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

2017-10-30 14:13周君
大经贸 2017年9期
关键词:协调发展资源环境

【摘 要】 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只要人类对自然系统的压力处于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内,地球生态系统就是安全的。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国学者都在探讨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环境 资源 经济 协调发展

1 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表现

1.1资源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经济系统是环境系统的产物。在人类产生之前,环境就客观存在。人类出现以后,为了生存而利用和改变环境,对环境的利用和改造达到一定水平后,才产生了经济系统,可以说,经济系统是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产物。

资源环境系统向经济系统提供大量的资源,作为经济生产过程的原料,同时生产出的产品满足人类的需要,两者之间构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在复合系统内部不断进行着物质交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经济系统从资源环境系统中获取资源,同时经济活动过程中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又会有一定数量的废弃物排入环境中,这种双向的物质循环存在生产过程的每一环节。利用环境自身具有的扩散、贮存、固化废弃物的机能为经济活动服务。利用环境这种机能,可以减少人工处理设施的投资与费用。如果保持环境这种机能,就能为人类经济活动免费提供净化废物的资源。如果破坏了这种功能,就要危害人类健康,付出昂贵的处理废物和恢复环境机能的费用,影响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作保证,例如农业生产需要耕地、阳光、水等。

1.2资源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制约条件 经济发展不能超过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资源环境或生态系统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所需的物质资源,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量与质的方面,会有所变化,具有动态性变化的特点,但是有限度,其承受发展的能力有限。自然界的基本规律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不能超过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1.3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变化起主导作用 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要对资源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也就是当人类违反自然规律的要求,对资源的消耗大于資源更新速度,污染物的排放超出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质量将会下降,环境污染将会加剧。由此可见,不论农业生产活动,还是工业生产活动,经济发展都对资源环境变化起主导作用。

2 影响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

造成我国目前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协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目前

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现状,影响协调发展的主要为以下因素:

2.1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激励机制不健全 激励是在管理工作中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特定目标而去影响人们的内在需要或动机,从而起到强化、引导或改变人们行为的作用,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建立健全的资源环境与经济区域协调发展激励机制,能提高什么的环保意识,调动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使得人们在追求经济发展和自身利益时,约束人们的行为。目前,我国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普遍偏低,其中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对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动力。地方政府和环境监督机构缺乏监督管理的动力,企业缺乏污染防治的动力,公民缺少公众参与环保工作的动力。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建立一个健全的环保激励机制,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

2.2资源环境生态补偿的机制不完善 生态补偿机制的运行必须解决好几个问题:资金的来源和分配,资金筹集、管理和支付。目前,由于我国资源环境生态补偿制度不健全,没有把环境资源当做资产来经营。不仅造成环境资源利益流失,而且资源开发利用留下的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加之我国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众多。广大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水平低,仍然被迫发展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及粗加工品。因此,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不同地区间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强区域间的合作。

2.3政府协调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政府机制仍然处于不完善阶段。区域间环境资源补偿的机制尚未形成,没有建立一个健全的财政支付转移机制,经济落后和环境状况较差的地区与经济发达和环境状况较好的地区间的差距较大,未能满足协调发展的要求。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3 对策措施

3.1环保监督机制 强化工业企业报建等建设项目管理和环评的预先介入,重大建设项目进入立项程序同时进入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程序。寻找环保工作和其他部门决策和管理活动的结合点,把监督、检查和服务、支持结合起来,建立多部门联合,单部门多专业综合,环境保护理念贯穿决策和管理活动全程的制度。推动环保工作从专业环保向宏观把握,中观管理,利用程序性法律、法规实行微观控制的多层次结合的大环保转变。增强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推动管理理论创新,加快环境保护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充分发挥公众、环保志愿者、非政府环保组织的监督作用,通过公众举报与环保执法紧密结合,多部门联合执法,对偷排的企业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防止企业偷排现象。实行群众举报处理、联合执法、召见约谈制、公开承诺制、公开道歉制、黑名单制和信用等级制等多种监督制度来监管企业超标排放和偷排的行为。

3.2管理机制 创新生态工业园区管理机制,建立珠海市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可包括清洁生产、生态网络、环境质量、环境管理、生态建设及园区政策、法规、制度评价等六方而指标。

3.3法律机制 完善生态环保法规建一设,系统编修订特区适用环保法规,为公众提供公平、公正、高效的法制环境。

【参考文献】

[1] 毛汉英,陈为民. 人地系统与区域持续发展研究[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2] 梁强. 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0.

作者简介:姓名:周君(1990-),女,汉族,山西省阳泉市人,学生,经济学硕士,单位:山西财经大学理论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协调发展资源环境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