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建筑设计研究

2017-10-30 13:04马慧琴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建筑装饰后现代主义美学

摘 要:文章对后现代主义美学思想进行了剖析,阐述了后现代美学思潮下建筑装饰设计的发展历程,总结出以个性化、多元化为风格的主要理念和以设计的不确定性、人文眼光对待设计和强调符号语义在设计中作用等为主要特点的后现代美学思潮下建筑装饰设计。

关键词:建筑装饰;后现代主义;设计;美学

一、后现代美学思想

传统的美学思想推崇简单美、和谐统一、可控制性等,后现代主义思想则坚持一种外在的、客观的、同时又拒绝用任何深度和具体理论意义的态度来看待世界。詹姆逊[1]从艺术的审美观及艺术的体现、历史时空、自我主体、独立性这四个方面来阐述后现代主义的美学特征: 一切都在“平面”之上——没有深度,没有历史,没有主体,没有本源。

(一)平面感——审美深度模式的消解

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的精英文化和艺术作品的深刻意义,它拒绝解释,竭力表现表层的内容和体现肤浅,“从根本上跨越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二分模式所挖下的鸿沟,并在实践意义上取消了二者的界限”[2]。后现代艺术表现为以视觉为中心的倾向,是对大量可以消费的符号和象征物的表现,是对形象的快乐游戏。对艺术作品的本身体现和对它的阅读则表现为一种表层,浅层化的体验。对文化的深刻内涵和表达意义的抵触以及对表面形象、感官刺激的不懈追求和满足,使得艺术作品不再体现以往时代的那种深邃和完满,而仅仅成为表面游戏式的调侃和戏拟。罗伯特·文图里在《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一文中提出建筑学应能适应于在周而复始地改变生活方式的现代社会中的速度及流动性,现实需要的是环境而不是建筑,只要适合大众文化,就可以采用普遍、廉价、高效、实用的方法。这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彻底地与现代主义作茧自缚的逃避主义决裂,并最终从现代主义的精英文化的象牙之塔脱离的主张。

(二)断裂感——历史意识的消失

后现代主义坚持用一种外在的、瞬时的、断层的态度对待历史。在后现代主义的非线性思维模式下,艺术创作体现为对传统、历史的忽视,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续性被打破。对历史、偶像、时代、文化可以随意挪用、任意组合、解构、重构、拼贴,表现的是当前的的状态和表述,不再去追求永恒价值, 而试图达到一种 “ 现时” 的满足和表现。艺术作品呈现出支离破碎、时空交错、随心所欲的开放状态,不再着眼于前所未有,而仅仅是一种纯文本式的解读和复原。这种文本的解读卸下了以往时代所承载的历史和经验的重负,从思维模式、观念, 到表现和叙事方法都以大众化、通俗化为目的,与当前整个社会的泛商品化、通俗化思想趋于一致。

(三)零散化——自我主体的死亡

西方现代社会所提倡的“主体中心”论在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趋于枯竭的能源等问题时所表现出的困惑,致使后现代主义在历史感和本体消失的情况下,强调“无中心论”。而后现代艺术作品也表现出无中心,无思想的趋势。一切都体现在一种游离不定、未完成与多变、多维度状态之中。无数断裂的碎片和片段的漂浮、游离、叠加,使得符号化、程式化、类像、复制、拼贴等手段成了后现代艺术形式的重要表现方法。

(四)复制——生活距离的消解

后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是逃避解释,这种对解释的厌恶和排斥根植于对现代主义精英文化的反对和大众流行文化盛行的土壤。它的典型特征是要求简单模仿,表现浅层体验,刻意复制“类像”“假像”。复制成为后现代艺术的主要特征,通过这种方式,反复重复使用,对自然,对物质世界任意挪用,艺术成为日常生活的摹本,走向更贴近人本质生活的层面。艺术和生活的界限被彻底摧毁,导致了艺术在后现代社会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接近大众,呈现出一种游戏化的机智的、随意的状态。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曾说过“我想成为一台机器”,[3]这些观念体现了后现代艺术对于图像、符号、语言、信息等表征因素与艺术观念产生断裂、价值重新评估后的一种新的“近距离凝视”的状态,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文化景观。

二、后现代美学思潮下的建筑装饰设计

(一)后现代美学思潮下建筑装饰设计的发展历程

技术与艺术必须造就某种有创造性的、显现自身风格的东西。在技术和艺术的现实中,现实目的与人的生活方式总是极为融洽的。建筑装飾的功能不可能完全决定形式。从科技角度说,我们可复制任何一种风格的有巨大功能作用的建筑,无需向任何建筑学家、装饰设计家讨教,似乎建筑学家、装饰设计家的设计显得多余。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人们显然对“重复制造”毫无兴趣,总是追求创造性的“标新立异”,由此可以得出以功能主义为原则的重复标准化制造的现代主义衰败的原因,这集中体现在:作为设计原则的功能主义不能持久地满足需要,造型不能被功能所替代;对形式的意愿不能被多元主义取代;文化情境是整体性的、历史的,它不能长久地被科技“网络”所取代。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不难看出现代主义之所以被后现代主义取代,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代文化环境的因素。

在后现代美学思潮下,建筑装饰设计理念和风格的发展经历了从20世纪60年代的萌芽时期、20世纪80年代的迅速发展期和20世纪末的设计理念成熟期[4]。

美国建筑理论家罗伯特·文图里(Robert Venturi)在1966 年出版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Complexity and ontradiction inArchitecture)一书明确提出了反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文图里对含义模糊、风格混乱、象征意义和具有隐喻的建筑表现出来的浓厚兴趣和关注,直接体现了“后现代” 的思想观念,引导了后现代设计的发展方向。在他随后的另一本著作《向拉斯维加斯学习》(Learning from Las Vegas)中对含混的风格表现出更为明晰的偏好, 代表了后现代建筑设计风格雏形的形成。

20世纪后半叶,瑞士的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盛行;新浪潮平面设计运动的开展而引发的新的设计思潮,由意大利激进装饰主义风格的设计实践;孟菲斯设计集团的探索而带动的一种全新的设计观念、设计模式,这种风潮迅速由亚平宁半岛波及到整个欧洲大陆以至全球;以及随后的美国旧金山平面设计风格;欧洲怀旧风格设计等等运动在体现后现代设计思潮和观念的同时也推动了后现代建筑装饰设计的高速发展和有效普及。endprint

20世纪末,后现代建筑装饰设计由早期的以装饰为中心、以折中主义为设计方案,不断地优化发展,形成了以高技术、解構主义为特点的探索性建筑装饰设计风格。

(二)后现代美学思潮下建筑装饰设计的主要特点

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家罗伯特·恩斯特认为后现代建筑装饰设计的主要特点为文脉主义,隐喻主义和装饰主义[4]。詹克斯所描述的后现代建筑装饰设计特点较为详尽,有历史的折衷主义、新乡土风格、复古主义、隐喻和玄学、个性化 + 都市化二文脉主义、后现代空间。本人则认为后现代美学思潮下建筑装饰设计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设计的不确定性

后现代建筑装饰设计的不确定性表现在设计手法和设计思想上。首先,后现代建筑装饰设计思想是一种完全开放式的设计思想。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反对一切模式,要求突破一切条条框框。其次,后现代建筑装饰设计在装饰细节和造型上体现出不确定性。在形式上大量借鉴大众文化因素和历史传统风格,但这种借鉴是变异的、折中的,表现出一种自由的、随意的拼凑和拼贴。

2.以人文的眼光对待设计

后现代建筑装饰设计来源于人本主义思想,对机器理性对人性的压迫进行反思,因此设计思想带有更多的非理性和感性意识。首先,设计师的职责不是去认识功能,而是去发现功能,设计师更主要的是要有创新性设计。因此,该理念把设计师的工作从冷酷的计算公式中解放出来,像诗人和画家一样,向着乐观、果断、热情洋溢的新境界迈进。其次,后现代建筑装饰赋予材料以人文涵义,认为材料既是设计的物质保证,又是一种积极的感情交流媒介,是设计师展现自我的一面镜子,不同材料的组合会使产品成为一个后现代性的复杂多样的系统。最后,对于传统的理性物质价值追求,后现代建筑装饰重视感性的精神价值追求。大量运用娱乐性、幽默感和历史性的装饰是其非常典型的特征。

3.强调符号语义在设计中的作用

后现代建筑装饰设计借助于各种符号语言的运用,使作品重新回归人文特色,并能够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审美[5]。当设计师完成某件作品时,他不仅肯定了它的使用价值,而且肯定了某种有特定文化内涵的人文价值。因此,设计师在设计实践中总是绞尽脑汁力图表现富有个性的文化含义,由此派生出关于材料、色彩、工艺、图案等诸多方面的独创性来。

后现代建筑装饰设计自出现至今只不过四十年左右的时间,我们对于它的研究仍不够。后现代主义建筑装饰风格还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以传统文化内涵为特质,以个性化、多元化为风格的后现代装饰理念正逐渐被广大设计师所接受。那极具个性特征的、时尚的装饰艺术已被生活在千篇一律生活空间里的人们所喜爱,后现代美学理念正好迎合了大众口味,也给建筑装饰设计师带来了无穷的创作源泉和创作灵感。

参考文献:

[1]佛·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西安:陕西师大出版社,1986.

[2]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3]彼得柯林斯.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M].英若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尹国均.国外后现代建筑[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

[5]黄智宇.后现代主义之后产品设计风格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5.

作者简介:

马慧琴,宁夏鑫建伟业工贸有限公司幕墙设计师,主要从事幕墙设计和研究工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建筑装饰后现代主义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纯白美学
建筑装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金华市建筑装饰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研究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