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补奖机制下肉羊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2017-10-30 17:52刘海涛
科学与管理 2017年5期
关键词:肉羊全要素生产率牧区

刘海涛

摘要:本文基于1998~2015年内蒙古牧区县畜牧生产数据,运用扩展的索洛模型和C-D生产函数,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背景下研究内蒙古牧区肉羊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各要素的贡献份额和牧区肉羊生产规模效应,评价牧区肉羊产业技术效率,以期为政府制定肉羊产业政策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生态补奖;牧区;肉羊;全要素生产率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7.05.008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of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in Inner Mongolia pastoral area from 1998 to 2015, this paper uses the extended Solow model and CD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 to study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sheep industry in Inner Mongolia pastoral area under the mechanism of subsidies and incentives of grassland ecology, and analyze the output elasticity coefficient of input factor, the contribution share of each factor and the scale effect of sheep production in pastoral areas, and evaluating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sheep production in pastoral area, hoping to provide advi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government to formulate the sheep industry policy.

Keywords: Subsidies and incentives of ecology; Pastoral area; Sheep ;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0 引言

隨着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自身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市场上羊肉供不应求,羊肉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汲取优质动物蛋白、改善膳食结构的重要来源。肉羊产业具有投资少、资金周转快、投资回报率高、经济效益稳定等优点,不但可以充分利用草场资源和社会闲散劳动力、增加牧民收入,而且可以带动食品、制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是草原牧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羊肉生产国,肉羊养殖主要集中在牧区,牧区肉羊养殖则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新疆和甘肃等地,牧区存栏量占全国的47.26%(数据来源于2015年《中国畜牧业年鉴》)。

内蒙古是我国五大牧区之首(五大牧区通常指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肃),草场总面积约占全国的1/4,由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内蒙古羊肉产量位居全国前列。肉羊产业是内蒙古地区的优势产业,是牧区重要的经济支柱、牧民重要的收入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草原,2015年草原总面积8800万公顷,其中可利用面积6800万公顷,占全国草原总面积(4亿公顷)的22%,占全区国土面积(11830万公顷)的75%;2015年,我国牧区主要包括13个省(区)的268个牧区、半牧区县(旗、市),内蒙古自治区共有54个牧区、半牧区县(旗、市),占全国牧区的比例高达20.1%(数据来源于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内蒙古统计年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牧区得到不断贯彻落实,畜牧业得到迅速发展,肉羊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在肉羊产业高速发展的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肉羊产业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生产技术效率偏低,经营方式粗放、饲养水平较低;良种推广难度大、力度小,良种化程度不高;肉羊产业应对市场价格风险的能力较脆弱;牧民收入下降,过度注重眼前利益,偷牧、过度放牧现象屡禁不止,牧区草场退化、沙化、盐碱化问题严重,草场承载力下降,草畜矛盾突出。

2011年起, 国家加大投资力度, 中央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34亿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2016年, 经国务院批准,“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在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3个省(区)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 启动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文章以1998~2015年内蒙古牧区县畜牧生产数据构建模型,在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背景下研究内蒙古牧区肉羊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模拟分析各投入要素的投入产出弹性系数、各要素的贡献份额和规模效应,评价牧区肉羊产业技术效率,以期为政府制定肉羊产业政策提供建议和参考。

1 文献综述

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是指除去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外其他所有要素所带来的产出增长率,是经济增长中不能归因于有形生产要素的增长的那部分,反映了技术进步、组织创新、规模生产、效率提高等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要素投入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下,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维持经济长期、稳定、持续增长的源泉。

目前,学术界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有很多,但是研究的方法、侧重点和领域各有不同。畜牧业领域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猪、肉牛和肉羊等方面。生猪方面:梁剑宏,刘清泉[1]基于2004~2007年和2007~2011年两个子期间的样本数据对我国生猪主产省份不同养殖规模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变动趋势和规模报酬状况进行对比研究,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产业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生猪产业整体上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小规模散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下降显著,大中规模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显著。滕玉华等[2]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2009~2013年我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大规模生猪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同时利用β收敛方法研究大规模生猪养殖生产效率的变动趋势。研究发现20019~2013年我国大规模生猪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增长趋势,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肉牛方面:杨春,王明利[3]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农户肉牛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解,研究结果显示1998年以来农户肉牛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增长率呈现震荡下降趋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负值的样本,是由技术进步变缓造成的。崔孟宁等[4]基于2004~2011年新疆和对比研究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生产指数模型,对新疆等五省份肉牛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研究发现是生产技术进步是新疆肉牛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新疆肉牛全要素生产率要低于黑龙江、河南和陕西等肉牛生产省份。肉羊方面:耿宁,李秉龙[5]基于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2003~2010年我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肉羊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分析农牧区的肉羊生产技术效率和肉羊四大优势产区的区别。研究显示,目前中国肉羊生产存在明显的技术效率损失,其中规模化、良种化和人力资本对肉羊生产技术效率的正向影响显著;不同地区的肉羊生产技术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樊宏霞等[6]基于2004~2011年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和新疆5省(区)散养肉羊投入产出数据,构建DEA-Malmquist生产指数模型,对散养肉羊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研究显示散养肉羊全要素生产率偏低,肉羊仍然是粗放式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下降主要是技术进步负增长造成的。endprint

综上,可以看出对于羊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尤其是专门针对牧区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在理论层面能够丰富现有研究成果,扩大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方法的应用领域,有助于促进牧区和肉羊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在实践层面可以为政府制定关于促进牧区肉羊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有助于促进牧区贫困、牧业减收、牧民收入下降的“三牧”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 模型构建和数据说明

2.1 模型构建

目前,国内外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主要有两种基本方法: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参数方法可以分为生产函数方法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SFA),需要首先构造具体形式的生产函数,再对生产函数的各项参数进行回归和检验。非参数方法主要指的是DEA-Malmquist生产指数方法,非参数方法要根据投入产出数据构建指标体系,构造出包含所有生产方式的生产可能性集合,实质上是利用线性规划方法,构造一条非参数生产前沿曲线,通过观察决策单元所处的位置,评价其生产效率。由于参数方法可以进行假设检验,其观测结果更加稳定,并且考虑到实证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文章所用数据为时间序列数据,本文将使用扩展的索洛模型和C-D生产函数模型来测算内蒙古牧区肉羊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扩展的索洛模型[7]即放弃索洛模型的三个基本假设(三个假设即技术进步是希克斯中性的、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可以得到适用性更强范围更广的索洛模型。

在式(1)中,Y表示内蒙古牧区县羊肉产量(吨),L表示内蒙古牧区县肉羊产业从业人数,目前无法直接获得肉羊产业从业具体人数,此处借鉴曹佳等[8]对畜牧业劳动投入的处理方式,用牧业人口数×(羊肉产量/肉类总产量)(万人)作为替代变量。K表示内蒙古牧区县资本投入量,目前无法直接获得肉羊产业资本具体投入量,此处用能繁母羊(万只)作为替代变量(肉羊产业中,基础母羊是主要的资本投入)。在肉羊产业中,技术进步也是影响产出的重要因素,此处以时间趋势t作替代变量。A是剩余量,u是随机扰动项,表示劳动投入产出弹性,表示资本投入产出弹性,表示技术进步率,为规模弹性。考虑到2011年国家在内蒙古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因此添加政策虚拟变量P,2011年前P为0,2011年及以后P为1,δ为虚拟变量系数。

2.2 数据说明

文章所用数據来源于1999~2016年《中国畜牧兽医年鉴》。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1。

3 模型结果与分析

3.1 自相关及多重共线性检验

为防止出现自相关和多重共线性,对模型回归结果造成影响。首先检验自相关,我们利用Stata13得到D.W值为2.2016,无法确定是否存在自相关的问题,故采用BG(Breusch-Godfrey,BG)检验,得到p值为0.3062,故可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接受无自相关的原假设;其次检验多重共线性,我们进行方差膨胀因子(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VIF)计算,利用Stata13得到最大的VIF为8.95,小于10,故不必担心存在多重共线性。

3.2 生产函数回归结果与分析

对模型进行假设检验,回归结果显示,拟合优度为0.9522,调整的拟合优度为0.9375,说明模型对观测值的拟合程度较好。robust选项表明标准误经过怀特异方差修正,从而使结果更稳健。在t检验中,除了劳动变量的t值为0.7100外,其余变量均通过t值检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参数为零的原假设,说明模型变量选择是合理的,模型有较好的解释力。

观察回归方程变量系数,劳动投入产出弹性系数为0.1082,但是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没有通过t检验,说明劳动投入的增加不能显著提高羊肉产量,这与内蒙古牧区肉羊产业主要依托其优良的草场资源而非劳动力、劳动力过剩的现状相符。资本投入产出弹性系数为1.2008,并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t检验,说明资本投入的增加可以显著提高羊肉产量,并且资本投入每增加1%,羊肉产量增加1.2008%。技术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为0.58331,并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t检验,说明技术投入的增加可以显著提高羊肉产量,并且技术投入每增加1%,羊肉产量增加0.5833%,这说明技术投入转化为生产力水平比较低。政策虚拟变量的产出弹性系数为负值,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t检验,说明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实施对羊肉生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间接反映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在保护草地生态环境,实行草畜平衡管理方面效果是显著的。规模弹性系数es=α+β=1.3090>1,说明在1998~2015年这18年中内蒙古牧区肉羊产业总体上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3.3 TFP测算结果与分析

利用扩展的索洛模型,联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测算方程式(4)和回归方程为式(5),可以得到1998~2015年历年肉羊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和指数变动趋势。文章以1998年为基年,1998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为100,则1998~2015年历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1999~2015年内蒙古牧区县肉羊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呈现先稳步上升后有所下降再上下波动起伏的趋势。自1998年来,全要素生产率指数随时间变化稳步上升,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最高点出现在2009年,是1998年的2.16倍,在2009年之后出现先下降后上下波动的趋势,2011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出现小幅度下降,在2013年下降到谷底为145.98,之后两年出现上下波动起伏。1998~2015年内蒙古牧区县肉羊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增长率整体上呈现波动起伏的趋势,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平均增长率为3.11%,增长率总体是逐渐变缓慢的,近几年甚至出现指数增长率为负的情况。2003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增长率最大为19.44%,在2008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增长率出现大幅下滑,这可能是由2008年金融危机破坏肉羊生产造成的。2011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增长率最低为-14.54%。2011年后,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增长率多为负值,TFP指数增长率出现放缓的趋势。endprint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结论

文章利用扩展的索洛模型和C-D生产函数, 添加草原生态保护補奖政策虚拟变量, 对1998~2015年内蒙古牧区肉羊产业生产函数进行回归分析, 并对肉羊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指数增长率进行测算, 得出以下结论:

(1)根据回归方程式(5),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是0.1082,劳动投入的贡献份额2为-12.59%;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为1.2008,资本投入的贡献份额为46.32%;技术投入的产出弹性为0.5833,技术投入的贡献份额为66.27%。其中技术投入的贡献份额最大,资本投入次之,劳动投入的贡献份额最小为负值。这反映了内蒙古牧区肉羊产业增长主要是靠技术和资本投入的驱动,肉羊产业的增长方式正逐渐由劳动驱动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资本和技术驱动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内蒙古牧区存在劳动力过剩的情况。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产出弹性为负值,说明补奖政策在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实行草畜平衡管理的同时,对肉羊产业的生产有抑制作用。规模弹性为1.3090,说明内蒙古牧业肉羊产业还处在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适度扩大肉羊生产规模可以提升经济效益,这对于政府制定相关产业发展有很大启示。

(2)根据图1,1998~2015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变化趋势,1999~2015年内蒙古牧区县肉羊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呈现先稳步上升后有所下降再波动起伏的趋势,2011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出现小幅度下降,在2013年下降到谷底为145.98,之后的两年出现波动起伏;1998~2015年内蒙古牧区县肉羊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增长率整体上呈现波动起伏的趋势,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平均增长率为2.60%,增长率总体是逐渐变缓慢的,近几年甚至出现指数增长率为负的情况。2011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增长率最低为-14.54%。2011年是国家全面实施草原奖补政策开局之年,在政策实施的缓冲期,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增长率受到政策的冲击比较明显。

4.2 政策建议

在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内蒙古牧区实际和调研走访情况,对内蒙古牧区肉羊产业生产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项目组实地调研发现牧区现有劳动力多是初高中毕业,文化水平偏低,没有掌握先进的生产技能。在劳动贡献份额偏低的实际情况下,有关部门要做好牧民职业培训,定期举办畜牧生产知识讲座和生产技能培训,提高畜牧业从业人员知识水平,使牧民充分掌握肉羊饲养、防疫、育种等知识,促进劳动力和资本的结合,有效提高资本使用效率,最终提升劳动投入对生产的贡献份额。

(2)继续加大资本和技术投入。加大畜牧业科研力度,增加对畜牧科技的资金投入,拓宽投资渠道,积极吸引民间投资、外部投资,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为牧区发展牧民增收提供持续的动力。大力推广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提高良种化程度;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建立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肉羊生产基地,适度提高肉羊产业的规模化程度,解决牧户由于小规模散养、混养等带来的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3)以政策改革来推动肉羊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生产技术效率。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促进牧区由劳动力驱动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资本和技术驱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坚持牧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

注释:

1 生产函数是半对数形式,因此技术进步的产出弹性=γ×t(t为t的平均值)

2 要素投入对产出的贡献=(要素弹性×该要素增长率)/产出增长率

参考文献:

[1] 梁剑宏,刘清泉.我国生猪生产规模报酬与全要素生产率[J]. 农业技术经济,2014(08):44-52.

[2] 滕玉华,刘长进,刘小春.中国大规模生猪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收敛性研究[J].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6(2):198-203.

[3] 杨春,王明利.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农户肉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 农业经济与管理,2013(3):69-75+89.

[4] 崔孟宁,朱美玲,李柱,等.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新疆肉牛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2014(2):363-369.

[5] 耿宁,李秉龙.中国肉羊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分析——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J]. 技术经济,2013(12):25-32.

[6] 樊宏霞,薛强,余雪杰.基于DEA-Malmquist的肉羊散养方式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4):1-3.

[7] 熊俊.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模型:对索洛模型的一个扩展[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8):26-35.

[8] 曹佳,肖海峰,杨光.1978—2007年我国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技术经济,2009(7):62-66.

(编辑:邵波)endprint

猜你喜欢
肉羊全要素生产率牧区
影响肉羊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分析
新巴尔虎左旗
如何培养甘南牧区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生态畜牧业肉羊养殖技术
肉羊健康高效养殖百问百答
肉羊快速育肥综合技术
湖北省十二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中国人口红利的国际比较与测算
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
关于加快建设农村牧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