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姝娜+刘琼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和工业化建设进程显著加快,为了满足人们出行和经济运输需求,我国的公路工程得到显著发展,再加上人们对行车安全和舒适程度要求的增强,当前在公路路基路面施工中就需要加强控制。本文主要是从路面不平、防护结构物表面和工程较为粗糙、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桥头跳车和桥梁伸缩缝、水泥路面开裂断板以及软土地基超限沉陷两个方面对公路路基路面施工中常见问题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对提高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公路工程 路基路面施工 承载力 平整度
在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常常出现较多的问题,对公路安全运营产生严重影响。通过分析公路路基路面施工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其原因主要是由两个方面造成的:一方面是由于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存在问题,施工材料不达标自然会直接降低工程质量,增加各种质量问题的发生机率;而施工工艺不规范、不合格的话,也不能保障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然后在降雨、降雪、大风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就会出现裂缝等问题,降低路面的平整度。另一方面是由于施工人员疏忽或管理不严格导致的,在有些施工工序中,管理人员没有做好管理,施工人员常常会出现违规操作现象,导致工程标准要求得不到满足,进而产生质量通病。
1.路面不平
在公路工程中,路面平整度是衡量舒适性的主要指标,如果没有做好施工控制的话,就会大大降低其平整度。如果公路路面的平整度较低的话,行车速度会降低,并增加行车颠簸程度,当冲击力增加之后,车辆会受到严重损坏,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都会有所降低,进而减少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导致路面不平问题出现的原因一是由于没有严格的控制好基层平整度,路面甚至会出现波浪式起伏;二是现场施工管理不到位,压路机和摊铺机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不规范操作;三是滑靴或基准线失控,虽然目前在很多工程中基准线已经用滑靴替代,但局限性仍然存在。因此在公路路面具体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路面平整度和高程的严格控制,在确保压实度能够满足要求的基础上,路面面层外观构造和微观构造的平整度都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
2.防护结构物表面和工程较为粗糙
如果公路路基路面外观、表面不美观、不光滑的话,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进行有效预防:一是清理干净模板表面;二是均匀涂刷好钢模隔离剂,避免出现漏刷现象;三是保证模板的刚度符合标准要求,并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还需要使用清水对其进行清洗,保证模板接缝严密,加强跑模控制,進而有效的防止出现漏浆问题;四是确保混凝土材料振捣的密实性,不过振、不漏振;五是在混凝土材料生产和配比过程中做好质量控制,把握好外掺剂的使用量。在相关规章制度中指出,建筑项目在没有竣工验收之前,建筑施工单位禁止提前涂饰工程构造物表面,如果出现擅自提前装饰的话,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可以拒绝支付施工费用,也可以减扣质量评分。
3.沥青路面早期破损
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指的是在公路工程竣工后短时间通车后,一般在两年之内,路基路面出现大面积或多处破损、裂缝,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施工控制不严造成的。当前在很多路面工程施工中,建筑单位过于追求平整度,而压实度要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有的是混凝土材料在到场之后没有得到有效储存,或终压温度较低,导致混凝土材料没有充分压实;甚至在有些路面路基中的基底、路床承载力不足,弯沉值过大。而且沥青路面的基层材料由于收缩也会出现反射裂缝,进而形成早期破损。如果沥青路面出现早期破损问题的话,雨水就会从裂缝中渗入到路面土基和基层当中,路面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都会大大降低,当局部出现变形之后,就会逐渐扩大成网状裂缝。虽然在初期阶段反射裂缝和细微裂缝不会对行车安全和稳定造成较大影响,但随着阳光照射和水分侵蚀,原先的裂缝程度会大大加深,路面使用寿命明显缩短。首先建筑施工单位在公路工程施工中,不能片面的追求高水平或个别指标,需要综合考虑面层和基层的耐久性、安全性、舒适性以及综合强度。其次在摊铺和碾压沥青混合料的时候,需要严把质量关,控制好初压和终压的温度,在规范操作下横向裂缝的形成会大大降低,如果出现横向裂缝问题的话,则需要根据《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及时处理。再次需要将沥青混合料的延度控制好,也可以用改性沥青替换沥青混合料,并在沥青混合料搅拌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温度控制,避免温度过高出现“烧焦”现象。最后如果是在高温、寒冷、潮湿地区进行公路工程施工的话,应该使用新型的沥青混合料。
4.桥头跳车和桥梁伸缩缝
如果桥台沉降和桥头填土沉降之间存在差异,桥头搭板、伸缩缝没有处理好的话,在桥台位置就会形成台阶,对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造成影响,同时桥梁的冲击力也会大大增加。因此在施工中需要加强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视:一是在桥台后背填土中所使用回填材料的压实性和排水性能都应该较好,保证压实度能够达到标准要求,控制好路堤填土的沉降量;二是就桩柱式桥台来说,首先需要进行填方,当填方得到充分沉降之后,才能够对桩柱式桥台进行修建,进而有效避免填土和结构物之间的沉降差异过大;三是伸缩缝的性能良好,并在精心处理之后,保证伸缩缝完好、平整;四是最大限度避免桥面铺装层出现大量裂缝,加强对相关预防控制措施的应用;五是在桥头和桥台过渡位置,可以使用土工格栅或桥头搭板等方式进行有效处理。
5.水泥路面开裂、断板
在公路路基路面中,如果土基均匀度和强度不够,没有充分重视路面基层,而且施工期间早晚温度差异较大的话,水泥路面的翘曲应力也就相对较大,进而导致板体出现开裂,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基层、路基均匀性、稳定性、强度以及密实度的严格控制。水泥作为混凝土混合料中的主要成分,建筑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控制好技术指标,保证低碱含量水泥和路用水泥性能合格,并禁止使用小窑水泥。同时,如果板块混凝土出现过振现象的话,也会出现分层离析现象,造成板块开裂,因此在振捣的时候需要加强注意。在近几年,建筑单位为了有效的防止出现开裂、断板问题,多使用碾压式干硬性混凝土,并做好伸缩缝预留。endprint
6.软土地基超限沉陷
软土由于承载能力低、抗剪强度低、含水量大,如果需要修建路基等结构体系的话,很容易出现坍塌、滑陷、沉降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建筑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一般当软土地基中的含水量较大的话,主要是采用灰土挤密桩法。通过向地基中填入石灰粉或土粉,多余的水分就能够被吸取干净;如果是在施工中出现夹层、断裂或疏松问题的话,则需要重新填筑,保证其承载力能够达到标准要求。同时也可以采用轻质材料填筑路堤,填筑材料主要以粉煤灰为主,这样不仅仅能够减轻自身的重量,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环境效益显著。另外也可以使用土木合成材料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当软土地基厚度<3m时,先是将工布铺筑在软土地基上,然后对路堤进行填筑,工布能够起到加固固结、排水、过滤、分割等作用,进而取代置换法;当软土地基厚度在3-5m范围内的时候,可以联合使用砂垫层和土工布处理,排水砂垫层的厚度可以控制在30-50cm范围内,并将土工织物铺设在地表和路堤下层之间,进而提高地基的稳固性,通过控制超载予压和填土速率,地基固结速度大大加快;当软土地基厚度>5m时,一般多是使用聚乙烯或聚丙烯土工格栅,或者是用网箱席垫处理,进而有效的限制填料和地基土向两侧或上方移动,局部荷载显著减小。
7.结语
总的来说,公路路基路面施工会对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并直接决定着公路交通和行车的安全系数与舒适程度,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对这一方面的注意。针对当前在公路路基路面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建筑施工单位可以加强对新工藝、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并在施工中做好质量控制管理,公路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就能够得到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武建军.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1,24:66.
[2]马金环.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OL].交通世界,2017(11).
[3]侯英华.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常见问题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3,12:124+130.
[4]马金环.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交通世界,2017,11:16-17.
[5]刘广兴.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06:200-201.
[6]闫文俊,郑亮.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的探讨[J].城市建筑,2014,06:292+305.
[7]钟威.公路路基路面施工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6,16:173+1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