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诗《永远的麦西热甫》的艺术创新

2017-10-29 02:26米克拉依依不拉音
新疆艺术 2017年3期
关键词:维吾尔族新疆传统

□ 米克拉依·依不拉音

第四幕《丰收》摘葡萄剧照

舞蹈诗《永远的麦西热甫》是新疆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作品,它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给新疆传统舞台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以舞蹈诗的形式表现了社会的进步与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美满的生活状态,让“麦西热甫”这一传统的优秀民间文化再现青春与力量。

“麦西热甫”是维吾尔语,意为“欢乐的歌舞晚会”。是维吾尔族民间歌舞和娱乐融为一体的文化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古代维吾尔族先民祭祀、祈福、庆典活动的遗存和发展。麦西热甫广泛流传于新疆各地区,是呈现维吾尔族人传统习俗和展示维吾尔木卡姆、民歌、舞蹈、曲艺、戏剧、杂技、游戏、口头文学等的主要文化空间,是维吾尔族传统节庆、民俗活动的重要部分,为维吾尔族人民提供丰富的传统知识、持续的文化身份认同感,被认为是维吾尔族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因地区不同,其内容、形式和规模各有千秋。包括音乐、舞蹈、歌唱、对话、讲故事、说笑话、做游戏、即兴吟诵等。麦西热甫是具有代表性、广泛性,社会影响力的一种经久不衰的文化形式。这种文化在历史长河与社会进步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力,不仅带给维吾尔族人民欢乐和喜悦,同时还给予他们精神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第一幕《学艺》剧照

舞蹈诗《永远的麦西热甫》是“麦西热甫”这一民间文化系统、完整地走上舞台的精品力作。从序《摇篮》、《学艺》、《青苗》,到《林间小憩》、《丰收》、《婚礼》和尾声《狂欢》,7个章节的故事,串联起一条年轻人在麦西热甫滋养下茁壮成长并收获幸福的主线。年轻人经历的相识、相恋、婚礼、新生命的诞生,对应着春种秋收,对应着耕种、林间风景、大丰收、奖惩、喜宴等不同场景,其间还穿插着“新农村建设”等内容,俨然是一个现代生活图景,比在民间举行的麦西热甫更加完整,做到了让故事吸引着观众,让观众跟着故事走,从而产生共鸣。

一场完整的麦西热甫是组织有序的活动,参加者主要有“依给提比西”(司仪)、应邀表演的民间艺人和群众。大家都是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没有演员和观众之分,司仪是当中的灵魂人物,基本都是由村里德高望重的村民担任,他们大多是地道的农民,对本民族文化传统有着很深的了解,熟悉本村情况的同时也熟悉整个活动的流程。除了歌唱、舞蹈和娱乐,每一场麦西热甫还是民众传承和弘扬伦理道德、民俗礼仪、文化艺术等的主要场合。麦西热甫前面都有一个前缀,说明不同的文化内涵,像婚礼麦西热甫、节庆麦西热甫、邀请麦西热甫、道歉麦西热甫、惩戒麦西热甫……一旦村子里发生了不道德的事情,如徒弟骂了师傅、儿子顶撞了父亲等,德高望重的老人都会出面组织一场惩戒麦西热甫,大家一起批评犯错的年轻人。两个人吵架之后感到了后悔,为了缓和关系,就把大家召集在一起举办一场道歉麦西热甫,握手言欢。此时,麦西热甫已然成为了司仪调解矛盾、维护伦理道德标准的“法庭”。正是因为具备这种培养一个民族礼仪精神、道德规范的文化功能,所以在维吾尔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想让孩子学习文化知识,请让他去学校吧;想让孩子学习做人,请让他去麦西热甫吧。”在麦西热甫这个独特的文化活动里,名为娱乐身心的“游乐场”,实为民众学习的“课堂”,它更像是一个缩小了的社会和学校。

而《永远的麦西热甫》剧目以其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表现手法相结合的独特魅力,令无数观众陶醉其中,演出的每个章节,都令观众发出由衷的赞叹和掌声。从民间艺术到走上国际舞台,麦西热甫伴随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0年的发展历程日益绽放出夺目的光芒。该剧的创新是保持传统的最好途径。作为该剧的执行导演,一名受党和政府培养多年的维吾尔族艺术工作者,我有责任和义务将“麦西热甫”挖掘出来,创作并搬上舞台,用我独特的方式来述说、传播新疆独有的文化魅力,用我的创新能力赋予它全新的生命力,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新疆,读懂新疆。该剧反映了中华民族一体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状态,载歌载舞地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命、热爱生活、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故事。让传统文化在艺术创新的手法中焕发出新的光芒,一是文化创新引领民族交融。“麦西热甫”是新疆具有代表性的本土文化,是维吾尔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文化活动,有着大众广泛性与参与性,备受广大群众熟悉与喜爱。以此为创作由头,不仅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还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在继承传统文化上,不断在艺术手法上进行创新,让传统文化更具有时代性与观赏性,思想性与艺术性,成为现代文化传承的称心之作。该剧上演受到广大基层老百姓的喜爱和好评,在农村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达到了用其独特的方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之目的。二是文化创新要尊重传统。现如今,文化反映着当代社会的精神风貌。现在全社会强调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这并不仅仅是经济或科技领域内的概念,对艺术工作者、艺术作品来说同样要创新、要升级。舞蹈诗《永远的麦西热甫》的艺术创新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之上创作出来的,也就是说,不能只讲一个不讲另一个,只有二者相互作用,作品才会出彩。如果处理不好这二者的关系,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就缺乏内涵或缺少活力。因此,艺术创新是在传统基础上进行有益的创新,而不是无序的创新,过分的追求技巧。

第二幕《青苗》双人舞《恋》剧照

第三幕《林间小憩》剧照

第五幕《婚礼》顶碗舞剧照

舞蹈诗《永远的麦西热甫》像一股春风在新疆大地不断地吹响,多次的文化惠民演出,让它在农村,在老百姓中间扎下了根。很多老百姓感触地说,很喜欢这种表现形式,让他们的眼前一亮,让他们在田间地头享受着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总结起来,该剧具有以下几点艺术特色。一是“麦西热甫”是一种群众参与性极广的娱乐活动。舞台表演、舞美设计、布景都展现了新疆本土特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让观众能欣赏到艺术的生活形式,看到生活本身所具有的真实意义,在心理上最容易被接受和认可。二是“麦西热甫”深受维吾尔族人民喜爱,是他们的生活的衍生和总结,将这一代表性的艺术形式生活化的场景搬上舞台,拉近了他们的内心情感,让他们从情感上有所感动有所触动,读懂生活的价值,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三是编创人员的功底和创新意识,把传统文化、地域性舞蹈风格、戏剧表演形式推向舞台表演的高潮,让本土文化在现代文化创新中焕发出璀璨的光芒。四是故事结构的巧妙融合,一暗一明两条线索贯穿整台剧目,让故事更有看点,让情节更加深刻,让表演更加精彩。五是传播着社会正能量,文化是一种力量,文化更是建设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强大动力。在新的形势下,文化是基础,更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坚持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道德风尚,发挥文化支持经济社会运行的强大动力,特别在西方敌对势力把“西化”、“分化”我国矛头重点指向新疆,境内外“三股势力”散布种种反动思想,与我争夺人心、争夺群众的关键时刻,文化更具有抚慰心灵、调节情绪、振奋精神的特殊作用。在这个时候,舞蹈诗《永远的麦西热甫》诞生了,该剧以真实的生活场面反映了基层老百姓在新农村建设中享受“麦西热甫”欢乐而热情的幸福生活。六是文化作品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把生活的故事艺术化,使之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文化的符号,不断地在社会上传唱,形成一种文化现象。《永远的麦西热甫》剧中蕴含多处感人情景,使观众不得不感动,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心被深深触动。文化就是这样一种潜在的能力,调节人的情绪,丰富人的情感。有观众说,看完该剧,心里很愉悦。我问他为何?他说,在寒冬能欣赏到这部能温暖人心的作品,不仅满足了精神需求,更了解了“麦西热甫”这样一种民间文化的魅力,可谓是学到了知识,享受到一次文化大餐。七是演出虽然展现的是传统的麦西热甫艺术,但舞蹈演员所穿的演出服和以前很不一样,色彩和图案都做了现代化的设计,看起来既具有传统意味,又很时尚,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舞蹈动作经过年轻编导编排,加入了许多高难度的动作。在音乐上,民族乐器充分与电声融合,使音乐和歌曲听起来非常和谐,节奏感强,振奋人心。八是艺术工作者的文化推动力。该剧总导演迪丽娜尔·阿布都拉是一位出色的舞蹈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她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她肩负着传承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的责任,一心为了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不断地努力与奋斗。剧中有了她的参与与指导,亮点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特别是她的歌声在剧中温暖了无数人的心,她的舞姿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使该剧因为她的精彩而精彩。

尾声《狂欢》刀郎麦西热甫剧照

“麦西热甫”是历史留下的宝贵财富,它不仅是维吾尔族人民对歌舞的一种生活表达,更是新疆地域文化特别是绿洲文化的一种交融交流的文化诠释。舞蹈诗《永远的麦西热甫》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再现了“麦西热甫”的真实生活状态,是维吾尔族人民情感的抒发与表达的方式。各族人民在享受艺术作品的同时,更在意艺术创新的价值。舞蹈诗《永远的麦西热甫》的创新,让传统文化更加魅力四射,让优秀的民族文化精彩无限。

(本文图片由米克拉依·依不拉音提供)

猜你喜欢
维吾尔族新疆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关于对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的研究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维吾尔族传统知识的民族生态学分析
新疆多怪
一位维吾尔族老人的关爱情愫
他富起来之后……:记维吾尔族“老关工”克力木·依莫拉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