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特色对博雅教育建设的意义

2017-10-30 02:04白丽娟郗修芳陈本士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年10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学改革

白丽娟+郗修芳+陈本士

摘要:博雅教育的英文名称为Liberal Arts Education,中文还可译做:通识教育、人文教育、通才教育、素质教育等。博雅教育起源于古希腊,后来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经典的教育方式。博雅教育以培养博学多才、道德高尚、志趣优雅的自由人为宗旨,将“人格修养”与“知识积累”完美结合,通过多年的教育研究与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与管理机制。本文从“博雅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内涵特色出发,阐述了民办高校引入博雅教育的意义,并结合民办高校博雅教育开展的现状,提出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博雅教育;教学改革;民办高校;品牌特色

一、博雅教育的内涵

(一)文理融合、学科交叉的办学模式

博雅教育取消了“文理分科”的教育体制,课程设置的最大特点是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在广博的基础上求精深,目的是引导和教育学生要博古通今、知识面广,要努力在大学期间积聚 “软实力”,为将来在某个领域的发展创造条件。

(二)“做人第一,学业第二”的教育理念

该教育理念来自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国外称之为“全人教育”,与国家倡导的 “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相统一。与国内不同的是,国外博雅学院的学生必须接受关于“做人”的功课学习,并接受这方面的考试,可见其重视程度之高。

(三)精英教育、小班授课的教学方式

国外博雅学校的生师比在8:1左右,师资力量能够满足小班上课的需要。小班授课让教师能够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个性问题,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师资力量还达不到这样的标准,但我们可以借鉴该方面的理念,通过其他的方式方法来弥补师资的不足。

(四)校园文化、人文环境的博雅特色

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人文精神的重要渠道,博雅学校能够充分利用各种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我国民办高校推行博雅教育的意义及开展情况

民办高校借鉴博雅教育的理念,对拓宽办学思路、完善教育职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在民办高校开展博雅教育能够促进民办高校向品牌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其次,博雅教育能够促进人们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反思,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三,博雅教育的推行,涉及课程体系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手段的完善以及教学技能的提高等,有利于促进民办高校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第四,博雅教育既鼓励人们挑战传统理念和运行方式,又培养人们坦荡的胸襟和开阔的视野,让自己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博雅教育是国外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但在我国还未得到普及。目前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以博雅教育为特色的高校有:澳门大学、香港岭南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上述学院中,宁波诺丁汉大学是唯一的一所民办高校,它是经我国教育部批准、由英国诺丁汉大学和浙江万里学院联合创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独立校区的中外合作大学,也是我国第一家引进世界一流大学优质教学资源的民办高校,目前在校生6 000多人。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在我国南方经济教育发达的区域,博雅教育开展得较早。

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引导,是民办高校开展博雅教育的坚强后盾。2013年1月15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在《2013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工作要点》中提出:“深入开展民办高校示范校创建活动,重点支持符合公益性等要求的民办高校创建高水平、有特色的民办高校。支持1至2所民办高校试点探索建设小规模、高水平民办本科文理学院,试行博雅教育培养模式。”这一举措体现了上海教育部门对小规模、高水平民办学校发展和转型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政府部门的“引导”职能,同时也反映出政府部门发展民办教育的新趋势。

三、民办高校实施博雅教育的策略

(一)科学而准确的办学定位

国内成功引进博雅教育的高校都具备办学定位科学而准确的共同特点,如:澳门大学立足本地,秉承大学仁、义、礼、知、信的校训,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工商管理、教育、法律、理学、工程、技术等领域上致力于发展成为优质和教研并重的高等学府,通过优质的“全人教育”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为满足内地和国际社会的需要,培养既有专业才能,又有广博知识和高尚品德的人才。民办高校具有灵活的办学机制,在制订培养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区位优势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使他们既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具有丰厚的人文情怀,在未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积聚可持续性发展的潜能,实现人生价值。

(二)博雅教育理念的不断普及

博雅教育理念的普及不是件容易的事,全球博雅教育領军人物、美国波莫纳学院院长David Oxtoby先生在接受凤凰台记者采访时曾说,很多人对“博雅教育”有误解,“在美国和在中国一样,向人阐释博雅教育究竟是什么都是一个挑战”。本人认为,很多人觉得“博雅教育”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产物,该思想不可能在中国的土地上开花结果,因此他们没有兴趣去探究“博雅教育”的真正内涵。可见,对 “博雅教育”由来的省察,能够促进该理念在中国的普及。各种分析论证表明,“博雅教育”这个名词属于中国教育文化的发展产物;它的内涵兼收并蓄了国内外教育理论的精华,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不断丰富和完善,因此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民办高校实施博雅教育,要汲取其教育精华,要经历一个过渡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三)博雅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

博雅教育课程体系主要由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构成,其最大的特色是广博的知识体系。为了做好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应建立由资深教育专家组成的课程建设指导机构,对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的开设时段及学分占比进行研究和测算,构建一套具有独到特色、受各界欢迎、经得起考验、操作性强的课程体系。借鉴国内外办学经验、并结合民办高校的现状特点,本人认为民办高校博雅课程体系中,各类课程所占的学分比例大致为:专业课程学分占比为50%;通识课程学分占比为30%;跨专业课程学分占比为10%;其他课程学分占比为10%。考虑到民办高校学生的基础略差、基础知识薄弱的特点,上面数据中通识课程的学分占比对照国内公办博雅学院略高一些。教学质量监查机构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博雅课程的开展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反馈,以便于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四)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

随着博雅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与之配套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指标体系应不断充实和完善。民办高校要针对现有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借鉴,但决不能套用同类院校现有的管理模式,要研制出一套适合自己本校的、科学的、动态的、操作性强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博雅教育旨在培养知识广博、气质优雅、博才多能、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它更加注重学生在 “教育获得”方面的效果。根据当前民办高校督导机制的“督教”比较到位、“督学”和“督管”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该工作的侧重点应从对“教”的质量的考查转移到对“学”的效果的考查,因此教学质量监督与考查的途径应宽泛化,参评主体应多元化,评价指标应科学化,以保证反馈信息更具真实性、整改措施更具针对性,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化,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五)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博雅教育对教师的整体力量和综合素质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国外顶尖的博雅学院平均生师比在8: 1左右,他们所实施的博雅教育模式应属于“精英教育”,其授课特点是小班化、互动式、多教法,教学内容与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形势密切联系,学科交叉信息量大,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民办高校引入博雅教育理念后,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更加明确,教师队伍人员结构、素质要求的目标因此也更加清晰。民办高校应根据当前的师资状况,在人员层次和专业结构方面做好规划,在开展校内业务学习和经验交流的同时,多为教师创造校外培训机会,使他们开阔眼界,丰富思路,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六)博雅教育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博雅教育注重“全人培养”,鼓励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对跨学科、多领域的知识进行体验和探索。民办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学术知识讲座、读书学习活动、学习经验交流会、中(英)文演讲比赛、文史哲知识竞赛等项目来充实与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促进校園文化的建设。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大家风范”,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阅历,学校如有条件,可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学校中的各种学会、社团等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基地,学院应增加对这些组织的重视程度,科学引导,规范管理,使它们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另外,良好的校际合作、校企合作是提高学生综合技能的重要途径,应给予大力支持。

综上所述,博雅教育模式的引入既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急于求成。借鉴博雅教育经验,不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成果的忽略和排斥,而是汲取博雅教育理念的精华,让先进的办学理念为中国民办教育的土壤注入丰富的营养,让民办教育之树的生命力更加旺盛。

参考文献:

[1]王寂珍.澳门大学博雅教育现状及启示 [J].职业技术教育,2016(02):77-80.

[2]蔡连玉,苏鑫,王玉明.博雅教育与领导力培养—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院士访谈录 [J].高校教育管理,2015(05):1-3.

[3]陈灏杰,徐小娟,常建军.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 [J].教育与职业,2011(05):161-163.

[4]王苗.博雅教育视角下英美文学教学改革与研究 [J].语文季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7): 114-115.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教学改革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