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贵州满族看人口较少民族村落开发存在的问题

2017-10-30 16:56刘飞穆艳花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黔西县第一村满族

刘飞+穆艳花

摘 要

贵州世居满族聚居区毕节大方、黔西、金沙三线交界的安洛河流域一带,虽然居住集中,但民族文化流失现象较为严重,汉化程度颇深;且由于满族文化在当地各民族文化中长期处于边缘状态,对它的重视、搜集整理和保存都不够。本文以“贵州满族第一村”——附源村为例,从其区域因素到自身条件进行分析,对其旅游产业的发展条件、发展策略等进行论述,以期为相似城镇的旅游规划发展提供良好经验借鉴。

【关键词】贵州满族;民族村落

1 贵州满族族源史

满族作为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于清初康熙年间因军事原因两次入黔,聚居在今毕节地区大方、金沙、黔西县三县交接处的安洛河流域一带。四百多年来,贵州满族经历了经济发达、文化深厚及逐步汉化、隐姓埋名的不同历史时期,具有诸多区别于贵州其他民族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其历史渊源、民族变迁、文化流变、地域性生存和发展条件、汉化情况等方面。

贵州满族的人口居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的16位。建国后的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别为:1953年186人,1964年589人,1982 年10367人,1990年16 760人。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贵州省86个县(自治县、市、区、特区)中的80个县级行政单位皆有满族。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贵州满族有2.19万人,人口愈千的有黔西、金沙、南明三个县(区),占全省满族人数的43.15%。附源村454户、1876位村民中,满族占比78%,被称为贵州满族第一村。

2 附源村旅游资源分析

2.1 自然条件

附源村是贵州世居满族文化较为集中和丰富的村落,位于贵州重点景区“百里杜鹃风景区”内,可以依托百里杜鹃景区打造民族文化旅游点。附源村距黔西县城16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距野普路3公里,海拔1350米,属于黔西县附廓水库的蓄水区,交通便捷,自然风光优美。

2.2 人文条件

2.2.1 浓厚的文化底蕴

附源村原为黔西县洪水乡宋家沟。宋氏远祖随军入黔,始祖名“有熙业”,又名“磨易窝蕺子”,因平三藩有功,封百户侯,定居大定府管辖的黔西州逢水(今附源村)。在雍正至光绪年间,该村满族的经济文化较为活跃和发达,考中文武秀才(生员)的不乏其人,仅在清末,宋家沟的宋家就有秀才8名。

2.2.2 宝贵的历史文物——花坟

附源村依山傍水的开阔地带上,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宋氏花坟,是贵州满族石雕艺术的精品。墓身正体上有68幅石雕图案,图案构思巧妙,形态自然,工艺精湛,栩栩如生,是清中期贵州满族生活百态的生动记录,有着不可估量的文物、艺术和学术价值。

2.2.3 社会民俗旅游资源

附源村满族由于长时间未获得确定的民族身份、汉化严重、改革开放后受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冲击等原因,旧有的满族习俗和文化在今天的贵州满族村寨已经难觅踪迹。但可以在文献等记载中查阅到,这些宝贵的民俗习惯,如祭祀、家规离异、婚丧嫁娶,都可以重新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力,进行开发与继承。

3 附源村现开发存在的问题

3.1 对满族文化资源的重塑和开发简单粗略

附源村满族人民长期与其母体民族隔离,文化及生活方式均有了改变。在打造“满族第一村”时,该村仅模仿北方满族城镇开发模式来对本村进行开发,并未深挖自身特色、结合附源村实际情况进行开发。导致了对本村文化资源重塑过于简单化。

3.2 本民族文化培育不够,打破了村民现有的习俗和习惯

虽然附源村是满族后人,但由于其长期与母体民族隔离,文化及生活方式均有了改变,基本只能说汉语,与周围其他民族无异。因此,在打造“满族第一村”时,村民们普遍表现了出对“重穿满服”、“插满旗”等旅游开发的方式不接受、不认同。

3.3 宣传力度不够

附源村作为“贵州满族第一村”的打造存在着观念和视野上相对局限性,附源村没有组成专门的机构策划组织工作用来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形成宣传效益,满族文化的宣传并不到位,知名度较低。事实上宣传的形式多样化,如音像、文字、网上全方位等,都可以用来帮助人们了解贵州满族及附源村。

3.4 交通设施、住宿条件等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由于多年来经济上的积弱,建设中的“贵州满族第一村”基础设施欠缺,通过调研发现,目前附源村的旅游产业发展尚未形成完善系,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旅游项目等并不完备。

3.5 未能对接上大方县百里杜鹃旅游圈,孤立无援。

附源村位于贵州重点景区“百里杜鹃风景区”内,距黔西县城16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距野普路3公里,附源村境内组组通公路,本可以依托百里杜鹃景区打造民族文化旅游点,但附源村就目前开发情况来说,并没有把附源村与百里杜鹃旅游圈联系起来。

4 部分可供参考的开发策略

4.1 合理规划空间布局

构建良好的空间布局不仅能够有效的组织附源村内各旅游景点,为其发展预留空间,还能够创造良好的村落形象,给游客以强烈心里暗示。

4.2 完善综合交通网络

顺畅便捷的交通组织是旅游区激发活力的关键,随着附源村路况的不断改善,人流车流将明显增加。如何利用这一机遇,使过境人流能够在附源村满族乡停留、游憩,镇区的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4.3 打造民族性標识

村落的标识性是吸引外界人流停留的一个重要方面,规划通过设置满族特色的跨路牌坊、村口牌楼,并在入口选取部分道路进行满族特色的装饰等方式强化满族风情乡镇的意向,给人以强烈的领域感与认知感,吸引游人驻留。

4.4 旅游项目设置

民族村落内部的旅游项目设置要兼顾旅游业与旅游服务业,通过设置满族风情街吸引外来游客停留,通过了解满族文化使得游客满族乡留有强烈映象,逐步提升乡镇品牌与知名度,吸引更广阔的人群。同时,开发少量设施先进、布局完整的民居院落设立农家休闲旅舍,让游客可以从吃、住、行等方面进行深入体验,并且结合镇区整体布置选取大型广场进行节日庆典表演等活动,营造热烈的村落氛围,给游客以独特的感受。

5 总结

旅游产业是我国众多满族小城镇选择的发展道路,其开发模式多种多样。而旅游业的发展也与小城镇的建设相辅相成,不仅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持续增长,也是城镇化良性发展和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实现途径,对促进城镇居民增收且改善生活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史宏拯主编.黔西布依族仡佬族满族百年(第一版)[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6(08).

[2]贵州省黔西县志编纂委员会.黔西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3]金沙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金沙县志[M]. 北京:方志出版社,2016(05).

[4]贵州省大方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大方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6.

[5]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民族志(上、下册)[M].贵州:贵州民族出版社.2012(10).

作者简介

刘飞(1993-)女,贵州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民间文化产业发展。

穆艳花(1991-)女,贵州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省贵阳市 550025endprint

猜你喜欢
黔西县第一村满族
乡间苍鹭
看曾经的“中国扶贫第一村”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乌江源百里画廊
乌江文化第一村——郝家湾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作品赏析(3)
从“炮战第一村”到“通婚第一村”
改革开放40年寻访中国港口第一村
让满族剪纸艺术走向辉煌是我一生的追求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