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竞成
摘 要:城市雕塑在城市公共环境中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深入地研究其成因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通过对城市空间、城市雕塑空间、城市雕塑造型三者与仪式之间关系的分析,认为仪式是城市雕塑空间得以升华的重要因素,是城市雕塑空间设计必须关注的要点。
关键词:城市空间;城市雕塑空间;城市雕塑造型;仪式
[本文为西华师范大学2017年度英才科研项目“城市纪念性雕塑仪式空间设计研究”阶段成果]
一、城市空间与仪式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为了生活忙忙碌碌,每个人的诉求都不一样,但总的来看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如果从城市的上空鸟瞰整个城市,将发现看似杂乱的人被一种无形的东西所左右,这种引导的力量来自于城市空间的引导,从这种角度来看城市空间具有结构性。所谓城市空间结构就是由建筑、道路、景观等综合形成的空间序列,一般由政府机构、生产空间、商业空间、休闲空间所构成,在满足城市居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同时,也规范着城市居民的行为,对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具有制约和整合作用。
城市不是自然空间,而是由人主观建造的空间形式,城市空间结构的这种整合功能除了构筑一个物理空间以外,还构筑了一个心理空间,这种心理空间与外界的社会化联系最重要的纽带就是仪式,城市景观与城市政治文化是否能相协调与仪式功能是否能有效发挥有直接的关系,它将城市的物质景观与人类的终极价值相联系起来。这是因为:
(一)城市是权力仪式宣示的结果
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张光直的观点:城市的产生不是农业和手工业分离的结果,也不是商贸繁荣的结果,而是作为政治权利的工具象征出现的,“宗庙、陵寝和青铜、玉等高级艺术品的遗迹遗物以及祭仪的遗迹如牺牲或人殉之类,一方面作为政权基础的宗法制度的象征,一方面是借宗教仪式获取政治权力的手段”[1]。城市的形态和空间布局主要是基于某些制度安排而形成的,城市空间要适应这种礼制的需要,所以是权力“制造”了城市,制度“安排”了城市的空间结构[2],以宣示王朝的合法性或正统性权威,突显凌驾于臣民之上的国家权力。这种权力的展现必须通过某种象征的形式得以体现,中国古代都城大多数呈现出以王宫为中心的轴线布局,讲究一种威仪。
城市结构具有仪式性,因为城市是政治权利的象征和反映,同时城市还是一种文化权利,是一种文化构建,芮沃寿(Arthur F.Wright)曾经指出:中国古代城市在城址选择和城市规划上,“存在着一种古老而烦琐的象征主义,在世事的沧桑变迁中却始终不变地沿传下来”,反映在把都城当作天地所合、四时所交、风雨所会、阴阳所和的宇宙中心点;把城市布置成正方形,将宗庙、社稷坛、宫殿、市场等重要建筑按特定的方位布局,强调或重申某一政权的合法性“天命所归”或正统性。古代城市的“文化权力”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礼制的遵行。
(二)城市仪式场所承担着社会价值塑造的功能
历史上最初城市的产生除了满足军事需要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祭祀功能,明代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重修玄帝庙并增建洞阁记》在开篇写到:“土人于山畔丛建神宇,岁时伏腊举祀报祈。期以护国庇民,居高镇远,以呵禁不祥。”[3]这说明祭祀仪式在古代城市中体现出一种寻求庇护的心理,使人们从祭祀活动中接受或认同统一的价值文化,通过祭祀人们与天、地、人、神建立起一种精神上的联系,城市也通过选址、规划和修建庙宇等祭祀场所以寻求庇护。
(三)城市居民需要通过仪式进入一种非日常状态
因为“人的个体孤独,心灵无法表达,所以通过特殊器具、行为、程序,将个人意识具象化,统一化,产生交托感与归属感,借此,我们在身外世界和心中世界之间建立起联系”,特纳认为社会关系状态分为日常状态和仪式状态,仪式具有“反结构”现象,是仪式前后两个稳定状态的转换过程,在这个阶段的人进入一种神圣空间[4]。其实仪式感早就存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了,比如长辈和小辈之间的礼节,吃饭的位置的讲究等,当然这种仪式感是在生活中非常态的反映,说明仪式从宗教延伸到政治,然后又延伸到了生活之中。现代城市设施存在缺少仪式功能的情况,导致许多居民每年清明节和中元节时违规到路边给过世的亲人烧纸祭拜,这说明居民的仪式需求缺乏外在的空间设施。
二、城市雕塑空间与仪式
城市雕塑空间是围绕雕塑而形成的空间形态,与城市空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但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形成的形态具有特殊性,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仪式性,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诉求,表现在:
(一)雕塑选址具有特殊意义
雕塑一般占据了城市空间结构中的重要节点,这些节点往往是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记忆或者具有重大政治象征意义的聚集地方,在这些地方布置城市雕塑可以深化或增强城市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可以达到凝聚人心作用。城市重要的节点包括边界的入口、中心和轴线等處,雕塑强化了这些节点的礼仪感和神圣感,体现出城市特有的精神内涵,使人们与社会建立良性的互动。所以说,城市雕塑的设计需要考虑雕塑周边环境的需求,要提炼象征符号以概括它所代表区域的价值诉求和审美观念。
(二)空间形式具有强烈的秩序感
雕塑空间中的仪式功能在城市空间中传递着人的价值观和对人的意识的规范作用,是庄严有序的社会关系结构和社会价值秩序的外在显现体系。在城市雕塑设计中往往采取中轴线构成,大多用几何形式作为空间的主要框架,而比较少采取自然主义随机的结构,几何造型空间结构具有人工性,带有人的意志,所构成的“场”具有物质场所的空间地理特性和文化心理特性,在这个平台上雕塑空间要完成由意义的传达、人的活动和情景的生成三个环节,在这里雕塑空间完成了由点到面的空间转换。
(三)观看方式具有肃穆感
城市雕塑的观看是一种直觉领悟,与休闲式的游玩是不一样的,休闲式的游玩人更愿意呆在空间的边缘地带,这就是所谓的边缘效应,但是城市雕塑空间是主题性的,雕塑是空间内的吸引力因子,所以对雕塑的观看精神是集中的,心态是严肃的。比如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当人们看到日本人残害中国同胞的雕塑时会产生一种悲愤的情绪,在观看时将人带入到一种纯粹的精神境界中去。华裔女设计师林璎的《越战纪念碑》,一反常态设计成一个深坑,在地面上切割出一个黑色的、抛光的花岗岩v形深坑,参观者可以下行到地下的空间。它反映非法的战争就是一个陷阱,美国在越战所造成两国人民大量的死亡,引起人们对这场战争的合法性和意义的思考。endprint
三、城市雕塑造型与仪式
城市雕塑与景观装饰雕塑不一样,不是城市的点缀,而是具有特殊的内涵,城市雕塑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城市雕塑的设计同样具有仪式性,表现在:
(一)居于雕塑空间的核心位置
在城市雕塑空间中雕塑一定是视觉的中心,处于最重要的位置,这个点是对空间内涵的诠释与升华,它在空间中的位置具有向外辐射和内聚的作用,与周边环境产生互动,对人的精神产生感召作用,空间的布局和附属景观都以雕塑为中心组织空间秩序,产生空间力像,起到对主题的渲染和诠释作用。由于雕塑使实体空间与四周的虚空体形成对比,具有极强的空间张力,极具感染性和领导力。
(二)造型具有象征性
城市雕塑有具体的形象,这些形象或者讲述一个重要的事件,或是一个特殊的人物,或是一个抽象的理念,都要表现一定的主题,在视觉形式上大多采取写实的方法,比如重庆《歌乐山烈士墓群雕》《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孙中山坐像》等等,也有采取抽象语言的比如布朗库西的《无尽柱》,就是采取抽象的线条给人一种上升感和庄严感。城市雕塑的仪式性就体现在这些特殊的形式之中,雕塑的故事性起着绝对的核心作用。城市雕塑材料使用往往也具有特殊的意义,艺术家创作多采用石、木、金属等材料,甚至拓展到风、电、光等材料的运用,挖掘材料本身的象征意义,表现对主题的升华和对艺术形式的追求。
(三)适合远眺式观看
城市雕塑一般放在城市的核心地带,大都有较高的底座,主体部分一般都以四周的围合景观或天空为背景,在形体上追求简单单纯,注重作品的剪影效果,如《彼得大帝》,用底座抬高雕塑的位置,让天空作为背景;布朗库西的《无尽柱》,利用形体的重复增加柱子的高度与天空形成对比;《吻之门》则利用了大片树林作为背景,突出雕塑的存在,这样使得在很远的距离就能够看见,很容易成为城市的地标和象征。這样的景观有利于远眺式的观看,它使得雕塑超越其他景观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久而久之必然会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象征物。用远眺的方式观看城市雕塑实际上是一种仪式行为,是一种类似仰视神灵的行为,在这一刹那雕塑将人带入一种新的精神空间,这种注目礼是此岸和彼岸之间的桥梁,拓宽了雕塑的时空境域,使人与遥远的时空产生关联。
城市雕塑与仪式之间的关系从表面上看是造型与环境的问题,但从本质上看是城市政治文化制度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外在体现,雕塑成为城市发展理念的隐喻和象征,人们通过对雕塑的仪式性观赏产生精神的共鸣,是城市景观设计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光直.关于中国初期“城市”这个概念[M].北京:三联书店,1999:33-34.
[2]鲁西奇,马剑.空间与权力:中国古代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的政治文化内涵[J].江汉论坛,2009,(04).
[3]冯俊杰.山西戏曲碑刻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英]维克多·特纳(Victor Turner).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黄剑波,柳博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