墓床》以墓当床,坦然就死,直把诗歌实绩作为诗人生命和人格的载体,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诗歌创作的意义,也极力突显了人生的意义,但全诗欣慰之感有限,悲郁之音却不绝如缕,在缥缈理想的恒久辉煌和现实人生的短暂无奈反转间,隐忍着死的忧伤,大发着生的感慨,吟唱出一曲生命的悲剧意识和现代性的焦虑惶惑的心灵哀歌。

三、艺术上的复调技法

复调,即在一部作品中,同时并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识、情感互相争锋,喧哗共鸣,交杂合奏,展现出复杂微妙的情思蕴涵。

《墓床》叙述的缝隙、情感的逸音中,隐现着复调艺术的交响。诗中明说大发生的感叹,强欲绽颜欢笑,却也隐伏死的焦虑忧伤,终归悲音骤响;在浪漫主义的自我美化中,也终掩不住现代主义的惶惑破碎。

《墓床》的复调技法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心灵私语的潜对话功能

顾城虽然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正规学历,但天分很高,灵性十足,又真诚,故能悟透天机,直达人心,其诗歌创作系心灵真诚感悟的自然流淌,自有“人人心中皆有,世人笔下所无”的人生价值观。顾城的个人心灵私语直接走心,随口达意,还不卖弄高深技艺,因而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话语性,构成自具特色的潜对话功能。

从未来时间向度预设、拟描诗人死亡场景和死亡体验的自哀自悼挽歌《墓床》,也保留顾城自然、纯真、简洁、流畅的诗风,不过多了点感伤迷离色彩。心灵私语的抒发流淌就像山涧小河流水,明净优雅又连绵不绝,娓娓诉说,沁人心脾,使人感同身受。

死亡属凡人最私密,同时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生事故和共同话题,以死为题。咏唱死心,也属人同此心,心同死理,传唱不休,历久弥新的心灵复调和文艺万花筒。

2.对比

对比手法的运用,使诗人思想、情感的落差骤现,悲音乍起,对视互照之下,五味杂陈,暗潮涌动。

《墓床》两节共八行诗句,明里暗里使用对比手法以营造复调艺术氛围的,至少有五行诗句。首句暗含诗人与别人、普通人对待死亡的不同态度对比,别人、普通人都怕死,只有诗人才不怕死,也无悲伤、痛苦之感。第三句暗含大海变成小水池的恍惚感觉对比,生前大海般的喧囂激荡转身变形为温和宁静的死样小水池,好不心甘。第五句则明写个体人生短暂有限,人类世代却绵延永续,以人生之短暂有限直面世间的长久永续,疲累困倦、渴望安息之感油然而生。尾联(第七、八句)明写世人对诗人的盖棺论不定,差评、好评歧义纷争,世间的炎凉浮沉,让人不由陷入现代性的焦虑、虚无之中,徒唤奈何?“我将死去/变成浮动的谜/未来学者的目光/将充满猜疑!”(《遗念》)

3.反衬

运用反衬手法,以乐景、乐事衬悲情,两极映照下的情感渲染使哀乐倍增,复调交奏,起伏跌宕。

顾城诗篇的巨大魅力正在于他即便是诉哀思悲情,也总是以蓬勃生机通透淋漓,用理想意念穿透物象的幻影,充满乐观向上的正能量,使人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

《墓床》以拟想中蓝天白云下、绿树大海间的墓地明净优美,清音朗朗,天风浩荡,反衬诗人死亡的焦虑隐忧。这一方面使诗人的高远理想葆有大自然的优雅永恒,另一方面也突显诗人的死亡之,不绝如缕,沉痛至哀,惶惑无解。

{1}⑦ 顾城:《树枝的疏忽》,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第189页,第169页。

{2}③ 顾工编:《顾城诗全编·附录》,上海三联书店、学林出版社1995年6月第1版,第922页,第929页。

{4} 顾城:《顾城文选·别有天地》(卷一),《第一辑:剪接的自传、生平》,北方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5} 朱小平:《我所知道的顾城》,金城出版社2012年版,第147页。

{6} 袁可嘉等:《九叶集》,作家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第245页。

{8} 伊沙:《伊沙诗集》(卷一),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第9页。

{9} 萧三主编:《革命烈士诗抄》,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版,第151页。

{10} 〔德〕歌德:《浮士德》,杨武能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678页。

{11} 淘善宁:《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唐吉诃德形象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贵阳师专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3期。

{12} 上海市作协编选:《殷夫、胡也频、冯铿卷》,上海文艺 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作 者:陈永革,硕士福州大学中文系教师,研究方向:中国新诗。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猜你喜欢
复调顾城
毛虫和蛾子
雨后
麦 田
远和近
远和近
浅析复调钢琴作品的教学方法
《洪堡的礼物》中复调特征研究
宗教音乐人
论《穷人》的复调结构
隐士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